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制》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271295817 上传时间:2022-03-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本管理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成本管理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成本管理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成本管理制》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成本管理制》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本管理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管理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本管理制度篇一:成本管理办法成本管理办法编号:HBHJ/CW01-2014批准时间:2014年8月1日生效时间:2014年8月1日承制部门:财务部批准人:胡新灵第一条目的为了加强成本信息归集与管理,降低成本耗费,提高经济效益,贯彻实施“分层管理、有效控制”的管理原则,进一步细化理顺两个业务板块的成本核算工作,有效地控制成本开支,准确核算各产品成本,落实管理责任,更好地指导生产经营,并根据公司有关的定额成本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湖北合加环境设备有限公司。第三条职能职责(一)财务部1、财务部-核算中心:为公司成本费用归口核算一级单位,负责制定成本管理办法、成本核算标

2、准,并负责产品成本的核算工作,包括业务基础数据审核确认,成本信息资料的归集入档,编制月度生产成本、归集各项目、产品明细成本。2、财务部-仓库:仓库依据材料定额对各个项目产品及车辆的物料领用实行管控,负责物料领用、增补、代用、退回数据的录入,保证各个项目产品及车辆产品的物料实际领用及时准确录入系统。(二)生产技术部1、生产技术部-工艺:工艺负责编制各个项目产品及车辆的工时定额及材料定额并提交财务部。2、生产技术部-生产部:调度中心为公司生产成本费用统计归口职能部门;(1)依据材料定额负责各个项目产品及车辆的物料领用、产品生产汇总、辅料信息等统计生产台账并提交财务部;(2)负责各个项目产品及车辆实

3、际生产工时的归集统计并通过经营计划部、人力资源部审核确认并提交财务部;3、生产技术部-生产班组:生产班组为成本核算主体单位,是公司成本核算二级单位,负责各个项目产品及车辆实际消耗工时统计。(三)综合管理部:负责对生产技术部上报的月度工资统计表核定并编制公司月度工资表(按照费用类别明细编制);负责编制公司月度水、电等能源分配表核定上报财务部;(四)其他生产各职能部门(包括质虽安全、维修):负责其部门辅助剂共用物料领用、费用等成本基础信息的统计生产台账并提交财务部。第四条成本核算范围(一)为生产商品而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及动力费和制造费用计入制造成本。1、直接材料: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实际

4、消耗的形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外购配套件、工序间外协作件以及其他有助于产品形成并能直接归属于产品的辅助材料和其他直接材料;2、直接人工: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以及职工福利费。3、燃料及动力费: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外购及自制的燃料和动力。4、制造费用:由产品承担,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有关费用,主要指各生产部门管理人员工资、奖金、津贴、补贴、职工福利费、其他物料消耗、修理费、试制检验费、技术资料费、劳务费、办公费、差旅费、运输费、折旧费、劳动保护费、水电费、低值易耗品摊销、业务招待费、通讯费、保险费、租赁费及其他费用。(二)下列各项支出不得计入成本。1、资本性支出,即购置和建造

5、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支出。2、违法经营罚款和被没收财产损失。3、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4、灾害事故损失赔偿。5、各种捐赠支出。6、各种赞助支出。7、国家规定不得列入成本的其他支出。第五条成本管理办法流程见附件1:成本管理办法流程图第六条成本管理办法流程要求成本核算工作必须在不断加强与完善各项基础管理工作的前提下进行,使成本费用的核算具有可靠的基础。(一)制度制定1、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财务部一级成本管理办法的流程和职责分工,制订相应管理办法并根据成本管理办法制订成本核算标准,定期在相关系统中对核算标准进行维护。2、各生产职能部门依据本办法制定各成本信息基础资料统计台账管理制度。

6、3、各生产班组依据本办法建立二级成本核算管理的流程和职责分工,制定各成本信息基础资料统计台账管理制度。(二)成本核算要求1、仓库统一在每月25日结账,成本费用计算期应为上月26日至当月25日,计入当月成本的费用要素消耗和产品产虽的起止日期须与成本计算期保持一致,不得提前和延后。2、成本核算必须坚持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应真实准确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的成本水平的经营成果。3、根据计算期内完工验收入库的产品数虽、实际消耗情况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不得以预算成本、目标成本代替实际成本。4、遵循谁受益谁承担费用的原则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对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应设置成本费用台账,以审核无误手续齐备的原始

7、凭证为依据,对成本项目在各成本核算与管理对象间进行分配,做到真实、准确、完整、及时5、成本核算中的各项具体方法(包括材料计价、费用分配方法、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计算等),前后各期必须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三)物料管理与核算信息归集:各生产职能部门、班组按核算要求在指定时间内归集截止至各月最后一天的当月成本信息资料,提供给财务部或财务服务中心,并应当确保所提供归集信息与实际领用一致。1、生产部门归集统计各个项目产品及车辆的物料(包括原材料、外购件、工序间外协件,其他辅料)领用、退回、回收信息台账并提供给财务部,为原料成本核算提供审核核对依据。2、生产调度中心归集统计各个项目产品及车辆实际生产工时

8、信息并提供给财务部,为成本核算分配提供依据。3、其他生产各职能部门(包含质检、维修、生产管理办公室等)归集统计资材、备件领用、退料和质虽异议、回收台账等信息,并提供给财务部或服务中心,为资材备件、其他辅料,维修等成本核算审核核对提供依据;4、综合管理部归集统计生产技术部上报的月度工资统计表核定并编制公司月度工资表(按照费用类别明细编制),为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核算提供依据;5、综合管理部统计归集公司月度水、电、气等能源分配表结合生产系统提报的用虽分配表核定后提供给财务部,为动力成本费用核算提供依据。(四)数据归档财务部完成月度成本核算后应对各类成本数据和报表进行归档管理。每年末实施成本会计系统年

