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席国良曹志英乐享人生的三重保障 孙展 86岁的席国良老人曾是北京市月坛中学的副校长,他曾获江苏省劳模,桃李满天下他的老伴曹志英是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参与提出了“放心粮油”“光盘行动”等涉及粮食安好的重大建议与观法,被评为商业部“三八”红旗手两位老人不但事业告成,还携手击退了癌症的伏击,一起走过了54年的婚姻历程,在“病魔”面前,他们用乐观演绎“最浪漫的事” 曹志英老人白发如雪、精神抖擞,面带慈祥的笑容看到她的状态,谁也想不到她竟是一位饱经疾病磨难的高龄癌症患者她热心地招呼我们坐下,手脚利落地拿出打定的资料,老伴席国良自然而然地为妻子拉开椅子两位老人相互扶持紧挨着坐下,不需言语就能感受到相濡以沫的温情 对两位老人的采访,安置在他们最熟谙的老干部活动中心,伴着初夏的徐徐清风,他们将自己健康长寿的名贵阅历娓娓道来 由于责任与亲情,所以不惧病魔 曹志英和老伴席国良都是江苏人大学毕业后曹志英被调配到粮食部工作,而丈夫那么成为江苏当地大名鼎鼎的数学名师他们肩负着创办祖国的重任,为工作东奔西忙,结婚13年间,一向过着“牛郎织女”的生活。
1985年的夏天,时任粮食部高级工程师的曹志英负责各地大型面粉厂、粮库的设计与创办,频繁出差,工作特别繁重,同时老毛病三叉神经痛时刻磨折着她,她往往一口水都咽不下,严重时甚至话都说不出来,以笔代言 看她日渐消瘦憔悴,领导和同志们都劝她早点去医院,她却坚持等到工作告一段落后才去看病初步检查后,专家坚决让她再做一些检查,“结果我被确诊了乳腺癌,已经分散到淋巴时隔多年,曹老轻描淡写地回忆起那段惨痛的记忆 三十多年前,国人对癌症缺少熟悉,几乎是谈“癌”色变面对医生“只能活两年”的警告,假使说内心没有一点焦虑和惧怕,那是不成能的曹志英当时只有45岁,国家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持续进展期,正想好好干一场,没想到癌症来得如此突然、严峻,仿佛人生突然就来了一张黄牌,并且红牌就在死神的口袋里想到年幼的孩子,想到未竟的事业,她心如刀绞 面对死亡,她擦干了眼泪,拿出科研工的钻研精神,该治病就治病,该工作就工作手术后,她一边积极治疗,一边持续工作,为国家粮食产业的进展、交流奔忙,直到60岁时在儿女的猛烈要求下,才彻底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 由于锲而不舍,所以向“死”而生 交流过程中,曹老的乐观与超脱,给在场的全体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曹老快人快语地说:“80岁,我分外知足,尽管我曾被医生‘判了死刑的人,但是这件事从来没有困扰过我,活着的每一天都分外开心 她总结战胜病魔要留神三个方面:一是对疾病的态度一般人谈癌色变,但曹老认为,只要有良好的心态,正确模范的治疗,癌症是可以战胜的在三十多年前,癌症治疗方法和手段还很落后曹老拿出工程师的钻研精神,主动跟医生磋商治疗方案,积极合作治疗她翻阅了不少医学论文,有意识地向医生们请教各种治疗方案,她决心确定要尽100%的努力,去争取最大的生存率! 曹老说,好多癌症患者挚友会钻牛角尖:苦苦思量患癌的理由,还有人“太想治愈癌症了”,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负担其实,抗癌要有“最正确治疗思路”,还要有“最正确心态”曹老说“最正确的治疗思路”就是“探索自己身体的临界点”,而“最正确心态”就是“别慌,与癌共存是常态” 保障健康生活的其次方面,就是对待工作的态度病情刚刚得到操纵,曹老就返回工作岗位,坚持全天上班尽管领导和同事都劝她多休息,但是曹老坚持要做一些事情退休后她到中国粮油学会工作6年,分别承担国家一级学术期刊《中国粮油学报》主编,后又承担学会学术交流部和科技交流部主任,承担过《中国食品报》的评报专家。