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年俗打糍粑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271409149 上传时间:2022-03-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乡年俗打糍粑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家乡年俗打糍粑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家乡年俗打糍粑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乡年俗打糍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乡年俗打糍粑(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家乡年俗打糍粑 大年初二,收到弟弟年前从老家给我邮寄来的食品包裹,里面装的是家乡的糍粑。我迫不及待蒸一点吃,香甜、可口的糍粑让我顿生思乡情,也让我回想起小时候过年打糍粑的习俗。 年前打糍粑,是家乡习俗。我的老家在湖北农村,记忆最深的是小时候大人们忙年的情景。农历腊月到了,村子里开头繁忙起来,家家户户都在为过年做打定。杀年猪,磨豆腐,打糍粑,烫豆折过年的食品大多是自家出产的,崭新,养分,味道纯洁,称得上绿色食品了。为过一个丰厚年,大人们在腊月间都很繁忙,从早忙到晚,和农忙节令差不多。这时候,小孩子们也来打打下手,为忙年出一把力。我记得打糍粑的时间一般在农历腊月

2、中旬左右。这段时间,农村开头有了过年的空气,村子里没有闲人,炊烟几乎整日不绝,家家户户都在忙。要打糍粑,先要定好日子。由于打糍粑的主要用具一个大石臼,村里只有一个,大人们就得谈判一下谁家先谁家后,排一个约莫时间表,一来提高石臼的使用效率,二来各家各户可以合理安置时间浸泡大米。石臼,过去是舂米用的,厚重、坚固。这个时候被拿来作为打糍粑的主要用具,正好物尽其用,派上用场。要出好糍粑,原料是关键。我的家乡地处江汉平原与鄂北山丘交界地带,这里四季清晰,日照、光热、水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盛产各类优质大米。到了打糍粑的日子,选用自家出产的上好糯米,用平日来担粮食的箩筐装上,挑到全村人吃水用的堰塘边,在水里淘

3、洗得干明净净;担回来,倒在几个大的木盆里,用清水浸泡。浸泡的时间有定规,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要恰到好处。有阅历的人只用手指捏一捏,就知道大米浸泡好了没有。将浸泡好的糯米,倒入甑中,用一双特制长筷子将糯米扒拉平整,然后插几个气孔,盖上甑的盖子,把甑放到锅里,锅中上水,灶里添柴,点火开蒸。柴火有讲究,要文武结合,始用稻草燃料类的文火热身,继之以劈柴类的武火加力。武火威力大,逐渐就闻见了甑中糯米散发出的阵阵幽香。那节令,天气阴沉,雪花飞扬。早有两三个彼此协助的身强体健的壮劳力抬着石臼来了,仆人家的小孩跟在后面,怀抱几根打糍粑用的圆木棒。雪地里,留下他们深深浅浅的脚印。石臼和木棒在上一家刚用过,只需

4、简朴清洗,石臼放在堂屋,木棒放入水缸。灶里的火很旺,很猛。上汽了!糯米蒸好!揭开盖子,一位大力士将甑围绕起来,将蒸好的糯米倒入石臼,三个人一人一根木棒,开头在石臼中用力鼓捣。他们围着石臼,边鼓捣边转着圈交换位置。打糍粑可是一个力气活,有人累得冒汗喘粗气,有人脱掉棉衣只穿单衫,直到将熟糯米鼓捣成热糍粑,再也看不见米的踪迹。小孩子们看着闻着就嘴馋,叫着要尝一尝。就有人用洗明净的热毛巾在石臼中抓一把,一团糍粑就到了小孩子的手中,嘴里。糍粑打好了,在地上放一个较大的簸箕,擦洗明净,里面撒一层细米粉。几个人用木棒将石臼里的糍粑搅成一团,合力举起,放置到簸箕里。用热毛巾将这团糍粑逐渐抚平,厚薄平匀,笼罩整个簸箕。让它凉几天后,仆人家就把糍粑分条切块,放在小缸小桶里,用清水浸起来。吃的时候,捞起来晾干,煎、煮、蒸、炸,都成!用优质纯洁糯米打出来的糍粑品质佳,韧性好,好吃又好看。那时候,糍粑不仅自家人吃,还可以用它接待客人!简朴、便当又实惠。过年了,来拜年的人挤满一屋,仆人家在置办酒席待客前,每人先来一大碗猪腿莲藕煨汤,里面就有几块油煎过的金黄色的糍粑。这在当时,可是很加劲、很给力的接待呀!乡下的糍粑,还可以作为特产送人,城里人大都很热爱!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