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绿色大地上的红色基因

拖***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9.82KB
约6页
文档ID:271551922
绿色大地上的红色基因_第1页
1/6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绿色大地上的红色基因 面对祁连山,我们时常有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困惑,当我们用不同的维度去解析祁连山的时候,察觉祁连山可以用地理的、历史的、文化的、生态的各个维度去解析尤其是我察觉,用颜色的去解析,会有更精彩的察觉 组成祁连山的颜色是多样的、典型的,有白色的雪山冰川,有绿色的森林草原,有蓝色的河流湖泊,也有黄色的荒漠戈壁,当然,这片大地还有一抹最凝重的红色,这份凝重给本该厚重的祁连山增加不少的厚度 一 因打造祁连山国家公园文化品牌的机缘,2021年的6月,我深入祁连山,探寻和拾忆祁连山那一抹红色 站在祁连县黄藏寺曾经发生黄番大战的土地上,我不知道1937年的那个3月该是如何的寒冷和悲情我只知道3月份的祁连山里是毫无春意的,仍旧是冰雪封存、风雪交加的世界我也知道,这样的时候是会冻死人的 但是就在那年的3月,我红西路军左支队一千多人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下,翻越雪山、穿过黑河大峡谷从河西走廊进入了祁连山这是西路军体验了整整4个多月的浴血奋战之后,仅剩的一千多名指战员,他们一路走来,蹒跚前行,沿路留下了悲壮的脚印和惨烈的故事那些行走在雪地里的战士们竟然好多都是单衣单鞋,有的还穿着露着趾头的草鞋,更有的連鞋子都没有,只是在脚上绑些破布或者羊皮勉强御寒。

他们为什么最终毅然选择进入会冻死、饿死人的祁连山呢?这之前,西路军指战员2万余人,在马匪的围追堵截下,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在没有弹药、没有援兵的处境下浴血奋战5个多月,牺牲了7000多人,被俘了12000多人面对这样的形势,经过红军高层会议议论抉择兵分三路,其中一路左支队进入祁连山打游击由于只有西面的祁连山冰雪笼罩,崇山峻岭间条件极其恶劣,这里是敌人兵力部署最薄弱的地方所以,左支队抉择部队急行军进入大山,以此来摆脱敌人的追击 这一刻我明白了,为了保存革命的气力,他们再一次选择了不成能中的可能想要在没有任何物质保障的处境下,征服冰天雪地,征服常人难以翻越的祁连山,再一次上演长征路上过雪山草地的悲壮和惨烈然而,长征路上海拔超过4000米的雪山有5座,大片面在我国以四川为主的西南地区而西路军面对的祁连山却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海拔高度、缺氧程度、低温寒冷均超过了这5座雪山! 二 黑河大峡谷号称世界第三大峡谷,峡谷内山势陡峭,河道狭窄,河流湍急,人烟稀少,其中有几十公里是人迹罕至的绝境,即使是当地的牧人也很少进入当年,在敌人骑兵的追逐下,红西路军左支队进入了黑河大峡谷,饥寒交迫的红军战士提防翼翼地行走在峡谷中,可还是有人坠崖身亡了。

刚刚走出黑河大峡谷,行至今天的黄藏寺,红西路军再一次遭到敌人的拦截然而,这里地势起伏变化较大,敌人骑兵无法开展攻势,而西路军指战员又刚好利用有利山势痛击敌人一时间,暴露在枪口下的敌人被红军一个个击落,一时乱作一团,辨不清方向见几次攻击均失利,敌人只好仓皇撤兵红西路军左支队取得了告成,这场告成是自河西走廊惨败后的第一个告成,意义非同凡响,这次战斗被称为“黄番大战” 三 接下来,西路军又开头了一段繁重奇怪的“祁连山长征路” 经过黄藏寺,西路军沿着黑河河谷向西挺进这个时候的黑河谷地冰天雪地,荒无人烟更何况马家军提前将牧人赶走,目的就是要冻死、饿死红军红军一开头安置白天行军,晚上宿营休息然而,夜间祁连山的温度在零下几摄氏度,白天急匆促行军,到了晚上好多疲惫的战士睡下就再也没起来,长眠在了祁连山里指挥员只好指挥大家夜间行军,白天休息即便是这样,好多穿着单衣的战士的腿脚都被冻麻木了,有的那么直接冻伤了战士们脚上的单鞋完全缺乏以御寒,有的感觉腿脚快冻得不行的时候,就脱掉鞋,用雪在脚腿上用力搓,这种手段制止了好多战士被冻伤 就这样,这支衣衫褴褛、饥肠辘辘的队伍艰苦地行走在祁连山中。

