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标准、方法与实例[共126页]

上传人:哈**** 文档编号:270886578 上传时间:2022-03-27 格式:PPT 页数:126 大小:6.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标准、方法与实例[共12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标准、方法与实例[共12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标准、方法与实例[共12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标准、方法与实例[共12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26页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标准、方法与实例[共12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标准、方法与实例[共12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标准、方法与实例[共126页](1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标准、方法、实例及系统北京大学抗震减灾研究所北京大学抗震减灾研究所 ,北京城市与安全减灾中心,北京城市与安全减灾中心20082008年年4 4月月2525日日*内容安排内容安排q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q规划编制方法规划编制方法q实例及系统简介实例及系统简介*第一部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规划过程城市规划过程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城市专项规划城市专项规划结构工程学科和结构工程学科和防灾学科已经解防灾学科已经解决了大部分问题决了大部分问题?如何解决如何解决城市总体城市总体防灾规划防灾规划社区防灾规划、

2、社区防灾规划、工程系统防灾设计工程系统防灾设计单体工程单体工程防灾设计防灾设计?如何具体操作如何具体操作*城城城城市市市市规规规规划划划划设设设设计计计计城城城城市市市市抗抗抗抗震震震震防防防防灾灾灾灾设设设设计计计计城市总体布局的抗震要求城市总体布局的抗震要求建设用地防灾适宜性评价建设用地防灾适宜性评价基础设施布局及建设基础设施布局及建设抗震设防水准和防御目标抗震设防水准和防御目标次生灾害防御次生灾害防御避震疏散规划建设避震疏散规划建设城区、工程新建及加固城区、工程新建及加固工工程程抗抗震震防防灾灾要要求求城市建设与发展城市建设与发展健全城市抗震防灾体系健全城市抗震防灾体系规划的实施和保障规

3、划的实施和保障城市抗震防灾建设与管理城市抗震防灾建设与管理城市抗震防灾建设与管理城市抗震防灾建设与管理城市抗震城市抗震城市抗震城市抗震防灾规划防灾规划防灾规划防灾规划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公共政策*一、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的内容一、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的内容一、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的内容一、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的内容1城市用地城市用地2基础设施基础设施3城区建筑城区建筑4地震次生灾害地震次生灾害5避震疏散避震疏散6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 基本规定基本规定基本规定基本规定6 6个专题:个专题:规划内容规划内容三类模式三类模式四类工作区四类工作区基本规定基本规定8总体抗震要求总体抗震要求 城市

4、总体布局中的减灾策略和对策城市总体布局中的减灾策略和对策不同区域抗震设防标准、防御目标与相应的规不同区域抗震设防标准、防御目标与相应的规划要求、技术指标划要求、技术指标 规划内容规划内容城市用地城市用地抗震适宜性抗震适宜性划分,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划分,城市规划建设用地选择与相应的城市建设抗震防灾要求和对策选择与相应的城市建设抗震防灾要求和对策新建建筑工程建设,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建设新建建筑工程建设,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建设与改造,建筑密集或高易损性城区改造,火灾、与改造,建筑密集或高易损性城区改造,火灾、爆炸等次生灾害源,避震疏散场所及疏散通道爆炸等次生灾害源,避震疏散场所及疏散通道的建设与改造等

5、的建设与改造等抗震防灾要求和措施抗震防灾要求和措施规划的实施和保障规划的实施和保障9三类模式三类模式p甲类模式甲类模式p乙类模式乙类模式p丙类模式丙类模式位于地震烈度七度及以上地区的大城市位于地震烈度七度及以上地区的大城市中等城市和位于地震烈度六度地区的大城市中等城市和位于地震烈度六度地区的大城市其它城市其它城市依据:城市规模、依据:城市规模、城市规划要求、城市规划要求、城市地震灾害环城市地震灾害环境境10四类工作区四类工作区p一类工作区一类工作区p二类工作区二类工作区p三类工作区三类工作区p四类工作区四类工作区甲类模式城市规划区内的建成区和甲类模式城市规划区内的建成区和近期建设用地近期建设用

