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设计(多篇)

上传人:wd****9 文档编号:270883007 上传时间:2022-03-27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106.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设计(多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设计(多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设计(多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设计(多篇)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设计(多篇)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设计(多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设计(多篇)(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设计(精选多篇)第1篇:美术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设计设计邮票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邮票的有关知识,掌握邮票的设计方法,设计一张漂亮的邮票。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设计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3、情感目标:发展学生创造思维、对美的体验和欣赏,让学生学会创作美。 培养集邮兴趣。 教学重难点:运用各种表现手段设计一套有创意的邮票。 教学用具: 范画、课件、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件,揭示课题。1、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影片,说一说片中的同学在做什么?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片中的同学应该怎样做?2、学生观看课件,并思考问题。3、教师简单介绍邮票的意义导入新课。(师出

2、示范画、学生欣赏范画)。二、介绍邮票种类及涉及项目1、请同学们观察自己手中的邮票,谈谈自己你想知道什么?2、小组讨论:(1)、邮票上都有什么?(有图案,有面值,发行时间,发行地区等。)(2)、邮票上有哪些标记吗?(邮票的外形边缘有整齐的齿孔,票面必须注明邮资的价格,发行的时间和地区。)。3、邮票有哪些种类?(有普通邮票、纪念邮票、特种邮票、讲解航空邮票和欠资邮分票。并且每种邮票上都有一些标记。)4、邮票上有一些数字,如“86”,这是什么意思?三、设计邮票的步骤1.构思。学生谈自己的构思。2、起稿。老师强调可以运用美术字写法标明邮票上的各种标记。 A、图案:造型生动形象简练,单纯,富于装饰。 B

3、、邮资的价值。C、发行时间。D、发行地区:中国人民邮政。3、看课件中邮票的设计:构图和谐,画面文字精心设置,面值画显得很活泼,富有生气。3 着色。、学生看图片欣赏色彩处理:既有鲜艳的色调,又有灰色调,色彩强烈,明快,鲜艳。、邮票的表现形式也不受任何限制,以绘画方法表现邮票的内容最为常见。也可用剪纸,拓印等方法来表现。(学生欣赏课件中的图片)。4、请学生当一名小小设计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各种手段设计一套有意义的邮票。四、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绘制学生利用金山画王,设计、绘制邮票,教师巡回指导五、展评学生作品。学生谈设计想法。六、教师小结。推荐第2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信息

4、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轴对称图形案例分析报告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能从实物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用合理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2、能力目标: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过程中感受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并会判断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三、教学对象的分析: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轴对称图形,但是在日常生活等熟悉的情境中,学生对轴对称现象的存在并不是一无所知,有着非常丰富的生活经验,教学时

5、,以合作与探究为主,充分利用小组讨论,结合生活中实例,帮助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更加系统和清晰的认识,三年级的学生有着较强的探知欲,所一针对这一具体内容,课的开始是以蝴蝶飞舞,学生很自然的感受到轴对称图形,学生充分利用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学生比较感兴趣。四、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设计:多媒体课件一套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春天到了,天气暖和起来了,美丽的昆虫也都飞起来了,一只美丽的蝴蝶飞到了我们眼前,(电脑出示半只蝴蝶)。可是它把自己的半边翅膀和半个身体藏起来了,你知道它的另半边翅膀和半个身体是怎么样的吗?【创设与学生生活和学习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学习

6、数学,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师出示多种翅膀并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种)你们为什么选择这一种?(因为和身上的半边翅膀是一模一样的。)二、操作实践,探索新知1.教学例题(1)谈话:老师不仅喜欢昆虫,还喜欢旅游。上次利用假期去参观了一个展览馆,那里展出了各种各样的物体,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三样物体的照片(*、飞机、杯子)。观察这些照片上的物体,说说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这些物体都是对称的)(2)谈话:我把这些物体的平面图形送给了每一位同学,请你们拿出这些平面图形。同学们都觉得这些物体是对称的,那我们怎么样来验证呢?(学生说用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谈话:自己折一折、比一比,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7、?先在小组内说说,然后全班汇报。学生操作,同桌互相说说。反馈:学生把自己的发现边演示边说。学生1:这些 图形对折后,两边都是一样的。 学生2:他们都是对称的。 谈话:像这样对折后图形两边大小、形状完全一样重叠在一起,也可说是图形两边完全重合。(板书:完全重合)谈话:那其他两个图形是不是对折后也完全重合呢?指出: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 谈话:请你们把对折后的图形打开来看看,还发现有一条什么?(一条折痕) 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一起来认识*图的对称轴后,请学生指出飞机、奖杯的对称轴。同桌两人互相说说之间轴对称图形特征及指出轴对称图形。【运

