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农民增收情况的调查 (7)

上传人:笑少 文档编号:270923478 上传时间:2022-03-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乡农民增收情况的调查 (7)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乡农民增收情况的调查 (7)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乡农民增收情况的调查 (7)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于乡农民增收情况的调查 (7)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乡农民增收情况的调查 (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乡农民增收情况的调查 (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乡农民增收情况的调查 根据指示,县委办、县委农工委、县统计局有关人员组成联合调查组,采取找村干部座谈、入户调查及查阅资料等形式,对乡农民增收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乡位于我县北部山区,北接*乡,南接*镇,西接*乡,东与*市*县接壤。距县城70公里,全乡幅员面积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767亩,辖6村37社1177户4655人, 有劳动力2552人。境内山高坡陡,地广人稀,荒山林地面积为8.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8。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全乡通公路里程为52公里,有1个村9个社未通公路。矿产资源丰富,主要以铁矿、长石矿为主,现有矿产开采、加工企业10家。主产玉米、魔芋、油菜等粮经

2、作物,粮食播种面积9685亩,2003年粮食总产量2610吨,人均占有粮食560公斤。2003年全乡农业总产值为650万元,工业总产值为368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01万元。去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比全县平均水平低116元。 二、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努力找准农民增收的着力点1、黄羊。去年全乡存栏黄羊4500只,今年计划发展养羊大户100户,新增黄羊5280只,其中新购黄羊2280只,配套种草500亩,年末存栏达10000只,年末新增出栏2000只。按年末新增出栏2000只,平均每只黄羊30斤,每斤市场价5元计算,可获收益30万元,扣除养殖成本10万元,农民可增收20万元,人均为42.96

3、元。 2、中药材。主要计划种植天麻15000窝,大黄、黄连、丹参、芥子等中药材800亩。目前天麻项目已经与陕西XX县区天麻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合同,进入实施阶段,明年可见效。今年种植的大黄、黄连等中药材长势良好,年内有300亩大黄可见效,较上年新增150亩,可新增经济收入19.5万元,农民可增收15万元,人均为32.22元。 3、生猪。全乡计划户均增养生猪2头,年末存栏达5875头,按户均比去年多出栏1头生猪算,共新增出栏1177头,按每头扣成本后均价150元算,农民可增收17.66万元,人均为37.5元。 4、魔芋。全乡新增魔芋面积300亩,每亩产量可达2000斤,每斤按去年最低销价0.80元

4、算,可实现收入48万元,扣除种子、劳力、运输等成本共30万元,农民可增收18万元,人均为38.67元。 5、劳务输出。今年,该乡白玉二社有20人进入*矿业公司务工,月均收入达1000元左右;火炬四社有110人在本乡农民何金钊开办的*天水县金矿务工,月收入800元以上;柳垭四社有85人在本乡农民罗国中开办的*灵宝县金矿务工,月收入750元以上;三处共新增劳务输出205人,全乡今年劳务输出总数达到678人。按每人每年扣除生活费等开支后的收入为2000元算,可实现劳务收入41万元,人均可88.08元。仅以上五项,全乡今年人均纯收入就可增收239.43元。 三、拓展思路,增添措施,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1

5、、形成了清晰的思路和制定出得力的措施。年初,乡党委政府就立足乡情,因地制宜,扬山区之长,避山区之短,提出了“强化三大产业,打造两个亮点”的发展思路,即:发展以南江黄羊和生猪为主的畜牧业,发展以天麻和黄连为主的中药材业,发展以核桃为主的干果业,打造黄羊养殖基地乡和天麻种植专业乡两个亮点。实践证明,这个思路是符合全县农业发展方向的,是山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正确的路子。同时,还提出了“政府引导,农户实施,干部树榜样,群众跟着干”的二十字工作措施,做到了放手让农民干而不放任自流,干部参与帮扶而不全部包揽,促进了实行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使农民主动适应市场。 2、破解了山区农民增收的三大瓶颈

6、。一是破解了资金瓶颈。乡政府主动为养殖大户协调小额信贷资金10万元,目前已落实到农户8万元。养羊户修建圈舍,国土部门只办手续不收费,林业部门按优惠60收费,凡种草的农户,政府承担40的草籽资金,增加了农户的积极性,减轻了养殖大户负担。二是破解了信息瓶颈。投资80多万元开通了程控电话,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养殖大户冯学平还花4500多元从4公里远的乡政府把电话线拉到了家门口,解决了自己和周围群众通信难的问题。同时,今年5月,乡政府还组织春笋、白玉等四个村村干部10余人到陕西参观考察,使他们走出了山门,学到了先进的药材种植和管理技术。三是破解了观念瓶颈。乡干部和助农增收团干部一道,逐村逐社召开社员大会,传达一号文件精神,宣传党的惠农政策,消除农民的疑虑,改变山区农民传统的小农意识。为转变农户的传统种养观念,该乡还请县畜牧业局的专家举办黄羊养殖技术现场培训,现场发放养殖资料100余本,让农民在技术上吃上了定心丸。 3、探索出山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模式。一是机关干部当业主,实现了科学实用技术与农业生产的紧密结合。该乡林业站站长黎贵孝筹集资金近10万元,在柳垭村种植黄连320亩,今年可收入6万元,并为本村群众免费提供黄连幼苗, 第4页 共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