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案

上传人:x****x 文档编号:270891350 上传时间:2022-03-27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1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案(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数学教案最新版第一单元课时:1教学内容:第25页数一数教学目标: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合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物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教学过程:a创设情境,b激发兴趣教师拿出一封一份礼物金龟子的信,让学生随着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听信: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成为一名真正的

2、小学生了,在学校里,你们将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到许许多多有用的知识,学会许多的本领,会面为一个对社会有着巨大贡献的人,你们高兴吗?数学书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充满了神奇,学好数学非常有用,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难,你们想学习数学吗?那么,从现在开始,你们的数学陈老师将会把你们带进数学的王国里,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到那时,你们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生的,你们有信心吗?c认真观察,d小组讨论,e了解数数情况用实物投影仪出示书中第23页的画面。1、这是什么地方?你认为它美丽吗?2、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图上的物体分别有多少? 3、评价:你认为你们组有什么优点,别的组呢

3、?三、继续观察,小组交流,了解认数情况活动形式同第二个环节一样:观察交流汇报评价,不苛求学生按怎样的模式说,让学生在相互启迪中自我感知怎样说好就怎样说,怎样说适合自己就怎样说。四、操作感知,及时强化1、数周围的实物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数一数学校里的事物各有多少2、数字卡片3、按方位数数4、开放性练习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验一验手里最多能拿几根粉笔?盘子里最多能放几个苹果?笔筒里最多能放几支笔?第二单元课时:1教学内容:比多少第68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

4、力和主动参与学习和精神。教学重、难点: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好的比较方法。教学准备:师:数字卡片一套110,小猪、小免卡片各一张,录音机生:学具盒一个,数字卡片一套110教学过程:1、导入:请小朋友看一看,在我们班中,是男同学多,还是女同学多。还是一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比较多少。板书课题:比多少二、主动探讨,获得新知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出示小免、小猪的卡片各一张并板书在黑板上,问:瞧,这是谁?他们俩准备去干什么?谁来猜一猜?师:那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猪怎么说?放录音:小朋友,我和小免正准备去参加义务劳动呢!小朋友,你们想一起去看看吗?2、引导观察、初步感知A:出示书中第6

5、面的图画: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呢?学生数一数B:问:小免去搬砖,有几只小免,有几块砖,小免和砖谁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师:这样一个对着一个,都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免和砖的块数怎么样?一样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板书:44学生书空并齐读老师介绍等号3、动手操作、理解新知A:问:小免和小猪比,谁多,谁少呢?B:学生操作:用圆片代表小免,用正方形代表小猪在桌子上摆一摆。C: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演示师:小免比小猪多。也就是几比几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板书:43老师介绍大于号,学生书空问:你能读这个算式吗?师:小免比小猪多还可以怎么说?板书:35介绍小于号学生书空,再齐读,4

6、、小于号与大于号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老师小结5、现在,你能用大于号、小于号、等号说一个算式吗?三、巩固1、说一说问:请你再仔细看一看图,你还能用多或少说一句话吗?4人小组讨论后汇报,可以不举手,谁先站起来谁就先说2、猜一猜A:老师从110的卡片中任选一张,请学生猜卡片上的数是几,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作出大了或小了的提示,直到猜对为止。B:指名一学生拿卡片,老师猜,方法同上。C:同桌互猜,看谁猜得对3、填一填:A:73493358101B:26689学生抢答4、试一试模拟活动:把4块同样的糖放入相应的4杯水中,让糖溶化。请你猜一猜,哪杯水最甜。你是怎么知道的,请你说给大家听。5、学生完成第11

7、页的14题。课时:2教学内容:比长短、高矮第910页,完成第12页的第5题第9题教学目标:1、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使学生体会到长和短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3、学生在不同的解题策略过程中,选择自己认这最为适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教学重、难点:在比较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教学准备:师生共同准备:长短不同的绳子、铅笔、纸条、玩具等;师准备:三个大小不同的小人卡片;二瓶大小相同的汽水和

8、豆奶一、情境导入1问:你喜欢神探柯南中柯南吗?柯南抓坏人可能干呢,为什么呢?因为他观察事物非常仔细,细小的差别也能看出来。今天我们就学习他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看谁观察最仔细!二、主动探究1、活动之一老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绳子,请学生认真观察: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你能用一句话完整的话来描述它们呢?2、活动之二A:教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尺子,请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B: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一支铅笔,然后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同桌互相说3、活动之三师:请每个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两只小手比一比,看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板书:一样长4、活动之四1、教师任意指二名高矮不同的学生上台

9、比高矮,并请小朋友说一说:谁高,谁矮?2、老师再往旁边一站:这时问同学:这时又是谁高,谁矮呢?我们三个人,谁最高,谁最矮?学生随意回答教师小结:高矮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5、活动之五1、比较谁喝的多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二瓶饮料,我要请二个小朋友来喝,谁想来?先请大家比较它们的多少,然后让两个小朋友背对着大家喝,然后问其中一个小朋友:1你认为自己与他相比,谁喝的多?其他朋友有什么看法?2小组讨论:想一想,到底是谁喝得多?为什么?教师小结:能从剩下的水比较出谁喝得多,真了不起!三、独立思考:学生评价A:让两个学生上台比较高矮故意让其中一个学生踮着脚学生马上会叫:不公平。师:为什么不公平?让学生明

10、白:事物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上。B:第12页的第5题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看一看有谁能得到一张小笑脸。1、自我评价。2、学生互评3、全班进行评价。第三单元课时:1教学内容:15的认识及书写第14面第16面完成第21页的第1题第4题教学要求: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教学重、难点: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教学准备:师:各种动物的卡片5张以内,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实物投影仪生: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主题画:问:

11、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二、主动探索:认识15各数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1、认识1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3请你拿出1根小棒2、认识2教学方法同上3、认识3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3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4、认识4、5教学方法同上二、出示计数器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1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2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3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4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5板书:1、2、3、4、5全班齐读:正、反读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三、教师说,学生操作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3、请你拿出5个圆片。三、教学写数字151、教师教拿笔姿势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先教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四:练一练第21页的第14题,学生做在书上1学生互评2集体评3教师评价课

13、时:2教学内容:比大小第17页的内容完成第21页的第5、6题教学要求:1、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2、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3、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并能够进行正确熟练地比较。教学重难点:建立数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比较。教学准备:师:主题图或小猴图片三个、梨的图片4个,桃的图片3个,香蕉的图片二个。生:15的数字卡片、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2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3的后面是几?3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二、新知讲授1、出示主题画问:

14、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还有需要补充的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猴梨桃香蕉3432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3332343等于33大于23小于41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2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3你还有其它的比法吗?2、出示第17页下面思考:1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2小免和胡萝卜各有多少?请你一数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指名上台写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3谁会读?4一只小免吃一个萝卜,够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让他们够吃?再增加一个萝卜或者是赶走一只小免三、练一练第21

15、页的第5题学生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价,最后教师评价。课时:3教学内容:第几第18页的教学内容完成第22页的第7、9、10题教学目标:1、具体的情境图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3、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和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难点:理解序数含义,会区分基数与序数,明确数的方向决定的次序。教学过程:一、

16、创设情境:1、师生交流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云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是哪里吗?2、出示实物投影的书中第18页的图画。动物园的售标处,井然有序的排队买标。师:问: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有哪些人?他在什么地方吗?二、探求新知1、初步感知师:1请大家猜一猜谁最先上车?你是怎么知道的?2那小朋友排在第几?排在他前面的阿姨呢?后面的两位叔叔呢?3你是怎么知道阿姨排在第2的?4请你说一说:两位叔叔排在第4和第5的理由。5教育学生在公共场合应该自学排队,遵守公共秩序。2、初步感知基数与序数1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标?有谁能指一指排在第5地是谁?2动画展示:穿红衣服的阿姨已经走了,后面的

17、人次上前。问:有几个人在排队?这时谁排4?小朋友排第几?解放军叔叔呢?3、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再问一问从左数第3人是谁?鬃同学是从右数的第几?他还可以排第几?2分小组做排队游戏三、反馈练习:1、投影出示:5只小鸟把左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给从左数的第4只小鸟涂上颜色。2、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关于第几的例子先4人小组互相说,然后向全班汇报。四:作业:书第8页做一做的第2题看图片可以说一说:照片上共有几个人?从右数,爷爷排第几?奶奶和爸爸排第几等?课时:4教学内容:几和几第19页和20页的教学内容:5以内数的组成完成两个做一做和第22页的第8题。教学要求:1

18、、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4和5的有关组成,并有效地渗透有序的思想。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4和5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计数器:老师拔数,学生观察1、先拔二颗珠,问:这是几颗珠,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指名说,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3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指名说,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4。 请你比一比:4和3谁大,谁小?请你用符号连接。二、学习新知:主动探索:4 的组成1、请你拿出4个小棒,摆一摆,可以

19、摆成一个什么图形?2、你能把这4根小棒分成两堆吗?请你试一试。3、学生汇报操作结果,边板书边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4 4 4 1 3 2 2 3 14、读的组成先领读:4可以分成1 和3,1和3 组成4再学生自由地读,同桌对口令全班齐读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5、观察上面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合作:学习5的组成师:刚才,你已经拿出了4根小棒,现在想一想,再增加几根小棒就是5根小棒了?请你赶快行动吧!1、师:刚才你们真能干!发现了这种奇妙的规律,那么你能用这种方法来把5分成两堆吗?并请你把分的情况像老师一样写出来,可以吗?请你们小组合作,试一试。2、学生分小棒,老师巡视。3、学生汇

20、报分的情况,学生边回答,老师边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5555142332414、读一读师:有谁会读,请你试一试,我们请会读的好的小朋友当小老师带大家读,好不好?1小老师带读2小组开展竞赛读3师生对口令4同桌对口令5试着背一背4、观察:请你认真观察上面的4个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先可以小组里互相讨论,每个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选一个代表发言,其余的同学认真听5、你们自己组说得怎么样,你认为哪个组说得最好?,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学生互相进行评价6、第19页的思考题先让学生独立的填一填,然后再集体进行评价。这题的第3个是一个开放性的题,老师还要注意问:还有不同的填写方法吗?

