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多篇)

上传人:wd****9 文档编号:270884797 上传时间:2022-03-27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74.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上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多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五上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多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五上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多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五上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多篇)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五上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多篇)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上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多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上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多篇)(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上信息技术教学计划(精选多篇)第1篇: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五五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家庭基本有计算机,但家长不肯接触,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时间只有在学校的一星期40分钟,操作时间客观上较少,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平衡。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较浓,上课能积极探索,主动求知。现有差生情况如下:各班都有部分学生因缺少操作机会,导致一些计算机基本操作都不熟练。针对本年级的不同情况,必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特别在提补差上要多动脑子,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平时的教学中,应着重在实、广、新上下功夫,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教学目标(一)知识、能力目标:1、初步了解Word2000窗口结构及其

2、功能;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2000的方法;初步了解文件保存方法2、掌握智能拼音输入文字;学会输入单字和词组;学会切换输入法状态3、学会打开文档;学会用光标移动的方法修改文章4、掌握文章段落的复制、移动及删除;5、掌握文章的查找和替换;6、掌握文字的字型、字体、字号及颜色设置等修饰的基本方法;7、掌握插入艺术字的方法,并能作相应的调整;8、学会对文章段落的对齐、缩进等操作;掌握行距和字距的调整;9、了解图片工具栏的组件和使用方法;学会插入剪贴画、图片的方法和技巧;掌握图文混排的方法;10、学会用打印预览查看文章编排效果;掌握纸张大小的设定、页边距的设置方法;11、了解PowerPoint200

3、0;学会启动PowerPoint2000、选择版式的方法;掌握在幻灯片上文字输入、格式设置;12、掌握插入剪贴画、图片文件;13、浏览幻灯片、放映幻灯片。(二)情意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现代社会中的信息化意识。三、教材分析(一)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初步了解Word2000窗口结构及其功能;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2000的方法;初步了解文件保存方法,掌握智能拼音输入文字;学会输入单字和词组;学会切换输入法状态,学会打开文档;学会用光标移动的方法修改文章,了解PowerPoint2000;学会启动PowerPoint2000、选择版式的方法;掌握在幻灯片上文字

4、输入、格式设置。(二)教学的重点、难点。初步学会使用绘图工具箱掌握画线的工具,让学生能运用画线工具作简单的图形;学会选择及改变线宽。初步学会用椭圆、矩形、圆角矩形等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学会运用画图工具作简单的规则的图形。四、改进教学的措施(一)落实教学的具体措施贯彻落实教学常规,规范教学工作,认真学好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确认重点、难点,坚持做到教学有计划,课课有准备,堂堂都上好。加强学生操作训练,改革课堂教学,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着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根据教学内容,恰当选择教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课内与课外合理安排,辅导点拨,做好防差工作。加强直观和实际操作,加

5、强学生能力培养,让学生动手动脑。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强学生信息意识。(二)提优补差内容、途径和方法提优:参加各类信息技术竞赛,以赛促教。补差:加强辅导。(三)教研工作目标和计划目标:本学期教研工作按学校信息技术研究课题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关系的研究,着重研究在新课程标准框架内用好原教材,对学生的计算机能力与积极主动学习的关系进行研究,把新课标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学行为,促进其他学科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计划:1、加强理论学习,发展多向思维,用创新思想指导教学工作。2、课堂教学中明确目标,用活泼有趣的形式辅助教学。3、及时做好经验总结,理论和实践相联系,撰写教学论文,

6、写好心得体会。4、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进度表周次 章(或课)、节内容及课时 主要教学目标与要求第12周第29课 初识word2000初步了解Word2000窗口结构及其功能;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2000的方法;初步了解文件保存方法第34周第30课 文字的输入掌握智能拼音输入文字;学会输入单字和词组;学会切换输入法状态第5周第31课 文章的修改学会打开文档;学会用光标移动的方法修改文章第67周第32课 段落的调整(一)掌握文章段落的复制、移动及删除;掌握文章的查找和替换 第8周第32课 段落的调整(二)第9周第33课 文字的修饰(一)掌握文字的字型、字体、字号及颜色设置等修饰的基本方法;掌握插入艺

7、术字的方法,并能作相应的调整第10周第33课 文字的修饰(二)第11周第34课 设置段落格式(一)学会对文章段落的对齐、缩进等操作;掌握行距和字距的调整 第12周第34课 设置段落格式(二)第13周第35课 插入图片(一)了解图片工具栏的组件和使用方法;学会插入剪贴画、图片的方法和技巧;掌握图文混排的方法第14周第35课 插入图片(二)第15周第36课 打印预览学会用打印预览查看文章编排效果;掌握纸张大小的设定、页边距的设置方法第16周第37课 初识PowerPoint2000(一)了解PowerPoint2000;学会启动PowerPoint2000、选择版式的方法;掌握在幻灯片上文字输入、

