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明建设工作汇报(多篇)

上传人:wd****9 文档编号:270885985 上传时间:2022-03-27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10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文明建设工作汇报(多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乡村文明建设工作汇报(多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乡村文明建设工作汇报(多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乡村文明建设工作汇报(多篇)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乡村文明建设工作汇报(多篇)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村文明建设工作汇报(多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文明建设工作汇报(多篇)(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村文明建设工作汇报(精选多篇)第1篇: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推进工作汇报平邑县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推进工作情况汇报市委农工办: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沂市2012年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要点与责任分工的通知下发后,平邑县迅速召开专题会议,按照通知要求,结合平邑实际,制定了平邑县2012年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安排镇、街道、管委会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开展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县督导组人员全部到督导单位现场督导。从各镇部署和县督导情况看,平邑县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推进工作扎实有效,成效显著。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年初,全县确定并实施了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河道综合治理

2、、造林绿化、黄烟生产、涉农重点项目建设等18项农业重点工作。3月13日,召开了高规格、大范围的全县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了今年的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和城乡环境整治工作。会上出台了两办关于全县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2012年工作要点,指导各镇进行面上工作的开展。为进一步加强对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和城乡环境整治工作的领导,调整充实了城市管理委员会成员和县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4月9日,县里组织各镇分管负责同志、沿线沿路重点村支部书记、县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各督导组组长到 1临沭县、罗庄区、费县参观学习了他们在开展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

3、面的经验做法。接到市里的通知后,县委召开了常委会议学习传达贯彻,研究制定了我县的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安排部署2012年全县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为加快重点工程的进度,又分别成立了由县级领导挂帅的十个指挥部,分线作战,齐头并进。实施了一把手工程,明确任务,落实到人,倒排工期,使人人身上有责任,个个身上有担子。县直有关部门单位把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与本职业务一同规划、一同部署、一同落实,并积极指导、督促各镇做好工作,为活动的深入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抓住重点,加快推进根据全市工作要点,结合平邑实际,2012年重点打造327国道、文泗路、新枣路、岚济路等道路沿线的100个示范村。邀请上海、深圳

4、和市规划设计院对浚东新区、浚东社区、保定社区、东阳片区、河泉片区进行了规划,对兴水河进行了修建性详规及两岸控制性规划;邀请山东省测绘公司,对县城及周边60平方公里进行了地形图测绘。同时,对已有的村庄和社区规划进行了修订,进一步完善提升;对没有制定村庄详细规划的,责成县规划局尽快编制,使规划覆盖到每一个村庄。为此,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以绿化造林为重点,巩固建设成果。抓住春季植树造林的有利时机,动员社会力量,全面绿化美化城乡面貌,改造提升了城区重要节点绿化、实施了重要路段绿化镶边工程,加强了绿化模纹管理和防护,加大了绿化补植力度,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环境生态化、城乡一体化进程,通

5、过规划保绿、依法护绿、见缝插绿、补植增绿、破墙透绿,千方百计增加绿量。同时,配套实施了畅通工程、空间美化工程、环境清洁工程、建设规范工程等四大工程,大力整治占道经营、乱倒垃圾、乱贴、乱画、乱搭、乱建、乱放、乱排等方面的问题。对327国道、岚济路、文泗路、平蒙路、新枣路、平滕路等重要道路进行了大范围的绿化提升,粉刷行道树路沿石240公里,修剪绿篱24万余平方,整修路肩边坡56万平方,栽植乔灌木80多万棵,黑松532棵,球类植物1359棵。在重要道路沿线确定了100个重点整治村,对这些村居的五化建设高标准规划,力争建设一批高标准的示范点。扎实开展了垃圾集中清理行动,清运乡村垃圾4430吨;全面开展

6、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和绿化示范村镇创建活动,把城市绿化理念引入村镇,建设园林小景,力争达到村村绿树环绕,处处绿树成荫,先进森林后进村的效果。目前,全县镇驻地绿化覆盖率3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5平方米,村庄绿化覆盖率30.4%,已建成18个省级绿化示范村,7个市级绿化示范镇,68个市级绿化示范村。在重要路段沿线、示范村可视范围内,大力实施荒山造林工程、水系生态建设工程和生态林场建设工程。今年以来,全县已完成荒山造林3300亩、防护林120亩、经济林3400亩、杨树丰产林2800亩、绿色通道补植30公里。综合实施水域集中清理,在县城对兴水河、府前渠进行集中清理,两岸进行了绿化,共清理垃

7、圾40吨,栽植绿化苗木3万棵;对浚河、张里河及其支流进行了综合治理;对各镇采砂情况进行了集中清理整治,全县共清理非法采砂点58处,拆除非法简易组合房23处,清理违法采砂船26只,截断私设非法运砂道路22条,对60多处砂堆出售点书面下达了限期接受处理通知。目前,县城建成区绿地面积达到687.54公顷,绿地率达36.8%,绿化覆盖率达43.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71平方米。(二)以村庄“五化”为重点,集中整治村容村貌。遵照因地制宜抓硬化、全面除污抓净化、立足添彩搞绿化、突出规范抓美化、尽力而为抓亮化的工作思路,全力推进村庄五化达标建设。把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与村庄五化建设结合起来,

8、确定了先建后补的政策。今年以来,全县用于乡村五化达标建设的资金已达到5600多万元,98的村初步达到了五化标准,所有村庄主要街道全部硬化。按照一镇一站、村村设点的要求,要求每个镇至少建设1处日处理能力8吨以上的压缩式生活垃圾中转站。目前,已有6个镇完成了选址。为真正实现垃圾处理户集、村收、乡镇运、县处理的机制城乡全覆盖,全县已配备乡镇垃圾运输车、叉车56辆,农村垃圾清运车286辆。各乡镇都成立了环卫队、执法中队,对镇驻地实行全天候保洁。全县97以上的村居都建设了垃圾收集池、购买了垃圾箱,所有的村居都按比例配备了保洁员,87%的村庄对卫生保洁实行市场化物业化管理。积极探索农村社区三上工程建设的新

