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课后习习题

上传人:秋*** 文档编号:271286421 上传时间:2022-03-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课后习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生态课后习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生态课后习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生态课后习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态课后习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课后习习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1. 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可将其分为(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和(人为因子)。2.生态因子作用作用特征包括(综合作用)、(主导因子作用)、(阶段性作用)、(直接和间接作用)、(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3.下列哪一生态因子可归入生物因子( A )。A:人为因子 B:海拔因子 C:地形因子 D:气候因子4.最小因子法则是由哪一位科学家提出的( B )。A:Tansley B:Liebig C:Haeckel D:Shelford5.小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大,大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小。( )6.一种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是固定不变的,即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是一定的。(

2、) 7、限制因子:众多的生态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的因子,叫做限制因子。8、生态因子:环境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 第二章1.根据植物对日照长度的反应类型将其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日照植物)、(日中性植物) 。2.根据动物热能的主要来源,将动物分为(外温动物)和(内温动物) ,内温动物通过自身内体(氧化代谢产热)来调节体温。3. 非颤抖性产热是小型哺乳动物冷适应的主要热源,主要发生在(褐色脂肪组织(BAT))4.昆虫的休眠和滞育主要与下列哪一生态因子有关( D )。A:温度 B:食物 C:湿度 D:光5. 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

3、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这个规律称为( B )。A:Allen规律 B:Bergman规律 C:Logistic增长 D:Tilman模型6.动物在低温环境中降低身体终端的温度,这种适应是(A )。A:生理适应 B:行为适应 C:形态适应 D:对高温的适应 7.发育起点温度又称为( B )。A:最低温度 B:最低有效温度 C:温度下限 D:温度上限8.有效积温法则T=C+KV中,V的含义是( C )。A:总积温 B:有效积温 C:发育速率 D:发育起点温度 9.高温可使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加强。( )10、光饱和点是指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水平后,光合作用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

4、而增加。( )规律是指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 )12. 光照强度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温度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 ) 二、名词解释:1、外(内)温动物:内温动物是通过自己体内氧化代谢产热来调节体温,例如鸟兽。外温动物依赖外部的热源来调节体温,如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三、简答:1、生物对极端的高温和低温会产生哪些适应答:生物对低温的适应: (1)植物形态适应:芽和叶片受到油脂类物质保护、表面有蜡粉和密毛、植株矮小,常呈垫状或莲花状。 (2)植物生理适应:减少细胞中水分,增加糖类、脂肪和色素等物质以降低冰点、增加抗寒能力;冬季产生休眠,种子休眠现

5、象和后熟作用 (3)内温动物的形态适应:贝格曼规律: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个体比低纬度同类个体大。例如东北虎的颅骨长331-345 mm, 而华南虎的仅283-318 mm 长。阿伦规律: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个体身体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有变小变短的趋势。 寒冷地区的内温动物在冬季增加了羽、毛的密度、提高了羽、毛的质量,增加了皮下脂肪的厚度。 (4)内温动物的生理适应:A 增加产热:颤抖性产热与非颤抖性产热B 逆流热交换机制:肢体中动静脉血管的几何排列,增加了逆流热交换。C 局部异温性:肢体末端温度比核心温度低,减少了体表热 散失。D 热中性区:热中性区宽,下临界点温度低、下临界点温度以下

6、直线斜率低(增加产热)。E 适应性低体温,冬眠 (5) 动物的行为适应:迁徙、集群、穴居 生物对高温的适应: (1)植物的形态适应:生有密绒毛和鳞片;体色呈白色、银白色,叶片发光;有些植物叶片垂直主轴排列,使叶缘向光,;在高温条件下叶片对折;有的植物树干和根茎生有厚的木栓层,具绝热和保护作用。 (2)植物的生理适应: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糖或盐的浓度,这有利于减慢代谢率,增加原生质的抗凝结能力;靠旺盛的蒸腾作用避免植物体过热。 (3)动物的形态适应:皮毛在高温下起隔热作用;夏季毛色变浅,具光泽;多数哺乳动物的精巢持久的或季节性的下降到腹腔外,比体核温低几度。有蹄动物的颈动脉在脑下部形成复杂的小动

