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标识载体应用白皮书 (1)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271755580 上传时间:2022-03-30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2.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动标识载体应用白皮书 (1)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主动标识载体应用白皮书 (1)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主动标识载体应用白皮书 (1)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主动标识载体应用白皮书 (1)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主动标识载体应用白皮书 (1)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动标识载体应用白皮书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动标识载体应用白皮书 (1)(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主动标识载体应用白皮书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AII)2021年12月 声明本报告所载的材料和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本、图片、数据、观点、建议,不构成法律建议,也不应替代律师意见。本报告所有材料或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所有(注明是引自其他文献的内容除外),并受法律保护。如需转载,需联系本联盟并获得授权许可。未经授权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以发布、转载、汇编、转让、出售等方式使用,不得将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通过网络方式传播,不得在任何公开场合使用报告内相关描述及相关数据图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联盟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联系电话:010-6

2、2305887邮箱:aii 编写说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是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均对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建设进行了部署,包括各级标识解析节点建设,标识解析产业生态培育,标识应用创新发展。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与各地方政府的支持推动下,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已步入快车道。全国各地加快二级节点部署和应用探索,积极抢抓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窗口期和机遇期,产业界对标识解析体系建设的认知不断加深。其中,主

3、动标识载体技术作为产业界与学术界针对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技术的创新探索获得广泛关注。2020年4月,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标识工作组组织编写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主动标识载体技术白皮书明确了主动标识载体基本概念。区别于传统被动标识载体需要附着在设备和产品表面通过读卡器等设备才能获取数据信息,主动标识载体具备联网通信能力,能够与标识服务节点或标识数据应用平台主动建立连接,并承载必要的证书、算法与密钥。目前主要分为通用集成电路卡、安全芯片和通信模组三种类型。主动标识载体的发展,有助于扩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覆盖面,促进标识产业及工业企业向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同时,这种发展离不开产业界的持续探索

4、。 为进一步扩展应用模式,促进产业生态构建,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标识组再次组织编写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主动标识载体应用白皮书。本白皮书希望明确主动标识载体技术框架、推动主动标识载体的规模化落地应用,为参与企业提供主动标识载体应用新思路,为标识解析体系与主动标识载体在企业内应用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引。白皮书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概述,主要介绍主动标识相关政策趋势、基本概念介绍以及主动标识载体发展态势与推进挑战;第二部分为主动标识载体应用系统架构,主要对主动标识载体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中应用的总体架构进行描述,包括整体架构、主要功能模块及相关接口定义等;第三部分为主动标识载体应用模式,从载体数据

5、订阅、载体身份认证和载体命令直达三方面描述主动标识载体应用的新功能、新场景,同时提供具体案例,给参与企业提供应用参考;第四部分为对主动标识载体技术和产业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组织单位: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牵头编制单位:(排名不分先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参与编制单位:(排名不分先后)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浪潮集团有限公司中金数据集团有限公司紫光国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协同创新智能制造装备有限公司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亚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日盈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千里马(武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机械工业仪器仪

6、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清控数联(山西)工业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江苏东大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编写组成员:罗松、刘阳、刘澍、刘巍、董超、赵伟成、尹子航、田娟、刘东坡、曾西平、时晓光、叶子豪、霍航宇、柳耀勇、贾雪琴、袁雪腾、张晓、柴森春、高绩、黄少珉 目录一、概述.2(一)政策趋势.2(二)基本概念.4(三)发展态势.6(三)推进挑战.7二、主动标识载体应用架构.8(一)基本能力界定.8(二)应用架构设计.8(三)业务接口描述.11三、主动标识载体应用模式.13(一)载体数据订阅.13(二)载体身份认证.19(三)载体命令直达.24四、发展建议.31(一)加快出台核心标准,规范产业应用模

7、式.31(二)开展试点示范工作,打造产业标杆企业.31(三)完善供应体系建设,促进产业生态发展.31(四)加强核心技术研究,聚焦安全体系建设.32 一、概述主动标识载体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赋予设备终端唯一数字身份,发挥终端自身的通信能力,自动向标识解析体系或其他系统发起标识解析等操作请求,通过解析网络,完成终端寻址、身份验证、指令下发等操作,从而增强数据安全性和操作性,实现载体数据订阅、载体身份认证、载体命令直达等应用场景,是工业生产经营场景中,实现同一主体和多个主体终端数据访问及数据共享的重要支撑,是万物互联的基础和保障。(一)政策趋势近年来,政府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主动标识

8、载体应用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进主动标识载体应用规模化发展。2021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了2021-2023年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其中在主动标识载体技术与应用方面提出了“加快主动标识载体规模化部署,推进工业设备和产品加标识。增强标识读写适配能力,推动标识在公共领域应用”,并且明确了“推动主动标识载体规模部署。面向汽车、船舶、仪器仪表等重点领域,加快推动基于5G、窄带物联网(NB-IoT)等技术的主动标识载体规模化应用,部署不少于3000万枚,建设各类主动标识载体可信管理平台。”2 2021年

9、5月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发布2021年工作计划,明确在标识解析增强行动,加速标识规模应用推广重点工作中,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信管局)牵头推进主动标识载体规模化部署,2021年12月完成标识注册量150亿,部署不少于300万枚主动标识载体。各地方主管部门也相继推出相关鼓励政策。苏州、武汉、广州等地也出台了有地方特色的鼓励政策。苏州市工信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工作的通知,把2021年至2023年作为苏州工业互联网的快速成长期,加快二级节点建设和运营推广,推进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打响“工业互联网看苏州”品牌。通知中明确“打造2个以上典型的主动标识载体应用试点,组

10、织开展市级标识数据服务资源池建设;2022年,建成12个以上二级节点,部署主动标识载体不少于100万枚”。2021年3月19日,武汉市经信局发布了武汉市“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征求意见。计划中提出“支持市内二级节点开展标识解析标杆应用建设,单个二级节点形成不少于两项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典型集成创新应用,或主动标识载体、工业APP等标识融合解决方案。”2021年1月7日,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开展广东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创新项目入库申报的通知,组3 织开展广东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创新项目

11、入库工作。入库支持的方向包括支持建设标识解析应用服务平台,支持建设标识解析标杆应用。通知中还明确了“围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支持基于物联网网络技术,利用物联网卡、可信芯片、5G通信模组、物联网终端等作为载体,为设备/产品提供高效、可靠、实时的数据采集和系统互通服务,主动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企业节点或标识应用服务平台等发起连接,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产品和应用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低成本化。”(二)基本概念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是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工业互联网互联互通的神经枢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核心要素包括标识编码、标识解析系统和标识数据服务三部分。其中,标识编码是指能够唯一识别物料、机器、产品等物理资源和工序、软件、模型、数据等虚拟资源的身份符号,类似于“身份证”,标识编码通常存储在标识载体中,包括主动标识载体和被动标识载体;标识解析系统是指能够根据标识编码查询目标对象网络位置或者相关信息的系统,对物理对象和虚拟对象进行唯一性的逻辑定位和信息查询,是实现全球供应链系统和企业生产系统精准对接、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智能化服务的前提和基础;标识数据服务是指能够借助标识编码资源和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统计年鉴/数据分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