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05识字(二)-04人之初-教案02

上传人:优****源 文档编号:270916019 上传时间:2022-03-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05识字(二)-04人之初-教案0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05识字(二)-04人之初-教案0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05识字(二)-04人之初-教案0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05识字(二)-04人之初-教案0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05识字(二)-04人之初-教案0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05识字(二)-04人之初-教案0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05识字(二)-04人之初-教案0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人之初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13个生字;正确书写7个生字。2、有节奏感和韵律感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认识13个生字;正确书写7个生字。教学难点:有节奏感和韵律感朗读课文。教学准备:课件、课本、卡片教学过程:一课时一、揭题示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8、人之初,请同学们和我一起书写课题。师板书课题并口述目标:二、比赛读课文:(第一次“先学后教”)第一场比赛:比谁字音读得准1、自己练习读,还有不认识的字问同桌。2、老师范读,学生仔细听清字音。同学们听得很认真,现在,自己赶紧试读一遍,有不会读的字词画上符号。3、指名轮读。(一人一句,以学困生为主,尽量让多点人发言,大量暴露问题。)朗读比赛,

2、比谁读得字音准,句子流利,声音响亮。5、课文读得字音真准!生字宝宝能不能难住你?之 初 性 善 习 教 迁 贵 专 幼 玉 器 义6、生练读一一同桌互相检测,再指名读。(充分发挥兵教兵)7、口头扩词练习。 有错及时纠正,师适时板书、引导。8、去掉音节找刚读错的人再次读。字音大家能读准了。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场比赛:比谁能流利朗读课文。先给你 们2分钟练读时间,待会我们继续比赛。三、课文读得流利。(第二次“先学后教”)时间到,想读的请举手,找谁呢?都想啊!这样吧:我们小组赛读吧?1、生自由练读(2分钟)2、男、女赛读男生的声音响亮,女生的声音优美,如果合起来读相信会更好的。来齐读一遍。3、齐读课文

3、课文读得真是既正确又流利。最后我们进行第三场比赛,比会写字写得正确、规范。四、比赛会写字(第三次“先学后教”)1、师出示会写字,学生观察。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生字,注意它的笔顺笔画、在田字格中的 位置及压线笔,并自己书空一遍它的笔顺。2、生说笔顺齐书空。 3、生说提醒的地方。4、生描红并练写。写最不好的两名学生上台临摹。指名上台纠正。师适时引导总结。生再练写。 五、当堂训练:写生字并组词。六、板书设计二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偏旁“贝”。背诵人之初。3、体会和理解人之初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教学重点:认识偏旁“贝”;背诵课文。教学难点:体会和理解人之初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传统文

4、化的丰富内涵。教学准备:课件、课本、教学过程:一、揭题示标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8、人之初 ,请跟老师口述目标:二、理解课文(第一次“先学后教”)1、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句话?标上序号。2、自己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每一句给我们什么启示?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反馈。预设: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一个人从小差异不大。但在成长过程中,彼此之间的差异会越来越大。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如果不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教育,那么他善良的本性就会改变。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教导他专心致志,始终如一。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是非常不应该的。小时候不努力学习,将来长大了能有什么作为呢?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玉如果不打磨,就不会成为精美的玉器。人如果不努力学习,就不会明白事理。认识偏旁“贝”。4、简单介绍三字经,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三字经是古代一本启蒙书。一共有一千多个字,但包含了很多内容,有许多有意思的故事,海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三、第二次“先学后教”(背诵课文)1、快速连读,练习背诵。抽背展示,并让背诵的学生交流自己快速背诵的方法,其他借鉴学习。3、加入动作,自由轻声背诵课文。四、当堂训练: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的读一读,记一记。五、拓展活动:课后在图书室找到三字经读一读,背一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