21、7、完成第20页的做一做:先摆一摆,然后再连线。集体评价。三、练一练:第21页的第5题:集体评价第22页的第6题:这是一题判断题,是学生第一次遇到,教师可以先教学生如何做,然后学生再开始进行判断。第8、10题放在托管时间完成。课时:5教学内容:加法第23页第24页的内容:加法的初步认识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P27页的第14题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2、使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单的方法。3、通过学生操作、表达使学生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4、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5、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教学重、难点:掌握

22、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师:苹果树图、小草图生:小棒或学具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合作交流,探索发现1、小组合作,2、探索多种算法问:4+1等于几?你是怎样算出来的?请把你的方法告诉你小组的同3、学们。2、全班交流算法。对得出不同4、算法的小朋友给予鼓励,5、并板书5师:刚才有一位小朋友是用我们学过的4和1拭目以待组成来计算的,6、这个办法很好,7、你能用这种方法也来试着算一算吗?同8、桌互说。三、分层练习,9、辨析理解1、做一做第1题1先请学生看图说图意,10、再请小朋友在全班交流。2学生汇报算式;3+2=5 ,11、2+3=5师:说说你是怎样算的?观察上面的这两个

23、算式,12、你能发现什么?使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13、和不14、变的规律2、做一做第2题要求学生边摆边列算式。四、寓练于乐,15、巩固深化1、游戏一:贴苹果要求:在苹果图片上写出5以内的加法算式并贴到苹果树上去。游戏方式:以小组合作方式,16、大家摆学具说算式,17、一人写算式。评价方式:请学生当小法官2、红花配绿叶要求:这绿叶上的算式,18、找到相应的红花答案游戏方式:以小组合作方式,19、比一比哪能个小组找到的红花答案多。评价:给找到正确答案多的小组奖励团结协作智慧星五、托管时间完成第27页的第14题课时:6教学内容:减法的认识,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27页的第56题。教学要求

24、: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教学重难点:知道减法的含义教学准备:生:5个圆片、5根小棒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按顺序填数 3 52、听算式,说得数或写得数2+3 1+3 1+4 2+2 4+1 3+13、昨天我们学习了加法,有还谁记得,加法表示什么?把两部分合起来二、探究新知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同桌之间互相说交流说图意,然后全班交流。桌子上放着3只纸鹤,

25、有一个小朋友拿走了一只师:像这样,从3只里面去掉一只也就是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或减掉一部分,要用减法计算。板书:2、学习减法算式问:3只纸鹤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3拿走了一只,是从几只里面拿走的?拿走一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1像这样拿走了、去掉了、或者是吃了、坏了、死了等都要用减法计算。板书:3-1=问:3-1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请你说一说。然后全班齐读算式3、发散联想教师引导启发,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其他能用3-1表示的事物来。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1、第25页的第2幅图和第26页上面的一幅图,分别让学生认真观察1请多个同学说图意2根据图意

26、列算式2、先画一画,再说算式第25页最下面的做一做 A:教师先分步骤讲解第1幅图1先画三朵花,问学生:这是几朵花,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板书:32再用虚线圈2朵花,问:谁知道是什么意思?请你猜一猜。3用虚线圈表示去掉的意思。那么,去掉了要用什么方法计算?4去掉的2朵是从几朵里面去掉的?去掉的2朵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25谁能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板书:32=1B:你们能够根据刚才所讲的,把后面的2幅图的图意说一说,并列出算式吗?试一试。4人小组合作完成1指名说图意2指名说算式,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3、学生独立完成第26页的做一做,然后集体进行评价。三、巩固反馈1、P27页的第

27、5题14人小组每个人说图意,对学得不好的同学要给予帮助和鼓励。2说完图意后,再每个小朋友独立写出算式小组内由小组长组织大家进行评价,说一说每个人写出的算式是不是符合题意,不对的又错在什么地方,应该怎样改正。2、P27:6每个小朋友拿出5朵小花,根据题目摆一摆。课时:7教学内容:练习课第28页的第711题教学要求:1、通过本节课的巩固练习,对所学的加、减法有一个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并且能够熟练地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2、结合图进行减法的对比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之间的联系。3、渗透辩证、统一的思想。教学重、难点:5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准备:小卡片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按数的顺序填数1 34

28、5 21 3 学生口答数的组成55231223二、指导练习1、P28页的第8题第一幅图:让学们认真观察 :14人小组的同学之间互相说图意,再指名说图意一共有4条黄瓜,奶奶摘了二条,还剩下几条2要求还剩下几条,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如何列式?请你在书中完成。3全班集体评价出示铁锹图教学方法同上2、P28页第9题看图把算式填完整。先让学生看图说图意把算式补充完整。3、请你用53和23各编一个小故事1先每个同学在自己组里编,再请人在全班编。2评一评:谁编的最好?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的地方?4、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第28页的第10题。全班进行评价。三、数学小游戏:回家每个同学发一个数学小卡片,在

29、黑板上贴上数字1、2、3、4、5,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卡片的得数,把这些小卡片送回家,看谁送得又对又快。四、听算教师说算式,学生直接写得数,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能得100分。134251432111213231223141142352535432全班集体订正,对做得全对的同学给予鼓励课时:8教学内容:P29页:0的认识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P30页1、2题教学要求:1、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的两种含义:表示没有和起点。2、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规范整洁的书写0。3、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4、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

30、生活息息相关。教学重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0的含义教具准备:三只小猴图片,2只桃子、1只桃子和没有桃子的图片学具准备:15的数字卡片和1张空白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是谁?看他的表情是怎样变化的?猜一猜,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同时出示三幅表情各异的猴子图。学生描述三只猴子的表情及其原因,可以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只要合乎情理怎么说都可以二、揭謎底,教学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师:猴子吃桃子你们猜对了,但要吃几个桃子,为什么有那么丰富的表情?让我们数数看1、提示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出示2个桃子,问:用几表示?小猴看到2个桃乐呵呵学生举起数字卡片2出示1个桃,

31、问:用几表示?小猴吃了1个桃,嘴巴鼓鼓的学生举起数字卡片1出示空盘子,问:用哪张卡片表示?有吗?师:什么也没有用:0来表示。板书:0的认识板书0并领读02、发散思维,充分想像1老师竖起2根手指问学生读几2老师握起拳头,一根手指头也没有,这时一个指头出没有伸出来,谁知道可以用几表示?3请说一说有关0的物体。三、出示直尺,揭示第二种含义1、揭示第二种含义起点出示直尺图师:表示什么也没有时用0,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儿?在几的前面。直尺上从0开始越往后数就越大,反过来,数越大,离0就越远利用这个原理可以用直尺量东西,这时0就表示起点。要用0对齐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数几,达到的数越大,东西就越长

32、。强调:量东西长短时,0就是起点2、学生活动,体会起点师:见过运动会上赛跑吗?运动员跑步的起点就相当于0。见过跳远吗?0也可以表示跳远的起点教师可以示范性的量,说出大概远近强调:尺子的0起点要对齐跳远起跳的0起点学生活动:说一说在测量的时候,就注意什么?3、发散思维,充分联想想:生活中还有什么用0表示起点?四、教学书写01、学生说说怎样写好0?应该注意什么?2、师示范,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学生与教师一起书空3、学生写0在书中第29页描红,另请两位同学上台写,写完后,全班评从优缺点。4、在准备好的空白卡片上写0五、巩固练习:1、投影出示第30页的第1题1学生依次数出每个鱼缸里各有几条鱼,用数来表示

33、2在书上填写,注意书写2、摆一摆要求:1学生分组活动按顺序排列05的数字卡片2排好顺序的派代表上台演示3鼓励不同的排法六、调查:0到底是双数还是单数,请大家回家查一下资料或问一问家长。课时:9教学内容:第20页有关0减法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30页的3第31页的第9题教学要求:1、要求学生能够看懂图意,并说出图意2、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3、渗透空集的概念。教学重点:理解0的含义和0的加减法教学难点:不借助图口算0的加法、减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昨天,我们学习了有关0的知识,有谁还记得,0表示什么?还有不同的说法吗?师:即可以表示起点,也可以表示没有二:探索新知1、电脑出示小鸟图,让学生认

34、真观察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三只小鸟正在鸟窝里聊天2点击出现动画:三只小鸟从鸟窝里飞走了。问:你又看到了什么?这时鸟窝里还剩下几只小鸟?飞走的3只小鸟是从几只小鸟里面飞走的?3你能够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的说给大家听吗?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并比一比,看谁说的最好4要还剩下几只小鸟有谁能列出算式?板书:3305谁知道:算式里面的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2、电脑出示青蛙图,学生认真观察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4只小青蛙正在荷叶上休息2点击出现第二张荷叶问:这张荷叶上有几只青蛙?可以用数字几表示?3你能够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的说给大家听吗?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并比一比,看谁说的最好4这两张荷叶

35、上一共有几只青蛙?谁能列出算式?板书:4045谁知道:算式里面的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3、观察上面的两个算式:330404你发现了什么?各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归纳得出: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零,任何数与零相加或相减等于任何数三、巩固练习:1、老师左手拿5支粉笔,右手一支也没有,两手一共有多少支粉笔?学生口答算式2、完成第29页的做一做全班集体评价3、第30页的第3、4题要求:同桌的两个同学先互相说图意,然后再列式计算。评价要求:先同桌互评,再全班进行集体评价。四、综合练习:1、P31页的第6题,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对做的又对又快的同学给予鼓励。2、第39页的第5题要求每个同学先说说每幅图的

36、意思,然后再列式计算,蝚后集体评价。3、托管时间完成:第30页的第7、8、9题和思考题。第四单元课时:1教学内容:认识立体图形第32页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36页的第2题教学要求: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和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弄清形状的物体和图形。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教具准备:图形卡片学具准备:各种形状的实物教

37、学过程:一、设疑激情1、说学具:1师:同学们,瞧谁来了?出示课件:带音乐的机器人2生:对!机器人想和我们共同学习,还给每个小组的小朋友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什么礼物吗?赶快打开看看,你认识什么,就给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个人都说说。学生以组为单位说出礼物名称3汇报:哪个勇敢的小朋友能大声说说你们的礼物?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有不同的吗?组内小朋友轮流说学具2、提要求:这么多学具中,你们能把相同的放在一起吗?四个小朋友共同试试看。二、操作感知A:分提示概念1活动:按教师提的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2汇报: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师: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一样吗?其他同学进

