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教学法心得体会(多篇)

上传人:wd****9 文档编号:270884892 上传时间:2022-03-27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10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典舞教学法心得体会(多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中国古典舞教学法心得体会(多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中国古典舞教学法心得体会(多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中国古典舞教学法心得体会(多篇)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中国古典舞教学法心得体会(多篇)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典舞教学法心得体会(多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典舞教学法心得体会(多篇)(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典舞教学法心得体会(精选多篇)第1篇:中国古典舞教学法复习资料填空选择题1、跳跃的离地和落地都需要脚腕的能力,爆发力也需要强有力的脚腕和脚掌的推地能力。2、提胯的能力是跳跃训练中重点强调的问题,在弹跳中提胯和立胯是有它的特殊意义的。3、腰和后背的能力在弹跳中控制舞姿,变换舞姿以及在空中的第二次发力起主要作用。4、跳跃中速度是指急速离地。幅度是指跳跃在空中对身体所占据的空间。5、正确适度的运用呼吸来帮助跳跃,传统上叫提气。6、小跳动作幅度和姿态比较小,但跳的速度快,所以它的特点是灵巧敏捷。7、中跳它的特点是训练性较强,中跳以原地垂直跳和比较单一的幅度较小的移动为主。8、大跳是大舞姿,大幅度

2、的跳跃动作,是跳跃动作的顶峰,训练较强的腿部肌肉能力和腰腿柔韧的幅度,特别是腾跃凌空的能力。9、翻身的种类比较多,踏步翻身是双脚重心,掌握重心比较容易和方便,腰部动作也能做的完整。10、跳踏步翻身是翻身和跳的一种结合,是踏步翻身的发展动作,训练一种连接的能力。11、绞腿跳翻身是在吸腿跳翻身动作上发展而来的,它需要很强的爆发力,通过绞腿跳翻身的训练,更进一步的增强身体各部位的能力。12、一名合格的教员首先必须熟练掌握他所教授专业的教材和教学法,这样才能对各类动作的规格、训练步骤、节奏安排做到心中有数。13、组合的性质有两种,一是训练性质的,二是表演性质的。14、女同学已进入发育阶段,要注意训练方

3、法的科学化及训练方式的多样性和全面,以免体形和腿形的变化。15、在组合训练中突出表现音乐的特点和性格,加强学生乐感的要求。16、舞蹈艺术作为一种空间和时间的综合艺术,它和音乐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17、舞蹈本身就是一门以人体来表现美的艺术,它有美的形象、美的的动作、美的线条、美的舞姿、美的画面、美的旋律,美的服装。18、舞蹈是一门综合性艺术,他也是融汇了音乐、文学、美术、戏剧、体操、武术等诸多艺术因素的综合性艺术。19、在组合训练中突出表现音乐的特点和性格,加强学生乐感的要求。20、师资水平是技术水平的关键,也是获得好的教学成果的重要条件之一,教材是粮食,教师就是技师。21、腰是做好一切翻身动作

4、的基础,因为翻身动作的主要特点是在腰部上。名词解释1、起跳:起跳的推地是借助与地板的反作用力,也就是向下推产生向上弹的力量。正确的起跳动作能帮助身体腾空。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原地垂直的跳跃,这种跳必须有正确的蹲、正确的重心,目的是为了是身体沿着垂直直线上升。另一种是移动的跳跃起跳,一般都是借助辅助动作或借前面动作的动力,所以要正确的运用跳跃的辅助动作。2、落地:是跳跃训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跳跃的结束不是在空中而是落在地面上。落地的轻盈和稳定是建立在很强有力大腿的能力和后背的控制能力上,落地一定要经过脚尖、脚掌、脚腕、膝盖韧性蹲的过程,垂直和减弱落地的重量和冲力。3、松弛感:翻身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

5、是不能僵劲,因为僵劲就没有翻的动力。所以要松弛,没有松弛的感觉就无法翻身,特别是上身和腰部要松弛。4、协调性:协调是指上身、肩和胯以及膀子,在翻身一瞬间的协调配合,身体的部位要统一行动,用的都是一个统一的顺劲才能协调,哪一个部位行动不统一,翻身就要失败。5、稳定性:是指身体重心的稳定和上身轴心的稳定,它必须有腰部和腿部的能力配合,才能达到稳定的目的。6、规格性:翻身的过程当中腰部的感觉要清楚、敏捷,弯腰、敞胸和顶胯的感觉要清楚,完成的规格要准确,才能是翻身完成的更完美。简答题1、请简述编好训练性组合的基本方法?(1) 要明确目的性,以一类动作为主,其他动作为辅进行组合。 (2) 要有周密的构思

