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考物理选择题常用解题方法及练习

lil****ar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45KB
约5页
文档ID:271517231
中考物理选择题常用解题方法及练习_第1页
1/5

中考物理选择题常用解题方法选择题是由一个题干和若干个题支组成的,题干可以是直接问句和不完整的叙述句,题支由备选答案组成,而备选答案中包括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而错误答案往往都非常相似和逼真初中物理选择题的内容一般包括概念、计算和实验三种情况,解答选择题应以学习的基本知识为依据,把若干方法结合起来,下面介绍几种选择题的解答方法:  (1)直接判断法  该方法是从题目条件中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  例1在做托里拆利实验中,当玻璃管中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管顶穿一个小孔,那么管内水银将()A.往上喷   B.稍微下降   C.保持原来高度不变 D.降到与管外水银面相平  分析:管顶打破时,管内外水银面都受大气压作用,成了连通器根据连通器原理,当连通器内装有同种液体,并且不流动时,各容器中液面保持相平,所以该题可直接判断得正确答案为D  (2)筛选法  该方法是当答题中遇到主命题不完整,必须经过对备选答案逐个进行辨析,逐个淘汰错误答案,直到选出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 例2冬天早晨看到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A.凝固而成    B.凝华而成   C.液化而成    D.汽化而成 分析:此题的物态变化是由气态变为固态。

A是由液态变为固态,C是由气态变为液态,而D则是由液态变为气态所以A、C、D不符合题干条件,而应排除只有B是物体由气态变成固态,因此B符合题干条件故选定正确答案为B    (3)推理判断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直接从条件出发,通过推理可计算得出正确答案,然后再与备选答案对照作出选择 例3两个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体积之比为2∶1,浸入水中部分体积之比为1∶2、两物体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A.2∶1    B.1∶2    C.4∶1    D.1∶4  分析:题目中条件为三个:(1)G1=F浮1,G2=F浮22)V1∶V2=2∶1,得V1=2V23)V排1∶V排2=1∶2由(3)可得F浮1∶F浮2=1∶2,再由(1)得出G1∶G2=1∶2,结合(2)即可得出ρ1∶ρ2=1∶4,正确答案应为D    (4)史料法 用这类方法应熟悉物理学的发展史,尤其是要熟悉基本规律、重要实验是由哪些著名物理学家发现和发明的,然后选择出正确的选项  例4:第一个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伽利略  C.焦耳    D.奥斯特  分析:在物理学史上,伽利略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作出了贡献;牛顿总结得出了牛顿运动定律;焦耳最先精确地论述了焦耳定律;奥斯特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第一个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关系。

因此,本题应选D    (5)变量控制法  这种方法经常用于研究物理现象中某一个物理量受另外一个或几个物理量影响的情况例5某同学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甲、乙两段导体的电阻后,作出下图(甲)所示的图象,由此可以判断()  A.R甲=R乙    B.R甲>R乙  C.R甲<R乙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分析:如图(乙),在U轴上取一点U1,过该点作I轴的平行线,交甲、乙两线于A、B两点,过A、B分别作I轴的垂线,垂足是甲、乙在电压为U1时对应的电流I甲、I乙,所以R甲=U1I甲,R乙=U1I乙,因为I甲>I乙,所以R甲<R乙正确答案为C  (6)求值对照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题设条件,并运用物理规律、公式、原理,计算或导出题目要求的结果,然后与备选答案对照,作出正确的选择  例6分别标有“12V,3W”,“6V,3W”的两个灯泡L1、L2,把它们串联起来接到电压为15V的电源上,那么能正常发光的是()  A.L1    B.L2    C.L1、L2    D.都不能  分析:先根据灯泡上标出的额定功率的值计算出各灯泡的电阻,再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算出灯泡两端的电压,最后用实际电压与额定的电压相比较,进一步判断灯泡是否正常工作。

  R1=U21额P1额  =(12V)23W=48Ω,R2=U22额P2额  =(6V)23W  =12Ω,U1=12V,U2=3V,可知灯L1的实际电压等于它的额定电压,灯L1正常发光,因此可选出正确答案为A    (7)验证法  这种方法是把备选答案中的每一项作为条件,去验证题目中的公开命题,不符合题意的为错误答案,而能使题目命题成立的就是正确的答案  例7下列情况下,一定产生感应电流的是()A.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沿磁感线运动    B.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C.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D.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沿直线运动  分析:根据电磁感应的定义,“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本题只有C选项能使题目中的命题成立,因而C是正确答案,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沿磁感线运动时,没有切割磁感线,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所以A是错的答案B中,因导体不闭合,不能形成电流,因而也不是正确答案,答案D没有指明什么方向运动,要么沿磁感线方向,要么切割磁感线运动,结果不唯一,因此D也不正确,正确答案为C  (8)逆推法  这种方法是把各个备选答案作为已知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与题意相符合的答案。