38、行补充3揭示概念师:每种物体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在电脑分出的各类实物中出示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4活动教师板书:球问: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拿对了吗?放回学具篮中,依次出现:圆柱、正方体、长方体长方体不放回篮中B:摸感知长方体a:感知长方体1活动: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2汇报: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学生口答b:感知正方体、圆柱、球活动: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给同组的小朋友说说

39、心中的感受。汇报:学生仿照长方体的汇报,依次说:正方体:方方的,6个面,棱,顶点,不能滚动圆柱:上下一样粗,圆的,能滚动球:光光的,能滚动学生每汇报完一种物体的特征,老师: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赶快找一个看一看,摸一摸,看一看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c:比较电脑出示第33页的做一做的第一幅图师:看了叮当带来的这幅图: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大家吗? 电脑出示圆和球的滚动图师:圆柱和球能滚动,但它们滚动的一样吗?d:形成表象师:去掉长方体的花外衣,你还认识它吗?电脑依次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体依次分四种图形一样吗?e:出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认识

40、了物体板书:认识物体它们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f:联系实际说一说在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样的。三、活动1、数一数电脑出示数一数刚才的机器人分别用了多少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学生可以独立地数,也可以自由组合 2、搭学具1活动:看看你们组的学具,说说准备搭个什么?然后再分工,由谁来搭,谁来传递,谁来讲解。讨论好了,就用你们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开始工作吧!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2各小组汇报:四:全课小结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各种形状的物体,还用它们装扮了我们的生活。五、课后作业P36页的第2题课时:2教学内容:认识平面图形第34页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P36页的第1、3、4、5题教学目标

41、:1、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教学重难点:从物体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教学准备: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积木若干;剪刀、印泥、橡皮泥等工具2、学生每5人一组,每人备有3支水彩笔、1把尺子、1块钉子板等教学过程:一、搭玩积木,体验形体师:媒体播放春天来了,大自然多美呀!小白免想在这美丽的大森林里搭一座小木屋,怎么搭呢?小朋友,你能帮它设计一下吗?学生

42、小组合作,用台上的积木设计一座漂亮的小木屋学生操作,教师巡视问:你们在搭时小木屋时,用到了哪些形状的积木?请大家把积木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二、操作感知,建立表象1、请摸一摸自己的积木拿在手里,看一看,摸一摸,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拿的是什么体,它的面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边摸边说2、问:谁知道圆柱的这个面是什么样子的?这一个面是圆圆的,平平的问:你有没有办法把它记下来呢?3、师:请你用我给你们准备的工具白纸、印泥、橡皮泥等工具,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想用什么办法记下这些面,每个小朋友最好想得不一样,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办法多。学生开始活动,并将自己组记下的面贴在板子上,然后展示在大黑板上。4、你们觉得

43、哪个组的方法最多,我们就请哪个组的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他们的方法,好不好?指名学生演示、操作师:小朋友的办法真多!用电脑演示,从长方体、正方体、三棱体上分别移下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图形,让我们来跟这些新朋友打声招呼吧!生齐读图形名称三、巩固延伸,加深认识1、请你说出我们教室里哪些物体面的形状是与这些图形是相同的。2、再一起到小白免新造好的房子去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也是这些图形。电脑播放小免的家,让学生寻找并交流3、师:小白免家门前有一块空地,它想围一块地种萝卜,小朋友能不能用上今天学的本领,帮小白免围围呢?围好后跟你的小伙伴说一说你围的是什么图形。4、学生活动反馈5、

44、请你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三角形吗?请你试一试。6、学生作品展示7、师:现在许多图形都赶来开会了。电脑播放来了哪些图形,请小朋友用三种颜色的水彩笔给这些图形涂上颜色,统计好个数,填在表格里。放轻音乐8、反馈:选两种不同的涂法在投影上展示问:你喜欢哪一涂法?为什么?教师小结:用一种颜色涂同一种图形看上去比较清楚。9、请小朋友每人拿出一个长方体,在纸上度着画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四、全课总结、回归生活今天我们学的这些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请小朋友课后留心观察一下,把它记下来,然后与家人一起交流一下。第五单元课时:1教学内容:分类单一标准第38页的内容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40页的

45、第1-3题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教学重、难点: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教学准备:学具袋6份不同的物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探求新知1、感知分类商场外景商场物品近景-商场物品远景,让学生认真观察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学生明确商场物品有很多种。引导学生说出,商场是把一样的东西放到了一起。2、明确分类1出示:商场物品,文具柜台第一层是文具盒;第二层是练习本;第三层是笔。一位售货员正在往柜

46、台里分类摆放文具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阿姨是把一样的东西放到了一起。师:像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到了一起就叫分类。板书课题2猜一猜继续观看电脑从而猜测阿姨拿的物品会放到哪一层,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把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二、巩固发展,体验分类1、摆一摆出示商品柜台,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相应的物品分类摆放在柜台里。学生汇报物品是如何摆放的,教师指明分类的必要性-通过分类使每种物品看得更清楚了,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方便。2、完成做一做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活动。2小组活动,组内互相交流是怎样分的,体验分类的方法,通过分一分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分类的作用。3汇报交流教师注意

47、不同的分法。3、完成练习六的第1-3题1第1题,启发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并说一说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2第2题,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评价时,将学生的用品展示出来。启发说出:4辆车是同一类的。3第3题,教师说明题意,学生互相交流,使学生明确其中一个与其他三个是不同类。4、补充练习每组一袋物品明确要求:先讨论一下应该怎样分,哪能一组分得又对又快又准备。然后汇报说明。三、全课总结略课时:2教学内容:分类不同的标准教学要求:1、通过学习,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感知不同标准分类的多样性。2、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互相学习、合作交流能力。并在课堂中指导

48、学生如何尊重他人意见等与人合作交流的方法。3、采用小组之间互评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审美观。4、让学生体裁会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分类,处处有数学,并养成有条有理的生活习惯。教学重、难点:能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学具准备:衣服、鞋子、篮子、书及作业本、瓶子、小熊玩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学生每6-7个人一组围坐在一起,并在中间乱七八糟地堆放着各种杂物,让学生感受到教室里的杂乱,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揭示课题问:1小朋友们,在我们这羊教室里堆放了好多东西,你们都看见了有哪能些东西?2这些东西这样放在教室里,好不好?为什么?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师: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小管家,把这些东西收拾、整

49、理、分类摆放好。板书:小管家学生齐读课题问:你知道管家是做什么的吗?师:今天我们就来开展最佳小管家的比赛,看看哪能个小组的同学最能干,能把东西收拾得最快、最整齐、最美观。二、新授1、整理教室复习单一分类以小组为单位,先把杂的进行整体划分。师:同学们,这么多东西要收拾,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大家一起来分,好不好?请你们讨论一下我们6个小组如何分工才好?每个组选择一种物品师问:1我们全班一哄而上来收拾东西会有什么样的后果?2我们怎样才能避免这种不安全的现象呢?学生有序的来捡走本组选中的物品3现在和刚才比,你们觉得有什么不同?你喜欢什么样的教室? 2、整理桌面的东西不同的标准分类师:1一大堆杂

50、物经过大家的努力,已经分类放在了每组的桌面上了,想一想,这样就算收拾好了吗?2你们能把它们收拾得更整齐、更合理,更便于我们在生活中使用它们吗?学生操作,学习小组汇报3你们小组是怎么收拾的?4这样收拾有什么好处?师:同学们桌面上的东西经过这样一整理,既美观又便于我们找东西了,真好。对刚才同学们的整理,你认为哪能一组整理的最好?可以当选小管家的称号?你们对别人的整理还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吗?学生提出建议,师问被提建议的组是否接受这个建议?5老师想请一位能干的同学们帮助他们,谁来?师:请大家想一想你们手中的东西,除了像这样分一外,还能怎么分?请你们试一试学生操作,教师指导每一组学生重新汇报后,学生互评哪

51、一组好,好在哪里。三、活动问:想一想,你们组里的人可以按什么样的标准进行分类?学生活动,教师指导,然后学生汇报情况。问:1你们是按什么样的标准进行分类?2还有哪一组也是这样分的?3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样分的吗?四、小结问:1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本领?2平时,在什么地方看过、接触过分类?学生自由发言五、布置课外活动1、请小朋友利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做一次小管家,把自己的书包、书柜、衣柜事理好。2、主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你是当地的某大超市、商场的设计家或管理人员,你将怎么摆放物品和划分商场呢?第六单元课时: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页有关6、7的数数和认数。教学目的:1、认识6、7,能正确地书写6、7 2

52、、能用6、7表示生活中的各种物体。3、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认真观察能力教学重点:1、区别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2、写数字,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在电脑上出示42页认识6和7的主题图,并让学生仔细观察。1、图上有些什么?2、请同学们数一数,图上有多少人、多少桌子、椅子。学生报得数。3、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还可以怎样数?4、你们是怎样数出椅子的数量的?先数已经放好的6把椅子,再数又搬来的1把。5、我们刚才都是按照1、2、3、4、5、6、7的顺序数数的。在数数中我们发现,数5个以后再数1个就是6个,接着6再数1个就是7,7比6多1,6比5多1。二、新授1、认识6和7你们都观察的很

53、仔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新朋友6和7,板书课题:6和7的认识2、你能拿出表示6的学具吗?你能用它们摆成你喜欢的图形吗?你知道6是怎么来的吗?5的后面又该是数字几呢?师出示计数器,演示,5拨上1是6。6的后面再加1个,又是多少?计数器演示。你能拿出表示4的学具吗?并摆出你喜欢的图形。3、比较大小,前面我们认识了5,今天又认识了6和7,那你知道谁大谁小吗?5和6比谁多谁少?6和7比呢?你还能看出谁比谁少?6比7小反过来可以怎么说?4、基序数意义1你能从小到大数到7吗?从7开始从大到小数到1呢?2观察43页金鱼图,找准起点,数一数这里有几瓶金鱼?3先找一找那一瓶装了6条金鱼?从左边数起看一看是第几

54、瓶?4从左边数起找到第7瓶,再数一数瓶里有多少条金鱼?5、教学6、7的写法观察字形特点,6像什么?6是一笔写完的,从田字格的上半格起笔一直写到下面再画个圆后完成,7像什么?三、练习48页2、3四、课后作业看看身边有哪些事物可以用6或7来表示的。课时:2教学内容:44页45页6和7的组成教学目的:1、认识6和7的组成。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6、7的组成一、引入昨天我们学习了6和7,说一说你观察到身边有哪些事物可以用6或7来表示的二、新授1、出示苹果和人像挂图老师这有6个苹果,我想把它分给两个小

