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教案

上传人:通**** 文档编号:270839513 上传时间:2022-03-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4.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名称世界的气候课时共2课时,当前为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2.能够根据气候图用地理术语描述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3.能够辨别非地带性气候并能用所学知识解释成因;【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世界气候分布图的分析,联系旧知,探究世界气候分布规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到自然界丰富多彩、地区差异显著,从而激发学生认识自然的兴趣和愿望,学会用“地理眼”欣赏我们生活的世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地理素养。教学重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各类型气候特征的描述、非地带性气候成因教

2、学难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各类型气候特征的描述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开始新课之前我们先看一段视频,感受一下自然界的丰富多彩。从视频中我们能看到热带草原的狮子、鬣狗,热带雨林中的蜂鸟,亚热带丛林中的大熊猫、金丝猴,极地的北极熊、企鹅,还有季节迁徙的候鸟,各地不同的自然景观等。在大家感受世界多彩的自然景观时,是否想过是什么导致各地景观植被、生物习性甚至是形态的不同呢?没错就是各地不同的气候使得其自然景观产生了差异,今天就由我来带领大家认识世界各地不同的气候类型,深入学习我们高中地理占据重要地位的气候主题篇章。2.展示课堂目标,板书课题。(二)新课教学1.回忆气压带和风带相关知识,展示“全球

3、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全球共有7个气压带,低纬到高纬依次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低气压带影响地区气流上升降水较多、较为湿润,高气压带控制地区气流下沉、降水少、较为干燥。受气压带影响,形成6个风带,信风带和极地东风带影响地区较为干燥,而信风带影响地区一般较为湿润。(拓展:西风带风从海洋吹响陆地,夹有大量水汽;信风带和极地东风带风从低纬吹响高纬,温度升高,不易凝结形成降水)2.板书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从图中我们能看到全球的主要气候就有十多种,气候在世界各地的分布也是复杂多样,貌似记忆起来很困难,所以我们就选取左上角区域的气候类型制作

4、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世界气候分布简图进行理解记忆。接下来的课程我们就可以循着这个简图进行学习(简图副板书)。【重难点】3.教学方法(1)循规律讲解,方便记忆。为方便记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可按照纬度排列顺序先大体熟悉位置,在教学中多次深化知识,增强记忆。总结时通过成因进行分类,分为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的气候、风带和气压带交替控制的气候、受季风影响形成的气候、受海陆位置影响形成的气候,也可加强对世界气候特征和成因的记忆。(2)合理运用教学方法,理解记忆。在讲解气候知识时,应注意:根据主要分布地区归纳气候一般分布范围;带领阅读相关城市气候图,分析气温和降水量特点,得出气候特征;结合气压带与风带

5、分布,判断气候成因;引导学生找出非地带性气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成因。4.从热带雨林气候入手,从图中可以得出其一般分布范围;开始重难点教学,展示气候图,板书“气候图-气候特征描述”。【重难点】 板书气候特征的描述主要从两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量入手。(1)先观察气候季节性特征:全年、夏季、冬季。(2)气温描述:温度描述:高温/炎热(15度以上)、低温/温和/凉爽(0-15度之间)、寒冷(0度以下);时间变化:气温年较差(15度为大)、气温日较差。(3)降水描述:降水总量:丰富(100mm)、多雨(50-100mm)、少雨(10-50mm)、干燥(10mm);变化: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雨季长短5.

6、以热带雨林气候图为例演示气候特征的分析描述:从图中可以看出月均温均在20度以上,气温没有季节性变化,气温描述就是“全年高温”;降水量大多是在200mm以上,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年降水量超过2000mm,所以可以描述全年降水丰富/全年多雨,两者结合,热带雨林气候特征就是“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特征分析描述:气温有一定波动,但年较差不大,没有季节性,也是“全年高温”;降水量上有明显的季节差异,但热带没有季节的描述,故我们就用“干湿季”来替代常理上的北半球季节上的“夏季降水丰富、冬季少雨”,总结一下就是“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以类似的方法引导带领学生自主分析其余气候特征。讲解完热带雨林

7、气候成因后,引导学生提问为什么有些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地区超出了一般分布范围,呈现出非地带性,为后面讲解做好铺垫。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分析时应注意与热带草原气候作比较。关于气候的讲解主要遵循“分布(老师主导)-特征描述(师授生学)-成因(引导互动)”的模式进行,按简图板书顺序开展教学,注意记得板书。6.讲解完全部气候知识后,回到授课过程中学生提出的疑问(引导提问),“为什么有些地区本不属于这种气候但最终却形成了这种气候(非地带性)”,引导探究非地带性气候分布和成因。【重点】非地带性气候的分布和成因热带雨林气候非地带分布区: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成因:以上三地虽不受赤道低压带的控

8、制,但它们纬度低,且都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中美地峡大陆东岸成因:地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圭亚那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几内亚湾的北侧这里与非洲的刚果盆地紧密相连,虽然同为热带雨林气候,但成因却并不相同。成因: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可能有同学会对信风产生降水存在疑问,因为先前所学知识信风控制下较为干燥,这里信风产生降水的主要原因是信风来自海洋且受地形阻挡,抬升降温形成地形雨,与迎风坡有较大的联系。)热带沙漠气候非地带分布区:索马里半岛成因:受东北信风带的控制,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受离岸寒流(西南季风使表

9、层海水远离海岸,底层海水上泛成为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南美洲西侧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地区狭长成因:安第斯位于南美洲大陆西岸,使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地域狭窄;西侧有秘鲁寒流经过,降温减湿;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2)讲解副高与西风带交替控制的地中海气候、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的热带草原气候。应注意地中海气候与其他气候的不同之处,讲解细致。热带草原气候非地带分布区: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成因:该地与刚果盆地的区别是它的海拔较高,受到地形的影响。与其相似的是南美圭亚那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非地带分布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成因:受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洋流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北

10、美洲中高纬度由于受海陆轮廓的影响,也受暖流(阿拉斯加暖流)增温增湿,分布的最高纬度比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纬度低。北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局限在太平洋沿岸狭长的地带成因:由于北美洲山脉(主要是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脉)多为南北走向,来自太平洋的湿润空气仅能到达西部沿海地区。(主要知识教学内容到此结束,若还有时间按照成因总结气候类型,并带领学生复习一遍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简图,内容如下)7.本节世界气候的知识讲解基本完成,老师再带领大家按照成因巩固一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吧。首先是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温带海洋性

11、气候(西风带)、极地气候(极地高气压带或极地东风带);其次是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类型有地中海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然后是受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其中热带季风气候的形成还受到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最后,是受海陆位置影响形成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深居内陆,大陆气团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面临海洋,海洋气团影响)。8.最后是今天的课后作业,复习本节知识,预习下节内容,下节课进行检查。教学评价(1)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设计是否合理、可操作);(2)教学重难点内容表述是否正确;(3)学生学习情况(兴趣程度、听课情况、知识接收程度、课堂互动等);(4)教学环境尤其是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学媒体的使用等是否具有针对性、创新性、有效性与可操作性;(5)教学设计是否有特色和亮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