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第一册试习题

上传人:秋*** 文档编号:271400886 上传时间:2022-03-2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第一册试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职第一册试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职第一册试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职第一册试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职第一册试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第一册试习题(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册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红色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塑像(s ) 遁词(xn) B曾参(shn) 鲁钝(dn)C塑像(s) 遭遇(zo) D懒惰(du) 雷塞布(si)2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A石像 挥豪 B封锁 毕竞C自暴自弃 走头无路 D众叛亲离 懦夫3本文的体裁是( )4本文在反驳“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时举了谁的事例( ) 。A米开朗基罗 B爱迪生C玄奘D哥伦布二、判断题。1本文的写作顺序是先确立中心论点再反驳错误观点。()2本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3作者在文中反驳了四种错误观点。()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

2、造之人。()5作者在文章结尾表明了自己坚定的创造信念。()6本文写于1943年,但对于我们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三、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问题。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慧能,传了黄梅的教义。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呀!可见无能也是借口。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白米饭,除造粪之外,便一无贡献吗?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绝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说:

3、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古语说,穷则变,变则通。要有智慧才知道怎样变得通,要有大无畏之精神及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变得过来。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罗丹说:“恶是枯干。”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死人才无意于创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1)作者反驳了哪几种错误观点?(2)文中划线的词语如何理解?(3)如何理解“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

4、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句话?(4)“古语说,穷则变,变则通。要有智慧才知道怎样变得通,要有大无畏之精神及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变得过来。”这是什么意思?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选择题1选出下列红颜色字注音全对的一组( )A卓越zhu 疏懒sh 救济j较补jioB独裁ci 诗兴xng 迭起di 淋漓lC潜心qin 暂时zn 龋齿q 酗酒xD秩序ch 殷红yn 剥夺b 臀部tn2下列红颜色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群众大会上,闻先生慷慨淋漓指骂民族败类。B闻一多潜心贯注于典籍研究十几年。C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D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诸多难题,她都应

5、付自如。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即然有一棵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B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C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彭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4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B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C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D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二、判断题1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著名诗人李公朴写的一篇文章。( )2文章前半部分写闻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 )3

6、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的说和做是始终如一的。( )4“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中“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 )5“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 )6闻一多先生在两个方面的“说”与“做”是矛盾的。 ( )三、阅读理解(一)阅读课文从“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到“大勇的革命烈士”,回答问题:1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 2在第二节里,作者说“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的“这”指代什么? 3最后几段,几乎是一句话为一

7、段,能不能合为一段?4请在选文中找出穿插的形象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洛阳诗韵一、选择题1下列红颜色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璀璨笑靥娇妍衣袂 Acu cn y yn m Bcu cn yn yn ju Ccu cn yn yn mi Dcu cn y yn mi 2“中原忆,最忆是洛阳。情思悠悠中写下这句话,连笔尖都带了几分醉意”一段用的修辞方法是(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排比 3对“陆机入洛,噪起才名”一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陆机进入洛阳,洛阳因为陆机的声名而闻名。 B这里用的修辞方法是举例子。 C陆机来到洛阳,文才倾动一时。 D其在文中的作用是哥哥劝慰失意的作者。

8、4洛阳的特点是古、美、奇、绝,选取的说明材料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龙门石窟 牡丹 唐三彩 白马寺 B白马寺 牡丹 唐三彩 龙门石窟 C白马寺 唐三彩 牡丹 龙门石窟 D龙门石窟 唐三彩 牡丹 白马寺 5关于本文的写作思路正确的一项是( )A总-分-总 B逻辑思路 C纵向思路 二、判断题1“洛阳诗韵”是因为洛阳出的诗人最多,因而更具有诗味。2作者对洛阳有如此深厚的感情,是因为她就是土生土长的洛阳人。3本文是一篇介绍古都洛阳悠久历史文化的说明文。4洛阳的四大特点:老、美、奇、绝。三、阅读理解(一)在河南的24载中,洛阳是我去得最勤的地方,特殊的机遇和亲缘,使我对洛阳十分偏爱。我总觉得这个九朝古

