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教学设计[定稿]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270892247 上传时间:2022-03-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定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泊船瓜洲教学设计[定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泊船瓜洲教学设计定稿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泊船瓜洲秋思,激发学生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中引用诗词的兴趣。2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3.通过两首诗词的对比学习和拓展,体会作者对家乡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思乡诗词的一般特点。教学重点:品味语言,积累并内化诗句,体会作者怀乡思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体会两首诗词在表情达意上的异同,感受思乡诗词的一般特点。学习方法:借用注释,朗读涵咏, 课前预习:1针对课文内容有侧重地查阅资王安石的资料,对他们的基本情况、籍贯故乡、人生履历有所了解,并做简要地记录。2借助注

2、释、工具书、联系语境,正确流利地朗读三首诗词,并尝试读懂古诗大意。 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1.同学们,我们上了五年小学了,一定学习过很多很多古诗,谁来站起来背诵一首,让老师欣赏欣赏! (指名背诵)2.刚才大家背诵的古诗中间,有写景的,有叙事的,有表明心志的,也有寄托情感的,有豪迈奔放的,也有细腻委婉的,老师今天也带来了几首古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3.读后提问师:这几首古诗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都是思念家乡的) 师:思乡是一种平凡而有高尚的情怀,她像血液一样,流淌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中。自古至今,从未间断。今天再来学习几首思乡的诗词,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板书课题:古诗词三首 诗词题目 “泊船瓜洲”

3、 )二、检查朗读,体会诗意1.同学们在下面都已经预习了这首古诗,作者是谁?(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2.谁来把这首诗读一下?(指名读)纠正“间”的读音 。一水间的“间”为什么要读成“jin” 呢(因为是间隔的意思)京口瓜洲一水间是什么意思呢(京口和瓜洲被一道长江水隔开)数重山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把前两句一起读一读。3.同学们打开课前预习本,我们把在课下预习时利用注释总结出来的大概意思交流一下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离南京紫金山也只隔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照我回到家乡呢?4.同学们总结得都很好,不但把诗的大意说了出来,还加入了自己的想法,这

4、样很好。三、品味诗句,感悟诗境学习泊船瓜洲1.齐读古诗,思考:你觉得是什么勾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呢?(春风)为什么?(因为作者看到春风吹绿了长江南岸,就想起了家乡)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中,有一个字非常有名,请大家把书翻到24页,我们一起读一读资料袋里面的文字。(齐读资料袋)这个字是什么?(绿)你读了这段文字最深的体会的什么?(一位这么优秀的诗人能为了一个字修改十多次,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中也要养成认真修改、仔细推敲的好习惯。)在这里绿是什么 意思呢?(吹绿)再读一下这句诗,当你读这句诗的时候,脑海中会出现什么样的画面?(百花盛开,草木葱茏,鸟语花香,欣欣向荣)再读 能用你学过的

5、古诗来描绘一下你脑海中的画面吗?3.我们闭上眼睛听一段音乐,(放音乐)你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4.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一个绿字写尽了江南无限的春光。老师想问一下,“又绿”是什么意思呢?(再一次吹绿)春风吹过江南,已经不知道多少回。江南的原野,也不知道绿了多少次。然而“明月何时照我还”,今天的江南,春风在,明月在,诗人却已经不在;春风年年回,明月日日悬,诗人却迟迟难归。5.诗人为什么不回来呢,是远隔千里,路途遥远吗?作者现在又身在何处呢,他的家乡又在哪里呢?(作者现在在瓜洲,他的家乡在钟山,)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读一读6.(板画京口、瓜洲、钟山的位置。简单介绍三个城市:7.作者现在距离

6、家乡是近还是远?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读一读,(一水间、只隔)你能读出来很近吗?(个人读,齐读,范读)8.看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受?你能体会到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吗?(无奈、悲伤等)四、小结五、板书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数重山又“绿”照我还思乡心切泊船瓜洲教学反思泊船瓜洲这篇古典诗歌,情景交融,简单的诗句中包含着浓浓的思乡之情,写得很有特色。我在备课和教学的历程中感受颇多,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文学真实与生活真实: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升华,它是作者对社会生活现象进行艺术加工创作出来的艺术形象,所以文学与生活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因此文学真实不能可以违背生活真实,否则读者也难