9、关账,建立新年度成本系统档案。第七条附则本办法由公司财务部负责解释,自生效之日起附件1篇二:公司成本费用管理制度成本费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本费用的控制和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部门。第三条企业的成本和费用管理工作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核心,将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其基本任务是:通过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成果,挖掘降低成本潜力,努力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市场兑争力。第二章

10、基础管理工作第四条在企业管理层的领导下组织各职能部门,认真做好成本和费用管理的基础工作。其主要内容是:定额管理、原始记录、计H验收。第一部分定额管理第五条对各种原材料、工具、燃料动力的消耗,以及劳动工时、设备利用、物资储备、定额流动资金占用、费用开支等,都将制订先进、合理的定额,并定期进行检查、分析、考核和修订。第六条各项定额的制订,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需要在统一领导下,由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进行,同时兼顾企业目前的生产能力和管理现状,使定额既先进乂可行地进行补充和修订。第二部分原始记录第七条根据生产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下列各项原始记录:(一)材料物资方面的原始记录,主要是反映材料的

11、收、发、领、退等物流过程的各项原始记录。主要包括:材料、物资验收入库单、领料单、限额领料单、委托加工材料单、委托加工入库单、材料物资盘点报告等,并作好工具借还登记簿和材料明细帐的记帐工作。(二)劳动工资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职工人数、调动、考勤、工资基金、工时利用、停工情况、有关津贴等项记录。(三)设计及工艺改动方面的原始记录,主要是反映产品设计改动、工艺路线变化、工时材料定额变动等项的原始记录,如产品设计修改通知单、工艺路线变动通知单,定额变动通知单等。(四)生产方面的原始记录,主要是反映产品从材料投入至验收入库过程的各项原始记录。主要包括:备料转送完工报告单、生产任务单、临时生产任务单、

12、材料领料单、废品通知单、产成品入库单等,并作好产品投入产出数虽管理和工时统计工作。(五)设备使用方面的原始记录,主要反映设备验收、交付使用、维修、封存、调拨、报废的情况的各项原始记录。主要包括:固定资产验收单、固定资产调拨单、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验收单等,并作好固定资产卡片和固定资产台帐的登记工作。(六)动力消耗方面的原始记录,主要是反映各计虽仪表所显示的水、电、汽、风的实际耗用虽,并作好能源消耗统计报表。各职能管理部门应指定专职(或兼职)人员对各种原始记录进行管理,严格按照统一规定各类原始记录的格式、内容、填写、审核、签署、传递、存档等要求进行工作,保证原始记录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第三部分计

13、H验收第八条建立健全各项财产、物资的计虽验收制度,并保持计虽工具的准确性,对材料、工具、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的收发和转移,必须进行计虽、点数和质虽验收。(一)对于购入材料物资的计虽验收分下列两种方式:1.提货验收。在提货时进行现场验收,发现短缺、不足或破损等情况,及时查明原因,其应由运输机构负责的,要填写物资破损清单,由运输机构签证,明确交接双方的经济责任2.入库验收。材料运达仓库后,由仓库保管人员根据发票所列的品名、规格和数虽,分别采取点数、过磅、检尺、虽方等适用的计虽折算方法,准确计算数虽,并经计检部门质虽检定后,按实际合格数虽入库。属于材料的定额损耗,可在规定允许的损耗范围内点收入库

14、。对于数虽和质虽不符,以及破损等情况,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要求有关方面赔偿或扣付货款。(二)对于在产品、半成品在生产分厂之间或生产分厂内部的转移,应根据工艺流程记录的凭证,经质虽计检验收合格后进行点数、交接。在产品报废或短缺,应及时查清数虽和原因,填制有关的原始凭证,以保证投入、产出数虽记录的准确性和连贯性。(三)对于委外加工的半成品,在拨出和完工入库时,应进行合格数虽的计虽和交接,如发生外部责任的报废或短缺,应及时办理索赔。(四)对于生广部完工广成品,应由其填制广成品入库单,经计检验收合格签证后,送交仓储部门点收入库。第三章成本管理第九条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

15、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项工作。成本管理体系实行两级核算,三级管理,并在公司总经理的统一领导下,由财务副总负责,公司内部各相关部门配合,财务部门组织实施。第一部分成本预测和目标成本第十条成本预测将在生产预测和选择最佳经济效益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并以目标成本控制产品设计、工艺技术和生产的耗费,实现产品的最低成本。第一条成本预测的基本内容是,根据生产经营目标确定成本预测对象,收集整理成本数据和历史资料,分析可能影响成本水平的各项因素,提出降低成本的方案。第十二条预测目标成本的方法,根据产品销售价格,在预测销售收入、应交税金和目标利润的基础上,确定目标成本,计算公式是:目标成本=预计销售收入-预计应交税金-目标利润目标利润的预测,将根据企业预计销售利润率,结合期间费用水平计算确定。第二部分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第十三条成本计划是进行成本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实施目标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措施,是进行成本考核的主要依据。以企业生产经营计划为基础,以合理的技术定额为依据,参考历史成本资料,在编制各专业计划的前提下,编制成本计划。第十四条编制成本计划应进行反复试算综合平衡,使其具有可行性、先进性与完整性,避免随意估计,产生保守或冒进偏差。第十五条成本计划中成本项目的内容、费用的分摊、产品成本的计算,必须和计划期内实际成本核算的方法口径一致,以便检查计划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