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产业化扶贫典型材料(一)_1

上传人:笑少 文档编号:271141622 上传时间:2022-03-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产业化扶贫典型材料(一)_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县产业化扶贫典型材料(一)_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县产业化扶贫典型材料(一)_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县产业化扶贫典型材料(一)_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县产业化扶贫典型材料(一)_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产业化扶贫典型材料(一)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产业化扶贫典型材料(一)_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产业化扶贫典型材料(一) 县位于XX省西北部、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端,辖12镇12乡,184个行政村,总人口4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万人,全县沙区面积524万亩,有23个乡镇属于沙区,是典型的雨养型农业县,属省定贫困县。为了改变贫困面貌,我县着力开拓产业扶贫开发的新路子,结合各乡镇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确定农业主导产业,有效的促进了农民脱贫致富。我县产业化扶贫成效、主要做法及措施如下: 一、产业化扶贫成效显著近年来,我县累计整合资金4.86亿元,开展产业化扶贫工作,其中财政扶贫资金7505万元,龙头企业扶贫项目贷款贴息430万元,贫困劳动力培训资金273万元,社会帮扶资金3.4亿元,到户小额贷款

2、6360万元,带动全县贫困农户5万余户,平均每户增收2400余元。全县贫困人口由2006年的21.03万人,减少到20*年的7万人。具体成效如下: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产业基地建设步伐加快我县依托自身优势资源,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了烤烟、花生、杂粮、芝豇、金盏花、肉牛、生猪、獭兔等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并扶持龙头企业加强产业基地建设,建立了稳定原料供应基地,农产品质量、经济收益显著提高。截止20*年,全县形成了以满堂红、福兴地等乡镇为核心的烤烟生产基地,栽培烤烟1万亩;以双庙、大四等乡镇为主的红干椒种植基地,种植鲜干椒1.5万亩;以苇子沟、二道河子等乡镇为代表的芝豇生产基地;种植芝

3、豇1万亩;以后新秋、四堡子等乡镇为主的杂粮生产基地,种植杂粮面积2.2万亩;以二道河子、两家子等乡镇为主的生猪产业带,年出栏生猪2.3万头;以五峰、东六等乡镇为主的獭兔产业带,扶持农户养殖獭兔2744组;芝豇、1万亩,以上产业项目实现经济效益1.5亿元,人均增收1800元。 (二)农业产业化水平逐年提升、扶贫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显著提升经精心培育,我县有彰武金谷实业有限公司、彰武谷香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辽宁沃田肥业有限公司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通过贷款贴息等政策扶持以及企业自身经营管理,龙头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快速发展,生产规模逐年扩大,有效抵御了

4、市场风险,带动农户发展能力大幅提升,20*年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完成营销收入8.23亿元,实现利税7千万元。扶贫龙头企业发展不忘回馈社会,支持贫困农户发展生产,资金投入逐年加大,五年来,共带动农户4万户,受益人口16.14万人,年户均增收2200元。全县初步形成“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和“订单农业”的营销机制。金谷公司以向农户免费提供技术、资金的形式推广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并对基地农户的农产品实行优先、保底价收购,市场价格高时随行就市。经产业化扶贫引导和扶持,多家扶贫龙头企业发展不忘回馈社会,努力帮助低收入贫困人口发展致富,特别是辽宁沃田集团率先在企业内

5、设机构中设立扶贫开发办公室,开启了我县产业化龙头企业成立扶贫机构的先河,对龙头企业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三)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贫困农户农技水平明显提高农产品加工特别是精深加工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有效途径,我县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来培植,出台了相应政策,大力发展独具地方特色的名、优、新、特农产品,形成了一批有规模、上档次、出效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县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加大投入,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实现了快速发展。如金谷实业公司,由成立初期的800万元资产,发展成为拥有1.23亿元资产的规模

6、型企业,年净利润达1803万元,年带动贫困农户1800户,年户均增收2300元左右。二是以工哺农,助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20*年,我县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直接为社会创造了2100个就业岗位,并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农业的整体效益,促进了农业种养结构的优化,引导农民调优种养的品种和品质。谷香公司形成了产供销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年带动农户2300户,从事杂粮生产和加工,使农民更多的分享到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三是实施名牌战略,打造特色品牌。我县把打造农业品牌作为农产品加工业经营的重要环节来抓,引导企业创建核心品牌,实现了以品牌促规模,以品牌拓市场,以品牌求效益的良好局面。金谷实业的“锦鹏”商标被评

