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基聚合习习题参考答案 (1)

上传人:秋*** 文档编号:271293436 上传时间:2022-03-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由基聚合习习题参考答案 (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自由基聚合习习题参考答案 (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自由基聚合习习题参考答案 (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自由基聚合习习题参考答案 (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由基聚合习习题参考答案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由基聚合习习题参考答案 (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下列烯类单体适于何种机理聚合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还是阴离子聚合并说明原因。CH2=CHCl CH2=CCl2 CH2=CHCN CH2=C(CN)2 CH2=CHCH3 CH2=C(CH3)2 CH2=CHC6H5 CF2=CF2 CH2=C(CN)COOR CH2=C(CH3)-CH=CH2答:CH2=CHCl:适合自由基聚合,Cl原子是吸电子基团,也有共轭效应,但均较弱。CH2=CCl2:自由基及阴离子聚合,两个吸电子基团。CH2=CHCN:自由基及阴离子聚合,CN为吸电子基团。CH2=C(CN)2:阴离子聚合,两个吸电子基团(CN)。CH2=CHCH3:配位聚合,甲基(CH3)供

2、电性弱。CH2=CHC6H5:三种机理均可,共轭体系。CF2=CF2:自由基聚合,对称结构,但氟原子半径小。CH2=C(CN)COOR:阴离子聚合,取代基为两个吸电子基(CN及COOR)CH2=C(CH3)-CH=CH2:三种机理均可,共轭体系。3. 下列单体能否进行自由基聚合,并说明原因。CH2=C(C6H5)2 ClCH=CHCl CH2=C(CH3)C2H5 CH3CH=CHCH3CH2=CHOCOCH3 CH2=C(CH3)COOCH3 CH3CH=CHCOOCH3 CF2=CFCl答:CH2=C(C6H5)2:不能,两个苯基取代基位阻大小。ClCH=CHCl:不能,位阻效应,对称结构

3、,极化程度低。CH2=C(CH3)C2H5:不能,二个推电子基,只能进行阳离子聚合。CH3CH=CHCH3:不能,位阻效应,结构对称,极化程度低。CH2=CHOCOCH3:醋酸乙烯酯,能,吸电子基团。CH2=C(CH3)COOCH3:甲基丙烯酸甲酯,能。CH3CH=CHCOOCH3 :不能,1,2双取代,位阻效应。CF2=CFCl:能,结构不对称,F原子小。计算题1. 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聚合,试由和来计算77、127、177、227时的平衡单体浓度,从热力学上判断聚合能否正常进行。解:由教材P75上表3-3中查得:甲基丙烯酸甲酯=mol,=mol K平衡单体浓度:T=77=,*10-3mol/

4、LT=127=,LT=177=,LT=227=,L从热力学上判断,甲基丙烯酸甲酯在77、127、177下可以聚合,在227上难以聚合。因为在227时平衡单体浓度较大。2. 60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在某溶剂中分解,用碘量法测定不同时间的残留引发剂浓度,数据如下,试计算分解速率常数(s-1)和半衰期(h)。时间 /h0DCPD浓度 /(molL-1)解: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的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引发剂浓度变化与反应时间的关系为:通过以对t作图,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得一条直线,斜率为-kd。得到:kd=*10-4s-1半衰期:3. 在甲苯中不同温度下测定偶氮二异丁腈的分解速率常数,数据如下,求分解

5、活化能。再求40和80下的半衰期,判断在这两温度下聚合是否有效。温度 /50分解速率常数 /s-110-610-510-5解:分解速率常数、温度和活化能之间存在下列关系:,以对作图,斜率为,截距为。采用最小二乘分法进行回归,得:Ed=*15116=mol当t=40=时当t=80=时以此可见,在40下聚合时引发剂的半衰期太长,聚合无效,而在80下聚合是有效的。6. 苯乙烯溶液浓度 molL-1, 过氧类引发剂浓度为10-3molL-1, 在60下聚合,如引发剂半衰期44h, 引发剂效率f=,kp=145 L(mols)-1,kt=107 L(mols)-1, 欲达到50%转化率,需多长时间解:当

