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18学年贵州省遵义市七年级初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上传人:秋*** 文档编号:270830286 上传时间:2022-03-27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XX-2018学年贵州省遵义市七年级初一(下)期末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XX-2018学年贵州省遵义市七年级初一(下)期末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XX-2018学年贵州省遵义市七年级初一(下)期末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XX-2018学年贵州省遵义市七年级初一(下)期末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XX-2018学年贵州省遵义市七年级初一(下)期末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XX-2018学年贵州省遵义市七年级初一(下)期末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XX-2018学年贵州省遵义市七年级初一(下)期末语文试卷(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贵州省遵义市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一、积累与应用(30分)1(3分)下列词语中字形及加点字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祈祷(do) 锋芒必露 门槛(kn) 气冲斗牛(du)B校补(jio) 悲天悯人 修葺(q) 心有灵犀(x)C殷红(yn) 妇嬬皆知 愧怍(zu) 颠沛流离(fi)D纠纷(ji) 义愤填膺 哺育(f) 深恶痛绝()2(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听了郎朗精彩的钢琴独奏曲黄河后,大家都叹为观止。B作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C市民秩序井然地上下公交车,这已成为古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D雷锋是家

2、喻户晓的楷模,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3(3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B木兰诗富有北方民歌特色,风格刚健质朴。如诗中多以口语化的问答刻画人物心理,以铺陈排比描述行为情态,最后以风趣的比喻收束全诗。C“铭”和“说”都是文言文的一种文体。“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颂功德的文字:“说”是古代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跟现代的说明文大体相似。D儒勒凡尔纳是法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海底两万里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4(3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你

3、在人生中遭遇拒绝和障碍时,想想以下这种可能,不逃跑,并多问一句为什么。B我们是十四、五岁金色少年具有远大的志向和目标。C农谚曰:“寒露一到百草枯,”表明此时气温已经降到限制农作物生长的极限。D一代美学宗师朱光潜曾翻译近代第一部社会科学著作维科的新科学。5(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发射升空后,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成功构 建,标志着中国量子科学研究已处于领先地位。B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手机综合症”是一种病,而是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防止孩子 不玩手机。C毕业在即,骊歌唱响,让人不由得想起了三年来我们互相切磋、快乐成长、同窗共 读、共同进步。D遵义市坚持走

4、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模式,着力构建以绿色增长模式、绿色产业结构和和绿色建设形态为标志的发展。6(3分)下列各句中,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A你已经交了作业,科代表仍在追要,你说:“难道要我交两遍不成?”B这是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C你对比赛得了名次的同学说:“祝贺你,有什么好经验向我介绍介绍好吗?”D你去办公室问老师问题,你说:“老师,我来不耻下问了,请给我讲讲这个题。”7(12分)默写句子。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一山放出一山拦。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 。登飞来峰: ,自缘身在最高层。贾生:可怜夜半虚前席, 。望岳: ,一览众山小。约客: ,青草池塘

5、处处蛙。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 。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诗句: , 。约客一诗中,描写诗人孤寂、无聊心情的诗句是: , 。二、阅读(50分)8(12分)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下列各题。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单位的院子里种了不少花,有玉兰、海棠、碧桃、榆叶梅每当春天到来,花开之时,树下、花边总少不了赏花者。人们常说,最美人间四月天。想来,春天里那些盛大的花事,无疑是最美的四月天里最绚丽的一道风景。 不过,于我而言,眼前的此般花景再美,却不及记忆里的“那一朵”亲切。因为,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说起来,这种花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它们广泛地种植于祖国大地上,每到春天,花开之

