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维保小喇叭开始广播了

上传人:凯和****啦 文档编号:271416686 上传时间:2022-03-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维保小喇叭开始广播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刘维保小喇叭开始广播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刘维保小喇叭开始广播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刘维保小喇叭开始广播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刘维保小喇叭开始广播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刘维保小喇叭开始广播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维保小喇叭开始广播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刘维保小喇叭开始广播了 毛文轩 在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的上庄村,只要一说“小喇叭”,那可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小喇叭的大名叫刘维保,今年76岁,鹤发童颜,精神矍铄,上庄村生,上庄村长,做了一辈子人民教师,退休回到上庄村,拿起小喇叭,当起了上庄村第一支队指挥部纪念馆的义务讲解员。他把老一辈口口相传的抗战故事,收集整理,编辑成册,一遍遍讲给村里的年轻人、尤其是孩子们听,讲给那些前来的参观的人听。这一讲就是近20 年,并且越讲越精彩,越讲越有劲,逐渐的,上庄村有个讲红色故事的刘爷爷就出了名,小喇叭的雅号便应运而生了。 说起当这个义务讲解员的情缘,刘维保无不得意

2、地说:“分外简朴,这个指挥所就是我们老刘家的祖宅。当年开发江南敌后根据地,到南京后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就在我们横山上庄村,我家就是指挥部。” “上庄村,两边分,一个峡谷,一冲田,依靠山脚炊烟生。”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对上庄村最形象的描述。 那么,为什么会选择在此处建立革命根据地?刘维保说,由于这里地跨苏皖两省,80%是丘陵,纵横上百里、丛林密布、河汊纵横,为坚持敌后游击战役供给了良好的条件。 1937年底,南京沦陷后,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使整个世界仿佛都布满了令人窒息的气氛。国民党走了,日军经常下乡来扫荡,汉奸走狗作威作福,欺压百姓,这日子怎么过?中国还有没有梦想? 就在老百姓苦苦挣扎的时候,第一支

3、队一团1100余人,由团长傅秋涛、副团长江渭清率领,于1938年夏天奉命进军江南,机要抵达江宁横山地区,老百姓一下子看到了梦想。 刘维保说,我们刘家有一个大宅院,前进、后进、厢房及小楼16间,地处上庄村的村中。太公刘昌礼、刘昌宝是当地著名开明士绅。一进村,老哥俩就和家人谈判,主动将房屋让出来,给做了指挥部。 在刘维保印象中,太公刘昌礼、刘昌宝兄弟两家共有14口人,两家人对的到来,既希奇又感到满怀梦想。他们抑制一切困难,两家挤到两间房居住,把其他房屋都让出来,用于指挥部办公和几位领导的居住。在刘家的影响下,全村的群众都把当做自己的队伍,下地干活多个心眼,当好“移动岗哨”,一听说日军汉奸的处境就向

4、报告。部队作战任务重,乡亲们就扶助当好后勤,外出买粮、上山砍柴、挑水做饭等等,军民同吃同住,共同打击敌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刘维保说,抗战期间,人民群众的气力是不成小看的。1944年3月,为切断丹阳与博望两镇日寇、伪军的联系,在的统一指挥下,横山区和西山乡地方干部逐村鼓动,上庄村由李世满带队,200多人自带工具,赶了15里山路来到雷公桥路段,把道路、桥梁以及路边的电线杆全部毁掉。有座老木桥对比坚忍,一时难以拆毁,便一把火使之化为灰烬。鬼子出门扫荡,走路没有路,过河没有桥,联络没有电话,几乎寸步难行,即刻陷入了人民战役的汪洋大海。 “我家哥哥还是刘兴国的坟亲家。”刘维保接着回忆说,1938年9

5、月的一天深夜,三团二营侦察班班长刘兴国外出执行任务路过横溪镇日军兵营时,看到两个哨兵背着枪,门上仅挂着一盏灰暗的马灯,于是抉择虎口夺枪。他猫着腰靠近其中一个,将手枪顶在了其后脑,筹划一枪一个结果他们性命,急速取枪走人。可没曾想,手枪子弹卡壳,端枪的日军先是一愣神,接着猛一转身,三八大盖的刺刀一下刺伤了刘兴国的腹部。他加紧捂住伤口,急速撤退跳入黑暗,鬼子朝着他连发了几枪,并未追逐。刘兴国在闻枪声赶来的战友扶助下回到上庄村,因失血过多而牺牲。刘家人和上庄村的百姓共同将烈士安葬,此后刘家就多了一个坟亲家,几十年如一日,一向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为烈士刘兴国上坟守墓,直至1964年政府将烈士遗骸迁到云台山

6、抗日烈士陵园。 “我从小痴迷抗日故事,热爱缠着大人们给自己讲故事,一些故事听了大量遍,有的还有好几个不同的版本,但个个精彩,听了让人热血沸腾。”刘维保说:“太公、爷爷、父亲、叔伯、婶婶、姐姐们,当年都和在一起工作生活过,亲历了大量惊心动魄的事。” “由于我们刘家对的这份特殊体验、特殊情感,在读书期间,我是现学现卖的抗日故事大王;在教书期间,是抗日历史的义务历史老师。2022年,我从横溪中学退休后,就约了幾个志同道合的老人,跑遍横山的村村落落,从那些曾硝烟迷漫的地方,搜集整理编写地方的抗战历史,完成祖辈对自己的期望。”江宁区研究会、老促会和横山社区,对刘维保的工作赋予热心的激励和支持。2022年

7、,一本抗日烽火燃横山小册子终究成稿面世,为后人留下了贵重史料。 从2022年起,刘维保开头承担横山社区老年学校校长,他除了平日开展正常的老年教学与老年活动外,将主要精力全部用在宣讲红色故事这件为之一生努力的事情上。仅2022年一年,上庄村的一支队指挥部旧址就接待了60多批参观者,人数达2000多人。 横山村党总支书记徐颂涛说,刘维保虽年事已高,但给人的感觉是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只要一讲起的故事,就神采飞扬,滔滔不绝,他是我们村里的一个宝,是革命老区的一棵“红色不老松”。 在上庄村,手拿“小喇叭”、满头银发的刘维保,讲着一个个鲜活的红色故事,永远生动崭新,永远精彩纷呈,成为一道美观的风景。 (责任编辑 姚定范) 猜你热爱 小喇叭刘家指挥部 建强推动高质量进展的“指挥部”四川党的创办(2021年8期)2021-04-28我是小保姆作文周刊小学二年级版(2022年35期)2022-10-25美国空军成立新的太空作战指挥部军事文摘(2022年10期)2022-10-24叫嚷今古传奇故事版(2022年5期)2022-04-08妈妈的白发作文大王低年级(2022年5期)2022-05-11坚守一线“指挥部”?当好一线“总指挥”新丝路(下旬)(2022年4期)2022-10-21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