9、都,有着特殊的况味,不然的话,历代文人墨客,也不会把对洛阳的赞誉,写进千首万阕诗词里了。“陆机入洛,噪起才名。”30年前,我曾抄录这一古句,慰勉当时发落邙山的兄长。我对这个东汉、魏晋、隋唐时代的全国乃至亚洲的经济文化中心,有着笃诚的崇拜。洛阳,光名字就是古色古香,充满文情和诗意的;洛阳,历代才俊辈出,在东汉时就有过三万太学生呐!1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这两段话的中心。2“特殊的况味”原意是什么这里指的是什么3是什么特殊的机遇和亲缘,使作者对洛阳十分偏爱?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4洛阳诗韵这个题目的含义是什么?项链一、选择题1下面哪一部作品不是莫泊桑的,选出正确的一项( )。A我的叔叔于勒 B复活 C

10、漂亮朋友 D羊脂球2下面词语中注音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亲昵(n):十分亲密。惆怅(zhng):不高兴,叹气。 B黯(n)淡:天气很黑。誊(zhun)写:照底稿抄写。 C面面相觑(q):因惊惧或无可奈何不说话。寒伧(chen):丢脸,不体面。 D自惭形秽(hu):看到自己丑而感到羞愧。佳肴(yo):好吃的饭菜。 3在句子的横线上填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她_起来,_住朋友的脖子,狂热地_她,接着就带着这件宝件_了。A蹦 抱 吻 跑 B蹦 搂 亲 跑 C跳 搂 吻 跑 D跳 搂 亲 跑 4上面一题所填的动词在表现人物心情、性格、特征上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兴奋、爱慕虚荣 B激动、爱慕

11、虚荣 C兴奋、贪图享乐 D激动、贪图享乐 5“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项链一文最后以假项链做结局,其作用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说明玛蒂尔德为一夜的美丽付出的代价太大了,讽刺了她的虚荣心。B结局极具讽刺性,又有悲剧性,更尖锐地批判了当时法国社会崇尚浮华的社会风气。C表明了佛来思节夫人对玛蒂尔德不幸遭遇的同情。D作者出人意料地展示这一结局,给人以遐想的空间,可以引发读者的思考。二、判断题1项链发表于1894年。2“她一下子显出英雄气概,毅然决然打定了主意。她要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从这句话中,我们又可以看到玛蒂尔德性格中坚强、敢做敢当的一面。3项链开头交

12、代了主人公的出身、婚姻、梦想和苦恼,是故事的序幕。4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是造成小说人物命运的社会原因。如项链就反映了当时德国社会崇尚浮华势利的风气充斥一切。5小说中人物塑造的描写手段主要有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项链一文主要采用了肖像描写和动作描写。三、阅读理解路瓦栽夫人现在显得老了。她成了一个穷苦人家的粗壮耐劳的妇女了。她胡乱地挽着头发,歪斜地系着裙子,露着一双通红的手,高声大气地说着话,用大桶的水刷洗地板。但是有时候,她丈夫办公去了,她一个人坐在窗前,就回想起当年那个舞会来,那个晚上,她多么美丽,多么使人倾倒啊!要是那时候没有丢掉那挂项链,她现在是怎样一个境况呢谁知道呢谁知道

13、呢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1“但是有时候,她丈夫办公去了,她一个人坐在窗前,就回想起当年那个舞会来,那个晚上,她多么美丽,多么使人倾倒啊!”这一句话主要运用了( )描写。A行动描写 B心理描写 C肖像描写 D神态描写2上题中的这一个“回想”表明了主人公怎样的心理,选择表述最准确的一项( )。A虽然因一夜的美丽使生活境况降到最底层,但她的虚荣心依旧没有泯灭。B虽然因一夜的美丽使生活境况降到最底层,但她依然陶醉于享乐之中。C虽然生活不幸,但依旧陶醉于当年的快乐之中。D虽然生活不幸,但还留恋过去的那段最迷人的时光。3对第2自然段作者的用意理解得最正确的一项是( )。A表明了作者对玛蒂尔德的批判之情。B表明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但未能指出玛蒂尔德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只归结到一件小事上。C表明了作者对这件小事的看法,感叹人生的变幻无常。D表明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同时也指出丢项链这件事既是必然的,也是偶然的。真正导致人物悲剧命运的还是人物内心中尚未泯灭的虚荣心。4这两段文字的表达方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叙述、议论B叙述、抒情C描写、议论D描写、抒情5项链的作者是_国_作家_,他有“_”的美称。 白洋淀一、选择题1白洋淀第2、第3自然段对白洋淀风情和夜景的描写,作用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主要人物提供了一个明朗清新的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