尽管队伍中每天都有人倒下,这支队伍的方向却照旧坚强不动摇,按照党中央“去新疆”的指示,坚强不移地向前迈进左支队沿黑河、野牛沟,越热水达坂,经托勒、疏勒河谷辗转向西一路西进,40多天后在安西东南的石包城突出了祁连山之后,几经辗转,告成到达了甘新交界的星星峡中共中央派陈云、滕代远等人接应,红西路军最终告成抵达新疆 然而,还是有一批受伤落后的红军战士留在了祁连山,他们长期隐姓埋名,有的装聋作哑,有的东躲西藏,躲避着敌人的追杀,苦苦等待着党中央的营救! 悲哉哀哉!两万多位革命战士在极其繁重的环境下,将鲜血抛洒在了祁连山这片大地上,苍天暗沉,大地啜泣他们的名字被历史镌刻在了祁连山这段惨烈的历史成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段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四 六月的黄藏寺村艳阳高照,碧空万里,麦芽初露,几个农人头戴草帽在田间繁忙在这一片祥和中,我的身体开头逐渐变得温和和伸张一些了,由于方才一向沉浸在西路军的那段历史中,身体一向紧绷着,内心寒冷着,甚至颤抖着,久久不能自已站在这片浸染了革命先烈鲜血的土地上,我有一种猛烈的穿越感和沉浸感因此,尽管山里的太阳暖洋洋的,可是我的心、我的身体却沉浸在当年那漫天风雪的苦情三月里,半天恢复不过来。

我背靠在一棵祁连小叶杨上,抬头望着深邃的蓝天这棵树理应有两三百年历史了,粗糙的树皮很有年头感和沧桑感一问田里的老者,公然验证了我的推测,这棵树少说已有三百年历史了环视邻近,察觉邻近的田埂上有好几个棵这样的树,它们像一个个佝偻着身躯的老者,悠悠闲,貌似有好多的故事要倾诉老者说,也就这一片地方有几百年历史的祁连小叶杨,记忆中它们一向在那里 哦,我突然明白,它们是那段悲情历史的见证者!如今还是唯一的见证者了,怅然它们无声然而,它们硬是将身躯站得那么倔强和沧桑是啊,它们是努力将自己长成了一座座雕塑或者丰碑的样子,由于它们在无言地纪念! 看到这一幕,我即刻热泪盈眶几天来,由于了解这段历史带来的压抑、愤懑、悲伤的心情得到了释放 五 不远处是祁连山国家公园黄藏寺管护站,管护区域内就是当年红军穿越的黑河大峡谷和黄番大战的战场在这片鲜血浸染过的土地上,绿色正在肆意曼延,中国最严格的生态养护机制正在这里试点很欣慰,决策者意识到,这片土地上的红色基因,是促进绿色进展的根本和内动力革命先辈们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主义气概,以及为党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同长征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中华民族名贵精神资产的重要组成片面,也将是祁连山国家公园难得的精神资产和独特的文化品质,必将鼓舞新时代的祁连山守望者们,砥砺奋进,不负使命! 简介:葛文荣,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

擅长散文、小说和纪实文学的创作,著有长篇报告文学集《点亮雪域的光明》《守望三江源》、纪实文学《湟鱼》 猜你热爱 西路军黑河祁连山 祁连山下读者·原创版(2021年2期)2021-02-26弘扬红军精神 讲好西路军故事祖国(2022年18期)2022-11-05落实习总书记关于西路军精神的讲话座谈会在京召开祖国(2022年18期)2022-11-05真诚面对历史祖国(2022年18期)2022-11-05西路军精神在青年一代中的纪念与传承祖国(2022年18期)2022-11-05黑河来到了张掖文学港(2022年5期)2022-05-24到张掖看黑河文学港(2022年5期)2022-05-24郭晓芹的诗延河·绿色文学(2022年12期)2022-02-06九月,我在黑河水边山西文学(2022年11期)2022-10-28— 6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