中小学体育教师晋升高级职称试题三份(含答案)

上传人:1823****149 文档编号:271756285 上传时间:2022-03-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9.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体育教师晋升高级职称试题三份(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小学体育教师晋升高级职称试题三份(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小学体育教师晋升高级职称试题三份(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小学体育教师晋升高级职称试题三份(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体育教师晋升高级职称试题三份(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体育教师晋升高级职称试题三份(含答案)中小学体育教师晋升高级职称试题一一、判断与选择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新课程体育与健康体现了实用性、活动性、兴趣性和时代性特点,突出了课程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增强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课程性质。()2 、体育教学中,教师施加的影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等外因,只有通过教师的教才能实现教学目标。()3 、课程中的体育与健康内容,就是体育加上健康知识的内容。()4 、科学的身体锻炼可以促进人体形态、机能的发育,运动能力的提高,适应环境抵抗疾病能力的增强()5 、人体速度素质发展最快的敏感期(B)A89岁B1013岁C1415岁D1617二、

2、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体育教学应遵循(认识规律)、(技能形成规律)和(运动负荷规律)。2 、体育教学体系包括四个要素,即(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3、田径比赛铅球投掷区的夹角为(34.92度),圆圈直径为(2.135)m。4、400m4每接力区的距离为(20m),100m4每接力区距离为(20)m。5、新课标中规定小学一至四年级为(每周四节体育课),五至九年级为(每周三节体育课),我省高、初中目前暂定(每周二节)体育课。6、新课程中,体育学科是(目标统领教学内容)。7 、课标中将课程学习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3、(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8 、传统体育课的结构一般可分为(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或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9 、学校业余田径运动队的训练,上半年(春夏季)以发展(速度与爆发力等素质为主),下半年(秋冬季)以发展(耐力与力量素质)为主。10 、健康一般是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并称健康三要素。三、名词解释(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练习轨迹:指在体育锻炼中,身体和身体某些部位的移动路线。2、力量:指肌肉紧张或收缩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3 、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1稳定的体育教学活动结

4、构和活动程序。4 、诱导性练习:体育活动中正确掌握运动技术所采用的过渡性练习。5 、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或身体承受外界负荷的能力。6 、学习方式: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7 、运动指数:体育课中平均每分钟心跳数除以安静时的每分钟的心跳数(或脉搏数),得出的数为运动指数。8 、中长跑中的“第二次呼吸”:运动时人体反应的一种机能状态,继极点出现后,运动中出现的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称为“第二次呼吸”。9 、整理运动:用以提高和恢复人体工作能力的一种调节性措施。10、运动训练:凡是培养运动员的一切准备过程都可称之为运动训练。四、简答题(5小题,

5、每小题4分,共20分)1 、体育课的密度是怎样产生的?目前体育课的密度应是多少?答:在体育课中有目的的活动时间与课的总时间之比,即体育课的密度=课内有目的的活动时间体育课的总时间根据目前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来看,体育课应提倡大密度,一般在35%以上。(但应根据教材内容来确定密度)2 、在课程改革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主体作用,这与“放羊式”教学有什么区别,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求答四个方面)答:他们之间有七个方面的不同,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计划设计(目的、内容、要求、过程等);教师作用;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教学反馈与调控;教学评价;安全因素。3 、初中篮球运球的练习方法有哪几种?

6、(要求答四种以上)答:初中篮球运球常有以下几种练习方法:熟悉球性练习;原地高运球、左右手交替进行;原地低运球,左右手交替进行;原地体前左右手变向运球;行进间高运球;行进间低运球。4 、运动训练中,侧向滑步推铅球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一般的出手夹角为多少?答:根据侧向滑步推铅球技术要求,铅球的出手,最后用力是教学的重点;“蹬、转、送”,投的协调配合是难点。较理想的出手角度为40度左右。5、学校体育工作的最高法规性文件是什么?答:1990年国家教委、国家体委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2五、选答题(4小题,前3小题任选2题作答,每小题10分,第4小题为必答,20分,共40分)1 、田径比赛项目中,径

7、赛400m栏、100m栏、110m栏等各项目的全程跑,每道有多少个栏架?答:径赛400m栏、100m栏、110m栏,每道有10个栏架。2 、在学校业余田径代表队的训练中,分述短跑、中长跑、投掷项目的训练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答:作为优秀的田径运动员,在强调训练他们的专业素质的同时,对所有运动员来说,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各项成绩提高的基础。因此,所有队员必须对速度、力量、耐久力、灵敏、柔韧五项素质进行训练。短跑项目的专业训练应注重速度方面训练,即以无氧练习为主。中长跑应注重耐久力方面的训练,即以有氧训练为主。投掷应注重力量与爆发力的训练等。3、对体育课进行简单而概括性的评价,传统的一般要求达到八个

