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描写秋天的诗小学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碎****木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3.84KB
约3页
文档ID:270898664
描写秋天的诗小学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_第1页
1/3

描写秋天的诗: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解释  [1]端上人:名端的和尚上人:和尚的尊称  [2]底处:何处阑:栏杆渺:高远,辽远  [3]偏:边  [4]阴沉画轴:诗人身处佛地,古木参天而暮色苍茫,眼前图景如一幅褪色的画阴沉:黯淡  [5]枰:棋盘葑:菰根,俗称茭白根葑上田:又称架田古人活用水田,将木框浮于水面,框内布满葑泥,水涨水落而架田不*赏析  林逋隐居杭州时,在西湖孤山结庐孤山之有孤山寺,这是他经常喜爱登览的胜地该诗写一个秋日的黄昏,诗人在孤山寺端上人房内饱览山上风景诗以素淡的笔触,描绘出幽邃的风光,造成一神幽寂的意境而这种境地,正是林逋这位幽人(隐士)所眷恋的  首联破题领起:诗人凭栏远望的地点在孤山寺端上人房;至于房的方位,孤山塔后有一座阁,房间就在此座寺阁的西边诗人凭阑纵目时,思绪飞得很远、很远他并没有明说幽思因何而起,而是将笔荡开,于颔、颈二联画了四幅风景画  画面在“望”中一幅幅依次绽开。

先是一幅“方外寺”:阴森森的树林里,隐模糊约地出现出几所寺院诗人身处佛地,所以第一眼看到的便是佛寺暮色苍茫,远远望去,这个风光暗淡得就像一帧退了颜色的约画寺在“画轴”之中,想象奇异眼中是画,诗笔下也是画画境安静幽深,正见方外本色再是一幅“葑上田”诗人转移了一下视角,但见水面上零零星星地漂浮着一块块的架田,如同那棋盘上割下来的方格子枰,棋盘以棋盘方格譬架田,比方贴切其时夕阳西下,夜幕将临,农失们都已荷锄归家了,因此画面上空无一人,格外安静  接下是一幅“空中鸟”:诗人举头瞻望天宇,只见寥廓秋空之中,间或飞过一只伶仃的小鸟诗人抓紧将这“独鸟”捕获进画中,又涂上几抹秋云作为背景  最终绽开的是一幅在“墟里烟”:夕照之中,什么都没有,唯有袅袅寒烟(秋已深,炊烟在秋空之中,也带有深秋的寒色了)萦绕半空,这说明,四周村落的人家已在点火做晚饭了这幅诗人略略低首绘下的画,意境空寂,颜色也淡得不能再淡了  寺、田、鸟、烟四轴风景图,呈现的正是高僧端上人日日置身其间的那个幽深清寂的环境此种环境,与这位幽人断绝尘想、潇洒物外的舒适心境、闭逸情致正相吻合因此,他从中领会到了莫大的兴味,渺然幽思便由此而起,令他久久留连,迟迟不愿归去。

  末联便直抒这种倾慕心情,诗人道:我迟迟逗留着,不舍得归去今日之游,我愈加宠爱这块胜地了,由于,它与我的庐舍相近近,我得以迟归,又得以常来现在,快要掌灯吃晚饭了,我也该同去了不过,等那雪花纷扬时,我要重来此地,欣赏那银装素裹的世界  这首七律以工于写景着名,不仅“诗中有画”,而且手法高妙颈联在词序的排列上作了周密的调动,画面就在宁谧中浮动着一股生动的灵气而颔联,则因其奇异的想象与贴切的比方,更受后世诗人们的激赏,仿效之句也最多如滕岑有“何人为展古画幅,尘暗缣绡浓淡间”(《游西湖》),程孟阳有“古寺工如昏壁画”(《闻等慈师在拂水有寄》),黄庭坚有“田似围棋据一枰”(《题安福李令朝华亭》)、“稻田棋局方”(《次韵知命入青原山石》),文同有“秋田沟垅如棋局”(《闲居院上方晚景》),杨万里有“天置楸枰作稻畦”(《晚望》),杨慎有“平田如棋局”(《出郊》),等等,因此王渔洋品评此联“写景最工”(《池北偶谈》),是有道理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