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的古诗小学江陵使至汝州

上传人:碎****木 文档编号:270892086 上传时间:2022-03-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景的古诗小学江陵使至汝州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写景的古诗小学江陵使至汝州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写景的古诗小学江陵使至汝州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写景的古诗小学江陵使至汝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景的古诗小学江陵使至汝州(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写景的古诗:江陵使至汝州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翻译回望巴路,但见白道如丝,始终向前蜿蜓伸展,最终慢慢隐入云间天际寒食离家,郊原还是一片嫩绿,回家的时候,田间垅上,却已是一片金黄了。黄昏时分,前面消失了几座青得象染过一样的峰峦。同行的商人说,那就是汝州四周的山了。赏析这首纪行诗是王建一次出访江陵,回来的路上行近汝州(今河南临汝县)时写的。第一句是回望来路。巴路,指的是通向江陵、巴东一带的道路。江陵到汝州,行程相当遥远,回望巴路,但见白道如丝,始终向前蜿蜓伸展,最终慢慢隐入云间天际。这一句说明离出访的目的地江陵已经很远,回程已快接近尾声了。翘首南望,对远在云山之外的江陵当然也会产生一些

2、思念和遥想,但这时充溢在诗人心中的,已经主要是回程行将完毕的喜悦了。所以其次句紧接着瞻望前路,计算归期。王建家居颍川(今河南许昌),离汝州很近,到了汝州,也就差不多到家了。“寒食离家麦熟还”,这句平平道出,仿佛只是客观地交待离家和归家的时间季节,而此行来回程途的遥远,路上的辛苦劳顿,盼归心情的急迫以及路途上不同季节景物的变化,都隐然见于言外。寒食离家,郊原还是一片嫩绿,回家的时候,田间垅上,却已是一片金黄了。三、四两句转写前路所见风光。“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黄昏时分,前面消失了几座青得象染过一样的峰峦,同行的商人说,那就是汝州四周的山了。两句淡淡写出,缓缓收住,只说行途所见所闻,

3、对自己的心情、感受不着一字,却自有一番韵外之致,一种悠闲不尽的远神。单从写景角度说,用洗炼明快之笔画出在薄暮模糊背景上凸现的几座轮廓清楚、青如染出的山峰,的确也能给人以美感和新奇感。人们甚至还可以从“数峰青似染”想象出天气的清朗、天宇的澄清和这几座山峰引人注目的漂亮身姿。但它的好处好像主要不在写景,而在于微妙地传出旅人在当时特定状况下一种难以言传的心境。这个特定状况,就是上面所说的归程马上完毕,已经行近离家最近的一个大站头汝州了。这样一个站头,对盼归心切的旅人来说,无疑是具有很大吸引力的,对它的消失自然特殊关注。正在眺望前路之际,忽见数峰似染,引人瞩目,不免问及同行的商人,商人则不经意地道出那就是汝州的山峦。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此刻在诗人心中涌起的自是一阵欣慰的喜悦,一种兴奋的心情和亲切的感情。而没有费劲地去刻画当时的心境,只淡淡着笔,将所见所闻轻轻托出,而自然构成富于含蕴的意境和令人神远的风调。纪行诗自然会写到山川风物,但它之所以吸引人,往往不单纯由于写出了美丽的风光,而且由于在写景中传出诗人在特定状况下的一片心境。这种由景物与心境的契合神会所构成的风调美,经常是纪行诗(特殊是小诗)具有艺术魁力的一个神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