55、朋友你能帮我分一分,有几种分法吗?小组互相讨论有几种分法?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学生汇报,师板书分法2、总结分法看到这些分法,你能发现什么?我们可以将这些分法总结成这样3种。看到每一组,你可以想到什么?3、7的组成刚才老师拿掉了一个苹果,应该是7个,7个苹果怎样分给2个小朋友的?请拿出7个学具来分分看,有几种分法?汇报分法,师板书分法,看到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三、游戏巩固1、猜数,师左手拿几个苹果,右手和左手合起来是6个,知道右手是几个吗?2、一生出3个手指头,另一个出一个数能和他组成63、拍巴掌,学小猫叫等游戏组成6和7四、作业48页第1题课时:3教学内容:6和7的加减法教学目的:1、使学生

56、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进行10以内加减计算。2、初步感觉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3、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6、7的加减法正确迅速的计算教学准备:小棒图,小黑板,水果图一、引入今天老师带来了几颗智慧星打算奖给同学,同学们看一看,有几颗星星?出示5颗星星还有一颗忘了拿出来,看看现在有几颗?你怎么知道的?根据学生说板书算式:5+1=6将展示图倒过来还能怎样列式?生说1+5=6二、新授1、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来摆学具,然后看着图写出算式谁来说说你们组写出了几个加法算式?老师这里有7朵小红花,发给同学们,独立写算式,谁来说说你的算式,还有不同的算式吗?2、分组活动分组摆学具并写算式3

57、、课后练习45页看图写出算式4、师出示图看图想一想,你能怎样列式?三、练习1、在田字格里写算式只写半格注意书写整洁2、46页做一做,49页5、6、7四、语言练习说出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数字?课时:4教学内容:图画式应用题教学目的:1、学会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初步感觉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2、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3、训练学生根据挂图正确表述语言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准备:挂图一、引入今天咱们到郊外去秋游,看看有哪些数学知识。二、新授1、加法出示美丽的郊外风光师:瞧,郊外的

58、景色真美啊,蓝蓝的天空,美丽的花朵,还有几只蝴蝶正飞来飞去呢。课件出示左边5只,数一数有几只蝴蝶?再出示2只,现在呢?出示大括号和问号,师:现在有多少只蝴蝶呢?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吗?美丽的蝴蝶可真漂亮啊,瞧,来了一群小朋友,他们是来捉蝴蝶标本的呢!课件分步出示:1、左边4人2、右边2人3、大括号和问号,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图意分组说图意,有4人小朋友在捕蝴蝶有2人在捉蛐蛐,一共有多少人?谁来说说图意,你知道怎样算吗?三、课中操四、减法图式那边的小朋友玩的开心,这边的农民伯伯正忙着呢?出示葵花,看,这是什么?先出示颗葵花,再演示农民摘了3颗,再出示大括号和7个最后出示问号。问:你能说出图意吗?想一

59、想:用什么方法计算?农民伯伯摘完了葵花还要摘石榴。课件分步出示石榴图,自己说出图意后想一想怎样列式。五、练习可自己适当调配P51:131415及思考题看图,先说出算式后写算式。8和9的认识教学目的:1、熟练数出8和9,会正确读写,并能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2、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正确读写8和9教学准备:挂图、生备学具,点子图思维训练点:训练学生有序思维的初步形成一、引入出示挂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小组互相说说?然后派代表汇报图上有哪些东西是8个?有哪些东西可以用9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8和9板书课题:8和9的认识二、新授1、动手操作这幅图上的点子表示8你

60、能拿出表示8的学具吗?请自己摆一个喜欢的图形,你知道8是怎样来的吗?那8个再拨上1个是几?师出示计数器演示7加1等于8请你拿出表示9的学具并摆一个图形师出示点子图92、出示尺子图8在谁的后面?7的前面是几?9的前面是几?7的后面是几?3、看看点子图,比一比谁多谁少?比较大小4、基序数把左边的8只蝴蝶涂上蓝色,给从左数第9只蝴蝶涂上红色。三、练习P591数一数小兔在第几车厢?小猪呢?第3车厢是谁?四、8和9的写法写8的时候要注意写半格,空半格,8像什么?上面的圆要写小点,下面写大点写9,先写圆再竖。8和9的组成教学内容:8和9的组成P55P603、4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8、9的组成2、通过学

61、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8和9的组成教学准备:星星一、引入蔚蓝的天空上星星在闪,月亮奶奶想把星星摆成两份,如果是你会怎样分呢?二、新授请你拿出学具,在小组里摆一摆,你能分几种?学生分组动手操作汇报,说一说你分了几种?你是怎样分的?观察,你能用什么办法记住每一种分法吗?看到8可以分成7和1,你能想到什么?如果是9颗星星,又可以怎样分呢?学生动手操作后再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师出示课件演示9的分成,学生填书上的空。2、读一读学生互相读8、9的分组成3、做游戏1、猜数2、拍巴掌3、小猴跳三、练习1、P55做一做课件出示,学生

62、独立完成2、P60345634小黑板出示6完成找朋友的游戏8和9的加减法教学内容:P56P57页8和9的加减法教学目的:1、会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2、能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3、在计数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数感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心算计数一、创设情景出示花果山和孙悟空,小朋友,今天我带你们到花果山去观光好吗?二、探究知识1、8的加减法A独立思考你们看,咱们的山上景色不错吧,看小猴子们都下山来欢迎呢,出示课件图出示课件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算一算吗?说出你的算式,你用什么方法计算?写加法的理由是什么?学生说出加法的意思,树上有

63、6只猴,树下有2只,一共有几只?B评价,你认为谁写的好?理由呢?C小结:同样一幅图,我们可以看作加法意思,也可以看成减法,只要能正确地说清图意,就能列出算式。2、9的加减法小朋友们上山一定口渴了吧,前面就有一棵桃树,结子很多又大又好吃的桃子。课件出示:两棵桃树,一棵树上有7个桃子,一棵树上有2个桃子请你们用学具代替桃子来摆一摆,然后独立写出算式。谁愿意向大家说出你的算式,评价:你认为哪个组写的好?三、练习1、动画演示,小男孩踢足球,最后定格为踢进2个,网外7个,看图,你能写出几个算式?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2、学生分组拿出数字卡片,同组两人互相拿出相加得8,相加得9的两个数。用小青蛙找家或摘苹果

64、的游戏来完成。用数学教学内容:用数学教学目的:1、亲历从生活中提炼出生活知识的过程2、熟练地进行计算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乐趣。思维训练:初步感觉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一、创设情境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那咱们就到郊外去秋游吧。二、合作探究早上的太阳出来了,瞧,郊外的鲜花景色可真美啊,看远处还有几只可爱的猴子呢。出示猴子图左图有5只猴,右有2只猴,分步出示。请你看图说出图意,你是怎样算出图上的猴子的?你能独立列出算式吗?评价,你们认为谁说的好?走过猴林又来到小河边,看,河里有几只鸭子呢?出示鸭子图生说图意全班交流独立列式计算评价:你认为他

65、说的有道理吗?三、课中操同学们都是聪明的孩子,有美丽的小鸟和小梅花鹿都在为你们跳舞呢。四、做一做梅花鹿图和蘑菇图说出图意后独立列式编题小组内试着互相编题让其他同学们来解答。P621314口算比赛或扑克牌游戏10的认识教学内容:6465页及练习九第13题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10认识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2、学会10的数数、认读,比较大小和组成及10的写法,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4、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掌握10的组成教具准备:尺子一、引入新课1、猜謎引出已认识的数09。同学们,我们来猜猜谜语,

66、好不好?有一个数,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还表示起点。0和6之间有哪些我们认识的数?伸出5指它添上2是谁?7的相邻数是谁?8再添上1是几?2、9再添上1是几?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的认识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10的含义及10以内数的顺序。1生活中和10有关的事情很多,你能用一句话说说吗?2请小朋友们数数第一排有几个人?8人想让第一排有10个人,谁有办法?学生回答:一个小朋友站进去就可以了。数一数现在有几个人?谁是第10个人?你是从哪边数的?还有谁也可以是第10个人?怎样数?3同学们在学习中经常用到尺子,请小朋友观察9有8的后面,10在哪里,为什么?引导学生回答,9再添上1就是10,10在9的后

67、面,10比09都大。4刚才我们猜了谜底09的谜语,你能编谜底是10的谜语吗?先在4人小组里说一说,再选一个最好的给大家听。2、比大小110和一个数比大小,谁能说一说。除了这种,还可以填什么?1029,谁来说说。3完成书本第65页比大小的填空3、10的写法。110的写法和09这些数的写法有什么不同?2谁能说说10怎样写?学生先尝试说说,教师再小结3在书本第65页的田字格里练习写10。4写完了同桌互相欣赏一下。4、10的组成有一天,小聪约小伙伴去踢球,顺便从家里带10瓶饮料去和小朋友一起喝,把饮料装到袋子里,可是一个袋子装不完,就把10瓶饮料分别装到两个袋子里,小聪可能会怎样装这10瓶饮料呢?1请

68、你拿出10根小棒代替10瓶饮料,摆一摆,分一分,看看你有多少种方法?谁能想办法,分得又快又好。2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你的方法。3请一个小组汇报你们组的方法4汇报板书10的组成5讨论10的组成的记忆方法。你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分法,把你的方法说给同桌听。引导同学回答,看一个记两个,看到10可以分成9和1,就想到1和9组成10。记住前面五个,其余可以推想出来。6独立完成第65页10的组成的填空三、游戏10的组成练习1、教师说一个数,学生说一个数,两个数组成10。2、生生互动同桌两人做游戏,说数并出手指,两个同学出的手指数合起来是10。四、课堂作业1、练习九第1题一个学生上来演示,其余学生在书上完成。

69、2、练习九第2题1学生模仿指挥员发布发射命令,让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2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这样的情景。3、独立完成第3题五、课堂小结1、学生结本课内容进行回忆、小结。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你能说说吗?2、质疑:谁有什么不明白问题,可以提出来。3、教师对全课进行小结10的加减法教学内容:P48例题和试一试,想想做做的习题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愿望2、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3、逐步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往能力等。教学过程一