7、脉网,包围在从较冷的鼻区过来的静脉血管外,通过逆流热交换而降温,使脑血液温度比总动脉血低3 (4)动物的生理适应:放松恒温性,使体温有较大幅度的波动。 (5)行为适应:穴居;昼伏夜出;夏眠或夏季滞育。第三章1.陆生植物可分为(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2.陆生动物,其获得水分的主要方式为(食物)、(饮水)和(代谢水)。3.陆生动物失水的主要途径有(皮肤蒸发)、(呼吸失水)和(排泄失水)。4.哺乳动物排出含氮废物的主要形式是(尿素)。5.生物体的含水量一般在(C)。A:90%以上 B:5070% C:6080% D:80以上6.动物对低氧环境的适应,体现在(解决氧的摄入和运输能力和

8、提高组织和细胞对氧的充分利用能力)。7.体液浓度随环境渗透浓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是(A)。A:变渗动物 B:高渗动物 C:低渗动物 D:恒渗动物8.(C)是水生生物最重要的限制因素。A:水温 B:光照 C:溶氧 D:盐度9.陆生动物排出含氮废物有不同的方式,以减少水分的丧失,鸟类排出的含氮废物是(B)。A:尿素 B:尿酸 C:尿素和尿酸 D:氨10.不同植物生产1g干物质所需的水量(即需水量)是一样的。()11.淡水动物面临的主要渗透压调节问题是排出过量的溶质、获取大量的水分。()12.低氧分压是限制内温动物分布与生存的重要因子。()13.人从平原进入高海拔后,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浓度及

9、血球比积将升高。()二、简答:1、水生植物如何适应水环境答:(1)对盐度的适应:可调节渗透压;细胞质中有高浓度的脯氨酸、山梨醇、甘氨酸-甜菜苷,提高了渗透压;盐腺将盐分泌到叶子的外表面;根能排除盐;降低叶子的水蒸腾作用。 (2)对氧气的适应:水生植物对缺氧环境的适应,使根茎叶内形成一套互相连接的通气系统:开放型通气系统和封闭型通气系统;叶片薄而细,表皮没有角质层和蜡质层,无气孔和绒毛,无蒸腾作用;长出通气根。2、水生动物如何适应高盐度和低盐度环境答:水生动物保持体内的水平衡是依赖于水的渗透调节作用。 淡水鱼类:渗透压调节机制:肾脏发育完善,有发达的肾小球,滤过率高,一般没有膀胱,或膀胱很小;肾

10、脏排出大量低浓度尿;丢失的溶质可从食物中得到;而鳃能主动从周围稀浓度溶液中摄取盐离子,保证了体内盐离子的平衡 海洋鱼类 硬骨鱼类:渗透压调节机制:经常吞海水,补充水分;肾小球退化,排出极少的低渗尿,主要是二价离子Mg2+, SO42-;鳃主动向外排盐海洋软骨鱼:海洋软骨鱼体液中的无机盐浓度比海洋硬骨鱼略高,其高渗透压的维持主要依靠血液中储存大量尿素和氧化三甲胺( 2:1 )。代谢废物尿素被作为有用物质利用,氧化三甲胺正好抵消了尿素对酶的抑制作用海洋软骨鱼有很强的离子调节,如血液中Na+ 大约为海水的一半。排出体内多余Na+,主要靠直肠腺,其次是肾脏。 洄游性鱼类:具有淡水硬骨鱼与海水硬骨鱼的渗