8、字。新课程要求四句(八字)。请你分别进行阐述。(要求回答八个字为满分)答:传统的八字为:大、中、小、多、汗、会、乐、美。大为大密度;中为中等强度;小为小场地或小群体;多为练习方法、手段多;汗为小汗;会为所教内容基本会做;乐为心情快乐、高兴;美为动作美、形态美等。新课程的八字为:自主、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自主为自觉积极的活动;合作为学习中相互关心、互帮互学;探究为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展示为自我表现,向他人汇报。4、写一份水平四阶段发展学生弹跳能力的课堂设计。(要求答三个方面,但不是课的教案)答:课堂设计应从以下几方面阐述:指导思想;选材依据;教学形式与组织方法;预计效果。种C3 种D 4

9、种9人体速度素质发展最快的敏感期( B) A 89 岁 B 1013 岁C 1415 岁 D 16 17 岁10从进入青春期发育高潮到发育趋于稳定一般历时( D ) A 1 年B2 年 C3 年D 4 年 二、填空题( 15 小题,每小题1 分,共 15 分)1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基本途径是课程(堂)教学 。 2 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 交往 ,是这次课改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3中小学体育教师晋升高级职称试题二一、判断与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新课程强调STS课程设计思想,加强了课程与社会发展和学生参与的联系,体现了时代感。()2 为提高小学生力量素质和合作精神,经常

10、开展拔河、搬运重物等活动是值得提倡的。()3 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个人与世界关系的转变,意味着存在方式的转变。()4体育与健康体现了实用性、活动性、兴趣性和时代性特点,突出了该课程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课程性质。()5 体育教学中,教师施加的影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等外因,只有通过教师的教才能实现教学目标。()6 科学的身体锻炼可以促进人体形态,机能的发育,运动能力的提高,适应环境和抵抗疾病能力的增强。()7 人体下肢长有几个长度(D)A1个B2个C3个D4个8 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能量的供给有几种(C)A1种B23 教师专业化培训和发展的基本理念包括回归生活理念、发展性

11、教学理念和生命化教学理念。4 体育教学应遵循认识规律、技能形成规律和运动负荷规律。5体育教学体系包括四个要素,即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6科学研究证明优秀短跑运动员的成功先天因素是主要的,后天训练是重要的。7有人断言“选材成功意味着训练成功一半。”8力量是指人体克服阻力的能力。49 速度素质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10 没有疲劳的训练是无效的训练,而疲劳不能恢复的训练是危险的训练。11新课标中规定小学一至四年级为每周4节体育课,五至九年级为每周3节体育课。12课标中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13 培养体育能力的教学模式程序

12、为引导提示、明确目标方案、探索尝试、思考验证、总结评价。14 在田径比赛中,铅球、链球的投掷圆圈直径均为2.135m。15 在体育课教学中,尽量使教学效果达到汗、会、乐、美、大、中、小、多八字标准。三、名词解释(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1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2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体育教学活动结构和活动程序。3 快乐三要素:简单的,没有附加条件的,发自内心的。4 生物年龄:指个体在解剖结构、生理机能等生物方面达到的实际年龄,它反映了每个人生长发育的快慢程度。5 运动训练:

13、凡是培养运动员的一切准备过程都可称之为运动训练。6 健康: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善的状态。7运动指数:课内的平均每分钟脉搏数除安静时的每分钟脉搏数。8诱导性练习:体育活动中正确掌握运动技术所采用的过渡性练习。9体适能(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10练习轨迹:指在体育锻炼中,身体和身体某些部位的移动路线。四、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 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为何由知识的传播者转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答:积极地旁观;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2 教学研究是提高和成就教师的有效途径。作为一名教师,你如何

14、认识教研在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答:桥梁和通道;大舞台;大课堂;大平台;切入点。3什么是乳酸能?5答:人体如以最快速度持续运动数秒后ATP耗尽时代之而起的肌糖元在无氧条件下供能以使ATP合成并产生代谢物质乳酸。4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什么?答:谈化竞技运动的教学模式,牢牢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体育课程的功能开发,增强体育课程的综合性;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改革体育考试和评价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5近年来,体育教学原则主要包括哪八个方面?答:身心全面发展原则,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的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提高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综合创新原则等。五、问答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 在课程改革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主体作用,这与“放羊式”教学有什么区别,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答: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计划设计(目的、内容、要求、过程等);教师作用;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教学反馈与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