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ppt课件(50页)

上传人:文****坊 文档编号:271165191 上传时间:2022-03-28 格式:PPTX 页数:50 大小:2.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燕歌行》ppt课件(5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燕歌行》ppt课件(5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燕歌行》ppt课件(5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燕歌行》ppt课件(50页)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燕歌行》ppt课件(50页)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燕歌行》ppt课件(5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燕歌行》ppt课件(50页)(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燕燕歌歌行行高适激趣导入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一个峰极,有唐一代诗人名家辈出,如果我问谁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或许答案不尽相同,有人喜欢李白的飘逸,有人喜欢杜甫的沉郁。然而我若问唐代哪位诗人的身份最显达,那恐怕就没什么争论了。诗人多是在困厄中磨砺好诗,如果抛开李世民那种写诗的皇帝不论的话,做官的诗人中,最飞黄腾达的就要数高适了。高适官至西川节度使,封渤海县侯.。旧唐书评价他说旧唐书评价他说:“:“有唐以来有唐以来, ,诗人之达者诗人之达者, ,惟适而已。惟适而已。”学习目标一:指导学生基本掌握诵读本诗的要领,培养学生鉴赏古典诗歌的基本能力。二:指导学生在诵读中体悟诗歌复杂的情感意蕴,体会高适古体

2、诗的格律化风格。(重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边塞成卒生活的艰辛苦楚,激发对和平稳定生活的热爱之情。(难点)壹壹知知人人论论世世 高适(约704年-约765年),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高适高适的边塞诗燕歌行产生于-一个特定的社会文化场景

3、:盛唐。盛唐时期经济空前繁荣,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在那种蓬勃向上、昂扬奋进的时代氛围中,边塞诗如林庚先生所论,“主要的并不在于写战争,而是一种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下充满着豪迈精神的边防歌”,而燕歌行又不全然如此,其主旨一直有讽刺说、赞美说等不同声音。燕歌行另一个需要重视的特点是它的格律倾向。入唐以后,随着近体诗的定型和普及,七古领域出现了两种作派:一种是力戒骈偶对仗,刻意使它与近体诗保持距离,李白、杜甫、韩愈都是这么创作的,他们追求的是古体诗的古朴美;还有一种与之相反,有意引近体诗格律入七古,努力形成一种齐整美,高适、王维、白居易是其代表。本课就是一个典型。汉乐府、旧题汉乐府是汉代的皇家音

4、乐机构,主要任务是创作或收集民间歌谣,配乐歌舞演唱,为皇家和贵族祭祀等礼乐场合服务。相和歌是汉代的歌曲种类。据晋书乐志:相和歌,汉旧歌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相和者,演奏与歌声相和也。据说,相和歌之名始见于汉代,是在街陌谣讴的基础上继承先秦楚声等传统演变而成。汉刘邦家乡原属楚地,对楚方言歌曲当然喜欢,上有所好,下必效之,由此,相和歌便迅速发展壮大。到魏晋时,相和歌已进入文人创作阶段,曹操、曹不父子就是个中高手,曹操的短歌行,曹丕的燕歌行都是很著名的相和歌。“歌行体”细微差别明代文学家徐师曾在诗体明辨中如是解释: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可见古代诗歌中“歌

5、、行、歌行”各有所指。歌者如长恨歌,行者如琵琶行,歌行者如燕歌行。亦可见,燕歌行体裁既有“歌”的放情长言,又有“行”的疏而不滞。燕歌行燕歌行燕歌行据说是曹不首创,内容是写思妇闺怨的,也是后来七言诗之滥觞。有意者不妨读读曹不首创的两首燕歌行,不难发现,燕歌行的特点是:篇幅可长可短,保留古乐府叙事的特点;韵脚自由,平仄不拘;句式灵活,七言为主。贰贰文文本本探探究究自 读 检 查 一1,提问:诗前小序主要交代了什么信息?作诗缘由,和朋友之诗,感征戍之事。也就是说,这首诗主要传达了作者对征战戍边的一些认识和感受。1.这首诗可以分为几层?每层各讲了什么内容?14,尘起东北,汉将辞家破贼(天子赐荣光,将军