6、处,仿佛一片金黄色的海洋。那满世界的金黄,浓得化不开的金黄,让人震撼,难以忘记。天南海北的人们,不远千里赶赴一处处花海,只为陶醉于那一望无际的灿烂的金黄。这种花,就是油菜花。 一直以来,我总认为油菜花是一种很特别的花。因为在我心中,没有一种花比油菜花更具有故乡的意味了。这不仅是因为我出生并成长的地方盛产油菜花,它承载着我对于家乡和童年的美好记忆,更是因为油菜花朴实平凡的气质,与“故乡”这个字眼最为贴切,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故乡景,故乡事,乃至故乡人。 即便你从未亲眼见过生命力旺盛的油菜花,从未置身过油菜花海中,光从那些图片里,你也可以发现,油菜花的遍野之处,从来不是一方阳台、一处庭院、一所公园,

7、而是连绵起伏的大山脚下,阡陌交错的田埂之上,河网密布的水乡岸边,白墙黛瓦的房前屋后漫山遍野盛开的油菜花,这不正是我们最常见的家园的模样,不正是最典型的乡土中国的图景吗? 如果说有些花天生只可欣赏的话,那么油菜花则天生就是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它沾满了生活的烟火气。当有些花正在得到人们的精心栽培、呵护之时,与油菜花的命运相关的,却永远是田间地头的播种、收获,是水乡垛田间的摇橹穿梭,是房上屋顶的缕缕炊烟,是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是故乡的生产与生活,农事与家事。 而油菜花又像极了故乡的那些人。普通、平凡、质朴,但明亮、健康、泼辣、热烈,长成了一片明媚与灿烂。故乡的那片油菜花,总会让我想到,从这里走出的

8、著名作家汪曾祺的小说受戒里那个活泼直率的小英子,还有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柳堡的故事”里那淳朴可爱的二妹子。这些故乡的他(她)们身上,有着原生态的美,自然的美,乡土中国的美。可惜的是,当我们身处其中的时候,常常会因为太熟悉、太常见,以至于熟视无睹,往往只有在身处异乡之后,再回望他(她)们时,才会越发感觉到这种美好。 如果每一种花都有“花语”,我想,油菜花的花语就是故乡。(作者:舒翼 本文有改动)(1)本文的题目很具艺术性,请作简要分析。(2)本文主要写油菜花,作者为什么还写了一些其他的花。(3)作者为什么说“没有一种花比油菜花更具有故乡的意味了”(4)请结合全文内容简析本文层层递进的表现手法?9

9、(12分)尘世小暖她是一位 70 多岁的老人,佝偻着腰,脸上的皱纹刻画出岁月的年轮。我是公司的一名 普通职员,每天衣着光鲜地坐在办公室里,重复着冗繁单调的工作。我们来自不同的天地,只因偶然的机缘,让彼此的生命从此有了交集。多年前的一天,我端着茶杯急步去茶水间,把迎面而来的人撞了个趔趄。她是位年长 的清洁工,俯身扫地,额头上渗满细密的汗珠。我正要开口道歉,她反而先问道:“姑娘,撞到你了吗?”我笑着摆手说:“我走得太慌了。”不久后的一天,我倚窗而立,见她在楼下打扫落叶。她挥舞着大扫把一下一下地扫着,金黄的落叶映衬着她瘦弱的身影,显得执著而清寂,让我莫名地想起远在家乡的母亲。我整 理出一摞旧报纸,然

10、后喊她上楼,说:“这些报纸堆在地上挺碍事,你搬走吧,还可以换些 零花钱。”她感激得连声道谢。那以后,我经常把一些旧报纸送给她。时间久了,渐渐地知道了她的她的爱人曾是公司的职工,因病去世,这对一个原本清 贫的家来说是雪上加霜。公司为了照顾他们母子,同意让在乡下务农的她到厂里做清洁工兼 看自行车棚,两间值班室成了她的居所。一晃十余年过去,她的儿子到建筑工地打工,且已 娶妻生子。这时,90 多岁的老母亲却又瘫痪在床。为了多挣些钱给老母亲看病,也为了减轻 儿子的负担,原本应安享晚年的她仍在辛苦劳作。然而,说起这些时老人却是一脸的平静,她说:“在我小的时候,吃不饱穿不暖的,现在的生活很好,很知足了。”有

