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初一下册语文古诗默写试题

上传人:秋*** 文档编号:271406758 上传时间:2022-03-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初一下册语文古诗默写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版七年级初一下册语文古诗默写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初一下册语文古诗默写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初一下册语文古诗默写试题(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一、 提示型默写:1.山际见来烟, 。鸟向檐上飞, 。(吴均山中杂诗)2. ,弹琴复长啸。森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3.峨嵋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4.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5. ,散人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6.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7.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8.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洲西涧)9.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10.苍苍竹林寺, 。 ,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11.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12.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二、 理解型默写:1.吴均

2、山中杂诗一诗中,表明诗人家住于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山中的两句是 , 。2. 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反映山中屋宇地势高峻的两句是 , 。3. 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富有情趣的两句是 , 。4. 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诗人的活动的两句是 , 。5. 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 , 。6.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一句是 ;明写月映清江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一句是 。7.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两句是 , 。8.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 , 。9. 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

3、,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是 , 。10. 韦应物滁洲西涧一诗中,表达诗人恬淡胸襟的两句是 , 。11. 韦应物滁洲西涧一诗中,蕴含诗人因多病无所作为的忧伤情怀的两句是 , 。12.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隐写“风景不殊,江河有异”的乱世时难的景况,表达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的句子是 , 。13.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 , 。14.刘长卿送灵澈上人一诗中,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写竹林寺的景色气氛,同时点明送别时间,且对仗工整的两句是 , 。15.刘长卿送灵澈上人一诗中,写灵澈辞别归去,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情景两句是 , 。16

4、. 赵师秀约客一诗中,描写江南梅雨季节清新幽静的景色,交待深夜候客客不至的原因,衬托诗人孤寂、无聊心情的两句是 , 。17. 赵师秀约客一诗中,常被用来形容江南梅雨季节的清新幽静的可爱景色的两句是 , 。18. 赵翼论诗一诗中说明一代有一代的文学,一代有一代的诗人,后人可以超过前人,不必一味泥古守旧的两句是 , 。19. 赵翼论诗一诗中与“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含义相同的诗句是 , 。三、 语境型默写:(根据下列语境,写出相应的诗文语句)1、站在长城脚下,遥想秦汉以来的战场: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想到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征夫们期待的仅仅是“回家”二字!就

5、像木兰诗中所写的“ , ”。2、我只喜爱那生长在涧边的幽幽青草,在茂密的树丛上黄莺频频鸣叫,把声音分送给野外各种有耳无耳的生物。挑花听得入神,禁不住落了几点粉泪,一片一片凝在地上。划线句子化用的诗句是_。3、 上露台,我就有眺望的舒适,一抹斜阳下,几重青山外,远行的人渐行渐远,在暮色溟溟中消逝了。划线句子化用的诗句是_ _。4、六朝山水诗在大谢、小谢手中时,大多还是繁缛之作,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曾只用短短四句诗,已经很有唐人五绝的风味。就境界而言,写出了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请写出这首诗 4、 园林与中国古典

6、文学相互影响的的著名例子极多,比如唐代大诗人王维许多描写自己“辋川别业”的诗歌,都兼在文学创作与园林艺术两方面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其中一首名句是“ 。”6、在四川乐山市北约23 公里的平羌小三峡是古代成都地区赴嘉州(今乐山)及经水陆出川的交通要道,峡区河道蜿蜒。自平羌峡以下至乐山一段江流,又名平羌江,沿江古迹甚多,久负盛名,站在此地你会想起李白哪句诗“ 。”7、“插柳”和“折柳”都是我国的民俗,其中“折柳”有三重含义:一表惜别,因杨柳飘悠,似有依恋之情。诗经中“惜我往矣,杨柳依依”和无名氏送别诗中“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的句子,表示的就是这个意思。二表挽留,因“柳”与“留”谐音,送

7、客以柳枝表示挽留之意。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汉代文物专著三横黄图上有关“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的记述和唐代诗人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中的“ ”说的即是此意。三表祝愿,因柳遇水土就能生存,“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故借此祝愿客人随遇而安。8、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有一幅叫“马上平安”图案,也叫“马报平安”,古代交通不便,家人、行人,久未得书信,但得平安二字,以慰焦虑之情。此图表达时人对亲人或亲朋之良好祝愿。“马上”,匆促之意也。唐诗有“ ”据名臣言行录记载:“胡安定读书泰山,十年不归,得家书,见平安二字,即投涧中,不复展读。”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