6、地 乙类模式城市规划区内的建成区和乙类模式城市规划区内的建成区和近期建设用地近期建设用地 丙类模式城市规划区内的建成区和丙类模式城市规划区内的建成区和近期建设用地近期建设用地 城市的中远期建设用地城市的中远期建设用地 最低要求最低要求11示例12主要工作项目主要工作项目工作区类别工作区类别分类分类序序号号项目名称项目名称一一类类二二类类三三类类四四类类工程抗震工程抗震土地利用土地利用1 1场地类别分区场地类别分区* *2 2场地破坏影响估计场地破坏影响估计* *3 3土地利用抗震适宜性评价土地利用抗震适宜性评价* *基础设施基础设施4 4基础设施系统抗震要求基础设施系统抗震要求5 5交通、供水

7、、供电、供气抗震评估交通、供水、供电、供气抗震评估* *6 6医疗、通讯、消防抗震评估医疗、通讯、消防抗震评估* *城区建筑城区建筑7 7重要建筑工程抗震评估及防灾要求重要建筑工程抗震评估及防灾要求* *8 8新建工程抗震规划要求新建工程抗震规划要求9 9城区建筑评价与改造城区建筑评价与改造* *其它专题其它专题1010地震次生灾害估计地震次生灾害估计* *1111避震疏散场所和及通道设置评估避震疏散场所和及通道设置评估* *各类工作区的主要工作项目各类工作区的主要工作项目13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城市用地抗震防灾类型分区城市用地抗震防灾类型分区 地震破坏及不利地形影响估计地震破坏及不利地形影响估计

8、 抗震适宜性评价抗震适宜性评价 城市用地城市用地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专题之一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专题之一层次确定层次确定14城市用地抗震防灾类型分区城市用地抗震防灾类型分区 p一、二类工作区一、二类工作区p 各类工作区各类工作区 规范方法规范方法(GB50011)简化地质方法简化地质方法场地类别场地类别主要地质和地貌单元主要地质和地貌单元I I 松散地层小于松散地层小于3 35m5m的基岩分布区的基岩分布区IIII二级及其以上阶地分布区;风化的丘陵区;河流冲二级及其以上阶地分布区;风化的丘陵区;河流冲积相地层小于积相地层小于50m50m分布区;软弱海相、湖相地层分布区;软弱海相、湖相地层3 3

9、15m15m。IIIIII一级及其以下阶地地区,河流冲积相地层大于一级及其以下阶地地区,河流冲积相地层大于50m50m分分布区;软弱海相、湖相地层布区;软弱海相、湖相地层161680m80m分布区分布区IVIV软弱海相、湖相地层大于软弱海相、湖相地层大于80m80m地区。地区。2015地震破坏及不利地形影响估计地震破坏及不利地形影响估计 p 场地液化场地液化 p 地表错动地表错动 p 地质滑坡地质滑坡p 震陷及不利地形震陷及不利地形评价、圈定潜在危险地段评价、圈定潜在危险地段2016城市用地抗震适宜性评价城市用地抗震适宜性评价 类别类别适宜性地质、地形、地貌描述适宜性地质、地形、地貌描述适宜适

10、宜不存在或存在轻微影响的场地地震破坏因素,一般无需采取整治措施:不存在或存在轻微影响的场地地震破坏因素,一般无需采取整治措施:(1)场地稳定)场地稳定(2)无或轻微地震破坏效应;)无或轻微地震破坏效应;(3)用地抗震防灾类型)用地抗震防灾类型I 类或类或II 类类(4)无或轻微不利地形影响)无或轻微不利地形影响较适较适宜宜存在一定程度的场地地震破坏因素,可采取一般整治措施满足城市建设要求:存在一定程度的场地地震破坏因素,可采取一般整治措施满足城市建设要求:(1)场地存在不稳定因素,;)场地存在不稳定因素,; (2)用地抗震防灾类型)用地抗震防灾类型III 类或类或IV 类类(2)软弱土或液化土

11、发育,可能发生中等及以上液化或震陷,可采取抗震措施消)软弱土或液化土发育,可能发生中等及以上液化或震陷,可采取抗震措施消除;除;(3)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存在一定程度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存在一定程度的地质灾害危险性有条有条件适件适宜宜存在难以整治场地地震破坏因素的潜在危险性区域或其他限制使用条件的用地,存在难以整治场地地震破坏因素的潜在危险性区域或其他限制使用条件的用地,由于经济条件限制等各种原因尚未查明或难以查明:由于经济条件限制等各种原因尚未查明或难以查明:(1)存在尚未明确的潜在地震破坏威胁的危险地段;)存在尚未明确的潜在地震破坏威胁的危险地段;(2)地震次生灾害源可能有严