8、格式设置第17周第37课 初识PowerPoint2000(二)第18周第38课 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掌握插入剪贴画、图片文件第19周第39课浏览与放映第20周期末测试推荐第2篇:七上信息技术教学计划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及教学目标本学期主要通过网络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个基本的了解;通过实践操作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网上收集、交流信息的基本操作;通过程序设计初步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初步学会把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转换为程序。除此之外,在教学中还要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国家有关因特网管理及信息安全的

9、法规;让学生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抵制不良信息,正确使用信息;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刻苦钻研与人合作共事的精神,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学习任务。二、情况分析初二级学生通过初一的信息技术课程,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认识,特别是家里有电脑的学生对基础操作较为熟练,但是其中也有部分学生仍然没能够完全掌握初一所学的操作知识。三、教材分析1、教材特点:教材实用性强,图文并茂,但难度增加,这部分的内容对学生的数学知识、逻辑推理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对于村镇学校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2、教材内容:初中第二册的信息技术总共有七节,分为两大模块第一章为学习计算机

10、网络基础知识的网络基础及其应用,第二章是程序设计初步,第三章是网页制作,第四章是简动画制作。在本学期将要学习的是第一、二章。3、重、难点:重点在于对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了解及应用;难点在于对第一章的内容要在学会操作之外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与第二章的学习,再加上课本在第三周才发下来,耽误了两个课时的时间,时间较紧。四、主要措施针对以上几点,主要措施如下:1、采用“平时分积分制度”。将期末总成绩中50%的平时分分为两个部分:50%为回答问题、交作业、做示范、等操作及参加学校举行的计算机竞赛的得分;另50%为上课、上机纪律的表现分。2、每班上机都编好坐位。机房的机器基本上可以实现每人一台电脑进行操作。

11、在上机时,要求每位同学严格按照学号坐在自己的坐位上。详细制定机房纪律在班上宣布,如上机时不得下位、调位,不得大声喧哗,有问题时举手提出来等;如有违反则扣除平时分。3、培养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风气。具体每班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三人左右,从中挑选出有责任心、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成为小组负责人,小组之间展开竞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解决上机操作时有些同学遇到疑难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4、多种教学模式并存,提高教学效率。计算机课程基本上全在机房上课。对于网络基础及应用这章的基本部分知识,采用“演示操作提问解疑”的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教学软件及自制课件来进行教学,让学生能比较直观边看演示边学习,在教学过

12、程中根据学生的程度适当补充一些最新的信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对于该章网络应用的操作部分,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布置任务,利用网络教室对学生的上网情况进行监控,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四、教学进度本学期大约二十周,而计算机课须在十九周结束教学。除去开学两周(没有课本)及十一休假后本学期计算机课每班总共约为十五个课时左右。推荐第3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上)初中信息技术课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指导思想与任务目标:人类跨入21世纪,信息社会已经来临,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作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现代信息

13、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非常重要而且必要。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初步具备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能初步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文明规范地使用信息技术,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为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初中阶段要达到以下目标: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

14、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教材内容、课时安排和教学进度:(附后)工作要点及措施:一、全面落实新课改,开足课时新一轮课程改革把信息技术课纳入了日常教学课程中,结合我校实际,确定用安徽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著的科学出版社教材,每周一课时。二、做好教学常规工作,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尽量使该门课程使用电子教案,在无纸化、无软盘、办公自动化方面成为领先学科,开辟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上课:授课地点在教室(理论课)、计算机教室(上机操作课)、

15、多媒体投影教室(示范教学课)进行,以学生上机练习为主,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方面有所渗透和加强,注重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引导,形成具有学科特点的课堂新模式;作业:鼓励学生利用计算机制作电子报刊、绘画、动画制作等,强化技能。对学生加大监控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落实情况。三、多渠道尝试教学方法,使学生适应现代化教育信息环境有时间时利用课外活动课举办电脑爱好者信息技术培训班,使他们既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还具备崭新的学习理念、改革意识和创新能力,对现代教育技术下的学习有一定的理性认识,使之能够适应新的课程教学的要求,争取以点代面。四、以电脑作品比赛为载体,全面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在学生们学会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激励他们学会利用与年龄特征相符的媒体资源进行创作评比,进一步提高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在各班成立信息技术兴趣小组,优生优培,因材施教,让有特长的学生去涉猎难度更大的领域。五、以计算机的应用为核心,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应用,信息与技术、知识及能力的培养和各学科的教学过程紧密地结合,有机的融合起来,以推进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