70、、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谈话: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中国足球队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第一次冲亚洲,进入世界杯。今天我们也来进行一场有趣的数学足球赛。比一比,哪组进球个数多二、复习铺垫1、各小组组长组织本组同学同时进行10的组成的接力赛2、师:小组全体小朋友共同努力,赢得了本场比赛的第一球三、自主探究1、通过看看想想,探讨10的加减法中一组算式的计算方法。师生交流:看,球场的一角,小朋友也在踢足球呢!仔细看一看,这些小朋友可以分成哪两部分?师生交流: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在足球比赛中,一般是按服装颜色的不同分成两队。这样你能说出哪些算式?师:你们想自己算出得数吗?请把书翻到48页,试着填一填。交流:

71、请任意选一题,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师:小朋友的办法真多!可以利用10的组成来算,也可以利用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来算等等。这些算式就是今天要学习的10的加减法的3组题。10的加减法还有很多题目,你们想自己学习吗?板书课题2、通过玩玩想想,探索10的加减法全部算式的计算方法1独立操作,写算式抛10个花片,根据正反面的情况写出多组算式2学习小组交流算式、算法3全班交流,展示成果师逐步得到10的加减法的全部算式激励:小朋友们真行,你们通过自己抛花片,学会了所有10的加减法题。都给自己一个五角星。4学生上黑板归类整理,即时记忆四、轻松一刻凑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

72、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五、巩固深化1、10加几。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等于10?1同做,师出8生出2等等2同桌互做2、10减几师:小兔子见小朋友这么聪明,要来考考大家。小兔子手中的10减去其他伞面上的任何数,请算出得数。六、提高题一座小木屋前有2个男孩,1个女孩。问:如果一共有10个小朋友,那么小木屋里可能有几个女孩?练习课教学目的:1、熟练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加减法间的联系。2、逐步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等。教学重难点:熟练计算10以内加减法算式一、创设情景瞧,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松鼠今天我们就到松鼠家里云做客吧。课件出示小松鼠二、合作

73、练习1、课件出示松鼠过早看,松鼠妈妈有6颗松子,小松鼠有4颗,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那你能算出来吗?2、你们可真聪明,小松鼠们要出门去采果子了,他们要动脑才能拿到自己的篮子,出示题卡。小松鼠手上的数用10去减,得到的结果就是篮子上的数。比一比,哪个同学做的快?3、小松鼠提着篮子高高兴兴地出门去,在路上遇到了美丽的孔雀,花孔雀正在整理自己的羽毛。课件出示P68孔雀图请小朋友们开动脑筋算算孔雀身上的羽毛是多少?4、松鼠妈妈和儿子比赛捡松子,捡完了他们摆在地上比谁捡的多。课件出示P688独立看图并填空5、P687看邻居小白兔在忙啥呢?数一数屋后的冬瓜三、练习第.68面的第9、10题看松鼠来到了学校,你看

74、图中哪些可用7+310来表示。填括号教学目的:1、通过实际探索和实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10以内加法和减法。2、熟练根据数的组成填出未知加数3、通过游戏形式培养学生数感教学重难点:能正确准确填出未知加数一、基础训练1、出示10 10 9 8 7 3 6 4 5 5 2、猜数老师手里拿了5个,左手要拿几个才能组成10个?二、合作探究同学们都很聪明,今天我们就到商场去看看吧1、P70课件出示盒子,看这个盒子里有几个格子?售货员阿姨要往盒子里放钢笔,你能算出还要放几支才能放满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师边听学生说边板书算式7+10你是怎么想的?2、看这里要摆小旗已经摆了6面,还要摆几面才是8面?6+8三、练

75、习四、做一做课件出示1那这个盒子里还差几个?谁能列出算式?这里墙上需要挂水壶,你能很快地列出算式吗?2看图片,还要画几个呢?五、作业P71练习十1-3学生做题时,画线时可能会画错,老师在做第一题就引导他们说,想一想,还要画几个?先画再填空。连加教学目的:1、掌握两步计算的正确计算方法2、初步体会计算的变化,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口算和计算能力2、通过操作,培养学生数感和主动探索积极学习的精神教学重难点:掌握计算顺序一、激趣导入课件出示小鸡,这是什么?你小鸡吗?如果让你来养小鸡,你会怎样做?二、合作探究小明家也养了小鸡,咱们到他家去看看吧?出示课件看图上画有什么?师:小明家是养鸡专业户,他们家养了很多

76、鸡,他的父母靠知识和科技养鸡终于办起了这个大型养鸡场,小明今年才7岁,却已经懂得了帮父母的忙经常会帮着喂小鸡。你瞧,课件出示5只小鸡,引导学生说出:小明喂了5只小鸡说说图上画有什么?课件动画播放:又来了2只,现在呢?谁能说出图意?为了区别先走的我们通常都用线划掉来表示,师示范表示再次去掉可以用虚线框起来板书算式:822想一想:这题应该怎样计算?小组讨论后汇报解法。若有生说先算22就把822的算式写出来以之对比。2、练习:P73页的做一做右图独立看图,说出图意三、练习:第74页的第5至8题加减混合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摆放P75例题及练习十二,帮助学生理解计算顺序。2、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增强

77、对计算过程的感受3、通过观察交流,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掌握计算顺序一、激趣引入1、播放丑小鸭动画片断你看过这个故事吗?丑小鸭讲的是它在小时候因为长的丑处处被人欺负,后来经过自己顽强的努力终于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那你知道美丽的白天鹅生活在哪里吗?今天我们请来了白天鹅为大家做向导带大家去做客吧。二、合作探究1、看:湖里有几只天鹅?又飞来3只现在呢?谁能说出完整图意又飞走2只湖里有4只,飞来3只,又飞来2只,现在有几只天鹅?谁能把图意完整的说一遍?你知道怎样列式吗?求先飞来3只,怎么办?又飞走2只又该怎么办?1根据图意想一想,先算什么?你怎么知道先算4+3接着什么?用哪个数减去2?

78、谁能说说4+3-2的意义?演示课件,鼓励学生2、咱们再来看看另一个湖里的天鹅吧,演示:先有4只,飞走2只,又飞来3只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出图意,独立列式后集体订正3、小结:同学们真聪明,看看我们学习的和前面学过的连加连减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吗?像这样的算式叫加减混合三、练习P76做一做演示:地上有7个球,抱走3个,又抱来4个2、课件演示小鸭图3、游戏:把小动物找家,你能找出哪把钥匙开哪座房子吗?练习课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理解计算顺序2、加深理解计算方法,增强对计算过程的感受3、通过观察交流,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图意,正确列式一、基础练习1、口算3+1+4 6+1+2 1+3+6

79、10-3-77+2-18-3+45+2+33+0+710-2-510-3-68+2-35+1+43+2+28-1-49-3-210-7+24+4+14+1+52+3+210-5-5二、练习1、每天早上上班老师要坐车,在车上我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咱们去看吧。课件出示:公汽图一辆车上坐了4人,先上了3个人,又上了2人,现在有几人?图片出示P77右图,看看下来了几个人?是从哪里下来的?又上了几个人?你能说出完整的图意吗?同学们真会动脑筋,原来咱们的生活中有这么多的数学知识啊,以后你们要更仔细地观察,发现更多的数学知识。三、巩固应用1、P764练习,小黑板出示6将横行竖行的数相加,各得多少?四、游戏

80、出示纸牌,3人一组,各出一张牌,或加或减算出得数为14,即赢。看谁赢的牌多思考题,P77思考题要拿出8角钱,有几种拿法?整理复习教学目的:1、让学生经历系统整理和复习所学数学知识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不同的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似内容之间的差异2、引导学生加深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提高知识掌握水平3、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整理复习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归纳整理总结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数感。一、基本练习1、数数二、整理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的数学知识,想一想,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根据学生说的板书,可先让学生翻书看再说汇报:我们学了什么知识?这就是我们所学的知识。三、练习课件出示1、从左数

81、,第5个是排第2、 9 4 5 3、接下去怎么画?4、小猴小兔必须沿1-10的路线回家该怎么办?5、按规律填空12、4、828、6、32、4、8、41、3、96、1010101010101010101010以内加减法整理复习教学目的:1、亲历整理知识的过程,感受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差异2、提高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创新精神3、让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一、基本练习1、口算卡片出示1034+41062+55+3105877490986692824+63+6902+3950+74+2二、整理知识1、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计算题?分组看书整理后汇报2、观

82、察A出示10以内加法题这是我们学过的10以内加法题,它们按一定的规律排成这个样子,你能看看它们是怎样排列的吗?B练习,师任点几题让生回答C照刚才的观察方法再观察减法表它们是怎样排列的?同座互相点一题考问对方3、除了加减法式题,我们还学了图画式应用题师出示P79熊猫图和书包图。你能说出图意吗?大括号里表示什么意思?三、练习1、看图写出两个加法和减法2、图画式应用题3、填括号4、口算计时完成5、连续加23连续加3:3、1连续加2:1、9加几教学内容:9698页教学目标: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

83、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教学准备:教具:小棒18根。学具:每人准备小棒18根。教学过程:一、例11、教师用出示课本第9697页的全景图。老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2、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学生互相

84、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老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3、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9加4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边提问边指导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4、利用课

85、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个踢踺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踺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们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二、练习反馈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直接看图写出得数。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3、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会计算9+几了?学生每说一个算式,就让学生说出得数。三、课堂小结今

86、天我们学习的题目有什么特点?教师指出:今天我们学习的是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四、课堂作业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也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学习。第七单元课时:1教学内容:第84页85页的内容完成做一做及87第13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并且知道这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出1120各数。3、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应用意识。4、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5、向学生进行遵守交通规则的思想

87、品德和安全意识的教育。教学重、难点:1120各数的认识以及组成教学准备:小棒、苹果教具、尺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放录音,歌曲快乐的星期天同时师:快乐的周末来到了,老师领着假日小队的同学去军属李奶奶家帮好事,这时他们正穿过一条喧闹的马路。2、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有什么?数一数,他们的数量各是多少?各小组讨论,讨论后,各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教师选择性地板书3、师:同学们观察地很仔细,想像很丰富,那你们再观察黑板上这些数,你们能发现什么?生:这些数都没有超过20。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和1120各数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二、操作观察、探索新知1、数小棒,感知满十师:拿出

