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心得体会(多篇)

上传人:wd****9 文档编号:270885071 上传时间:2022-03-27 格式:DOCX 页数:140 大小:155.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心得体会(多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40页
上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心得体会(多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40页
上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心得体会(多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40页
上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心得体会(多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40页
上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心得体会(多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心得体会(多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心得体会(多篇)(1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心得体会(精选多篇)第1篇: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1、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的下位学科,研究的是“教什么”和“怎么教”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2、中国古代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学论专著。3、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最早一部教育学。4、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以语文课程与教学为研究对象,包括语文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历史,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问题,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问题等。基本任务是: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第二章 语文课程与教学发展史纲要1、“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

2、字文千家诗,合称“三百千”千,主要作用是用韵语化的方式集中识字。2、“五经”即经过孔子整理的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的合称,加上失传的乐经也称“六经”。3、“四书”是儒家经典的代表性著作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四部著作的合称。4、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南朝梁太子萧统编的文选,又称昭明文选。5、语文单独设科应为1904年。6、1912年颁布了中学校令施行规则,规定中小学一律开设“国文”课,这是我国教育史上语文学科从古代传统教育的综合性社会学科中独立出来后的第一个正式名称。1920年北洋军阀政府通令全国,小学开设“国语”,1949年,语文教育家叶圣陶等人的建议,决定取消“国语”和“国文”这两个名称,统称“语

3、文”。7、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1世纪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正式启动。8、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设计三个维度贯穿五个领域的课程结构。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五个领域: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教育。第三章 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

4、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2、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3、语文课程目标是语文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准则和指南,在语文教育活动中具有导向、推进、控制、评价、管理等作用。第四章 语文课程设计1、语文教材有泛指、特指和专指三种不同概念(专指是语文教科书,即课本)2、语文教材具有德智启迪,语文历练,语言积累,知识扩展等功能。3、现代语文教材有四种要素构成:范文系统,知识系统,实践系统,助读系统。4、使用教材具体注意事项:一、统观全套教材,了解编辑意图二、熟悉整册课本,明确教学重点三、钻研教材内容,研究教学策略四、灵活运用,适当调整第五章 语文教学设计1、

5、语文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努力体现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三、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四、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2、语文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景,板书或演示设计,编写教学方案,组织教学评价等。3、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一、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二、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三、适应社会需要。4、语文教学目标设计基本原则:(一)语文内容和语文形式统一的原则。(二)语文教学中发展智力的原则。(三)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

6、语交际全面训练,各种语文能力协调发展的原则。(四)语文课程资源的优选和重构原则5、语文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教学内容要恰当,教学内容要充实,教学内容要做到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明确疑点。6、语文教学方法设计的依据:一、依据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二、依据教学目标与任务三、依据教学内容四、依据教师素质五、依据学生特点六、依据教学的组织形式、时间、设备条件等。7、语文教学方法设计的原则:多样性、综合性、灵活性、创造性、优化组合原则。8、语文教学评价的功能(一)测定学习成绩(二)鉴定教学效果(三)检验管理水平(四)获取反馈信息(五)预测发展方向第六章 识字与写字教学1、写字教学核心是:既要依据汉语汉字的特点,

7、又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具体表现为:集中识字,韵文化,正确处理识字写字教学与思想教育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 阅读教学1、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2、(一)中国古代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二)赫尔巴特学派的五阶段教学。19世纪前期,德国心理学、教育学家赫尔巴特,创立了适应于各科教学的四个阶段教学法:(1)明了,(2)联想,(3)系统,(4)方法。19世纪后期,赫尔巴特的学生席勒、莱因等把他们的基本理论和阅读教学的特点结合起来,创立了五阶段阅读教学法:(1)预备:复习旧课,解释新课文中的

