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之舟设计

上传人:逸向 文档编号:271307329 上传时间:2022-03-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4.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父爱之舟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父爱之舟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父爱之舟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父爱之舟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父爱之舟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父爱之舟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父爱之舟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父爱之舟教学设计杨环教学目标 1.会认“栈、冤”等12个生字,会写“蚕、考”等14个生字。理解“千变万化、纸屑”等词语。2.朗读课文,从课文中的具体描绘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崇敬之情。3.领悟以小见大的写法,领悟通过小事来反映人物情感的写法。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并从中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崇敬之情。教学难点 领悟以小见大的写法,领悟通过小事来反映人物情感的写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会认“栈、冤”等12个生字,会写“蚕、考”等14个生字。理解“千变万化、纸屑”等词语。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通过具体事件初步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

2、对父亲的感激、崇敬之情。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2)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溢着浓浓的父爱和母爱。父母的爱是那慈祥的笑容,父母的爱是那亲切的话语,父母的爱是那热情的鼓励,父母的爱是那严格的要求。父母的爱表现出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可是,不论哪种形式,都让我们感到温暖,感到幸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父爱之舟这课,去感受文中那浓浓的父爱吧。板书:父爱之舟二、读文识字。(出示课件3)1.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2.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画出使你深受感动的句子,在小组内交流。3.交流汇报:(出示课件4)(1)大家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你是怎样记住它

3、们的?(2)出示本课的生字,纠正读音,重点记住“蚕、茧、掀、席、庙、屑”等课后生字以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3)让学生以自由举手读、开火车读等形式,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认识。4.讨论交流(出示课件5)(1)课文讲了哪几件事?(2)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说说你感动的理由。(3)读一读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感情。5.小组活动。小组成员带感情朗读课文,评出朗读较好的同学推荐给大家。三、整体感知。(出示课件6)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文中写了哪些事。2.从这些事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3.画出令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生总结 汇报(出示课件7)本文先回忆了过去:父亲送“我

4、”报考学校和上学,见“我”晚上在旅馆被臭虫咬,父亲心疼的样子。在庙会中,父亲带“我”去逛庙会,给“我”买豆腐脑,可是自己却舍不得吃,后来还给“我”做万花筒。父亲在雨雪天气背“我”上学。为了供“我”读书,家里筹钱,为了节省路费,父亲借船送“我”。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出示课件8)1.课文分了几个场景进行描述?哪个场景让你感动?(梦中出现了父母深夜喂蚕,父亲带“我”住旅店;父亲带“我”去庙会让“我”吃豆腐脑及为“我”做万花筒;父亲雨雪天送“我”上学;鹅山高小为“我”铺床;无锡师范送考;无锡师范送“我”去上学的路上为“我”缝棉被。)这些场景都显示出父亲对儿子博大的爱。2.分小组讨论,概括每段的段

5、落大意。生总结,汇报第一部分(1)以梦境开始,引入往事的回忆。第二部分(29)以小舟为线索,写了父亲对“我”满满的爱。第三部分(10)以梦结尾,首尾呼应,表现出作者对父亲深深的爱意。五、布置作业(出示课件9)1.背写课文的生字。2.继续阅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中的思想感情。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从课文中的具体描绘中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崇敬之情。2.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法,领悟通过小事来反映人物情感的写法。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出示课件11)1.听写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词。2.回顾上节课内容,说说在“我”的梦中出现了哪些难忘的场景?3.文

6、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二、品读感悟,体会父爱。1.课文出现了五个场景,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场景。(出示课件12)板书:第一个场景找出描写父亲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父亲的情感。生总结、汇报“心疼极了”体现出父亲对“我”的深切的关爱;“父亲动心了”说明在明知道自己非常贫苦的情况下,还打算为孩子换房间,体现出父亲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师:我们只体会了父亲对孩子的爱,那么,这段文字里有没有体现出儿子对父亲的爱呢?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13)“体会到父亲挣钱的艰难”、“不肯再加钱换房子”表现出“我”对父亲艰难的体谅,也体现出儿子对父亲的爱。2.品读第二个场景。(出示课件14)(1)作者详细描写庙会盛况的

7、目的是什么?(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对“我”的爱?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15)详细描写庙会的盛况,尤其详细描写各种小吃,表达出当时“我”想吃的愿望。“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可以看出父亲对“我”的爱;“做万花筒”更能体现出父亲的爱。(3)从哪些地方看出儿子对父亲的爱?(出示课件16)“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说明“我”非常体谅父亲,也非常爱父亲。板书:第二个场景3.品读第三个场景。(出示课件17)详细阅读“雨雪天送我去上学”,从中我们感受到什么?生总结,汇报是父爱给儿子撑起了一片天,是父爱让恶劣的环境变得温暖。板书:第三个场景4.品读第四个场景。(出示课件18)读“无锡师范送考”这个场景的描写