88、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满十根后,捆成一捆放在一边,继续数,又满十根,再捆成一捆,明白了吗?学生数小棒,教师巡视指导指名一学生上台跟全班同学一起数。数完后,师问:通过刚才数小棒,想一想,1捆小棒就是几个十?2捆呢?2、摆小棒,学习数的组成:1认识15请小朋友拿出15根小棒摆一摆,看谁摆得又对又快。学生摆,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摆法,把不同的摆法指名学生展示在黑板上。问:这几种摆法你最喜欢哪种摆法?看你摆好的15,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是由一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板书:15教师领读2认识11和20问:谁能用你喜欢的好方法一下摆出11和20,并悄悄地告诉同桌你是怎么想的?学生独立操作,并说理由反馈汇报,

89、问:11和20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指名回答,教师板书:1120同时领读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十几就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并且今后在摆小棒时,就可用较简便的方法摆了。3、看直尺,感知数的顺序、大小1、拿出已经准备好的直尺,找出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读一读。先学生自由的读,再同桌互读,蝚后指名读2问:看着尺子上的数,你能提出些数学问题?三、有趣练习,巩固新知1、比一比,摆一摆用小棒摆下面的数:12161720要求:摆每一个数时,指名一位同学上台演示2、連一連,猜一猜电脑出示练习十四的第2题的点子图出示要求:从1到20。按顺序把点子連起来师:这是一个隐形小动物,这很想和大家

90、成为好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请同学们打开书第87页完成第2题。3、读一读,排一排小狗汪汪:同学们,你们爱吃苹果吗?今天,我带来一大苹果送缎带你们,但是你们必须解决了所有的问题才行,你们愿意吗?这时,老师拿出小狗汪汪带来和上面有数字的红苹果教具,把它发缎带大家,让学生大声读出来,并说出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最后所有拿苹果的同学上台来按顺序排好队,找自己的位置站好,全班同学进行评价。4、找一找生活中的数师: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许多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些数,你们能找一找,说一说吗?说给你的同桌听?课时:2教学内容:第86页的内容:1120各数的写法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十六的第3-

91、5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认识计数器,并能正确地书写1120各数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重、难点:认识十位和个位教具准备:小棒若干,数位筒,计数器,学生准备小棒和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拍手数数。从1数到20,从20数到12、数一数下面的小棒有多少根?1一根一根数2先把10根圈起来,再看有几根。3、下面每一堆有几个十?几个一?一捆加一根一捆加三根2捆4、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数1120各数,并知道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我们不仅要学会数数,读数而且还要学会写数。板书:1120各数的认识二

92、、讲授新课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数位学生拿出自制的数位筒,让学生隹右边的筒里放小棒,边放边数师: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在左边的筒里放1根小棒来表示这10根。再在右边放4根,这时一共是几根?问:右边的4根表示什么?我们把4所在的位置叫做个位左边的1根表示什么?1个十我们把1所在的位置叫做十位在数位筒上写个位、十位那么14该怎么写呢?我们可以借助计数器来写数。2、利用计数器写数出示讦数器观察:从历边起,每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计数器右边起第一档叫个位,右边第二档叫十位,十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几个十,个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几个一,合起来就在个位上写几。让学生写出14,请一名学生板演师:写数时要注意先写

93、十位上的数,要从高位写起。3、练习。完成例4中后两个数,四个人一组,等待我摆小棒现,地写数。讨论:20个位上的0该不该写?为什么?因为个位的0起着占位的作用,表示个位一个也没有三、巩固练习1、用数字卡片摆出,下面各数十六十一十九十四十七二十2、听老师读数,学生写1211151716203、给小马虎错误十一写成101十八写成81二十写成24、做练习十四的第35题。课时:3教学内容: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第88页的例5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列出四个算式,并计算结果。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3、使学生体会数学教学中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

94、启蒙教育,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学数学。教学重、难点:看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小棒数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电脑演示卡通人物汤姆:小朋友,我是汤姆,今天是吉利的生日,他邀请我去作客,不过,听说路上要回答他提出的几个问题,你们愿意帮助我,和我一起去吗?学生回答后出,出示以下复习题。复习:1卡片出示: 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 1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1 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19复习2:汤姆讲述:我带来了一束鲜花作为礼物,瞧,花朵上还有算式呢!这些算式中哪些已经学过了,哪些还没有学? 8+1 10+1 2+6 4+10 7-3 8+10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

95、学习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二、合作探究,领会新知1、观察例图:吉利的生日晚会上,已准备了好多蛋糕,仔细看一看,这些蛋糕可以分成哪两部分?,这样,你可以说出哪些算式?2、探究算法1你能算出得数吗?请你把书翻到68页,试着填一填。然后把你的方法告诉你的同桌。2谁愿意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3、老师小结:小朋友的方法可真多,既可以用数的组成来算,也可以利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来算。三、巩固深化,拓展创新1、回到课前分类题,让学生完成原来不会做的题目。2、媒体演示:汤姆:生日晚会开始了,可吉利家的筷子还没数好,出示做一做1学生自己先用小棒摆一摆,然后列出四个算式。3、瞧:晚会上还准备了水果,咦,香蕉上怎么有算

96、式,你会算吗?完成做一做2。做完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4、我们一起来到智慧宫:9+4 你会算吗?你能想出几种方法?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课时:4教学内容:十几加减一位数完成做一做第89页的第1、2题教学要求:1、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十几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且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2、鼓励学生能够用多种算法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教学重点:能够熟练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教学难点:能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教学准备:计数器、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一天早上,二只松鼠提着一个篮子上山采松果,松鼠妈妈采了14个,松鼠宝宝采了3个,然后就一起高高兴兴

97、地回家去了。1、指名编故事。2、有谁能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选择性的板书: 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2松鼠妈妈比松鼠宝宝多采多少个? 松鼠宝宝比松鼠妈妈少采多少个松果? 松鼠宝宝还要采多少个才能和松鼠妈妈采的同样多?3、先解决第一个问题:问: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松果?用什么方法计算?如何列式?为什么用加法计算?说一说你的理由?还有谁能说? 14+3=?你是怎样算的?同桌互说算法,然后指名说。 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你最喜欢哪一种算法?用你最喜欢的算法说14+3=?4、再解决第2-4个问题:问:用什么方法计?如何列式?你是怎样算的?请你说给大家听?二、巩固深化1、完成第88页的做一做的

98、第二题。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最后教师指名说算法。2、找朋友。完成第89页的第1题。3、比较大小让学生先在书中完成,然后再全班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你是怎样填的?为什么要这样填?4、数学游戏第90 的数学游戏学生自由的完成。第八单元课时:1教学内容:认识钟表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面,学会看整时。2、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学习习惯。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用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教学难点:正确、迅速说出钟面时间。教具准备:每个学生自备闹钟一个,小灯笼12个,制作钟表的工

99、具和材料6套。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我来自于XX市外国语实验小学,你们想不想知道我们学校的同学们一天的学习生活情况?那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吧!问:你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誰愿意说给大家听?你是怎么知道的?师:说起钟表,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不知道有多少精致美观、造型独特的钟表。二、主动探索1、制作钟表欣赏完了这么多美丽的钟表,你想对大家说点什么?在平时,你们也见过许多钟表,现在,就请你们闭上你们的眼睛,静静地想一想:钟面上都有些什么?在每个小组的桌上,有一些制作钟表的工具和材料,你们能用这些工具和材料做一个钟面吗?要求:先小组合作进行制作,做完后,同组的同学认真观察钟面,看一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

100、,并相互说一说。有哪个同学愿意代表你们组给大家说说。教师根据的回答进行板书:数字:1、2、3、4、5、6、7、8、11、12针:分针 时针:把你们制作好的钟面举起来给大家看一看,再拿出你们自己的小闹钟互相说一说哪是时针、哪是分针。2、认识钟表电脑出示一个钟面时刻:2时问:有谁认识这个时刻?你是怎么认识的?请把你的方法说给大家听。再出示四个钟表,请每个小朋友先认一认,再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认的?最后指名起来认一认,说一说。象这样的时刻还有一种更简单的写法,有谁见过?指名学生上台试着写一写。那这四个钟面的简单时刻谁会写?3、每个小组在你们制作的钟面上拨一个整点时刻,先拨好就先贴在黑板上。三、游

101、戏巩固:1、教师说时刻,学生拨2、同桌互拨,互认3、师:国庆节快到了,我们学校的灯笼还没有挂好,想请你们帮忙挂,你们愿意吗?请把你的灯笼挂到应该挂的地方? 师:你为什么把这个挂在这个地方?国庆节那天的这个时刻,你最想做什么?这么多的时刻中,你最喜欢哪个时刻?为什么?四:设计请每个小朋友做一个小小钟表设计师,设计一个自己最得意的钟表作品。课时:2教学内容:认识半点第95页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1、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2、初步认识钟表,会看钟表上的半点时刻。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掌握认识半点的方法,并会认半点时刻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

102、认识半时的规律。教学准备:自备小闹钟一个,小动物的头饰多个。教学过程:一、复习:1、出示一组整点时刻,让学生认,并说一说,你是怎么认的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2、师:请认真观察这些钟面,你发现了什么?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二、认识半点出示钟面:7时半、8时半1、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钟,拨一拨这二个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你能发现这两个钟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小结,得出规律:钟面上半时时,分针指着数字6,而时针总是指向两个数字的中间。再出示二个钟面上的表示的时刻,师:你说一说这两个钟面的时刻是多少请说给你的同桌听,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然后再指名说一说3、认一认第9

103、3面的做一做师:请你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几时在干什么?4、出示7时、7时半师:请你们认真观察,说一说这两个钟面上表示的时刻,看一看两根指针的位置有什么不同?三、练习反馈,激活思维1、请你在你的钟上面拨一个你最喜欢的半点时刻,并说一说你为什么最喜欢这个时刻?2、准备几把椅子,在椅子上挂出画有整时半时的钟面图片,请几位学生戴上标有相应时刻的头饰,玩就各位的游戏。3、小明、小军小强约定星期天上午9时半到健身房参加锻炼,请你说说谁提前到、谁准时到、谁迟到?出示图片:图1:小明9时半图2:小军8时半图3:小强9时4、快乐的周末第95面的第4题第九单元课时:1教学内容:9698页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99

