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高中地理环境保护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秋*** 文档编号:271308004 上传时间:2022-03-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高中地理环境保护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学高中地理环境保护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学高中地理环境保护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学高中地理环境保护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高中地理环境保护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高中地理环境保护试题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环境保护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不得分,选对一题得2分)1虽然我国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但是还存在着资源的相对短缺。我国资源的相对短缺不表现在( ) A庞大的人口压力 B经济发展的需求C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的落后 D深刻的环境危机读某地秸秆利用示意图,回答23题:2围绕秸杆有四种不同利用方式,综合效益最好的是( ) A甲 B丙 C乙 D丁3四种利用方式中,最不利于恢复土壤肥力的是( ) A甲 B丙 C乙 D丁读两种类型的环境问题示意图,回答下列45题:4以水资源为例,图中所示发展中国家( ) A技术落后,人均

2、使用水资源的数量少,对环境的影响小 B用单位水资源产生的环境问题小,最终对环境的影响也小 C人口过多,消耗的水资源总量大,容易出现水资源危机 D对水资源的危害程度远远大于发达国家5以能源为例,图中所示发达国家( ) A能源消耗总量大,产生的污染问题不大 B由于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对地球产生的危害小 C使用单位能源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大,对环境总的影响小 D人口数量少,但人均消耗的能源数量大右图是我国历史时期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地区分布图。读图回答67题:6图中秦代以前和西汉时期森林植被遭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化 B兴修水利 C战争破坏 D营造帝王宫殿和陵墓7关于下列地区森林状况的叙述,正确

3、的是( )Aa地区为次生林比重最大的地区 Bb地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Cc地区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d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读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下图),据此回答810题:8该区域土地后备资源约占土地面积的( ) Al% B20% C19% D21%9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温室效应10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 ) A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 B退耕还林还草C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业基地 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

4、。1971年在伊朗拉姆萨尔签订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确定2月23日为“国际湿地日”。据此回答1112题:11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有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轻污染 B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C吸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物 D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12导致我国长江流域湿地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水分蒸发 B工农业废水的大量排放C围湖造田,垦荒种粮 D过度开发,发展旅游业生态足迹是人们所消耗的每种消费品的生物生产面积的总和。有效生态承载力是自然能够对人类提供的生态服务。分析表一中的数据,做下面1314题:2004年世界上部分国家的人均生态赤字资料(单位:公顷

5、/人)国 家人均生态足迹人均有效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国 家人均生态足迹人均有效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新加坡690168冰岛74217143比利时501238新西兰76204128美 国1036736秘鲁167761英 国521735澳大利亚9014050日 本4309-34巴西31673613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12公顷人,人均有效生态承载力为08公顷人,则中国的人均生态赤字为(单位:公顷人)( )A0.4 B0.4 C2.0 D2.014根据计算,1993年全球的人均生态亦字为0.7公顷人,1997年全球的人均生态赤字为0.8公顷人。下列叙述中,与这两个数据说明的问题相吻合的是( )A生物的多样性不

6、断减少B地球上的交通和通信越来越发达C人类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越来越近D地球的生态环境处在不断改善之中两名小学生针对大街小巷到处分布烧烤羊肉串摊点的现象,向社会公众发出紧急呼吁:“口下留情救绿荫!”据此回答1516题:15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 ) A进行国际合作 B实施清洁生产 C选购绿色产品 D公众认识和参与16做到既能保留这种被大众接受和欢迎的烧烤饮食文化,同时又能减轻对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方法是 ( ) A加强城市管理,分片集中设置摊点 B选用无污染的热源烧烤,如电烤C逐步淘汰或限制烧烤 D坚决予以取缔读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形式和危急区分布图,回答1718题。17图示甲区域生态环境危急的

7、主要表现是( )A酸雨严重 B植被破坏严重C水污染严重 D大气污染严重18下列措施有利于该区域环境问题改善的是( ) 调整工业结构 大力发展钢铁工业 实施清洁生产 压缩经济规模 绿化美化城市发展科技A B C D科学发展观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热点问题,科学发展观即“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据此回答1920题:19近年“绿色GDP”日益成为专家和政府决策层关注的一个话题,以下有关“绿色 GD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绿色GDP”的增长主要靠提高绿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来实现B“绿色GDP”的含义是不追求GDP的增长速度,而追求环境质量C“绿色GDP”的提高会增加资源的相对消耗量D“绿色GD

8、P”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20近几年,北京郊区的农村在秋收以后,某些农作物的秸杆并不挖掉,而是等到第二年春耕之前挖掉,这种做法的最主要好处是( )A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肥力 B涵养水源C防风固土,减轻沙尘天气的危害 D可以抽出时间种植反季节蔬菜2001年8月31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把“国家生态工业(制糖)建设示范园区”匾郑重地交到广西贵港市市长手中,这标志着我国第一个生态工业园区正式启动,也预示着中国开始探寻2l世纪的绿色工业文明之路。据此回答2123题:21广西“国家生态工业(制糖)建设示范园区”建设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B大面积肥沃黑土分布 C热带雨

9、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D地处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22生态工业园区的各类工业的配置,主要考虑的工业布局因素是( ) A自然条件 B环境因素C生产协作 D交通运输23实施生态工业的主要目的是( ) 清洁生产,区域废物零排放 追求经济效益,增加工业产出 充分利用资源,追求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实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A BC D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物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据此回答2425题:24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可能产生下列哪种生产方式( ) A全球化生产 B信息化生产 C集聚生产 D清洁生产

10、25不符合从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的行为是( )A政府制定相关的法规,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督管理B城市通过垃圾焚烧,减少占地面积 C消费者选用环保产品,减少废弃物D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减少浪费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综合演练与思维拓展(本题共3小题 ,共计50分)26(19分)阅读“玛雅社会的农业生产模式图”,回答问题:(1)填内容:建筑材料 燃料 农田 水土流失 文明衰落(2)从图中能看出,玛雅文明的农业用地是采 用砍伐和焚烧森林植被而形成的,而这种方式在土地生产力下降后最少需_年地力才能恢复重新使用。(3)从图中还得到另一信息,在热带雨林地区 一旦森林被砍伐,_

11、就不可避免产生,这说明在热带雨林地区_(外力作用)非常严重。(4)从中看出玛雅文明在十五、十六世纪消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_的恶化。27(16分)读右下图,分析回答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1)地区沙漠化的人为原因是_。为防治西北地区土地的沙漠化,我国正在这些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进行的巨大林业生态工程是:_。(2)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3)地区出现酸雨危害的原因是_ _。(4)地区出现水土流失的原因是 _ _;治理的措施是_。28(15分)阅读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湿地,系指不问其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半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我国湿地类型多、面积大、分布广,是一个湿地资源大国。(1)下列地理事物中,属于湿地的有(选择填空)。青海湖 稻田 黄河 水库 海洋A BC D(2)长江中下游湿地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有 、等。(3)三江平原目前有大片沼泽地尚未开发利用,2000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开垦,主要原因是(选择填空) 。A三江平原的土壤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