7、定为“XX省知名品牌”;沃田肥业的“攀长江”、“赛羊羊”等商标也已成为本地区的标志性品牌。我县逐年加大对贫困人口农业生产技能的培训力度,近五年,使用培训资金273万元,开展了水稻、花生、红干椒、棚菜等种植业技术培训,生猪、肉牛、肉羊、獭兔等养殖业技术培训,培训贫困劳动力3万余人,通过培训贫困农户农业实用技术明显提升,也为产业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员基础。 二、产业化扶贫的做法和措施我县主要是围绕四个方面,做好产业化扶贫开发工作。 (一)加强领导,创新机制我县积极探索、创新产业化扶贫工作机制,确保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一是各级领导齐抓共管成立了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县长担任组长,县委副

8、书记、副县长担任副组长,县委办、政府办、财政局、扶贫局等18家单位领导、24个乡镇党委书记为成员。领导小组将产业化扶贫作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抓,每位成员都全力抓农业产业化发展,各部门、乡镇将明确主导产业,各尽其责,各负其职,出实招,见实效。二是创新绩效考评体系。我县责承县委督查室、县财政局XX县区扶贫局等部门组成绩效考评领导小组,对扶贫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实行绩效考评,提高产业发展和扶贫开发在综合目标考核中的比重,确保产业化扶贫工作得到落实。三是强化服务产业化发展能力。根据贫困农民需要,在改善生产条件、优良品种的引进、生产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生产资料供应等方面,进行跟踪指导和服务,引导企业与农户

9、签订供销合同,确定保护价收购,有效化解市场风险,保障扶贫产业项目的顺利实施。四是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为推进产业化扶贫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与省定点扶贫单位的沟通联系,借助省定点扶贫单位的行业优势,支持我县农业产业化建设,形成产业化扶贫的整体合力。五是以产业化发展为点,纵横连带其他工作成面。坚持做到六个结合:即项目扶贫XX县区主导产业相结合,实施扶贫开发项目和促进贫困农户增加收入相结合,扶贫到户项目和龙头企业拉动、专业生产合作社带动相结合,扶贫资金无偿投入和有偿使用相结合,专项扶贫和以定点扶贫为主的社会扶贫相结合,扶贫开发专项工作和打造全县扶贫开发大格局相结合。 (二)因地制宜,做好规划我县

10、对贫困农民增收规划到户,按照“户调查、村统计、乡汇总、县分析”的办法,组织县乡干部到村入户,通过发调查表、交谈等多种形式调查摸底,掌握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制订全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确定重点项目,明确了突破种植业、狠抓畜牧业,促进农民增收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一产为主向二、三产业为主的多元化增收思路,同时组织各乡镇根据贫困村和贫困户实际情况,因村因户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三)突出重点,合理布局近年来,我们把致富产业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工作重点,走“基地+龙头企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之路。我县传统农业种植作物,过去一直是一家一户自发生产方式,我县加强组织和引导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

11、品的发展思路,实施强村大户战略,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在畜牧养殖产业上,我县因村制宜引导贫困户发展生猪、肉羊、肉牛、獭兔等养殖,确保扶持一户,成功一户,脱贫一户。 (四)整合资源,政策支持我县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整合涉农部门资金,将扶贫开发项目进行有机结合,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和政策倾斜。一是用好用足国家扶贫政策,把政府各部门、社会各方面项目资金整合起来,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尽其力、各记其功”的原则,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项目,通过项目带动,促进优势产业的发展。二是加强技术培训。对花生、朝天椒和生猪养殖等主导产业,实施贫困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派驻技术人员入村到户进行技术指导。三是小额贴息贷款项目为贫困户发展生产解忧。近年来我县共争取小额信贷扶贫资金6360万元,支持贫困农户9894户,通过发展产业项目走向脱贫致富道路。农业产业化扶贫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今后我县要把培育特色产业作为主攻方向,以龙头、基地、科技、市场四位一体的开发模式,加快推进产业化扶贫开发的整体步伐,努力实现由扶人、扶村到扶产业的转变,发挥贫困人口的脱贫主体作用和扶贫的综合效应,强化造血功能,推进XX县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第7页 共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