6、得宠而骄)58,出征阵容:旌旗如云,鼓角齐鸣,浩浩荡荡,抵达前线912,战初敌人来势汹汹,我军伤亡惨重1316,兵少力竭未解围1720,征人思妇两地相望 2024,远戍之辛、勤2528,战士决心以身殉国提示:抓韵脚的变化、诗句关键词提示:抓韵脚的变化、诗句关键词1-8句,写出师:戍边破敌,豪气干云。句,写出师:戍边破敌,豪气干云。9-16句,写战斗:战斗艰苦,无法解围。句,写战斗:战斗艰苦,无法解围。17-24句,写征人思妇:征人怀乡,思妇句,写征人思妇:征人怀乡,思妇断肠。断肠。25-28句,写结论:国需良将,兵要体恤。合并同类项人:将帅、士卒、思妇人:将帅、士卒、思妇事:战争景:塞外秋景事

7、:战争景:塞外秋景2.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自读检查二:疏通大意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唐朝东北边境战事又起,将军离家前去征讨贼寇。汉家:汉朝,唐人诗中经常借汉说唐。烟尘:代指战争。交代了战争的性质,即卫国战争。交代了战争的性质,即卫国战争。1.“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此一句交代了什么?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战士们本来在战场上就所向无敌,皇帝又特别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横行:任意驰走,无所阻挡。非常赐颜色:超过平常的厚赐礼遇。运用对偶的手法,写出战士具有的横行天下的豪运用对偶的手法,写出战士具有的横行天下的豪迈气概,以及皇帝的喜悦与张扬,似褒实贬,为迈气概,以及皇帝的喜

8、悦与张扬,似褒实贬,为下文的失败埋下了伏笔。下文的失败埋下了伏笔。2.2.“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这一句写出了什么?这一句写出了什么?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军队擂击金鼓,浩浩荡荡开出山海关外,旌旗连绵不断飘扬在碣石山间。摐:撞击。金:指钲一类铜制打击乐器。伐:敲击。榆关:山海关,通往东北的要隘。旌旆:旌是竿头饰羽的旗。旆是末端状如燕尾的旗。这里都是泛指各种旗帜。逶迤:蜿蜒不绝的样子。碣石;山名。顺序是由近到远,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顺序是由近到远,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诗概括了出

9、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把气氛从宽缓推入紧张。逐步推进,把气氛从宽缓推入紧张。4.4.“榆关榆关”“碣石碣石”“瀚海瀚海”“狼山狼山”四个地方连缀,四个地方连缀,这中间有个什么顺序,写了什么,起了什么作用?这中间有个什么顺序,写了什么,起了什么作用?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校尉:次于将军的武官。羽书:(插有鸟羽的,军用的)紧急文书。瀚海:沙漠。这里指内蒙古东北西拉木伦河上游一带的沙漠。单于:匈奴首领称号,也泛指北方少数民族首领。猎火:打猎时点燃的火光。古代游牧民族出征前,常举行大规模校猎,作为军事性的演习。狼山:又称狼居胥山,在

10、今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西北。一说狼山又名郎山,在今河北易县境内。此处“瀚海”、“狼山”等地名,未必是实指。炼字形象传神。一个炼字形象传神。一个“飞飞”字写出了军情危急。字写出了军情危急。“照照”,战火把山都照红了,说明战斗的激烈和规模很大。,战火把山都照红了,说明战斗的激烈和规模很大。“飞飞”、“照照”使用夸张手法,充分展现使用夸张手法,充分展现了战争的紧了战争的紧迫激越。迫激越。3.鉴赏“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山河荒芜多萧条,满目凄凉到边土,胡人骑兵来势凶猛,如风雨交加。极:穷尽。凭陵:仗势侵凌。杂风雨:形容敌人来势凶猛,如风雨交加。一说,敌人乘

11、风雨交加时冲过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战士在前线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将军们依然逍遥自在的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半死生:意思是半生半死,伤亡惨重。运用鲜明的对比,将战士的为国死战和将领的寻欢作乐对照来写,作者的爱憎情感更鲜明:一方面表达对战士拼死苦战的同情和敬佩,一方面是对恣意享乐的将领的讽刺和批判。3.鉴赏“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深秋季节,塞外沙漠上草木枯萎;日落时分,边城孤危,士兵越打越少。腓(一作衰):指枯萎。斗兵稀:作战的士兵越打越少了。营造了荒芜、萧瑟、衰败的意境,烘托出士兵心境的凄凉。2.“大漠”“穷秋”“塞草”“孤城”“