  例8利用凸透镜能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像的原理制作的光学器材是()  A.放大镜    B.照相机 C.幻灯机    D.潜望镜  分析:利用放大镜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工作的,潜望镜是平面镜成像,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故A、B、D与题意均不符合而幻灯机是根据距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实像工作的,故本题应选C课后练习 1.下列有关能源和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D.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不会发生能源危机2.我国于2007年10月24日下午18:05成功发射“嫦娥一号”×106km,最终在离月球表面200km高度绕月飞行.关于“嫦娥一号”卫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680 m/s D.绕月飞行时,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它是运动的图73.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7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在导体乙的两端加上1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 B.将甲、乙两导体并联后接到电压为3V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电流为0.9AC.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D.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4.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也是30°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像会变大D.老年人通过放大镜看书,看到的字的实像5.2011年4月11日13时18分,日本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地震导致数万人伤亡,众多房屋倒塌。

下列和地震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许多动物可以感觉到地震前的超声波,而人却感觉不到B.地震导致许多地方发生山体滑坡,但下滑时山体的重力势能不变C.救援使用的挖掘机有两个很大的履带,目的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强6.小明同学在家中拍到一张电能表照片,如图所示.他仔细观察照片后,得到下列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A. 电能表的额定电流为10A B.电能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0AC. 电能表的额定功率为2200W D.拍照片时,小明家已消耗的电能为7624J7.小明同学利用圆珠笔杆、钢丝、细绳制成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用其匀速提升重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细绳的力F等于钩码重力G的1/3 B.拉细绳的力F等于钩码重力G的1/7C. 用该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钩码,机械效率相同 D.用该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钩码,机械效率不同8.射钉枪是向墙内打钉的重要工具,它利用强大的气流将钉子打人墙内,在气流把钉子打人墙内的过程中( )A.气体对钉子做功 B.气体对钉子不做功C.钉子的机械能守恒 D.钉子的动能转化为内能9.把重5N、体积为6×10-4m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上浮,F浮=6N B.物体悬浮,F浮=5NC.物体漂浮,F浮=5N D.物体沉在水底,F浮=6N10.汶川发生大地震后,救援人员争分夺秒抢救被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时,使用了一种先进的生命探测仪,这种仪器可以隔着厚厚的掩埋层探测到仅有微弱呼吸、心跳的人体,你认为这种仪器的工作原理最没有可能的是( )A.碳-14测定 B.声波探测 C.电磁波探测 D.红外线探测光学实验课时,小叶用激光灯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会出规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 )A.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 B.墙壁对光发生漫反射C.地面对光发生漫反射 D.墙壁对光发生镜面反射11.如图3,钢珠沿竖直平面上的光滑轨道abcd从 a点运动到 d点,钢珠( ) A.通过d时的速度比通过c时大 B.在 c点比在 b点的重力势能小 C.从 a运动到 b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从 b运动到c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不受力,一定静止 B.作用在运动物体的力一定不平衡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速度大小一定改变 D.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则一定受到力的作用13.如图6所示,绳子OO′悬吊着质量忽略不计的杆,在杆的a点挂上重物G, 在O右侧某点 b处挂上钩码.重物 G的质量及a 到O的距离不变,要使杆保持 水平,b点挂的钩码个数 (各个钩码质量相同)和 b到 O的距离的关系是图7中 哪一幅图 ( )14.图9所示是某同学连接的电铃电路,开关闭合后,电路中始终有电流,但电铃只响一声就不再响了,原因是 ( ) A.电磁铁始终没有磁性 B.衔铁没有向下运动 C.衔铁一直被电磁铁吸着不能回弹 D.电池正、负极接反了15.关于现代通信和电磁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光纤通信传输的信息量很大,主要用于无线电广播 B.卫星通信利用人造卫星作为中继站进行通信C.电磁波的应用对人类有利无害 D.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16.从图中得到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17题图G/Nm/kgv/m/st/sOOU/VI/AO能耗:(亿吨标准煤)1950 2007年O3甲乙丙丁A.图甲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B.图乙表示物体正以3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C.图丙告诉我们小灯泡的电阻值是不变的 D.图丁警示我们:半个多世纪以来人类能源消耗急剧增长17.如右上图所示,水平的传送带上放一物体,物体下表面及传送带上表面均粗糙,导电性能良好的弹簧右端与物体及滑动变阻器滑片相连,弹簧左端固定在墙壁上,不计滑片与滑动变阻器线圈间摩擦。

当传送带如箭头方向运动且速度为V时,物体与传送带发生相对滑动,当传送带逐渐加速到2V,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灯泡的亮度将 ( )A.摩擦力变大,灯泡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