104、面的1、2题教学目标: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教学准备:教具:小棒18根。学具:每人准备小棒18根。教学过程:一、例11、教师出示课本第9697页的全景图。老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

105、一说2、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老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3、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9加4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边提问边指导操作:盒子里

106、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4、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个踢踺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踺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们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算的?二、练习反馈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直接看图写出得数。2、看图列式。做一做

107、第2题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3、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会计算9+几了?学生每说一个算式,就让学生说出得数。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加法有什么特点?教师指出:今天我们学习的是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四、课堂作业第99面的第1、2题。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也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学习。课时:2教学内容:9加几的练习课完成第99面的3题-第100面的第7题教学要求: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9加几的口算方法,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具准备:习题中的情境图。教学过程:一

108、、学生操作学生用自己喜爱的学具摆一摆9加几并与同桌说一说。师:谁来说说9加几的加法怎样算。二、创设情境小羊图书上99页第1题师:天气晴朗了,小羊羔也出来玩了,你能算出一共有多少只小羊羔吗?学生列式计算,指名说说教师板书:9+7=16师:谁来说说是怎样算的?蚂蚁图书上99页第3题师:同学们知道蚂蚁是怎样运食物的吗?指名说学生看书上的蚂蚁图并指名说说是什么意思?师: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指名板书,其他同学写在书上。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的糖果图,再集体订正。蜜蜂图书上100页第5题师:瞧这群小蜜蜂在干吗?指名说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指名板书,其他同学写在书上。指名说说是怎样算的?三、用数学书上100页第4题

109、师:洋娃娃可爱吗?谁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怎样算?指名板书,其他同学写在书上。师:边演示边问如果改变问号的位置你会算吗?学生试做,然后集体订正。四、针对学生练习情况进行小结。五、课堂练习:练习十七第2、6、7题。课时:3教学内容:用数学9加几小学数学第一册101页,102页的例3做一做及练习十八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陵目标1学生能够看懂图意,并根据图意正确列式 2在计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二过程性目标1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2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难点:在计算时

110、,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教具准备:录音机,算式卡片学生每人准备两种颜色圆片各个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口算练习:出示卡片,学生口算9+2 9+5 9+4 9+99+7 9+6 9+8 9+32拍手游戏教师拍的次数与学生拍的合起来是10。教师拍9下、1下、5下。二,学习新课1教学例3放录音教师:好听吗?这是我们学校合唱队的小哥哥、小姐姐们在合唱,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例3仔细观察,教师: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告诉全班同学。请学生回答 老师想知道一共有凡人?谁来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呀?列式、板书:9+5 那到底一共是几个人呢?学生想计算方法,可以用喜欢的圆片摆摆看教师巡视学生汇报想到的方

111、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单?说一说2完成做一做出示图小组合作,要求:观察图,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记录下来要求什么?记录下来怎样列式?怎样计算?三,师生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课时:4教学内容:8、7、6加几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计算8加几、7加几。6加几2、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样化的算法。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教学重点:学会8加几、7加几、6加几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算法的多样化。教学过程:一、刨设情境,揭示课题讲述:数学乐园里有好多

112、有趣的游戏,今天我们来玩闯三关。闯第一关: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组进行口答6、8、9的分合式,然后教师出示抽拉片,让学生口答后说说发现了什么? 7+3+2= 8+2+5= 7+3+4= 8+2+6=7+3+9= 8+2+7=讲述:对,把前面两个数先凑满10,再加上第三个数,就能算得既对又快,这是我们前面学习的凑十法。小朋友,祝贺你们胜利通过第一关!下面我们就用这种凑十法来完成游戏的第二关。教师随机板书课题:8加几、7加几。二,讨论交流,探索新知 1学习例1 教师出示小天使带来的喇叭图,请学生看图,说图意并列出算式8+7。 学生围绕8加7等于多少,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进行讨论,用小棒摆一摆,互相说

113、一说,再比一比哪组的方法多。 学生讨论后指名小组回答,教师根据回答进行板书 2试一试教师出示8+9=问:你们会用刚才这些方法来计算8+9=吗?组织学生在小组里说说是怎样算的? 指名回答交流。 3练一练 组织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动手试一试桌上的练习。小组长交换介绍算法,其他小朋友做小小评委,听他们说的好不好,说得好就送给他掌声。三,游戏实践,巩固练习讲述:小朋友真聪明,第二关完成得多出色呀!在第三关里我们还会遇到好多游戏,有吃西瓜,蜜蜂采蜜,采蘑菇,汽车回家,蚂蚁搬家,动物钻洞。 学生分组游戏,设置奖励机制,教师巡视指导。课时:5教学内容:练习十九第3-8题。教学目标: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

114、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训练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教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口算抢答6+5 6+7 8+6 9+3 8+8 9+86+8 7+4 9+4 8+5 8+7 7+92、练习十九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写得数,教师巡视,并订正。二、创设情境1、练习十九的第3题先出示转盘,让学生弄清题意,转动转盘,知道用中心的数依次去加外面的每一个数。然后让同座相互说,在让四人小组进行接力赛,看哪组算的又对又快。2、练习十九的第4题用出示贝壳图。让学生讲图意,问:一共有多少个贝壳?你会用算式表示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7+5=12问:谁来说说是怎样

115、算的?3、练习十九的第8题出示螃蟹图,你们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指名说一说图的意思?指名板书,其余同学在书上完成。集体订正。三、用数学练习十九的第6题采用送信的方式,以第6题为主,另加一些得数是12、13、14、15 的算式。在加几个得数不是12、13、14、15的算式。使学生明白不是所有的算式都有一个朋友,有的有几个,有的一个也没有。四、小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五、作业:练习十九的第7题,在书上完成,集体订正。课时:6教学内容:用数学教科书第107页例4,练习二十第1、2题。教学目标: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训练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教具准

116、备:例4画面教学过程:一、基本口算练习1看卡片口算。 8+3 7+6 6+5 8+6 8+8 7+5 8+4 7+7 6+6 7+42听算。 8+2 9+4 9+5 7+3 8+3 9+6 8+7 6+4 10+8 7+5二、新课1出示例4。屏幕显示:活泼可爱的小兔在草地上做游戏。自然围成两圈。此时,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兔?2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4人一组,每个学生都参与讨论。教师巡视,及时和学生交换看法,给予点拨。3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请各组代表发言。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板书出每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算出得数。 如果学生没有按颜色把小兔分成两类计数,再计算引导学生:看一看图中有几种颜

117、色的小兔?想一想还可以怎样把小兔分成两部分?使学生明白:可以把小兔分成白兔和灰兔两部分。接着,让学生数出白兔的只数和灰兔的只数。然后,由学生口述算式和得数,教师板书: 10+5=15 4小结让学生评议哪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好。教师结合解决一共有多少只兔问题的情况,肯定学生探索的解决方法,同时特别强调:把小兔按群分成两部分,用8+7计算出结果,按白色、灰色分成两部分可以用10+5解决问题。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寻找出不同的解决方法。三、独立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做练习二十的第1题。 1让学生看教科书第108页上面第1题。同桌互相说说题意之后,指两名学生向全班同学说一说题意。

118、 2独立填写算式。8+4=12 3学生之间交流、评议。请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怎样想的,计算的结果是什么,其余学生评价谁说得清楚、合理、正确。 4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解决方法。 启发谈话:再认真观察画面,鸡栏里的鸡还可以怎样分类?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解决一共有多少只鸡的问题?让学生寻找另一种解决方法。可以自己思考,也可以两三人讨论解决办法。交流。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决办法。比如:鸡栏有3只白鸡、9只花鸡。用9加3算出鸡的总只数。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9+3=12。5强化认识。让学生看着8+4=12、9+3=12两个算式,分别口述出解决一共有多少只鸡这一问题的思考过程。强化学生

119、对这两种解决方法的认识。四、练习做教科书第108页上第2题。 1让学生直接把得数填在书上。填完后,集体订正。有错误及时纠正。若出现把10一3算成10+3的情况,特别要强调:做题时要认真看题,仔细计算,才能算对。千万不要做小马虎。2如果时间允许,以第2题的式题为主,再适当补充一些,7十6 9十7 2+8 4+5 10一6 9+49-4 8+6 10-2 3+7 17-10 12+7由教师读题,学生写得数,最后,学生集体订正课时:7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一册108-109页,练习二十第3-5题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看懂图意,并根据图意正确列式 2在计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教学重难点:在计

120、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1、看卡片说得数9+3 9+4 9+6 8+5 7+4 8+7 7+99+9 8+4 7+6 8+9 7+5 6+5 6+7 6+8 7+4 9+9 7+9 8+5 0+9 10+9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回答后并指名说一说8+4和6+5是怎么想的?2、在里填+或。9 6=15 11 1=10 7 5=12 15 3=12 7 8=15 8 0=8 9 9=0 0 10=102、指3、导练习1、练习二十第3题1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学生分组讲解图的意思,并派代表讲。2引导学生回答书中的问题。有条鱼,游走条。还有几条?3让学生自己读题,理解意思

121、,列式计算。并请小朋友说一说为什么?2、练习二十第4题1问:你们爱游泳吗?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2会列式吗?学生独立完成,3集体订正,4并说一说为什么?三、数学游戏找朋友,出示口算卡片和数字卡片。让学生玩找朋友的游戏提高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和判断能力。四、作业:练习二十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为什么?课时:8教学内容:5、4、3、2加几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计算5加几、4加几、3加几、2加几2、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样化的算法。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122、教学重点:学会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算法的多样化。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口算练习9+5 9+3 8+5 8+3 6+5 8+99+4 9+2 8+4 7+5 7+8 8+61学生抢答2以8+9、7+8为例,3请学生说一说怎样想的?4引导学生小结:计算小数加大数的试题可以交换加数的方法,5想大数加小数得多少,6推出得数;也可以用凑十法计算。二、新课1、出示例 1 5+7=? 5+8=?1学生看算式后回答:这两道算式第一个加数是几?第二个加数是几?两个加数比较有什么特点?25+7等于几呢?你能用以前的知识做这道题吗?3学生分组讨论,指名说一说怎样想的?45+8得多少?怎样

