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执业药师中药综合知识及技能讲义

上传人:wdg****h8 文档编号:270890628 上传时间:2022-03-27 格式:DOC 页数:80 大小: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执业药师中药综合知识及技能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2017执业药师中药综合知识及技能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2017执业药师中药综合知识及技能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2017执业药师中药综合知识及技能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2017执业药师中药综合知识及技能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执业药师中药综合知识及技能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执业药师中药综合知识及技能讲义(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脏一体观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体以五脏为中心 中医学的指导思想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以心为中心形神一体观物质与功能一体观整体观念 人随着季节、昼夜的变化表现不同症如:麻疹疾病的外在表现,病症。患者主观的感觉,对医生说的中医学理论的主要特点病 有特定的治病因素、发病规律和病理演变的异常病变过程,具有特定的病症和体征。是总的概括 如:戴阳证证 机体在疾病开展过程中*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 更全面、深刻、准确地提醒出疾病的开展过程和本质辨证论治 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辩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辨证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

2、方法中医学既辨病又辩证,通过辩证进一步认识疾病中医学诊断疾病的根本思路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异病同治不同疾病,一样的病机,采用同一种方法治疗中医治病着眼于证的区别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依据五脏的阴阳:心、肺 属阳阳剧烈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或属于功能方面的 对人体有推动、温煦、兴奋作用五脏的阴阳:肝、脾、肾 属阴阴阳阴 相对静止的、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或属于有形的物质 对人体有凝聚、滋润、抑制作用阳化气,阴成形*物质出现蒸腾气化的运动状态时属阳,出现凝聚成形的运动状态时属阴阴阳的可分性阴阳属性相对性主要表现 阴阳双方

3、的任何一方可以再分阴阳,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阴阳的相互转化性 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 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重阳必阴,重阴必阳。阴 阳 的 关 系对立制约阴阳相反,相互抑制,相互约束。到达动态平衡,称之为“阴平阳秘互根互用又称“阴阳相成,相互依存,相互为用。是阴阳转化的在依据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消长平衡根本形式:此消彼长,此长彼消,此消彼消,此长彼长阴阳的消长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昼夜、季节的变迁从冬至春夏,气候从寒冷变热,属于“阴消阳长;从夏至冬,阳消阴长相互转化阴阳消长是转化的前提,阴阳转化是消长开

4、展的结果重阳必阴,重阴必阳。热极生寒,寒极生热色泽鲜明者病在阳分,晦暗者病在阴分语声高亢洪亮,多言躁动为阳,语声卑微无力,少言沉静为阴呼吸有力,声高力粗为阳证实、热,呼吸微弱,声低气怯为阴证虚、寒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脉象:寸为阳,尺为阴;数为阳,迟为阴;浮大洪滑为阳,沉小细涩为阴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疾病发生、开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表证、实证、热证属于阳证。里证、虚证、寒证属于阴证阳证:多为急性感染性疾病。表现红、肿、热、痛,如疖、痈、丹毒、脓肿阴证:多为慢性疾病。如结核性感染、肿瘤。苍白、不热、麻木、不痛、隐痛阴阳学说临床应用阴阳偏胜 治疗原则:损其有余,实则泻之 利用阴阳的对立制约

5、阳胜则热:热者寒之;阴胜则寒:寒者热之确定治疗原则阴阳偏衰 治疗原则:补其缺乏,虚则补之壮水之主,以制。阳病治阴,阴虚,虚热证阳中求阴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病治阳,阳虚,虚寒证依据是互根互用阴中求阳 在用补阴药时,佐用补阳药,阳转化为阴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在用补阳药时,佐用补阴药,阴转化为阳药性归纳药物性能 寒凉属阴黄芩、栀子,温热属阳附子、干五味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升降浮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成效的药物, 多上行向外,其性升浮,为阳泻下、清热、利尿、重镇安神、潜阳熄风、消导积滞 降逆、收敛等成效,多下行向,其性沉降,为阴情志之间的五行关系顺序同相克顺序木木曰曲直:引申为

6、: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火火曰炎上:温热、上升的作用。引申为:温热、升腾悲思喜怒恐土五行土爰稼穑:引申为:生化、承载、受纳。土为万物之母金金曰从革:引申为:清洁、肃降、收敛胜胜胜水水曰润下:引申为:寒凉、滋润、向下五行五脏五腑在体其华在液开窍情志五色五方五季五化五气五脉木肝胆筋爪泪目怒青东春生风弦火心小肠脉面汗舌喜赤南夏长暑洪土脾胃肉唇涎口思黄中长夏化湿缓金肺大肠皮毛涕鼻悲忧白西秋收燥浮水肾膀胱骨发唾耳恐黑北冬藏寒沉生生生生生生生木 火 土 金 水 木 火 土克克克克克克相生、相克:是正常的关系 相乘、相侮:是异常的病理的关系五行相生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五行相克“克我者为“所