11、一天临时加班,直忙到暮色四合,当我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出厂门口时,见她站在风 里眺望。看见我后,她赶紧迎上来说:“我今天从老家回来,给你背了半袋面,等了半天终 天等到你了。”她又说:“你对我那么好,我都不知道给你点啥好,这是自家磨的玉米面,烧稀饭可香了。”那一刹那,仿佛有千万朵荷花在眼前盛开,我的心中涌起一股难言的感动。她没读过 几年书,“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道理她说不上来,但她记得别人对自己的好,并把它当做 一种感恩。这让我感到羞赧,我给予她的是舍弃的“旧物”,而她还报给我的是汗水凝成的“礼物”。我抱着那半袋面离去,如同怀抱着一颗沉甸甸的心。此后她不时从老家为我带来新鲜的蔬菜或甜脆的瓜果,为了

12、不拂她的好意,我笑着接 了过来,之后再用别的方式,悄悄地还之以礼。有时她在清扫地面,看到我走过,会停下手 里的活,朝着我温和地笑笑。如果看我不是太忙,还会上前搭几句话。闲聊中,她得知我爱 好写作,话语里更多了几分敬重。一天,我们迎面而过,老人关切地说:“姑娘,写文章很费脑子的,你看上去瘦了,记 得多吃点饭啊!”我点点头,认真地说:“好,我记得了。”就在我转身的那一刻,只觉得心绪 如同起伏的波涛,万千奔涌。那天下班路过车棚,看见老人坐在大树下,怀里抱着孙女,一边拍一边轻轻哼唱,阳 光透过树隙散落一地斑斓,我缓缓地从她面前走过,两人相视一笑。恍然间,觉得有点像黑 白老电影里的场景,我多么希望时光停

13、留在这温馨的一刻。(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作者围绕线索详写了哪件事(2)为什么“我”会经常把一些旧报纸送给老人?(3)文章第段删掉行不行为什么(4)简析文章第段划线句的写法及效果。10(9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摘自报纸和网络的资料片段,完成各题。材料一:【新闻现场】 本报讯“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7日晚在央视播出,来自复旦附中的16岁选手武亦姝击败四期擂主、诗刊编辑彭敏,获得冠军。 参加“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百余位选手来自全国各地、各个民族、各个行业,上至七旬老人,下至七岁儿童,既有大学教师,也有普通农民,还有在中国学习工作的外国留学生。总决赛中,武亦姝经过个人追逐赛、飞花令攻擂资格

14、争夺以及攻擂战三轮比拼,最终取胜。她满足了人们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摘自每周文摘)材料二:【各方声音】 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周宏看来,中华经典诗文能提升审美品位,并对抵制日渐粗鄙的网络语言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文卫华认为,文化类节目虽然主题各有侧重,但大多集中在文字、诗词、历史等人文领域,形式基本停留在背诵、记忆层面,对文化内涵的开掘还不够深入,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还不甚紧密。 著名作家冯骥才说:“诗词大会”可以激发人们对诗词的兴趣。但要真正深入人心、影响人的气质,光靠几台节目热闹热闹,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 中国诗词学会副会长范诗银说:“中国诗词大会”空前好,它使当前大众浮

15、躁的心灵得到了安置。当前,有些人为钱、为房子、为地产而疯狂,“中国诗词大会”的确给了人一种精神缓冲的心灵空间。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亚军彭敏谈道:如果用功利主义心态看,背诵诗词是无用的,但诗词可以重塑国民性格和灵魂气质,这就是“无用之用有大用”。 网友评论:诗词大会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综合光明日报环球时报大象文摘)材料三:【调查数据】 一项“关于成年人是否需要背诵诗词”的网络调查显示:72.7%的受访者表示成年人也需要背诵诗词,理由有认为腹有诗书气自华,背诵诗词能提升人的气质的;有认为背诵诗词,可给在校读书的孩子做榜样的;有认为不妨背些,以消磨时间的。但也有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