6、,精炼和集中训练过程。 (3) 组合动作之间要连贯和顺法儿(4) 要有起有伏、有动有静、有急有缓,不能一条直线上升(5) 组合和音乐的性质密切结合,动作的性质和音乐的性质要相吻合。 (6) 组合要和一堂课相互配合和连贯,不能孤立地处理一个组合。 (7) 组合要同年级任务和特点相吻合。 (8) 不要把动作都集中在一个组合中训练2、请简述怎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由于每个学生自身条件的差异,在训练的过程中必须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各种潜能,使他们充分发挥特长。如果学生们的能力比较强调协调性好,那就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在某一方面突破教学大纲,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劲头,这样才能进步得快

7、。3、请简述为什么要及时总结课堂效果?及时总结课堂效果对提高课堂的教学水平是非常必要的,如这课堂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立半脚掌的能力,那么课后就要看学生的半脚掌能力是否增强,立半脚掌上的动作完成的质量如何,还可以问学生做动作时的切身体会从几个方面反馈训练目的是否达到,并根据效果再制定下一堂课的任务和目的。4、简答中专第一学年的班级任务? (1) 训练学生做动作具有规格概念(2) 基本解决腰、腿的软、开度和肩、髋关节的开度 (3) 培养学生掌握舞蹈所需要的形态及重心感(4) 重视素质训练,加强胯、膝、腕关节的能力练习(5) 通过简单的手、眼、步法训练是学生掌握初步的名族审美意识(6) 要求学生听音

8、乐做动作,并能分辨2/4、3/4的节拍,具有初步的音乐感。5、简答翻身训练中腰的能力训练腰是做好一切翻身动作的基础,因为翻身动作的主要特点是在腰部上。在翻身的过程中腰必须具备两种能力,一是坚强有力的控制能力,有了这种能力上身才能以要为轴心保持在倾斜状态下翻转。二是在能力的基础上还需要有灵活性,这样翻转起来才能自如,更富有表现力。编排组合1、12x8大学一年级大跳2、12x8大学二年级综合翻身组合3、12x8大学二年级中跳推荐第2篇:中国古典舞教学法(复习资料)动作分析(规格与要求)抡指抡指是训练手指灵活,运用自如的训练手段,在所有的腕关节的动作中,都有抡指的过程。规格要求:抡指要求两只手像两个

9、立着的齿轮,依次轮转,它有拇指带动向外依次轮转手指,完全轮转时基本上经过双拳的过程。抡指过程中要求:无论向里向外抡指都应该尽量是立着的齿轮状,手腕要随手指的转动有转腕的过程。手指尽量一个一个依次轮,掌心尽量展开,不可缩,扣掌心。风火轮 风火轮是一个风格性,训练性很强的动作。它是身体各部位相配合的一种多元素综合训练,对手臂,肩关节,腰,甚至对重心及全身的协调都是一个很好的训练手段,也是短句和组合中重要的连接动作。规格与要求:整个过程应经过:转腰,送肩,抻肩(向旁)领手转腰仰胸(向后正)转腰仰拧转头(斜后上方)转腰含身(向正下方)几个点的贯穿练习。脚下是弓箭步上重心的左右移动,移动的幅度大,手臂及

10、上身的幅度就大。完整的风火轮从外观上看应是也个立体的圆,头胸腰都是随着手臂及重心的移动走立圆路线。磋步 规格与要求:磋步是丁字步上的移动,由前脚向脚尖方向勾脚上步。前脚脚跟落地,经过勾压到脚掌的过程,同时后脚催促着前脚,用脚心处向前脚脚跟靠拢,再形成一个丁字步的过程,开法儿的过程中为了寻找勾压过程中重心的移动一般可以连续做。注意重心的移动配合。快磋步是要有“寸劲”。 软踹燕 规格与要求:骨盆后倾与地面基本上形成平行状。动力腿在175以上,动力腿的脚尖于头顶产生两头抻开的感觉。主力腿的脚往地面推登,大腿根向上挺拔,直膝。用腰时要注意挑腰,顶胯。 双晃手 双晃手是双手同时由手腕领着与腰的动律一致,

11、在立圆的轨道上运行的动作,也可以理解为一手做盖手,一手做分手,两只手臂沿着立圆的路线从左到右,或从左到右做划圆的动作。双晃手有以腕关节为轴心的小晃,有以肘关节为轴心的中晃,有以肩关节为轴心的大晃。规格与要求:两只手间隔距离始终保持同肩宽。在经过两边正旁位时,第二只手不可超过肩。动作过程中要有延伸感,肩肘关节要松弛。头眼要与手臂的立圆相配合,结合腰的立圆形成旁提,仰胸,含胸的动律过程,它应手腕领法儿,经过转肘时(从旁往上走时)立腕(正上时)推跷手指(斜上方时)几个过程完成一个完整的立圆动作。 摆扣步 规格与要求:摆扣步的要求是第一只脚撇着上,第二只脚着上,接着第一只脚再撇着上,第二只脚再着上,两

