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X县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思考

上传人:笑少 文档编号:270921697 上传时间:2022-03-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XX县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XX县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于XX县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关于XX县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关于XX县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XX县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XX县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思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XX县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思考 康忠全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加快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手段。近年来,XX县区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坚持科学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创新机制,积极探索发展新路,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快速稳步发展。 一、我县农业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和主要特点 (一)基本现状 XX县区下辖5镇3乡(其中1个朝鲜族乡),63个行政村,农村人口4.2万人。耕地111万亩,其中机动地1.9万亩。种植业以水稻、玉米、大豆、瓜菜为主,养殖业以奶牛、生猪为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

2、收入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问题和中心任务,也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的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积极采取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等措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农民收入实现快速、稳步增长。截止2010年末,村级固定资产总值4,777万元,实现农业增加值6.54亿元,年均增长18%,是“十五”末的2.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9000元,年均增长18.5%,是“十五”末的2.3倍;粮食总产量6.15亿斤,年均增长16.6%,是“十五”末的2倍;奶牛存栏和生猪饲养量分别达到1.45万头和28万头,年均增长18.6%和

3、6.1%,分别是“十五”末的2.3倍和1.4倍。 (二)主要特点 一是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途径看,实现形式多样化。各乡镇在支持和引导村集体经济发展实践中,通过资源开发、兴办企业、反租倒包、招标承包、股份合作、市场带动、扶持发展等多种形式壮大村域经济,促进村级集体增收。如东明乡黎明村从省开发办争取100万资金,建起了民族风味咸菜加工厂,今年将以对外发包或投资入股的方式正式投产,村集体收取的承包费;召兴镇裕丰村招商引进生物有机肥厂,村集体每年有近10万元收入;团结镇利用闲置校舍、废弃地招引项目、资金,扶持和引导各行政村因地制宜,重点发展了以粮食仓储、深加工、建筑材料为主的产业项目。目前,红旗村水稻无

4、土育秧基质生产项目投产达效,工农兵米厂实现引资合作经营,工农兵塑料编织袋厂、东风村免烧砖厂三个已建小工企项目基本实现与市场的有效链接,东方红、嘟噜河、红卫粮食烘干塔等项目也已建成达产,通过小工企发展就地转化农村富余劳动力,盘活了集体闲置资产,增强了村集体经济实力。 二是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构成看,收入结构比较单一。在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条件下,大部分村民凭借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和自身的聪明勤奋先富了起来;然而一些村由于忽视统的一面,村集体经济并未获得有效发展,一些乡镇企业和村办企业停产倒闭或改制,村集体入不敷出。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长较

5、快,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却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绝大多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为机动地发包收入和财政转移支付款,自身“造血功能”严重不足。据调查资料显示,2009年度,肇兴镇“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为129万元,其中:财政转移支付42万元,机动地及网滩发包收入23万元,机动地粮食补贴收入17万元,修路采沙收入14万元,其他收入23万元;总支出是117万元,其中:人员工资16.6万元,办公经费12万元,财政实扣五保户供养6万元,其它支出73.4万元,结余资金12万元,这在全县乡镇村集体收入来说居于上游。名山镇名山村 的村集体收入主要依赖于财政转移支付和机动地发包,获得的收益用于基本建设后所剩无

6、几。其它无机动地发包的行政村,每年仅靠财政转移支付款来勉强维持村委会的正常运转。 三是从村级集体经济区域布局看,发展程度不平衡。由于受自然环境、基础条件、区位优势、班子状况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乡镇之间,甚至同一乡镇中村与村之间的差距也是越拉越大。如团结镇17个行政村中,村财收入较多的有红卫村、东方红村、东风村、工农兵村、前卫村、勤俭村,这些村村集体收入一方面来源于财政转移支付,另外一方面村里有一定的机动地、林地、专业合作社或是房屋等固定资产,通过发包机动地、林权改革、房屋出租出售以及合作社运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其他行政村由于没有机动地和固定资产,则完全依靠

7、财政转移支付,有的村屯甚至因为负债过重,被债权人告上法院,强制执行了部分欠款,严重影响到村委会的工作和正常经费支出。东明乡村集体流动资产为187万元,而全乡村集体负债总额为200万元。北部山区的太平沟乡兴河村村集体经济资产为32.47万元,而负债91.41万元,“空壳村”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另外,有许多行政村看上去每年有几万元的收入,实际上欠银行贷款,集体公用资金往往是负数。村集体“无钱办事”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由于我县各乡镇在地理位置、资源分布、自然条件等方面存在着一定差距,这是影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客观原因。主观原因具体表现为人的因素。主要表现为四缺,

8、一是缺认识。观念的滞后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空间,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留下了“盲区”和“空白”。一些村干部和群众文化水平较低,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对新形势下发展村集体经济缺乏正确认识,认为在单产发包 到户的今天,再发展村集体经济已不合时宜;再加上部分村干部畏难思想严重,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在发展上迈不开步子,这就导致在一些村出现了无人关心集体经济发展、无人负责抓集体经济的局面;另外有很多村认为现在发展集体经济困难多,上级政府应该像对待城市一样承担村级公共服务,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等、靠、要”思想。二是缺思路。一些村干部缺乏市场意识和经济头脑,有的村干部则忙于具体工作,还要顾及自家的生产和生活,很少

