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届五中全会之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续进发

上传人:笑少 文档编号:271139789 上传时间:2022-03-2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7.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七届五中全会之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续进发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十七届五中全会之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续进发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十七届五中全会之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续进发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十七届五中全会之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续进发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十七届五中全会之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续进发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七届五中全会之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续进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七届五中全会之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续进发(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七届五中全会之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续进发 第一篇:十七届五中全会之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续进发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续进发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10月18日在北京胜利闭幕。这次全会一项重要议程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努力方向。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事关“十二五”乃至更

2、长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发展是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潮流,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全会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五个坚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五个坚持,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定了明确的路径。随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取得实质性进

3、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必将迎来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的新局面。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期,工业化进程也进入了后期初段,经济综合实力已位居全球第二。但在经济蛋糕越做越大的同时,民生的改善和经济实力的增长的不协调、不匹配的现状也越来越突出,经济建设和民生改善失衡,收入分配失衡,整个社会未能普遍均等的享受到经济改革的成果,“这已经成为了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和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正是由于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失衡,公共物品短缺,大多居民进行储蓄,制约了消费,影响了内需的扩大,也限制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的五年间,中共中央政治

4、局共召开50多次会议,其中许多议题涉及经济、民生问题。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十一五”期间,无论是经历经济的“寒暑”,还是直面灾难的冲击,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是摆在党 1和政府面前的头等大事。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过去五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全会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明确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济平稳较快

5、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这是一幅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宏伟蓝图,也是我们党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行动纲领。目标清晰,催人奋进。此次五中全会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了经济增长方式的抓手和立足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会对中国进一步推进“民生工程”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目标。 全会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

6、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所谓发展不是简单地看gdp。在转型发展中,老百姓更看重的是收入增长、是福利保障。”我们可以展望,在未来的几年中,民生将得到着力保障和改善,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面对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日益凸显的战略地位,全会提出“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

7、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此,全会强调“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全会提出这些新的要求,体现了党中央对文化发展的新2思路和新部署。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也是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文化产业的快速增长,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全会提出的“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一揽子改革方案,让人们对中国深入推进改革有了更多期盼。 站在两个五年规划时空交替点上,我国

8、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会及其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必将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我们作为一名研究生,应该发扬我党的先进性和以人为本精神,心怀人民、服务人民,坚决拥护全会精神和重要决议。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向广大群众做好宣传的同时,更要结合全会精神,努力把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的丰硕成果,转化为促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党建工作创新发展、带动广大人民实现生活富足的生动实践。努力把国家政策与现今所学专业紧密联系起来,在党的政策指引下发展自己,同时也让自己能够更加有效地为中国

9、的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篇: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 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确定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这是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宏伟蓝图,也是指导经济社会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我们要全面把握新的目标要求,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统筹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

10、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一、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以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续奋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3.6万亿多元(现价,下同),按汇率折算,迈上10万亿美元的大台阶,占世界经济份额13.3%,一年增量相当于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594美元,按世界银行标准,居中高收入国家中等水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9万元和1.1万元。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这确实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从这个起点出发,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

11、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时,初步预计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可达17万亿美元左右,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发展将开始向更高水平迈进。 党的十八大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不仅现在如此,即使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以后相当长时间内依然如此。目前虽然从总量上看,我国主要经济指标已居世界前列,但按人均算就排到后面了。我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的70%、美国的1/ 7、欧盟的1/5,排在全球第80位左右

12、。按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排序,我们在第91位。从综合发展水平看,特别是在创新能力、劳动生产率、社会福利水平等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时,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大体也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90%左右。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我们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和人才红利,努力把经济潜在增长率充分发挥出来,推动我国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实现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

13、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初步测算,“十三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增长速度需保持在6.5%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才能实现翻一番目标。即使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之后,相当长时间仍需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才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因此,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是我们长期的任务。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要长期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水平。世界上不少发展中国家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就是因为没有实现转型升级,经济长期停滞,结果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我们提出“双中高”,是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

14、、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双中高”是两位一体、互促共进的。只有保持中高速增长,才能为转方式、调结构留下空间,为迈向中高端水平创造好的条件;只有迈向中高端水平,才能既扩大需求、又创造供给,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超过10万亿美元高基数之上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在新旧动能转换时期,要实现“双中高”并不容易。从国际看,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复苏进程艰难曲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交融,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多变性必然会影响到我国。从国内看,我国正处在“三期叠加”阶段,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逐步显现,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劳动力成本上

15、升,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推动经济从粗放增长到集约增长的升级发展,从过度依赖投资拉动到消费和投资协调拉动的转换,是一个充满阵痛、十分艰难的过程。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同时,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有不少有利条件。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在孕育形成,将给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在深入推进,经济发展有很大的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近两年多,面对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和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取得显著成效。经济保持7

16、%左右的增长,增速仍居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增量比过去两位数增长时还要大,而且经济结构出现积极变化,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形成,民生不断改善。这些成绩确实来之不易,也增强了各方面的发展信心。 实现“双中高”,要充分挖掘内需潜力,激发和释放发展新动能。我国基础设施仍比较薄弱,产业装备亟须升级改造,有效投资需求有很大潜力。同时总储蓄率保持在较高水平,社会资金充裕,扩大有效投资也有条件。要创新投融资机制,更多运用市场化办法,继续加大对中西部铁路和公路、水利、棚户区和危房改造、城市地下管网、农村电网等基础设施薄弱环节投资,增加对先进制造等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投资,提升投资效率,更好发挥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目前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已达60%左右,要着力扩大居民消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