7、以接受,只有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文学真实,才能带给读者审美的享受。语文教学中,由于古典诗歌距离现在生活时代久远,含义、语法等都有很大差异,且内容简单,理解困难。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理解错位,对体会诗歌的内涵与情感产生阻隔。 在教学泊船瓜洲时,在理解“钟山只隔数重山”时,我让学生同桌交流讨论“数重山”是几座山,还是许多座山?有的学生认为:钟山与京口只隔几座山;而有的学生认为:钟山与瓜洲隔着许多座大山。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分歧,我先让学生各自阐明观点,展开辩论,结果同学们争论得面红耳赤,胜负难分。最后我让他们联系上一句“一水间”,提出问题引导:为什么宽阔的长江在作者的眼中仅仅是“一水”之隔?为什么

8、作者诗中“又绿江南岸”,而不是江北岸呢?他们稍作议论,便争先恐后地说:“因为作者马上就要到京城任宰相,远离亲人和家乡,此时勾起了作者悠悠的思乡之情。”对于文学真实和生活真实的区别,经同学们这么身临其境的推想,诗歌的理解便变得迎刃而解了。而学生将保持这种高昂的情绪,顺利学完此诗,这真是无声胜有声啊!二、教材挖掘与课堂教学:语文课堂是教师的舞台,只有课前充分挖掘好教材,利用好课堂这个舞台,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课堂教学的筹划就像花园里的园丁,只有园丁们精心护理,因地制宜的筹划,才能有新颖别致的风景。而古诗教学进入诗境、体悟诗情是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要求的目标。一般的公开教学很少

9、看到教师们涉足,为什么一些教师畏惧诗词教学呢?教学名家的“观摩课”与普通教师的“常态课”究竟有多少距离呢?我想在努力地寻求一个突破口。 古典诗词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好感情,融入了作者对于审美的独特感受。诗无达诂,读者对于文本的理解会因为不同的人生经历和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感悟和体验,因此在古诗教学时,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适时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情感,努力使学生的理解贴近作者的实际思想。王安石诗句中的“明月”就是中国传统的思乡的意象,我抓住这一意象做足文章,课前导入就播放歌曲中国的月亮,石顺义作词:哪里月不圆,何处月无光,我却深深地爱着你,中国的月亮。自古月是

10、故乡明,你深深的爱,你甜甜的情,总珍藏在我的心上。然后又选用不同时代的明月诗句:然后又选用不同时代的明月诗句: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三国】曹植。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代】李白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代】苏轼让学生知道“明月”往往是在外漂泊的游子思乡的寄托,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来理解诗歌的情感。另外关于“绿”字,我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加深学生的理解。首先我让学生找一个合适的字来代替“绿”字,学生先后找到十多个动词,可谓五花八门,令台下听课的教师们称奇。然后让大家说说这个“绿”字的好处,是春天勃勃生机的象征。再请学生说一说自己脑海中春天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逐步

11、加深理解。细心的学生会发现老师出示的诗句和书后的诗句“又绿湖上出”有一点差异。这是我在备课时发现,并查阅大量的资料得到的结果,我乘机告诉学生学习时要多动脑筋,要敢于怀疑权威的精神。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改进。在研磨教材教法的经历中,常会有许多的灵感。通过备课、开课、研讨活动,在教材和教学方法上又有新的突破。特别是和同事与专家的讨论,更是一种教学观念和理念上的一个洗礼。我希望能把自己所积累的教学经验理论化,做一些课题研究,进一步升华,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同时自己的在历练中也不知不觉地促进了专业成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学是一项缓慢而美好的事业,我将会在这条漫长的路上,争取去做一名有底蕴、有情怀、有思想的语文教师。泊船瓜洲教学设计定稿泊船瓜洲 教学设计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