12、只脚连续地在弧线上或圆圈上进行。脚要在弧,圆线上,膝盖要松弛,微弯,步伐要走得稳健上身必须结合步伐的弧线和圆线运动保持平稳,身法要协调配合。冲天炮 冲天炮是在深探海舞姿上,由动力腿的再继续往上抬到180,骨盆随着腿的高度继续向前倾到完全垂直的贴在主力腿上,形成一个直体前倾180垂直面,它的外形如站立着的“竖叉向前抱腿”,上下两头抻直,拉长。注意后背要挺直,主力腿重心不要压在小腿上和脚后跟,大腿根要挺拔。圆场 规格与要求在正步上,一只脚脚跟向前上至另一只脚的脚心或脚掌处,两只脚依序不断反复。上步的膝盖要松弛,前脚勾脚踩下时沿着脚的外沿依次由脚跟滚压至脚掌,同时后脚脚跟推离地,双脚在推地,滚压和移

13、动的过程中连续进行并有重心的移动。开法儿时步子要小,走起来要平稳,流畅。立腰提胯。脚规格与要求:在绷脚上由第四五脚趾的外沿主动带动做脚,脚趾如“勺子”。末梢的感觉要在脚趾上。扑步扑步是在弓箭步深蹲的基础上,加上躯干的配合,形成一个幅度更大的深蹲。规格与要求:在弓箭步深蹲的基础上骨盆大幅度前倾,与地面贴近,呈平行状,上身要拧身横移腆胸,同时,要提胯并稍有点踏腰。弓的腿膝盖要打开,对着脚尖,绷直的腿要绷直踩实,脚尖基本上对前,胯根要松弛,使幅度更大,压得很低,重心主要移在弓的腿上。手臂在顺风旗位上,手心向下双手后背膀子。要有神态,眼睛向斜前方看出。抹手掖腿小跳 抹手掖腿小跳是五位上做的掖腿小跳,加

14、抹手的配合,上身的姿态有两种要求:一种上身直立状态的,一种上身加旁提,头是侧倾加自转位的融合。抹手的要求:准备擦出的动力腿一边的手手心向上,另一只手手心向下,双手在身前交叉重叠之后再形成一手摊掌,一手兰花手行的提襟位。动作中双手是一个“平云”的过程,与脚配合时应特别注意手要先行。掖腿有双起单落,单起单落。双起单落又分两种:一种是双起单落地直接掖腿,一种是双起经擦地跳,空中双腿伸直落地时换主力腿。 探海 探海是在后腿基本舞姿上,主力腿继续往上抬,骨盆相应的向前倾而形成的舞姿。规格与要求:动力腿在170以上,骨盆前倾,腆胸,抬头,头与动力腿脚尖两头翘,构成头顶与脚尖往正上方延伸,形成“圈”起来的圆

15、的意识,上深要探出,头顶与动力腿的脚尖连起来,构成了一个圆的下弧线。主力腿的脚要踩实,重心在脚掌上,大腿根要挺拔。形成探海时,动力腿主动,上身被动,起来时上身主动,动力腿被动,才能“掐腰”。 简答1.踏步翻身的做法,以及容易出现的毛病。做法:(1)踏步的后脚要尽量往前踏,与主力腿基本上在一条线上,在踏步半蹲上重心在两脚之间,上身前俯45,两肩与胸对着地面,头顶对着正前方,靠打膀子蹍脚顶胯甩头完成踏步翻身。(2)翻身时,胯是一个“开”与“合”的关系,翻的前1/2胯在蹍脚同时经过挑腰,顶胯主动打开到正后,从正后翻后1/2时,挑旁腰胯要主动“合”到前,在正后是躯干应是一个敞胸的“板腰”状态。(3)手臂由第一只膀子主动带走一个立圆,手背始终保持朝着正前方。(4)眼睛要看准地面的一个点,在翻身过程中,要有甩头。(5)快速翻时应流畅自如灵巧又有“力点”。容易出现的毛病:(1)由于顶胯不主动,出现踏腰扣胯的现象。(2)上身松弛的不够,前腰腆肋,旁腰挑不到位,正后缩胸。(3)踏步的脚一前,一后,翻身歪,后1/2“合胯”时,后面的腿没有一起“合”回来。(4)膀子不直,不立,不圆。2.错步在大跳中的重要性。(1)错不在大跳中是起到关键的助跑作用,错步在行进过程中是五位的空中移动,后面的腿要及时跟上去,催着胯走,这个过程是胯在空中的移动的过程,要经过一个五位在空中并腿跳,落地后接紧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