6、引发剂浓度随时间不变时:7. 过氧化二苯甲酰引发某单体聚合的动力学方程为:Rp=kPM(fkd/kt)1/2I1/2,假定各基元反应的速率常数和f都与转化率无关,M0=2 molL-1,I= molL-1,极限转化率为10%。若保持聚合时间不变,欲将最终转化率从10提高到20,试求:(1)M0增加或降低多少倍(2)I0增加或降低多少倍I0改变后,聚合速率和聚合度有何变化 (3)如果热引发或光引发聚合,应该增加或降低聚合温度 Ed、Ep、Et分别为124、32 和8 kJmol-1。解:低转化率下聚合动力学方程:令(1)当聚合时间固定时,C与单体初始浓度无关,故当聚合时间一定时,改变不改变转化率

7、。(2)当其它条件一定时,改变,则有:,即引发剂浓度增加到倍时,聚合转化率可以从10%增加到20%。由于聚合速率,故增加到倍时,增加倍。聚合度,故增加到倍时,下降到原来。即聚合度下降到原来的1/。(3)引发剂引发时,体系的总活化能为:热引发聚合的活化能与引发剂引发的活化能相比,相当或稍大,温度对聚合速率的影响与引发剂引发相当,要使聚合速率增大,需增加聚合温度。光引发聚合时,反应的活化能如下:上式中无项,聚合活化能很低,温度对聚合速率的影响很小,甚至在较低的温度下也能聚合,所以无需增加聚合温度。9. 以过氧化二苯甲酰为引发剂,在60进行苯乙烯聚合动力学研究,数据如下:a. 60苯乙烯的密度为0.

8、887 gcm-3;b. 引发剂用量为单体重的%;c. Rp=10-4 mol(Ls)-1;d.聚合度=2460;e. f=;f. 自由基寿命= s。试求kd、kp、kt,建立三常数的数量级概念,比较 M和M的大小,比较RI、Rp、Rt的大小。解:偶合终止:C=,歧化终止:D=。可见,ktkp,但MM,因此RpRt;所以可以得到高分子量的聚合物。Rd10-8kd10-6MRp10-5kp102M10-8Rt10-8kt10712. 以过氧化特丁基作引发剂,60时苯乙烯在苯中进行溶液聚合,苯乙烯浓度为 molL-1,过氧化物浓度为L-1,初期引发速率和聚合速率分别为10-11和10-7 mol(

9、Ls) -1。苯乙烯-苯为理想体系,计算(fkd)、初期聚合度、初期动力学链长和聚合度,求由过氧化物分解所产生的自由基平均要转移几次,分子量分布宽度如何计算时采用下列数据:CM=10-5,CI=10-4,CS=10-6,60下苯乙烯密度为0.887 gml-1,苯的密度0.839 gml-1。解:M=LI=L60,苯乙烯偶合终止占77%,歧化终止占23%。若无链转移,若同时发生单体、引发剂和溶剂转移,则按下式计算:13. 按上题制得的聚苯乙烯分子量很高,常加入正丁硫醇(CS=21)调节,问加多少才能制得分子量为万的聚苯乙烯加入正丁硫醇后,聚合速率有何变化 60,某单体由某引发剂引发本体聚合,M= molL-1,聚合速率与数均聚合度有如下关系:Rp/ mol(Ls)-110158350555033301317592358解:15. 用过氧化二苯甲酰作引发剂,苯乙烯在60下进行本体聚合,试计算链引发、向引发剂转移、向单体转移三部分在聚合度倒数中所占的百分比。对聚合有何影响计算时用下列数据:I= molL-1,f =;kd=10-6s-1,kp=176 L(mols)-1,kt=107 L(mols)-1,r(60)= gmL-1,CI=;CM=10-4。解:I=LM=*1000/104=L偶合终止:C=,歧化终止:D=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