8、,体会作者沉痛的心情。板书:第四个场景5.品读第五个场景。(出示课件19)哪件小事体现了父爱?生总结,汇报送“我”上学的路上为“我”缝棉被。板书:第五个场景三、感受写法。对文章的写法,你有什么见解?(出示课件20)总结:这篇文章选取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这些琐碎的小事中,蕴含着父亲对儿子深切的爱,同时也蕴含着儿子对父亲的爱和感激。这种写法叫做以小见大。板书:以小见大。四、激情升华,拓展延伸从父亲身上我们感受到了这种平凡而又伟大的、深沉的父爱。从儿子身上,我们也感受到了爱和感激。你对父母的感情是否也是这样?是否也是互相的?写下来吧。五、作业布置。(出示课件21)1.找出文中那些描写父亲对儿子的爱的

9、句子。2.仿照这种写法,也写一写父亲对自己的爱。教学反思:1. 从显眼的词句中深入:在研读时对字、词、句、段上是必须要下功夫细细体会的,不能轻易放过。父爱之舟这篇课文中,把握重点词句,同时对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行深入细读,从句子中落实到重点字上,都是值得推敲和品味的。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词句,对文章有更深刻的解读。2.从熟知的知识点深入:在初读,研读后,从学生能够熟知的知识点切入课堂教学,那一定能给学生自信心,培养好整堂课的气氛。在这篇文章的处理中,“父爱”这个主旨是学生最为熟悉的知识点,以此作为解剖处,让学生自我概括文章,并围绕“父爱”的事件进行梳理就简单得多了。美中不足的是对学生激励性评

10、价不及时,导致一些学生的兴致有点低落。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及时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杨环一、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读过哪些类型的书。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3.学习读书和习作的方法。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三、教学过程*总体设计说明:本篇课文为略读课文,依据统编教材编写意图,略读课文主要是将精读课文学到的阅读方法和策略,让学生自行阅读和学习,以学生自学为主,尽量避免段落的逐步分析和讲解。因此,在整篇课文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根据

11、预习单、自学单、共学单、延学单学习,力求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策略。(一):交流谈话,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导入:同学们,在西游记中,众妖魔都惦记吃唐僧的肉,知道是为什么吗?谁都想长生不老,老师这里有一种长生果,吃了也可以使人长生不老。(板书课文题目)2.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长生果是什么吗?题目中为何加引号?预设:长生果指花生,还叫落花生、地果,因为有营养,延年益寿,人们称为“长生果”。在本课把书籍比喻成长生果,所以加引号。3.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我的“长生果”究竟是什么?4.如果只用两个字或词来概括本文的内容,你认为是什么?(“读”和“写”)小结:文章的题目往往体现了整篇文章的主

12、题,对题目质疑和思考,并循着自己的疑问在文中寻找答案,这也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设计意图】根据题目质疑,快速浏览解疑,是为了训练学生在短时间内整体把握文章的大意、弄清文章的脉络,培养学生对文本进行综合分析的阅读思维能力。(二)、借助课前预习,检测字词(三):借助旧知,自主阅读,归纳总结1.出示自学单,默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学习读写方法。2.小组交流,互相补充。3.小组展示,归纳总结。预设:时间推移:最早后来渐渐地后来读书经历:津津有味废寝忘食囫囵吞枣如醉如痴(四):围绕提示,合作探究,梳理信息。教师引入:我们通过两篇文章的学习,了解了从古至今人们读书的方法和态度,要做到“用心”“有志”

13、“有识”“有恒 ”。同时,我们借助表格、提纲、结构图等进行归纳和整理。本节课,我们继续运用这些方法自主探究学习。1. 出示共学单,学生围绕学习提示,合作梳理。2.交流展示梳理信息。3.小组再次合作,介绍本组成员的作品,其他同学可以提问补充。4.深入探究:作者为什么说书是“我”的“长生果”?为什么又把书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呢?预设:书像“长生果”一样,对“我”有好处。书是可以流传下来的,我们通过看书可以知道过去发生的事情,书就像“长生果”一样不老。小结:书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它让我们知道很多过去发生的事,带给我们源源不断的营养,受用一生。【设计意图】在教学中,教学生会学比

14、教学生学会更重要,所以联系学生的实际和以往的学习经验一起总结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学,培养学习能力。本文的重点是体会“长生果”的寓意,明白读写的关系,学习一些读写方法。这一教学环节,充分体现了这些教学重难点,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点拨下,抓住重点词句很好地解决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使学生明确了读写的关系,学会了一些习作方法。(五):总结归纳,明确方法,拓展延伸教师引入: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和作者一起品尝了阅读的快乐和情趣,也懂得了重要的作文方法,还明白了读与写之间的亲密关系。1.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这篇课文的过程中,还用到了哪些读书的方法呢?预设:学生回顾、讨论,明确阅读方法:快速浏览法、画树状图理清脉络法、品词赏句法、交流合作法等。2.希望我们运用科学的阅读方法,能和作者一样,品尝到“长生果”的美妙滋味。3.出示延学单,布置作业。【设计意图】本课教学的主要理念就是学习课文和掌握读书的方法相互渗透,彼此融合,所以有必要再次明确阅读的方法,加深学生的印象。六、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