8、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切入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教师通过实际操作,使一般问题转化为今天所要解决的内容】2.教学试一试出示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正五边形、圆形,并按顺序给图形编号。启发:这些平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 你可用什么方法来验证每个图形是不是?(可把这个图形对折,看折痕两边能不能完全重合。) 学生动手折。 反馈:指正方形,请学生判断并演示不同折法。 小结:正方形不仅上下对折能完全重合,左右对折或沿对角线对折都能完全重合。不管怎么样对折,只要折痕两边能完全重合都是轴对称图形。学生判断平行四边形,指出为什么不是轴对称图形。三、及时巩固,深入认识1

9、、找一找谈话:大自然中的对称现象还有很多很多,想认识更多更美的轴对称图形吗?那就和我一起去展览馆看看吧。看,里面有很多美丽的图形,你能回答展厅的问题吗?出示想想做做1。让学生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 2做一做 谈话: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轴对称图形,你想自己动手做一个吗?请同学们拿出材料,自己做一个轴对称图形。将做的好的作品贴在黑板上。3、画一画谈话:这些图上都只画了图形的一半,你能画出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吗?指导学生先确定另一半图形的各个顶点,再连点成线比较容易。4、猜一猜谈话:我们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老师把轴对称图形的一半遮住了,你能猜出它是什么图形吗? 电脑出示五角星、奥

10、运五环旗、中国结、工商银行标志等图案一半,学生回答后,展示整个轴对称图形。在联系中增加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真实体验,有助于学生掌握新知。四欣赏图片,情感体验谈话:轴对称图形给人一种和谐、对称的美感。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就有很多美丽的对称现象,请欣赏。(课间播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炭化:大家感觉美吗?如果把它们画下来就形成了我们今天学习的轴对称图形。希望大家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推荐第3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课题名称: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Unit9 When was it invented?一、概述 学科:英语年级:九年级 课题来源:

11、人教版九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目标Go for it!课时:1课时 学习内容: 学习一般过去时被动语态,应用When was it invented?What was it used for? Who was it invented by?来描述生活中的事物,促进交流。 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在接触现实生活的事物时,能用英语简单地叙述它的起因,用处等。促进学生进一步走出校园,在实践中应用,以及与外国朋友们的交流。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Learnthese new words: invent, be used for, scoop, slipper2.Le

12、arnthe grammar: the Past Paive Voice: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was/were+Vp.p3.Master: When was it invented? What was it used for? Who was it invented by?过程与方法:1.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看与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2展示电视,电脑,汽车,电话等图片,看和听相结合,体会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的应用。3读,写结合,操练反馈。4小组合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有进一步学习的渴望。2.图片和音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乐于学,轻松掌握所学内容。3小组合作

13、增强孩子们与人协作的意识,培养孩子们关爱别人的品质。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九年级学生已有三年的小学学习英语和两年的初中学习英语的经历,对起使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可是因为个别学生受一些家庭的不良习惯,网络的负作用等的影响,成绩不尽如人意,基础竭然不同,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所以我通过家访,个别调查,以及小测验等把学生按异质分类,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给他们更多的爱,用爱呼唤学习。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每一种方法策略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进行选择。我在设计第九单元第一课时时,注意到: 1.学生年龄-根据视频能理解和思考; 2.示范模仿-根据听力材料,

14、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 3.操练反馈-灵活应用,举一反三; 4.学生异质分组-帮助学习,提高课效率,培养合作精神。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1多媒体教室.2.视频3.音频4.下载的电视机、电脑、电话、汽车、勺子等图片5九年级英语教材6学生自己准备的实物教具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Learn the past paive voice Teaching procees: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Leading-in(导入):Watchingthe program走进科学from CCTV, then think.Tv is very useful.But

15、do you know when it was invented? 2.Listening and learning to say.(体验) When was the Tv invented? It was invented in 1927.When were the cars invented? They were invented in 1885.3.Practicing in groups.Using more pictures makes students understand and master: What were they used for? They were used for scooping really cold ice cream.Who were they invented by? They were invented by.4.Sharing own work.5.Homework. Using the past paive voice to describe th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