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国同心的抗疫精神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271416111 上传时间:2022-03-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举国同心的抗疫精神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举国同心的抗疫精神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举国同心的抗疫精神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举国同心的抗疫精神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举国同心的抗疫精神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举国同心的抗疫精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举国同心的抗疫精神(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举国同心的抗疫精神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2022年注定成为不平凡的一年。 2022年12月中下旬,湖北省武汉市展现了新冠肺炎,随后疫情开头向各地逐步曼延开来。各地不断曼延的新冠肺炎疫情深深震撼和牵动着亿万国人之心。 在肆虐的疫情面前,有一种坚强让我们无比自信,那就是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固执领导,有多数共产党员和各方各界人士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强大合力。 2022年1月25日,农历正月初一,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他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好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

2、的工作来抓。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2022年1月27日,农历正月初三,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在当前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严峻斗争中,各级党组织和宏大党员干部务必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2022年3月10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专程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疫工作,传递了全民战疫新信号,为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进一步指领略方向。这彰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表达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情怀,呈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好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使命担当。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

3、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遇到的传播速度最快、传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率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以坚强果敢的士气和坚忍不拔的决心,急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役、总体战、阻击战,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的奇迹。2022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对宏伟抗疫精神作出深刻阐释:“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角逐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告成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崇敬科学、命运与共的宏伟抗疫精神。” 生命至上,集中表达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中国共产党

4、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为了养护人民生命安好,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深情地说。回想抗疫历程,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得以集中表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好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第一时间实施集中统一领导,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召开21次会议研究决策。为阻断疫情,决断关闭了离汉离鄂通道,实施史无前例的严格管控。用1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疫情曼延势头,用2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地每日新增病例操纵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抉择性成果,进而又接连打了几场局部地区聚集

5、性疫情歼灭战,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从出世仅30多个小时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从在华外国留学生到来华外国人员,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全力护佑,人的生命、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得到悉心呵护。疫情无情人有情,人的生命高于天。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最好诠释,是中华文明人命关天的道德观念的最好表达,是中国人民敬仰生命的人文精神的最好印证。 举国同心,集中表达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团结伟力。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在抗擊疫情斗争中,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决按照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气力办大事,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了全国上下齐鼓动、全体国民共奋战的局面,这是中

6、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的集中表达。抗疫斗争中,346支国家医疗队、4万多名医务人员毅然奔赴前线,好多人在万家聚合的除夕之夜踏上征程。从耄耋院士到“90后”“00后”,医无私,兵无畏,民齐心,举国上下风雨同舟、众志成城,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忍防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冲锋陷阵,400多万名社区工在全国65万个城乡社区日夜值守,各类民营企业、民办医院、慈善机构、养老院、福利院等积极出力,宏大党员、干部带头拼搏,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公安干警奋勇率先,宏大科研人员奋力攻关,数百万快递员冒疫奔忙,180万名环卫工人起早贪黑,新闻工深入一线,千千万万志愿

7、者和普遍人悄悄奉献最宏伟的气力就是同心合力。全国人民心手相牵,亿万颗心同频共振,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天使白”“橄榄绿”“守护蓝”“志愿红”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14亿中国人绘就了团结就是气力的时代画卷。 舍生忘死,集中表达了中国人民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顽强意志。疫情突如其来,中国人民没有被吓倒,各条战线的抗疫勇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以生命赴使命,用大保护众生。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是抗疫斗争的最大底气和气力源泉。在抗击疫情斗争中,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抗疫工不顾个人生死安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54万名湖北省和武汉市医务人员同病毒短兵相接,领先打

8、响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用10多天时间先后建成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大规模改建16座方舱医院、急速开发600多个集中隔离点,19个省区市对口帮扶除武汉以外的16个市州,最优秀的人员、最急需的资源、最先进的设备千里驰援,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了医疗资源和物资供给从紧缺向动态平衡的跨越式提升。不向困难低头,不为挫折气馁,这种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气神,始终是我们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的强大动力。 崇敬科学,集中表达了中国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前所未知的新型传染性疾病,我们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把遵循科学规律贯穿到决策指挥、病患治疗、技术攻关、社会治理各方面全过程。无论是抢建方舱

9、医院,还是多条技术路线研发疫苗,或者是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有序推进复工复产,都是对科学精神的尊崇和弘扬,为战胜疫情供给了强大、有力支撑。人类同疾病角逐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当相信科学、依靠科学、使用科学蔚然成风,我们应对挑战、开创新局就有了理性、务实的“金钥匙”。在抗击疫情斗争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突出强调“人类同疾病角逐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进展和技术创新”,团结率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崇敬科学、依靠科学,充分发挥科学技术这一战胜大灾大疫的犀利武器的作用,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崇尚理性、实事求是品格的集中表达。疫情迸发后,有关部门急速确定临床救治和

10、药物、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动物模型构建等五大主攻方向,组织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团队,科研、临床、防控一线相互协同,产学研各方紧密合作,为疫情防控供给了有力科学支撑。如今,“健康码”已成各地数字化防疫标配;5G红外线测温设备,0.5秒内即可测出体温;医用智能机器人做医务配送员;无人机监控并指点市民戴口罩全国各地的“黑科技”纷纷上岗,为助力打赢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依法防控、科学防控,推动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产生活,这是我们一向以来的坚持。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成为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都走在世界

11、前列,显示了中国强大的修复才能和旺盛的活力活力。 命运与共,集中表达了中国人民和衷共济、爱好和平的道义担当。“当前,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强信仰、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凝结起战胜疫情强大合力,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在抗击疫情斗争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熟悉到,疫情没有国界,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务必“坚强信仰、齐心协力、团结应对”,通过加强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集聚全球抗疫正能量,凝结起战胜疫情强大合力,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这是世界人民团结合作、守望相助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集中表达。面对这次前所未有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没有一个国家

12、和地区能够独善其身,务必同舟共济。中国的声音,激荡起世界的共鸣。中国在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组织主动通报疫情信息,第一时间发布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第一时间公布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同大量国家、国际和地区组织开展疫情防控交流活动70屡屡,开设疫情防控网上学识中心并向全体国家开放,毫无留存同各方共享防控和救治阅历。从2022年3月15日至9月6日,我国总计出口口罩1515亿只、防护服14亿件、护目镜2.3亿个、呼吸机20.9万台、检测试剂盒4.7亿人份、红外测温仪8014万件,有力支持了全球疫情防控。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重大危机面前没有谁可以独善其身。中国秉承“天下一家”的理念

13、,不仅对中国人民生命安好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发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接济时间最集中、涉及范围最广的紧急人道主义行动,为全球疫情防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大道不孤,大爱无疆。中国积极为全球抗疫付出聪慧和气力,充分表示了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守道义的大国形象,生动诠释了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宏伟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进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撰稿:滕飞) 猜你热爱 抗疫防控新冠 做好防护 抗争新冠病毒小雪花成长指南(2

14、021年2期)2021-05-20“抗疫”实录中小学管理(2021年2期)2021-03-25抗疫赞歌当代音乐(2022年11期)2022-11-24多吃姜、蒜能杀死新冠病毒吗?小雪花小学生喜悦作文(2022年5期)2022-10-12情防控常态化 居家防护不成少党的生活(黑龙江)(2022年8期)2022-09-27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南方周末(2022-07-16)2022-07-16抗疫中的“中国制造”少年博览初中版(2022年6期)2022-06-12抗疫作品展中国篆刻书画教导(2022年5期)2022-06-08珍爱生命,远离“新冠”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22年3期)2022-04-13My Heroes阅读(喜悦英语高年级)(2022年8期)2022-01-08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