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怀的古诗小学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

上传人:碎****木 文档编号:270887298 上传时间:2022-03-2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怀的古诗小学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伤怀的古诗小学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伤怀的古诗小学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怀的古诗小学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伤怀的古诗: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赏析这首词通过女仆人公口语式的内心独白,提醒了作为一个闺中弱女子被负心人所熬煎而带来的心灵创伤,表现了旧社会情爱悲剧的一个方面。仆人公怨中有爱,爱怨兼发,心情简单。作品在艺术构思与表现手法上甚见匠心,深得后代词评家的欣赏。这是一首单调小令。开头五句,奏的是感情音响的主旋律怨。“永夜”两句,就悬想负心人行踪着笔。“长夜漫漫,负心人啊,你抛下我到哪里去了?”自问还复自答:“音信已绝,奈何!”着一“绝”字,点出薄悻者之寡信绝情。“香阁掩”三句,就闺中人己方状况着笔,从环境描写(闺门紧闭)、表情描写(眉头紧皱)、时间推移(斜月将落、长夜将尽)这三个方面,写出了终宵坐候

2、之难耐。这两笔归结到一点对薄悻者之怨。“争忍”句以下写心池又起新澜。“争忍”两句是第一个浪头,特点是思之不已,爱怨兼发。“叫我怎忍心不苦苦寻找啊?”这一句心灵独白,说明她怨中有爱,情丝难解。但稍加推究,闺门紧闭,室内一目了然,无物可寻。“寻”这一动作,正好显示她已陷于身难自主迷离恍惚的精神状态。等到她头脑稍为糊涂,又得面对令人心碎的现实孤衾独处,因而“怨”字又重上心头。“换我心”三句是其次个浪头,特点是情之所钟,忽发痴语。清王士禛花草蒙拾曾指出:“顾太尉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自是透骨情语。徐山民妾心移得在君心,方知人恨深全袭此。”徐山民句中之“移”字,倒也深得顾词“换”字之真谛。换心者,移心之谓也。仆人公是多么盼望把自己的一颗心移置在对方的心腔里,以取得对方对自己思念之深的理解啊。就事论事,移心之说似属无理,而仆人公发此痴想,却正好显示其爱之深,其情之真,此即所谓“无理而有情”。固然尽管如此,仆人公的悲剧命运将是难以避开的。这一点,明汤显祖在花间集评本中曾一语道破:“若到换心田地,换与他也未必好。”但作品的思想倾向性却非常明朗,怜悯完全放在被熬煎被损害的弱女子这一边,这也就从侧面鞭挞了薄悻之徒。顾夐此词,以善作情语着称。近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把此词作为“有专作情语而绝妙者”的显例之一,并且说:“此等词,求之古今人词中,曾不多见。”足见评价之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