8、生字、难词等;(2)提示:说明教学目的和学习重点;(3)比较:把新的教学内容同已学过的内容联系起来;(4)概括:归纳全文的中心思想,得出结论;(5)应用:应用新学的知识练习造句或写短文。16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种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盛行于欧美,也影响到日本和中国。(三)凯洛夫的五环节教学。20世纪前期,前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创立了五环节教学法:(1)组织教学,(2)复习旧课,(3)讲授新课,(4)巩固新课,(5)布置作业。17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阅读教学吸收了凯洛夫的五环节教学法,成为普遍采用的模式。几种常用的阅读教学方法:评点法、话题教学法、讨论法、导读法、练习法、读议讲练法、情境教学

9、法。第八章 写作教学1、积累的主要途径有:(一)观察与感受生活(二)广泛涉猎读物2、作文批改几点要求:有针对性、讲求实效;多批少改;内容兼顾形式。第九章 口语交际教学与综合性学习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了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特点:(1)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2)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3)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4)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

10、课程相结合。(整体性、自主性、开放性)2、综合性学习目标具有以下特点:(一)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知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二)在综合性活动中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三)让学生体验成功。(四)强调过程和方法。(五)教学评价的重点是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第十章 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主题性的发展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语文的特点,关心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

11、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样例姓名 班级 学号一、填空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正在兴起和建设中的一门学科教育学科,它是以 为研究对象的一门 。2叶圣陶对“语文”的解释是、。 3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包括、和 系统。 4从阅读过程来看,构成阅读成力的要素是、。 5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性质的定义:语文是最重要的 ,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6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中,“三主”

12、是指、。7作文能力一般由 能力和 能力构成。二、名词解释1语文课程目标2阅读教学技能3情景作文训练4课文复述三、判断1从占居优势的倾向来说,语文课是属于抽象型学科。( ) 2听说训练的内容不仅包括训练听说能力,而且包括训练听说的态度。( ) 3“讲授”的方法是“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不能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 4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5单元教学过程包括以下阶段:起领,教读,自读,总结和测试。( ) 6提问的方法是“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 7光学媒体的特点是能同时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两方面的信息。( ) 8作

13、文评改应一分为二,以鼓励为主,要少就多改。( )9根据考试的目的和用途,考试可以分为学业考试、水平考试、个别考试。 10备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备教材,二是备教法。( )四、选择(含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多选或少选答案均不得分)1确定语文学科教学目的的依据是( ) A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有关的教育法规 B语文学科的内容和特点。 C社会需要。 D学生的年龄特征。2一个完整的提问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的阶段是( ) A引入 B介入 C展开 D结束 3考试的主要功能是( ) A促进学习 B选择 C排名次 D反馈4中学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分为( ) A语法修辞知识 B文学知识 C文体知识 D读写听说知

14、识5义务大纲规定“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要求初中生认字量是( ) A2500个 B3500个 C4500 D5500 6作文讲评的基本方式是( )A典型讲评 B综合讲评 C专题讲评 D重点讲评 7教师的语文专业修养是( ) A现代汉语修养 B古代汉语修养 C文章和文学修养 D语文教育史修养 8语文课外活的特点是( ) A容易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 B容易组织和管理C容易与学校各项活动,与其他课程的学习互相配合D学生参与的自由度大,少受时间、空间与群体活动的限制。9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初中作文每学期的最少次数是( A6次 B8次 C10次 D12次五、简答1阅读教学的导入有哪些类型?2魏书生课堂

15、“六步教学法”)3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方式方法。4口头作文的训练方式。六、论述1谈谈如何理解和贯彻“读、写、听、说全面训练、协调发展的原则。”2试述中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构成及其培养方法。七、实践1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有两个,即记叙中的议论、抒情和事例的典型性。有位实习生在确定分课时教学要点时,把记叙中的议论、抒情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要点,而事例的典型性放在第二课时,你以为这样是否合理?为什么?2请为 背影设计三个不同类型的导入。3认真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堂教学实录节选,回答下列问题。生:(读课文)“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与臣,皆以美于徐公”:“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师:这两组句子,相同的词语是:“私、畏、有求。”也就是说,妻、妾、客对邹忌的态度,与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民对王的态度是相似的。邹忌从比美的私事想到治国的故事,这种思维方式叫“类似联想”(板书)他的目的是启发齐王也由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