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恬-《飞越大西洋》中的创伤书写与共同体想象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271447506 上传时间:2022-03-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恬-《飞越大西洋》中的创伤书写与共同体想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张恬-《飞越大西洋》中的创伤书写与共同体想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张恬-《飞越大西洋》中的创伤书写与共同体想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张恬-《飞越大西洋》中的创伤书写与共同体想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张恬-《飞越大西洋》中的创伤书写与共同体想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恬-《飞越大西洋》中的创伤书写与共同体想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飞越大西洋中的创伤书写与共同体想象张恬上海大学 上海 201900摘要:爱尔兰裔美国作家科伦麦凯恩在后现代小说飞越大西洋讲述了三个世纪、命运交织的几个故事。小说篇幅较长,内容引人发省,蕴藏其中的各式小人物背负着时代的浮尘与创伤,其中的几个小故事的创伤表现得极为突出,分别在战争 、种族和性别方面。本从创伤出发,从这篇小说的外部深入内部,进一步探究其中的创伤书写的形态、动因追求以及独特的艺术手法,表达对战争、奴役的批判,探讨其中人们在经历创伤后对于建立共同体的美好想象,呈现了人们对自由、未知命运的艰难寻求以及重新构建共同体的热切的美好愿望。关键词:科伦麦凯恩;飞越大西洋;创伤书写;共同体想象科伦麦

2、凯恩(Colum McCann),爱尔兰裔美国作家,2013年出版小说飞越大西洋,获得了布克奖、都柏林国际文学奖提名。麦凯恩的作品中常常流露着对爱尔兰传统文化的深刻眷恋,作品以“追寻民族文化身份与家园回归成为其不懈探索的创作主题”(王凤云 34)。飞越大西洋(Transatlantic)具体讲述了1845年,年轻的美国废奴运动者弗里德里克道格拉斯踏上爱尔兰的土地,宣扬黑奴解放运动,在彼时这块遭受大饥荒侵蚀的土地上,他受到了平等而体面的对待。1919年,两位背负着一战创伤的飞行员阿尔科克和布朗将原先的一架轰炸机进行改装,从纽芬兰到爱尔兰的戈尔韦,首度实现了人类飞越大西洋的梦想。1998年,美国参

3、议员乔治米切尔风尘仆仆奔波于纽约和爱尔兰岛之间,与逐渐暴力的时间赛跑,他倾尽心力促成的美好星期五协议将让两个民族的积仇怨忿划上一个沉重的句点。飞越大西洋中麦凯恩的书写的战争创伤 、种族和性别创伤都凸显了创伤的危害,对生活的压迫,将创伤付诸于文学作品中,表现在著作中的字里行间。从爱尔兰到纽约到爱尔兰,科伦麦凯恩用横跨了三个世纪、命运交织的几个故事,用非线段化的叙事方式展现出一种基于社会关系而非限定在特定关系的小说特点,将每个小人物的特点通过创伤叙事体现出来。麦凯恩在小说的创伤书写呈现出战争、种族和性别创伤等形态,呈现了人们对自由、未知命运的艰难寻求。一 、创伤书写的多重形态该部小说几乎都充斥着漂

4、泊、丧失以及记忆场景。小说中的人物大都对于自身困境有着异常清醒的认识,往往想要挣脱束缚奔往新的生活。精神焦虑,思想分裂总是阻碍着他们开始的进程,为理想努力奋斗顿生的无力感和挫败感,在他们身上以及身边留下了明灭可见的创伤痕迹。总体上看,小说的创伤书写呈现出战争、种族和性别创伤等形态,投射出二十世纪美国社会现实中的创伤阴影。(一)战争创伤战争无疑是惨烈的,给人类带来浩劫和灾难,无数生命遭受到无辜伤害,财产的损伤难以计数,诸多文明被颠覆倾倒,遗留下来的只有蛰伏于人心的痛苦。由于战争对世界的重要影响,很多关于战争的文学作品也随之涌现。“战争是典型的创伤性事件”(何卫华 17),与之如影随形的少不了流血