7、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所不胜 所胜克所不胜就是打不过,所胜就是打得过水的所胜是火:水能打的过的是火,水的我克是火水的所不胜是土:水打不过的是土,水的克我是土五行相乘与相克顺序一样,以强凌弱,也称“过克。引起的原因:太过、不及太过所致相乘:所不胜太过强盛,对所胜一行抑制太过,使所胜一行虚弱:木乘土不及所致相乘:所胜一行虚弱不及,因而“克我的所不胜一行就相对增强,造成对所胜一行的抑制太过,使所胜一行就更加衰弱:土虚木乘五行相侮*一行对所不胜一行进展反向抑制,称“反克“反侮也有太过和不及两个原因太过所致相侮:所胜一行过于强盛,使原来抑制它的所不胜不仅不能抑制它,反而受其反向抑制。如:木亢侮金不及所

8、致相侮:所不胜一行过于虚弱,不仅不能制约其所胜的一行,反而受其反向抑制。如:木虚土侮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肝为木,脾为土。正常情况木克土。异常的病理就是木乘土。因此这句话说明木乘土五 行 学 说 的 临 床 应 用疾病诊断相生关系的传变:母病及子、子病及母相克关系的传变:相乘、相侮 如:木火刑金:肝火亢盛,反向抑制肺金疾病转归:色脉相符或相生 为顺;色脉相克 为逆疾病治疗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根本治则:补母、泻子。一共四个治则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根本治则:抑强、扶弱。一共四个治则治 法又 称作 用适 应 症相生滋水涵木法滋肾养肝法、滋补肝肾法滋肾阴以制约肝阳肝肾阴虚,肝阳上亢金水相生法滋肺补肾法、滋养

9、肺肾法滋补肺肾之阴肺肾阴虚培土生金法补养脾肺法健脾气以补肺气脾肺气虚益火补土法温肾健脾法温肾阳以补脾阳脾肾阳虚火为命门之火相克抑木扶土法疏肝健脾法、调和肝胃法疏肝健脾肝脾不和肝郁乘脾培土制水法敦土利水法健脾利水脾虚水停水肿胀满佐金平木法滋肺清肝法清泻肝火,滋阴益肺肝火犯肺木火刑金泻南补北法泻火补水法、滋阴降火法滋肾阴,泻心火肾阴虚,心火亢心肾不交 心火 肾水五脏肝、心、脾、肺、肾主藏精气,以藏为主,藏而不泄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传化水谷,传化物而不藏中空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似脏非脏,似腑非腑,功能类似五脏贮藏精气五 脏生 理 功 能肝刚脏调畅全身气机有坚强之性,喜条达

10、舒畅而恶抑郁,寄相火,主升、主动,易亢易逆,故称刚脏肝主疏泄:调畅情志;促进消化吸收;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肝主藏血:贮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肝为血海心五脏六腑之大主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心主血脉:推动血液在脉管运行;血液的生成。心脏的正常搏动,有赖于心气、心阳的推动和温煦,心血、心阴的营养和滋润心主神明:主宰生理、心理活动生命活动、意识、思维、情志外感热病所出现的神昏、谵语等,为热入心包脾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运化水谷精微:食物的消化,水谷精微的吸收、转输和布散运化水液。水液的吸收、运输和布散脾主统血:统摄、控制血液,使之循行于脉,而不逸出于脉外肺华盖、娇脏肺为水之上源肺主行水位置最高肺主气,司呼吸: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诸气者,皆属于肺肺主宣发与肃降:宣发:向上、向外、升宣、发散。通过肺的宣发,排出体的浊气将脾所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周身,外达皮毛 宣发卫气,调节腠理之开合,将津液化为汗液排出肃降:向下、向、肃降、收敛。 吸入自然界清气,下纳于肾 将脾转输的水谷精微向下布散于其他脏腑,将津液下输于肾 清肃呼吸道的异物,保持呼吸道的畅通肺主通调水道:肺气宣发:不但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于周身,而且主司腠理开 合,调节汗液的排泄,使汗液排出正常肺气肃降:将体的水液不断向下输送,经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 生成尿液排出体外肺朝百脉,主治节:朝百脉:全身血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