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年她起草和推动了中国粮食协会在全国实施的“放心粮油工程”,十几年来,这项工程得到了国家粮食局的重视,取得了显著的劳绩,放心粮油工程的作用日益凸显,最重要的是使全行业熟悉到以国家标准为准绳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健康生活的第三道保障曹老说,年轻时她对生活的态度就特别简朴,对名利能让就让,对荣誉能躲就躲,每天乐呵呵的,没有什么烦扰同学和同事笑称她是个“玻璃人”,明净纯粹她退休后,又积极加入书画班、歌咏班,活动圈子大,加上原来的同学群、老乡群,她走到哪里都有挚友,每一天都有崭新事,从来没有觉得落莫和无聊 由于心底无私,所以无所畏惧 2022年,席国良老人采纳了一次胃癌大手术,割去了4/5的胃癌症同时惠临到夫妻俩身上,真的是不幸,但是两个人谁都没有被癌吓倒,而是正面迎敌席老说,他们一路走来,靠的是一种精神 席老在调入北京之前,是江苏响水二中的校长,曾教过数学从拿起教鞭的第一天起,他就全身心地扑在学生身上,认专心真上好每一堂课如今他可谓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成为各行各业的翘楚,有的甚至成为科学家、院士 身为一个有60年党龄的老党员,席老把教书当艺术,用一生去追求;把育人当事业,用生命去奉献。
而今,他不再是一个气宇轩昂的少年,时间已经把他变成一位两鬓如银的老者,但他依旧怀着满腔热心,提起师德与学风创办,照旧大气昂扬 骄人劳绩的背后必有席老多年悄悄的坚守席老说,20世纪60年头,教学条件特别繁重,教师资源慌张,环境的恶劣更激发了他工作的热心他投入真情,在工作中满腔热心、真心实意,始终做到以极大的热心投入到工作岗位上来他下真功夫,在工作中乐于奉献,不怕劳心、吃力和流汗,工作真抓实干,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务实干一干,他几乎与学生同吃同住,全身心的付出讓他和学生的心更贴近他把品德教导放在教书育人的第一位,不忘职业初心,做好自己的本分,既教好书又育好人,在教学与人才培养中,真正传授学识、培养才能,以自己丰厚的学养、聪慧和言传身教,培养、教导和影响了一届一届的学生 陶行知曾经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席老是这样认为的,也是这样做的 由于不舍分开,所以不会“落后” 对于这样追求无私奉献的老伴,曹志英老人是既高傲又心疼,她说,当年就是看中他的人品,才义无反顾地嫁给他,承受着两地分居的艰苦在自己生病时,席老一边忙工作,一边贴心地照管她,热心地激励她,陪着她战胜病魔。
而席老患病的时候,曹老也是一样无微不至地侍奉他,每天早晨5点就带着用心烹饪的汤汤水水赶到病房,子女们觉得她这样很辛苦,屡屡奉劝由他们来陪床,但是曹老想亲自照管老伴当年丈夫成为她战胜病魔的后盾,如今她也不会让老伴在喜悦晚年生活的路上“落后” 他们互敬互爱,成为子女的模范曹老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她和丈夫很重视言传身教,从小他们就教导孩子确定要成为良善的人人们都说有爱的家庭都是孝顺孩子,一儿一女确实也是特别孝顺,总是想方设法地让老两口舒心畅快 他们都是喜欢生活的人,当他们病情好转之后,都拿起了书本,夫妻俩经常一起研读医学书籍,并结合实际,从癌症患者的饮食、磨练、心理等方面举行研究,但是对于各种抗癌方法,两位老人有自己的判断,不盲从不轻信,择其善者而从之,不仅自己受益,他们还报告周边的挚友 如今,老两口每天的生活分外规律,曹老每天从5点半开头外出健走磨练,磨练一个小时左右而席老那么在自己的小院子里繁忙,他种的月季绚丽多姿,种的杏树果实累累席老还把从山里收集来的废弃树根捡回家中,每天专心琢磨,创作出精良的根雕拐杖和好玩有用的按摩仪,真是心灵手巧 老两口同进同出,老年活动中心、护城河边、北海公园……时常有他俩相依相伴的身影。
他们还童心未泯,疫情好转后,两人外出散心,在公园里一起压跷跷板,他们笑得更加开心,场景又和暖又心爱,“癌”确定是怕他们的“活力”吧,它没有再扰乱他们 猜你热爱 病魔老伴癌症 敬仰春天延河·绿色文学(2022年4期)2022-06-08同心战病魔老友(2022年3期)2022-03-25放疗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2022年4期)2022-12-12和老伴一起洗脚老友(2022年11期)2022-11-22不想再见了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2022年3期)2022-07-17中国癌症分布图眺望东方周刊(2022年36期)2022-09-28主动出击:将癌症歼灭在萌芽状态群众医学(2022年4期)2022-05-26退休老人就怕闲现代养生·上半月(2022年4期)2022-05-25预防癌症的一般指南祝您健康(1988年2期)1988-12-31它给了我与病魔搏斗的士气青年文摘·上半月(1984年1期)1984-11-01—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