9、把时间和精力用于发展集体经济上,不能很好地寻求发展路子,容易满足于出租房屋、土地、林地等微小的租金收入,对发展集体经济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思路,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项目带动和支撑。三是缺资金。在改革开放初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过程中,一些村将几乎所有的耕地、山林分包到户经营,导致可开发利用的村集体资源缺乏,村集体固定经营性收入项目少,无集体资产可盘活使用,造成大部分村集体经济基础差,底子薄,甚至还差账欠债,即便是有了思路也难以筹足启动资金,发展新项目道路艰辛。四是缺管理。部分村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不强,发展思路不清,发展措施不力,加之农村人才资源匮乏,农村优秀人才外流,虽然发展了项目,但

10、跟踪管理不规范、不到位、不善于经营,导致村级集体经济难于得到持续稳定发展;少数村委会、村民小组在村务公开、财务管理、民主议事等工作中,不能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民主理财形同虚设。加上少数村干部法制观念、民主意识、自律意识不强,尊重村民民主权利不够,集体资产管理处置不依规、不依法、不依程序,导致集体经济财务不清、管理混乱,甚至造成集体资金和财产的流失,极大地挫伤了群众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 三、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1、在统一思想、形成合力上求突破。一是营造积极的舆论环境。切实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舆论宣传,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基层干部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旗帜鲜

11、明地引导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积极鼓励村干部理直气壮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二是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要围绕实施“强基工程”,坚持分类指导,因村制宜,明确各村的发展定位和产业空间布局,确保项目落地有载体、发展有平台。对工业主导型的村,在用地、立项审批上给予优先;对特色农业、旅游农业和商贸主导型的村,在税收、项目资金上给予帮助,推进村级经济集约化发展。三是营造轻松的发展环境。积极引导村干部把思想注意力、工作精力更多地投到抓发展上来,把有限的村级财力、物力等资源要素更多地集中到发展经济上来,保护基层抓发展的积极性。正确处理好加快发展与兼顾农民利益的关系,化解各类不稳定因素;要切实关心农

12、村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为村级经济发展营造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 2、在因村制宜、拓宽思路上求突破。一是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充分利用农林资源和荒山、荒水、荒地、荒滩等自然资源,通过集体独资或联合农户参股等形式开发建设特色农产品种植或养殖基地,然后通过发包即专项承包经营增加村集体收入。要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理念,依托天蓝、地肥、水净的自然优势,进一步发展状大绿色食品水稻、万寿菊、瓜菜、水飞蓟等绿色、特色经济作物的种植,努力形成特色农业块状经济,二是依托存量资产发展物业经济。地处城乡结合部、工业园区、旅游度假区等周边的村,可采用村单独建设、村村联建、异地购置等方式开发建

13、设街面商业用房等集体经济发展用房,获得稳定的物业租赁收入;对空置校舍、旧厂房等各类集体所有用房进行整修改造,通过出租、入股等方式,发展村集体物业经济。三是依托生态优势发展休闲旅游经济。要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生态优势明显的特点,通过招商引资,以集体资源参股等形式,发展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山水生态游等,增加集体资源开发收入和服务经营收入。如团结镇充分发挥位于三江湿地保护区的地理优势,适量进行湿 地观光游、农家游开发,拓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新途径;名山镇名山村借助全省旅游名镇开发契机,可作村集体资产以入股形式开发建设旅游产业,太平沟乡太平沟村借助全县黄金古镇建设,依托区位优势发展家庭旅馆、

14、特色农村饭等旅游经济。四是以“携手共建”、“三级联动”等活动为契机,借力发展。继续采取部门包村和领导帮扶联系点制度,通过政策上引、资金上扶、项目上带、信息上联等途径,帮助引进一些项目、资金和技术,创造发展条件,增强造血功能,努力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3、在以人为本、提高素质上求突破。一要选好“领头雁”。及时调整那些思想守旧、不思进取、发展村级经济业绩平平的村干部,真正把一批年纪轻、文化高、观念新、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而不出事的优秀党员选拔到村级领导班子中,把政治素质高、发展有本事、群众信得过的能人型、带动型的党员村干部和党员群众推到村书记的位置上,以实绩论英雄,凭本事坐位置。二要加强

15、对村干部的培训。借助县乡党校、农技校、农村远程教育站点等强势资源,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培训村级干部,重点加强对国家产业政策、经济法规、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基础知识和业务理论的培训,提高村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实战能力。三是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纳入乡镇、村干部目标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作为考核乡镇、村干部的重要依据。对在一定时期内村级班子建设和村级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的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要制定能充分发挥村干部工作积极性的误工补贴制度,建立和完善对干部工作业绩和收益挂钩制度,充分调动农村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XX省XX县区委组织部 第9页 共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