5、、恐惧和死亡等,给社会发展和人的精神状态造成了极大打击。当战争进人麦凯恩书写视野,经过艺术化处理,它一面反映正面战场和详细作战过程,强调社会的混乱和流血杀戮的场面及震惊感;另一面则可以看到围绕“战争”这一特定环境展现出来的“人”的命运。而“作为美学形式的历史记忆,文学创作帮助创伤获得持久的、具有强大感染力和冲击力的声音。”(17) 无论是上过战场的人,抑或是没亲身经历战场厮杀的人,只要处于战争年代,他们都会生活在阴影下面。小说中避开了宏大的战争叙事背景,没有任何局部的战争冲突描写,只是写了莉莉在寻找儿子的过程中战场残留下的以及医护站的血腥、残忍画面,表现战争环境给人们带来的创伤。这些创伤有参战

6、士兵的创伤,也有很多深受战争影响的普通人的创伤。这些士兵所受到的创伤较为明显的是身体残疾,失去了精神信仰,失去对人的信任,陷入道德失衡的困境。莉莉的儿子撒迪厄斯菲茨帕特里为北方联邦而战,可是下落不明,莉莉就决心踏上了寻找儿子的道路。对莉莉来说,一位寻子心切的母亲在这条寻子路上所受的煎熬和痛苦也是无法比拟的。最终,她通过辨认脚的样子,找到了自己的儿子,“他来的时候和其他人混在一起.他的脚踝在小的时候骨折过,脚趾甲上有节疤,足背弓起。”(158) 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的莉莉跪在儿子身边,揭去他脸上的手绢,抚摸儿子的脸颊。 莉莉痛骂战争是“用血肉和骨头制成的可恶产物”,此时此刻,她的内心无不在无数次责备

7、战争、诅咒战争。这些人物身体特征在创伤叙事话语中是创伤被演义的展现,是时间断裂的印证,承担了填补过去和连接当下的作用。(二)种族创伤随着1619 年第一批黑人被贩卖到詹姆士镇,美国的种族歧视也随之展开。成千上万的黑人颠沛流离,来到美洲大陆,开始了自己悲惨的命运。黑人被视为低人一等的二等公民,他们看似在各个方面享有与白人一样的权利,但是却不同程度的遭受着歧视,“美国社会日益增强的不平等性正在加剧与种族矛盾紧密关联的文化认同冲突”(魏南枝 86)。道格拉斯是身在美国的黑人,他的父亲是白人,但是生为黑人的母亲是他遭受了命运的不公,他常常在世界各地演讲,为了推动全人类的解放,敦促确立公共道德的准则,让

8、他三百万受奴役的兄弟早日获得自由。即便在爱尔兰深受大家的喜欢,但是还很有部分人对他们厌恶与嫌弃。“把这个黑鬼送回老家去!爆发起一场混战,拳打脚踢” (168)。他们水深火热的生活常常遭受着巨大的痛苦,促使他们一步步地走到了黑人文化的边缘。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白人的种族歧视、奴隶贸易给黑人造成了严重的创伤。(三)性别创伤在当时美国的奴隶制社会,如果说黑人没有话语权,承受着生命中不可承受的身体与精神创伤,那么,黑人女性更是不能言说与表达自己。一方面,黑人女性受到白人的种族压迫,另一方面,她们也受到男性的性别压迫,因而,黑人女性同时承受着种族创伤与性别创伤, “她们的孩子经常会强行夺走并被拍卖,有些

9、女性在失去孩子后痛苦地哭叫,有些被关起来并疯了或死了”(王霞 114)。飞越大西洋中的黑人莉莉在受到道格拉斯的演讲后备受启发,决定踏上寻求自由、平等的的道路。此前,身为黑人女性的她,在社会上饱经沧桑与磨难,在庄园当女仆,随后自己孤身一人寻找儿子,不幸的是儿子在战争中牺牲,同时“她从来不曾有份爱给自己,连一个丈夫也没有”(187),她们不可能得到与男人平等的尊重与爱。内心十分顽强的莉莉,心中永存的自我牢牢地支撑着自己不断抵抗世界的压迫。她不停地更换姓名,布赖迪、布赖迪菲茨帕特里克、莉莉菲茨帕特里克等等,但是在她的心中,莉莉达根依旧是她真正的名字,“在美国,你可以抛下一切,除了记忆中自己原本的名字

