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专调查报告范本[1][版]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270892056 上传时间:2022-03-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0.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专调查报告范本[1][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法专调查报告范本[1][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法专调查报告范本[1][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法专调查报告范本[1][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法专调查报告范本[1][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法专调查报告范本[1][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专调查报告范本[1][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法专调查报告范本1版一、调查目的:通过社会调查,使学生更加明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具体要求,同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调查要求:(一)选题方向必须和法律专业有关的内容,可以是1) 本地某一法律现象的状况,特征,原因分析,对策;2) 某一法律法规在本地的实施状况,效果,问题,意见,评价;3) 本地某一具体执法、司法状况,原因,对策等。标题比如:对金山区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现象的调查关于金山区朱泾镇劳动争议案件的调查(二)调查过程1、材料要求:(1)应以直接材料为主,即通过亲身实践、调查采访所获取的第一手材料。(2)社会调查原始材料及各种记录力求

2、清晰、完整、翔实,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如果在审查中缺少原始材料,则不给予社会调查的学分。2、调查方法:(1)在某个单位的亲身实践(2)对相关人员的直接采访(3)设计调查问卷(4)通过其他相关渠道获得信息。3、调查的方式:(1)普遍调查:在一定的调查总体范围内,对所有对象进行的调查。(2)非普遍调查:在一定的调查总体范围内,只选取部分样本对象进行调查。有三种: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三)注意事项:1、不要写成法律案例分析;2、正文必须有具体数据或简单实例;3、调查对象要与盖章要一致(所以选题时首先要考虑能否盖到印章,如关于朱泾镇社会治安状况的调查,要盖朱泾镇派出所的章);4、调查

3、对象控制在本市本区某镇某个范围内,在标题和正文中要有所体现;5、条理清楚,层次分明;7、递交时间:4月30日之前交初稿;5月30日之前定稿;逾期影响成绩。(四)结构要求调查报告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1、标题.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地区、对象)问题的调查报告”,例如“关于济南市居民中婚外同居问题的调查报告”2、正文.(1)前言: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数据中

4、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通常分为三个部分: A现状的分析(客观准确的列举材料,必须有数据事实)B取得的成绩或暴露的问题及原因的探询C合理的启示和建议(五)写作格式1、纸型调查报告一律用国际通用标准A4型纸(297mm210mm)打印。页面分图文区和白边区两部分,所有的文字、图形、其他符号只能出现在图文区内。2、字体及排版格式(1)标题:黑体,三号,顶部居中排列,付标题加破折号,小三号。(2)正文:内容用小4号宋体。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4号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一),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三级标题以下标题,三、四、五级标题序号

5、分别为“1”、“(1)”和“”,与正文字体,可根据标题的长短确是否独占行。若独占行,则末尾不使用标点,否则,标题后必须句号。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注:如果文章的内容不是很多,可直接采用“一、1(1)”标题格式)。正文内容行间距为多倍行间距1.3。3、盖章:盖在文章结尾处。4、调查报告的字数不少于3000字,一式两份;三、封面及范文安徽广播电视大学社会调查报告课题名称分校名称年级名称专业名称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08年月日安徽广播电视大学社会调查报告课题名称分校名称年级名称专业名称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08年月日范文:关于暴力犯罪的社会调查报告调查目的: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对象:调

6、查方式:为了完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法学专业专科教学计划;加强对国情、民情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 尤其是对我国司法实践的了解;培养和训练认识、观察社会的能力以及运用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我于2007年4月1日至5月1日在伊春某公安局进行了关于暴力犯罪的社会调查,现就调查情况做如下报告:一、暴力犯罪的状况(基本情况)进入2004年以后,我区暴力犯罪的发案数量不断增多,暴力化程度越发严重,恶性大案迭发。从全区刑事案件统计数据看,杀人、伤害、抢劫等典型的暴力犯罪逐年大幅度上升。据公安机关2004年统计,严重暴力犯罪案件达49起,同比上升3

7、.8%。刑事案件共造成14人死亡,125人受伤,直接损失达126.4万元。据上述统计数字显示,暴力犯罪呈逐年增多的态势,对社会治安的危害不断加剧。1、暴力手段愈发残忍利益冲突的激化和暴力、色情等不良文化的传播,促使暴力犯罪手段越来越野蛮、越来越残忍,一些犯罪分子心毒手狠,抢劫并发杀人、凶杀又行强奸,伤害必欲致死,甚至碎尸、焚尸。2、涉枪犯罪日益突出涉枪犯罪日益突出,表明犯罪暴力化程度正在进一步加剧。持枪作案、“杀机”四伏、致人伤亡,极大地威胁着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是暴力化恶性升级的表现形式。此种暴力犯罪发案数逐年增多。3、青少年犯罪占大多数犯罪时使用了暴力的罪犯中,18岁以下的占8.6%,19岁

8、至25岁的占55.6%,两项合计占64.2%。由于种种原因,这部分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中断,没有受到来自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其他方面的健康而系统的正面教育,因而思想空虚,缺乏理性,粗野放纵,无视道德和法律。有人比喻青少年处于盲目与狂热的急风怒涛时期,不受理智约束而被情绪所支配,一旦遇到矛盾冲突,往往以棍棒、利刃机见,不思利害,不计后果。4、团伙暴力猖獗,甚至出现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暴力犯罪暴力犯罪由个人冲动所致趋向有组织、有预谋地实施,严重破坏社会治安的大案,多为犯罪团伙所为。而且,团伙暴力犯罪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5、流窜作案比重增大,案件难于侦破市场经济必然导致人财物的流动,同时也带来犯罪的流

9、动。那些出外打工却又谋职无门、生活无依靠、法制观念差的人则可能走上犯罪道路,而且一般会选择偷盗、抢劫、绑票等犯罪类型。如抢劫出租车司机、绑架妇女儿童等案件绝大多数是流动人口所为。二、暴力犯罪增长的原因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经济生活的反差,引发心理冲突和行为失控(二)道德规范力量减弱,社会柔性控制水平降低(三)暴力亚文化的泛滥和习染三、暴力犯罪的治理对策(具体建议)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矛盾冲突将继续使暴力犯罪的动因与机遇大量存在,暴力犯罪可能不会在短期内锐减。我们应该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注意运用经济调节手段,尽可能缓解矛盾冲突。针对暴力犯罪的发生机制,加强以下对策:(一)加强以道德、法制、文化教育为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二)“严打”严重的暴力犯罪,及时惩处凶犯(三)宣传预防常识,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与能力(四)奖励见义勇为者和查处失职行为通过本次的社会调查,使我的理论知识能力有所加强,社会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为司法实践提供了借鉴材料。为全体公民应该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是非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要提高防范意识,勇于和暴力犯罪分子作斗争提供了学习资料。二七年五月一日(盖章)法专调查报告范本1版法本调查报告范本暑期调查报告版1调查报告范本调查报告范本调查报告范本调查报告范本调查报告范本信访调查报告范本企业调查报告范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