9、路子、新办法。水治污 主要采取沼气工程、净化池、人工湿地和生物处理。气上楼主要采取瓶装液化气、秸杆汽化和天然气供气站。垃圾处理市场化物业化采取的主要具体办法是承包制和委托代管。目前,全县已完成三上工程的农村社区20个,占建成农村社区的69%。积极推行畜沼果(菜)生态种养模式,全县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2230个,累计达到3.8万个,完成一池三改2.1万户。(三)以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化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农村生态经济。今年,全县计划新发展优质农产品基地8万亩、观光园区5个,新建市级以上标准化养殖场16个(其中国家级标准化养殖场1个,省级标准化养殖场1个),新认证三品一标10个,创建有较强影响力的优质

10、农产品品牌5个。目前,全县已发展蓝莓5000亩、果品45万亩、瓜菜48万亩、金银花65万亩,优质农产品基地28处、19.8万亩,三品认证品牌发展到61个,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到185家,其中市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42家,通过国家GAP认证金银花种植基地1处,GMP认证企业5家,GSP认证企业15家,平邑金银花、武台黄桃、天宝山山楂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月13日,我县将举办2012平邑武台桃花节暨玉泉万亩黄桃基地揭牌仪式,有力地促进了全县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化建设的大发展。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4月11日,成功举办了2012中国欢乐健康游平邑九间棚之村乡村文化休闲游启动仪式,有力地带动了全县生态旅

11、游业。三、加强督导,狠抓落实为把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落到实处,由组织部牵头,县委办、县政府办、组织部、纪委等部门组成了4个督导组,对各镇全面督导,对重点工作分线督导,领导小组办公室一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切实将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县委、县政府坚持每月召开一次由党委书记和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调度会,了解各镇工作开展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在县电视台设立了曝光台,对行动迟缓,整改存在问题不及时的单位进行曝光,有力地促进了工作的开展。制定了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考核办法,严格对各单位进行考核,奖优罚劣。2012年4月12日推荐第2篇:柏林镇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汇报柏林镇

12、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汇报材料首先欢迎各位领导到柏林镇检查指导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遵照市县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考核办法,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从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政治高度,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凝心聚力,求真务实,迅速在全镇上下掀起创建生态文明乡村工作的热潮,得到了全镇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拥护,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工作效果,现就重点工作向各位领导做简要工作汇报,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提出批评指正。一、基本情况柏林镇位居平邑蒙山主峰前,现有25个行政村,5.3万人,区域总面积145平方公里,属全市明星旅游镇,全市旅游强镇,山东省最具竞争力旅游名镇,2010年3月被授予市级生态文明乡镇,

13、同年,黄崖村被授予省级生态文明村,今年110月份,全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8亿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980元。今年1月,被省委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表彰为全省“无邪教乡镇”,自今年2月至今先后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乡镇,全市城镇管理明星乡镇,全市信访工作“三无”乡镇,全市安全生产先进乡镇和全市农村沼气建设先进乡镇。目前,全镇25个行政村已有20个达到“生态文明村”标准,其中新培植市级生态文明先进村2个,县级生态文明先进村5个。二、主要做法(一)抓特点,做到组织领导到位。党委、政府立足蒙山主峰前的区位优势,将生态文明乡村创建

14、工作与建设经济强镇,旅游大镇,文化名镇紧密结合在一起,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的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专门的创建办公室,党委副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从党建、新闻中心、团委、妇联等相关单位部门抽调精干人员配合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包扶到村,具体指导帮扶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各工作区、各行政村也分别成立相应组织,就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的制度、规划以及目标要求进行了量化细化,真正体现全党动员,全民发动,多层面、全方位突出生态文明乡村创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二)抓重点,做到资金投入到位。今年以来,全镇先后完成投资110万元对镇政府驻地沿线及文泗路沿线进行绿化亮化,新栽植各类绿化苗木30余万

15、株,更新路灯300余盏。投资200万元实施了项目聚集区硬化、美化、绿化、亮化工程,硬化道路1.4万平方米。投资90万元购置垃圾清理车14辆,购置垃圾箱180个。完成投资1600万元,硬化村内主要街道及道路17万平方米,粉刷墙壁23万平方米。投资40万元在南林村新建垃圾中转站一处,今年以来,先后集中清理三堆2600余个,清理河道、沟渠、垃圾漂浮物4000余米,清运乡村垃圾260余吨,清理企业工业垃圾1.2万吨。(三)抓亮点,做到示范带动到位。今年7月上旬,党委、政府组织召开了上半年观摩总结表彰大会,就重点项目建设,“五化”达标情况进行现场打分,结合党建、精神文明创建、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等相关

16、的千分制考核目标,对荣获前5名的南林、玉源、黄崖等5个行政村分别给予1万元的现金奖励。对新培植的2个市级生态文明建设先进村和5个县级生态文明建设先进村,党委、政府组织部分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到外地进行参观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把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真正体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四)抓难点,做到检查考核到位。党委、政府就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出台了专门的考核奖惩办法,做到一天一调度,三天一评比,一周一奖惩,对个别工作被动,现场评比打分倒数前3名的村和相应的包村人员,要说明被动落后的原因,提出整改措施,表述达标时限。对在县生态文明村建设考核中影响了全镇综合成绩的,不仅要取消所有的评先树优资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