10、以外”(151)。在经过不懈的努力,自己完成了理想,踏上了美国这个代表着自由和民主的土地。二、 创伤书写的审美特征(一)非线性叙事手法整篇小说的排片布局是零碎的,采用了一些后现代叙事范式来表现创伤记忆和创伤修复:内外视角转换、多重叙事、潜文本、延宕、闪回和自由直接引语等,对创伤事件予以表征或操演。“创伤叙事具有创伤重演和消解的功能。通过重复创伤体验,记忆逐渐消解创伤的痕迹,自我逐步走出笼罩心灵的荒漠。”(蒋栋元 33)麦凯恩借助碎片化叙事,故事设计有趣的地方在道格拉斯并不知道,那个之前在爱尔兰见到的都柏林的女仆莉莉达根会被他宣扬的自由精神吸引,由此横渡大西洋去美国追寻自由;两位飞行员阿尔科克和

11、布朗也不知晓,那个纽芬兰海岸犀利的女记者艾米丽和女儿洛蒂委托他们投递到科克市的那封信,是艾米丽代替母亲莉莉对回不去的都柏林的一次致谢;乔治米切尔也未曾察觉,和自己在网球场上厮杀的、坐着轮椅却永远乐观的洛蒂在北爱尔兰恐怖暴乱中丧失了自己的孙子、即将面临破产,洛蒂一直孤独守护着外祖母莉莉那封永远无法投递的信件。冥冥之中,每个人物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将作品中的创伤相连接,最终达到创伤修复的理想状态。(二)共同体想象创伤书写中的人物在经受痛苦与磨难后,在受伤的心灵中期盼着美好的都愿望,就是这样的期待与希冀让同样遭受悲痛的人们相遇,相互诉说,相互影响,从而共同期待美好的未来,形成了基于沟通与交流的

12、想象共同体。在滕尼斯之后,一直有人继承他的共同体思想,并努力将其发扬光大。在这方面有较大影响的是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后者在其想象的共同体一书中把共同体的有机/内在属性寄托于想象,这是“因为即便在最小的民族里,每个成员都永远无法认识大多数同胞,无法与他们相遇,甚至无法听说他们的故事,不过在每个人的脑海里,存活着自己所在共同体的影像”(6)。道格拉斯通过演讲宣传公平、平等和自由的美好理想,唤醒同样挣扎在铁链下的黑奴同胞,激励他们挣脱失去人生的自由和对命运的掌控,莉莉在受到这种精神的鼓舞下也同样走上了追求自由和平等的道路。麦凯恩的“这种同情和怜悯跨越不同的种族、阶级和性别将

13、道格拉斯、美国黑奴和饥荒难民联结在一起”(曾桂娥 209),共同希望摆脱悲惨命运的希冀和愿望,逃离由于种族歧视带来的巨大创伤,形成一种建立在共情之上的想象共同体。三、结语科伦麦凯恩在后现代小说飞越大西洋讲述了三个世纪、命运交织的几个故事。麦凯恩能够借由多重叙事技巧和视觉化描写将客观性的创伤经验作为一份普通经验艺术性地展现出来,为疗救创伤提供了理解的前提和可能,显得尤为珍贵。从创伤出发,从这篇小说的外部深入内部,进一步探究其中的创伤书写的形态、动因追求以及独特的艺术手法,游刃有余地展现了20世纪社会中潜藏的创伤阴影。创伤是人类共通的经验,小说中那些罹患创伤的人所经历的不只是一个人的痛苦。其超越时

14、代、超越文化的更深层意义在于引导我们思考面对当下,为我们应对当下提供了一个纾解的窗口和可能。参考文献1 Caruth, Cathy. Unclaimed Experience: Trauma, Narrative and History. Baltimore and Maryland: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6. 2 Garden, Alison. “Literary Form and the Transnational Irish Imagination in the Work of Colum McCann.” University

15、of Edinburgh, 2014.3 Gardin, Bertrand. Colum McCanns Intertexts:Books Talk to One Another. Cork: Cork University Press, 2016.4 John Cusatis, and Matthew J.Bruccoli. Understanding Colum McCann.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2012.5 Mara, Miriam & Andrew, Mara. “Ireland on the Waves: Colum McCann

16、s Transatlantic as Intergenerational Female Immram”. Nordic Irish Studies, 2015(3):19-36.6 McCann, Colum. Transatlantic. Trans. Zhang Yun. Beijing: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2016.7 何卫华. “创伤叙事的可能、建构性和功用.”文艺理论研究39.02(2019):170-178.8 蒋栋元. “为了忘却的记忆第十九个妻子的创伤叙事研究.”当代外国文学37.02(2016):31-37.9 科伦麦凯恩:飞越大西洋, 张芸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年.10 王凤云. “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文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