12、落日”“斗兵”六个意象营造怎样的意境?烘托出了士兵们的心境怎样?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主将身受朝廷的恩宠厚遇常常轻敌,战士筋疲力尽仍难解关山之围。身当恩遇:指主将受朝廷的恩宠厚遇。1.战士们作战的条件有哪些不利之处?请概括。“萧条”自然条件恶劣;“凭陵”敌人来势凶猛,战力强; “杂风雨”天气恶劣。渲染了战势的危急与战斗条件的恶劣。将帅不恤士兵环境条件恶劣,敌人凶猛善战,将领与战士的矛盾。其中官兵的矛盾,尤其是将领的寻欢作乐,不爱惜士兵是失败的主要原因。4.你认为唐军战败的原因有哪些?主要原因是什么?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身披铁甲的征夫,不知道

13、守卫边疆多少年了,那家中的思妇自丈夫被征走后,应该一直在悲痛啼哭吧。玉箸:白色的筷子(玉筷),比喻思妇的泪水如注。思妇独守故乡悲苦地牵肠挂肚,征夫在边疆遥望家园空自回头。城南:京城长安的住宅区在城南。蓟北:唐蓟州在今天津市以北一带,此处当泛指唐朝东北边地。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边庭飘飖:形容边塞战场动荡不安。飘飖:随风飘荡的样子。度:越过相隔的路程,回归。绝域:更遥远的边陲。更何有:更加荒凉不毛。早午晚杀气腾腾战云密布,整夜里只听到巡更的刁斗声声悲伤。 三时:即从早到夜(历时很久。三,不表确数。)。刁斗:军中夜里巡更敲击报时用的、煮饭时用的,两用铜器。

14、阵云:战场上象征杀气的云,即战云。一夜:即整夜,彻夜。写士兵的痛苦:辛勤久,空回首。写士兵的痛苦:辛勤久,空回首。边疆的荒边疆的荒凉:飘飖那可度,苍茫更何有!凉:飘飖那可度,苍茫更何有!战争的酷烈:战争的酷烈: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1.这一部分主要交代了什么内容?借代。铁衣代士兵,玉箸代家中的思妇。借代。铁衣代士兵,玉箸代家中的思妇。对比。把征人和思妇放在一起写,更能突出对比。把征人和思妇放在一起写,更能突出征人思乡、思妇断肠的分离之苦。征人思乡、思妇断肠的分离之苦。2.这一部分主要与运用了哪些手法?“久”是“长久”的意思。战士们身穿铁甲辛苦地久戍边疆

15、,家中妻子一定泪如玉箸时时感伤。作者并不是否定出征,而是对造成久戍不归的无能边将进行了强烈的抨击和批判,深化了主题。3.试赏析“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一句中“久”字的妙处。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战士们互相观看,雪亮的战刀上染满了斑斑血迹;坚守节操,为国捐躯,岂是为了个人的名利功勋?死节:指为国捐躯。节,气节。岂顾勋:难道还顾及自己的功勋。你没看见拼杀在沙场战斗多惨苦,现在还在思念有勇有谋的李将军。李将军:指汉朝李广,他能捍御强敌,爱抚士卒,匈奴称他为汉之飞将军。 反问,突出和强调表达的语气和力度。1.“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这

16、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通过用典和对比,讽刺当时将军将领的无能和不恤士兵的艰苦。2.为什么要提历史上的名将李将军呢?(1)暗含两层对比:一是奋不顾身在前线冲杀的战士与沉迷歌舞寻欢作乐的将帅的对比;二是古代有勇有谋、关爱士兵的李广与今日无德无才的将帅的对比。作用:最后四句总结全篇,淋漓悲壮,感慨无穷。“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最后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功勋!他们是何等质朴、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悲壮啊!升华了全诗的主旨。3.诗的最后四句暗含哪两层对比?这四句的作用如何?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赢得大家的喜爱。诗中充分展示了复杂的心理状态,既表达立功边塞的豪情壮志,又对边塞局势与用兵情状提出见解,因此,一方面对战士忠勇报国精神热情颂扬,另一方面又对将领奢靡生活强烈不满,并由此发出对蒙受战争痛苦的家庭的深切同情,乃至于对边将用非其人的讥讽嘲弄。全诗内容丰富,包含着对边塞情势较长时期的见闻感受,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与概括力度。此诗不仅是高适的名篇,而且堪称边塞诗之杰作。为什么这首诗能成为众多边塞诗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善于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