123、想的?请学生回答,同座相互说。2、教学例2 4+8=? 3+9=?1让学生试做,2然后请学生回答是怎样想的?3指4导学生看书,5小结问: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板书:5、4、3、2加几有什么特点?怎样算得快?为什么?三、巩固1、做第110页做一做中的第1-3题1第1题,左图: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加法?右图:让学生自己思考,列式计算。集体订正。2让学生从上往下做,并回答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3学生独立完成,并问:你发现了什么?2、数学游戏转盘出示9加几、8加几、7加几的加法。学生开火车进行。课时:9教学内容:练习二十一第13题教学目标:1、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24、2、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点:正确、熟练的口算。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练习二十一第2题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5+7 10-7 4+8 13-3 5+9 10-92+9 3+8 4+7 4+9 3+9 5+8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根据学生情况分析错的原因二、指导练习1、练习二十一第1题1学生说一说,2再板书在黑板上,3指4哪个答哪个?5并让算得快的学生说一说为什么算的快?他的秘密在哪里?6指7导学生书写算式问:怎样写不漏掉也不重复?为什么?8学生独立完成,9教师巡视,10帮助有困难的同11学。2、练习二十一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三、游戏哪两张卡片上的数

125、相加等于15?同座互做。课时:10教学内容:练习二十一第4题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2、培养学生看图的能力,初步渗透统计思想。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够进行正确的计算,能够有效的提高计算速度及正确率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口算10-3 8+4 9-1 9-8 8+2 15+38+7 7+5 5+6 3+9 11-1 9+68+8 6+7 8+6 9+8 2+92、里应填什么数?1比9大2的数是,2比7多4的数是。3写出得数是13的四道算式?、4练习9+ =13 8+ =15 12- =2 +7=1

126、4 + =12 + =192、指3、导练习练习二十一第4题1学生看书,2弄清题目的意思。问:这题是什么意思?3分组讨论,4并派代表说一说。5教师板书,6引导学生看统计表。指导学生看表:表的第一竖行画有皮球、毽子、跳绳;第二竖行上面写着一班有,下面的数就是一班有这三种体育用品的数量,即一班有7个皮球、5个毽子、4条跳绳;第三竖行上面写着一共有,就是要求我们计算一班和二班一共有几个皮球、几个毽子、几条跳绳,7学生独立完成,8教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鼓励他先说,再计算。集体订正。4、数学游戏:同座每人抽出一张数字卡片,然后根据这两张数学卡片说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看看谁说多,说的对。对于说的多

127、和对的同学发红花给予鼓励。课时:11教学内容:20以内进位加法及练习二十二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表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2、培养学生仔细看题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难点:看加法表找规律。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口算卡片,指名口算,并说出思路。9+4 8+4 7+6 5+710-5 12-2 5+3 12+1二、练习指导1、进位加法表1出示20以内进位加法表,引导学生发现表中的规律。A、竖着看,分别读出每行的算式及结果,边读边思考,每竖行是怎样排列的。启发学生回答。B、横着看。让学生默读每排的算式及结果,想一想,各排是怎样排列的。

128、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回答C、问:从加法表中,还能发现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吗?启发学生回答。D、想:这张表中,我们只需记住哪些题就能很快算出所有的20以内进位加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边用红笔勾出来,使学生知道只需记熟左边到0道题。就能计算所有20以内的进位加法。2、练习1让学生把和是11、12、13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2教师读算式,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3说出表中两道相同加数的算式及结果。4针对学生容易弄错的题进行练习。三、作业:练习二十二A、第2题,现时2分的时间,看有多少同学做得全对,若有不对的,查明原因,及时纠正。B、思考题:第1题要求:让学生发现白圆与黑圆排列的规律,确定往下应该怎样

129、画第2题要求:学生观察每行数排列的规律,找出与其他三行的规律不同的那一行。C、第3题在书上完成,集体订正。课时:12教学内容:书第114-115页我们的校园教学目标:1、学生加深理解本册教材所学的内容,体验自己校园生活中存在的数学。2、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用数学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谈话:前一段时间,我们学校开展了一些体育方面的比赛。想一想都有哪些活动?学生回答:踢毽、跳绳问:想一想,还有哪些活动是你喜欢的?2、活动:我们到教室外面去比一比设计项目:踢毽、跳绳、跑步、拍球、跳房子、跳远、1学生自由活动,2教师巡视。活动时间15分钟。3回教室学生汇报,4其他同5学

130、帮着补充。问:根据跳绳的,你能提出什么问题?A、可以说一说参加跳绳的一共多少人?B、谁和谁一共跳了多少个?C、谁比谁跳的多几个?请学生列式解答这些问题,你是怎样想的?看看有几种不同的思路?问:跑步的同学又是怎样的呢?学生自由说,可能说谁跑了第几名?也可能说有几人跑?其他同样方法解答。二、指导练习1、出示准备的大挂图,根据学生活动项目填表,讲明图中各列的含义。2、示范,根据学生跳绳人数在虚头像上涂色。3、让学生把其他的板演在挂图上涂色。4、教师提问:1参加哪项活动的人最多?哪项最少?2跑步的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5、同座相互提问,全班交流,充分肯定学生的合理想法。总复习课时:1复习内容 20以内

131、的数。复习要求:通过复习20以内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使学生加深对数的理解。复习重点 20以内数的组成。复习过程:一、复习读数、写数、数数、数序 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指名学生读20以内的数。 2教师报数,学生写数,如十九等。 3学生一个一个地数,从7数到15。 4两个两个地数,从2数到20。 5填数,练习二十三的第1题。学生在书上填,并指名学生口答,后集体口答,检查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的情况。二、复习20以内数的组成1问: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 2出示计数器,教师在计数器上表示11让学生读出这个数,并问这两个1表示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指2名学生回答。3

132、问:谁会在计数器上表示13这个数?指一名学生演示,然后问学生13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子。4学生做教材第118页的第2题。5师生对口令 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几?十二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等。三、复习序数的含义1出示教材第116页的第3题,先让学生口答,再在书上填写。从左边起,红珠子是第几个? 把第14个珠子涂上颜色。2数学游戏,猜猜我是几。 我是10前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我比9少1,我是几? 我是12和14中间的一个数,我是几? 我是19后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我比18少1,我是几? 我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我是几? 我是由2个十组成的,我是几?四、复习加减法的含义1让学生根据这幅图

133、列出两个加法算式。指名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 3+4=7 4+3=7 这两道加法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学生看这幅图,列出两个减法算式,并计算得数。指名学生说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五、课堂练习总复习的第1、2题。 1先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教师巡视并针对情况讲解。2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六、布置作业练习二十三的第1、2题。课时:2复习内容 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教材第116页第3题第118-119页第3-6题复习要求:通过计算使学生加深加减法的含义,提高20以内进位加法的熟练程度复习重点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数学游戏1、教师将110的两组卡片,打乱顺

134、序,分放在两个纸盒里。2、一个学生抽出两张卡片,较快说出得数,如果算对了,就把卡片留在自己手中,如果算错了,就把卡片放回去,然后由另一个学生抽卡片,算出得数,这样轮流抽,直到所有卡片抽完为止,最后手中得到卡片多的为优胜者。二、指导练习1、教材第119页的第6题复2、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1把学生分成三人一组,一个学生出示口算题卡片,并做裁判,另外两个学生抢答,看谁又对又快,给得胜的学生发红花,然后,三个学生交换角色,再玩。2视算7+5 2+9 5+8 7+4 6+6课时:3教学内容:认识图形、认识钟表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的几何图形的认识。2、一方

135、面巩固钟表中整时和半时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看接近整时的钟面,使学生进一步说出大约是几时。教学重点:认识图形,并能够形成对这些图形的表象。教学过程:1、认识图形1、出示第116页第4题1学生看书并回答有哪几种图形,2教师板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3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各有几个?学生再书上完成,4集体订正。5教师分别指出每种图形的名称,6学生举起对应的几何图形。7教师出示实物,8让学生说出每种物品是什么形状?9指名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2.出示第117页第5题1学生看书并回答有哪几种图形,教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2问: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136、、圆各有几个?学生再书上完成,集体订正。3.对比教师拿出一个正方体的盒子,和盒子一个面大小的正方形,指名说出名称。问:谁能说一说他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的每一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用同样的方法观察长方体、圆柱的面各是什么形状?完成书上第119-120页第7、8题,集体订正。二.认识钟表1、拨钟,2、分组活动,3、让学生利用钟表的学具拨出每个整时和半时,4、小组中同学相互检查。教师巡视,提醒学生在拨表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上。5、认钟,教师拨钟学生认;指名拨钟,学生认。1引导学生观察整时:时针和分针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稍偏了一点。告诉学生:像这种差

137、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应该说大约是几时。2完成书上第120页的第9题。同座相互说一说,指名说,并说一说为什么?14、数字表示法1问:你们认识电子表上的时间吗?请学生说一说怎么认的?如果我们要把钟上的时间跟电子表一样表示,你会吗?2看书第117页第6题,学生在书上完成,点四人板演,集体订正。三、小结四.游戏在盒子里摸图形,学生摸出来后,告诉大家这是什么?课时:4教学内容:用数学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进一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各种信息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指名口算10-7 5-4 6

138、-2 7-3 8-0 18-1017-7 18-5 2+13 4+10 6+9 27-208+5 0+0 15+4 5-5 5+7 20+92、填未知数16+ =11 14- =10讨论:,括号里该填几?怎么想?指名回答。2练习9+ =13 8+ =15 12- =25- =4 7- =1 +7=14学生做完后,问是怎样想的。二、创设情景1、出示书上第117页的第7题。1学生观察,2分组讨论,3说说发现了什么?4引导学生思考:根据这幅图,5你能提出什么问题?6问:为什么开来的汽车有一辆没有画完整?看着这幅图,7你能准确地说出又开来几辆汽车吗?8引导学生看书中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9问:现在有几辆

139、车?你会列式吗?学生说教师板书:9+6=15辆10问:如果把又开来了6辆这句话去掉,11让你们说又开来了几辆,12你们会解答吗?四人小组说一说,13然后派代表说。2、书上第121页第11题。问:你们喜欢堆雪人吗?分组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你知道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堆雪人吗?列出算式,一人板演,其余在书上完成,并说一说为什么?3、用数学1、书上第121页第12题。1分组讨论,2说一说图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3引导学生看图,4结合文字理解内容。5根据问题列式计算,6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7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知识方面的问题?2、思考题学生先思考,分组讨论,互说想法,然后再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61 / 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