11、透压调节特征。靠肾脏调节水,在淡水中排尿量大,在海水中排尿量少,在海水中大量吞水,以补充水;靠鳃调节盐的代谢,鳃在海水中排出盐,在淡水中摄取盐。3、旱生植物如何适应其环境答:(1)少浆液植物:叶面积缩小,叶片极度退化成针刺状,或小鳞片状; 叶片结构改变,气孔多下陷;根系发达,可从深的地下吸水;细胞内有大量亲水胶体物质,使胞内渗透压高,能使根从含水量很少的土壤中吸收水分。 (2)多浆液旱生植物:根、茎、叶薄壁组织逐渐变为储水组织,成为肉质性器官,能在极端干旱的荒漠地带长的很高大;表面积与体积比例减少,减少蒸腾面积;白天气孔关闭以减少蒸腾量,夜间气孔张开,CO2进入细胞内被有机酸固定;细胞内含有大

12、量五碳糖,增强植物的保水能力。4、陆生动物如何适应干旱环境 答:陆生动物失水的途径主要是皮肤蒸发失水、呼吸失水与排泄失水。得水途径主要为饮水、食物和代谢水,少数动物通过体表可以从大气中吸水,自身储存。 减少蒸发失水:节肢动物体表具角质层和蜡膜;爬行动物体表具鳞片;兽类与鸟类皮肤角质化,外被毛或羽,都具有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 减少呼吸失水:昆虫通过气孔的开放与关闭,可使失水量相差数倍;多数陆生动物的呼吸系统采用逆流交换机制,减少呼吸失水 减少排泄和粪便失水 a. 哺乳动物肾脏的保水能力: 肾脏通过亨利氏袢和集合管的吸水作用使尿浓缩。干旱环境的动物,尿浓度高。 b.兽类大肠、鸟类与爬行类的大肠和泄殖

13、腔、昆虫的直肠腺具重吸收水的作用。 c. 排泄:鱼类排氨,排氨1克需水300500 ml;两栖类、兽类排泄尿素,排1克尿素需水50 ml;爬行类、鸟类及昆虫排尿酸,排1克尿酸需水10 ml 行为适应:昼伏夜出、穴居、夏眠、滞育 第四章1下列哪一个因素与出生率无关BA.性成熟的速度;B.种群死亡率;C.单位时间的繁殖次数;D.繁殖期长短。2.理想条件下,种群内的个体都达到生理寿命的死亡率D。A绝对死亡率 B专有死亡率 C最大死亡率 D生态死亡率3.某一种群的年龄锥体的形状为基部较狭、顶部较宽,这样的种群属于C。A增长型种群 B稳定型种群 C下降型种群 D混合型种群4.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D。A生物

14、个体的年龄大小 B种群的年龄平均值 C种群中个体的年龄范围 D种群中各年龄段个体所占比例将种群存活曲线分为三个类型,其中表示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的曲线为A。A凸型曲线 B凹型曲线 C对角线型曲线 DS型曲线6.逻辑斯谛曲线是D。AK型 BR型 CJ型 DS型7.在没有任何环境条件约束的条件下,种群的增长表现为C。AK型 BR型 CJ型 DS型8.逻辑斯谛增长曲线上,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即K2时)称为B。A加速期 B转折期 C减速期 D饱和期9.种群平衡是指D。A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B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为零C种群内雌性个体数量始终保持不变D种群数量在较长时期内几乎保持同一水平10.东亚飞蝗的大发生在种群数量变动中属于B。A季节消长 B不规则波动 C周期性波动 D种群平衡11.生命表中dx表示:DA.死亡率 B.存活分数 C.平均寿命 D.死亡数12.自然反应时间越长,种群受到干扰后返回平衡所需要的时间越长。13.静态生命表适于寿命较长的种群的研究。14.种群的性比是指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数目的比例。二、名词解释:1、种群:种群(population)是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2、随机分布:每一个体在种群领域中各个点上出现的机会相等。在资源和空间充足、较均匀时常呈此分布。3、死亡率:单位内死亡个体的数量除以该时间段内种群的平均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