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概论:综合练习习题及答案

上传人:秋*** 文档编号:271292861 上传时间:2022-03-2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学概论:综合练习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艺术学概论:综合练习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艺术学概论:综合练习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艺术学概论:综合练习习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艺术学概论:综合练习习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学概论:综合练习习题及答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艺术学概论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一、选择填空题1、作为一门学科,艺术学形成于 世纪末叶。 .17 C 2、德国的 主张将美学与艺术学区分开来,从而标志着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形成。因此,他也被称为“艺术学之父”。A.康拉德费德勒 B.黑格尔 C.格罗塞 D狄索瓦A.康拉德费德勒3、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 与劳动说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A.模仿说 B.表现说 C.巫术说 D游戏说C.巫术说4、哲学、社会科学总是以抽象的、概念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艺术则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 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A.艺术作品 B.艺术形象 C.

2、艺术创作 D.艺术构思B.艺术形象5、 作为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体现在艺术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包括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和艺术欣赏。A.形象性 B.审美性 C.主体性 D.文学性C.主体性6、“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是艺术 作用的特点。A.审美认知 B审美教育 C.审美娱乐 D.审美理想B审美教育7、“以美育代宗教” 的思想是 提出的。A. 王国维 B. 蔡元培 C. 鲁迅 D.胡适B.蔡元培8、最早提出“寓教于乐”的美学家是 。A. 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C. 贺拉斯 D.普洛丁C.贺拉斯9、美育的核心是 。A. 家庭教育 B. 学校教育 C. 社会教育 D. 艺术教育D.艺术

3、教育10、对于艺术来讲, 大系统作为一种总的文化氛围或文化条件,直接制约着作家、艺术家和读者、观众、听众等每一个人“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从而间接对艺术的创作与欣赏产生巨大的影响。A.社会文化 B. 物质文化 C. 制度文化 D. 精神文化A.社会文化11、所谓 是指一种活跃的、丰富的、深刻的内心活动,它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情绪,把艺术家长期对于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形成艺术创作的基础和前提,乃至萌发不可遏制的创作欲望。A.艺术构思 B. 艺术传达 C. 艺术体验 D. 艺术鉴赏C. 艺术体验12、 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A.艺术构思 B. 艺术传达 C.

4、 艺术体验 D. 艺术风格D. 艺术风格13、 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学术思潮的影响下,艺术领域所发生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A.艺术流派 B.艺术思潮 C. 艺术体验 D. 艺术特色B.艺术思潮14、 是指在中外艺术一定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们所形成的艺术派别。A.艺术流派 B.艺术思潮 C. 艺术风格 D. 艺术特色A.艺术流派15、 是指任何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运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得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独具的美学特性和艺术特征。A.艺术流派 B.艺术语言 C.

5、 艺术风格 D. 艺术特色B.艺术语言16、 是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常常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经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用全部心灵去探究和领悟,它也是文艺作品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A.艺术风格 B.艺术语言 C. 艺术意蕴 D. 艺术特色C. 艺术意蕴17、 乃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A. 气 B. 悟 C. 道 D. 心C. 道18、 乃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命性。A. 气 B. 悟 C. 道 D. 心A. 气19、 乃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性。A. 和 B. 悟 C. 舞 D. 心D. 心20、 乃是中国传统

6、艺术的音乐智慧。A. 和 B. 悟 C. 舞 D. 心C. 舞21、 乃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直觉思维。A. 和 B. 悟 C. 舞 D. 心B. 悟22、 乃是中国传统艺术的辩证思维。A.道 B. 悟 C. 舞 D. 和D. 和23、 是指读者、观众、听众凭借艺术作品而展开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A.艺术构思 B. 艺术传达 C. 艺术体验 D. 艺术鉴赏D.艺术鉴赏24、 ,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或艺术鉴赏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或艺术形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使人刹那间暂时忘却一切,聚精会神地观赏它,全部身心沉浸在审美愉悦之中。A. 审美体验 B. 审美直觉 C.审美升华

7、 D.审美娱乐B. 审美直觉25、 阶段,主要是鉴赏主体反作用于艺术作品,整个心理活动处于一种主动状态,体现为一种积极的审美再创造活动。A. 审美体验 B. 审美直觉 C.审美升华 D.审美娱乐A. 审美体验26、 是指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达到一种精神的自由境界,通过艺术鉴赏的审美再创造活动,在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中直观自身,实现本质力量的对象化。A. 审美体验 B. 审美直觉 C.审美升华 D.审美娱乐C.审美升华27、艺术批评具有二重性的特点,即科学性与 的统一。A.形象性 B.审美性 C.主体性 D.艺术性D.艺术性28、“实用、坚固、美观”是建筑的 。A. 基本原则 B.