12、重威胁;)地震次生灾害源可能有严重威胁;(3)存在其他方面对城市用地的限制使用条件)存在其他方面对城市用地的限制使用条件不适不适宜宜存在场地地震破坏因素,但通常难以整治:存在场地地震破坏因素,但通常难以整治:(1)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的用地;)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的用地;(2)发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位错的部位;)发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位错的部位;(3)其他难以整治和防御的灾害高危害影响区)其他难以整治和防御的灾害高危害影响区17p八大系统八大系统p供电供电p供水供水 p供气供气 p交通交通p医疗卫生医疗卫生p消防消防p通信通信p物质保障物质保障 基础

13、设施基础设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专题之二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专题之二评价原则评价原则 结合城市基础设施结合城市基础设施各系统的专业规划,针各系统的专业规划,针对其在抗震防灾中的重对其在抗震防灾中的重要性和薄弱环节,提出要性和薄弱环节,提出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建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建设和改造的抗震防灾要设和改造的抗震防灾要求和措施。求和措施。18基础设施评价要求基础设施评价要求 单体抗震性能评价单体抗震性能评价网络系网络系统统其他评价要求其他评价要求供电系统供电系统 重要建筑、变电站、配重要建筑、变电站、配电装置室等电装置室等 甲、乙甲、乙类模式类模式宜进行宜进行功能失功能失效影响效影响范围的范围的

14、估计估计 宜估计可能引发宜估计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的影的次生灾害的影响响供水系统供水系统 取水构筑物、水厂、泵取水构筑物、水厂、泵站等,地下主干管线站等,地下主干管线 供气系统供气系统 供气厂、天然气门站、供气厂、天然气门站、储气站等,主要干线储气站等,主要干线 交通交通 桥梁、隧道等桥梁、隧道等 避震疏散避震疏散主主干网络的抗震连干网络的抗震连通性进行分析通性进行分析通讯、医疗、通讯、医疗、消防和物资消防和物资保障系统保障系统重要建筑重要建筑19规划要求规划要求找出找出薄弱环节薄弱环节,提出抗震加固改造的对策和,提出抗震加固改造的对策和规划,并针对各系统的专业规划提出抗震防规划,并针对各系统的

15、专业规划提出抗震防灾要求灾要求 重要建筑和关键节点重要建筑和关键节点找出薄弱环节,抗震加找出薄弱环节,抗震加固改造及新建工程震防灾要求固改造及新建工程震防灾要求 电力、供水、供气、交通等工程系统的抗震电力、供水、供气、交通等工程系统的抗震防灾对策和措施,新建要求防灾对策和措施,新建要求 其他要求其他要求对地震时可能引发对地震时可能引发地震次生灾害地震次生灾害的供气等系统的的供气等系统的防御建议防御建议对于交通、消防等系统的避震疏散等要求对于交通、消防等系统的避震疏散等要求 基础设施规划要求基础设施规划要求 20城区建筑城区建筑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专题之三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专题之三主要内容主要

16、内容重要建筑重要建筑抗震防灾要求抗震防灾要求新建工程新建工程抗震设防抗震设防 建筑密集或高易损性建筑密集或高易损性城区抗震改造城区抗震改造 21评价要求评价要求 城区建筑抗震性能评价城区建筑抗震性能评价设防烈度和罕遇地震水准设防烈度和罕遇地震水准地震破坏程度估计地震破坏程度估计伤亡和需安置避震疏散人员数量估计伤亡和需安置避震疏散人员数量估计 城市的重要建筑应进行单体抗震性能评价城市的重要建筑应进行单体抗震性能评价22规划要求规划要求 对对城区在役建筑城区在役建筑找出薄弱环节,提出城区抗震建设与改造规划要求找出薄弱环节,提出城区抗震建设与改造规划要求和措施和措施对于高密度、高危险性的城区,提出城区拆迁、加对于高密度、高危险性的城区,提出城区拆迁、加固和改造的范围、力度,及其他安排等。固和改造的范围、力度,及其他安排等。对对新建工程新建工程应提出抗震设防对策和要求应提出抗震设防对策和要求提出分期分批加固和改造要求提出分期分批加固和改造要求 对对重要建筑重要建筑抗震加固改造抗震加固改造提出专门抗震防灾对策和监测、检测要求提出专门抗震防灾对策和监测、检测要求23次生灾害次生灾害城市抗震防灾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