8、表现手段 C. 艺术语言 D. 艺术造型A. 基本原则29、空间、形体、比例、均衡、节奏、色彩、装饰等是建筑的 。A. 基本原则 B.表现手段 C. 艺术语言 D. 艺术造型C. 艺术语言30、人们喜欢把 比喻为“凝固的音乐”。 A. 工艺美术 B.建筑 C. 园林 D.现代设计B.建筑31、中国园林真正的精华与核心是它的 。A. 艺术美 B.自然美 C. 形式美 D.文化美D.文化美32、工艺美术品的审美特性集中体现为 。A. 艺术美 B.造型美 C. 形式美 D.文化美B.造型美33、实用艺术中,实用性与 ,二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密不可分,它们构成了实用艺术最基本的原则和特征。A.表现性

9、 B.审美性 C. 节奏性 D. 永固性B.审美性34、表现性与形式美是 艺术的一个审美特征。A.实用 B. 造型 C.表情 D. 综合A.实用35、绘画是 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A.实用 B. 造型 C.表现 D. 综合B. 造型36、西方绘画艺术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尤其是 艺术更可以说是世界绘画艺术中最有影响的画种。A.山水画 B. 版画 C.油画 D. 水粉画C.油画37、绘画清明上河图是中国 朝的作品。A.唐 B. 宋 C. 元 D. 明B.宋38、绘画向日葵是画家 的作品。A.米勒 B. 莫奈 C.凡高 D. 高更C. 凡高39、绘画蒙娜丽莎的作者是 。A.达芬奇 B.罗丹 C

10、.丹纳 D.但丁A. 达芬奇40、一般认为,西方雕塑史上有 个最为辉煌的高峰期。A.二 B. 三 C.四 D. 五C.四41、意大利佛罗伦萨,美弟奇教堂内的四个大理石雕刻晨、暮、昼、夜的作者是 。A.米开朗基罗 B.罗丹 C.米隆 D.乌桐A.米开朗基罗42、摄影艺术独具的审美特征主要集中在纪实性与 的统一上。A.形象性 B.审美性 C.主体性 D.艺术性D.艺术性43、书法艺术是 特有的一种民族传统艺术形式。A.日本 B. 朝鲜 C.中国 D.古罗马C. 中国44、苏、黄、米、蔡“四大家”是我国 代的著名书法家。A.汉 B.晋 C.唐 D.宋D.宋45、瞬间性与永固性是 艺术的一个审美特征。

11、A.实用 B. 造型 C.表情 D. 综合B. 造型46、音乐、舞蹈属 艺术。A.实用 B. 造型 C.表情 D. 综合C.表情47、 堪称音乐的灵魂。A.旋律 B. 节奏 C. 和声 D. 曲式A.旋律48、人们喜欢把 比喻为“流动的建筑”。 A.舞蹈 B.音乐 C.戏剧 D.电视 B.音乐49、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首 。A.小提琴独奏曲 B.二胡独奏曲 C.小提琴协奏曲 D.交响曲C.小提琴协奏曲50、二泉映月是一首 独奏曲。A.京胡 B.板胡 C.二胡 D.古筝C.二胡51、命运交响曲是 的代表作之一。A.贝多芬 B.巴赫 C.柴可夫斯基 D.肖邦A. 贝多芬52、 的悲怆交响曲充满了深刻

12、的矛盾和无法排遣的郁闷,表现了自己对理想的热烈追求以及最后希望破灭的悲惨结局。A.贝多芬 B.巴赫 C.柴可夫斯基 D.肖邦C.柴可夫斯基53、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形成于 。A.意大利 B. 俄国 C. 法国 D. 美国C. 法国54、芭蕾舞起源于 ,形成于法国。A.意大利 B. 俄国 C. 法国 D. 美国A.意大利55.美声唱法源于意大利,它追求声音效果,讲究发声方法,注意运用华彩和装饰唱法。A. 法国 B.俄国 C.意大利 D. 美国C.意大利56、在独舞水中,塑造了一位西双版纳傣族妇女优美形象的著名舞蹈艺术家是 。A.马兰 B.陈爱莲 C.杨丽萍 D.刀美兰B.陈爱莲57、节奏性与韵律美是 艺术的一个审美特征。A.实用 B. 造型 C.表情 D. 综合C.表情58、戏剧、戏曲、电影、电视属 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