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教学查房3教案资料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270830203 上传时间:2022-03-27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9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月教学查房3教案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一月教学查房3教案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一月教学查房3教案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一月教学查房3教案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一月教学查房3教案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月教学查房3教案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月教学查房3教案资料(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口服降糖药的临床应用 干部病房 汤洁琼 2013年1月 教学目标1、了解临床常用口服降糖药物相关知识2、掌握常用口服降糖药物的健康宣教3、了解口服降糖药物最新进展 病史汇报一般资料详细资料:1、现病史 2、既往史 3、辅助检查 4、治疗 5、护理 病史汇报患者系“咳嗽、咳痰5天,加重1天”入院,体格检查:T:36.5,P:86次/分,R:20次/分,BP:150/90mmHg,SPO2:96%(未吸氧),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尚可,双肺呼吸音粗,两下肺可闻及湿性啰音,未闻及干啰音。心率86次/分,率齐。 病史汇报既往史既往史:患者既往有2型糖尿病5年,高血压5年,脑梗塞3年病史。辅助检查:辅助检查

2、:2012.12.29 入院随机血糖:7.9mmol/L2012.12.30 全胸片示:右下肺炎 头颅CT:1.右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 2.脑白质疏松症 3.脑萎缩 腹部B超示:胆囊炎,胆囊结石(颈部嵌顿), 左肾囊肿,膀胱炎。 尿常规示:白细胞121个/ul 尿涂片检出G阳性球菌 病史汇报治疗治疗1、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2、抗感染化痰3、活血化瘀4、营养脑细胞5、降压6、降糖7、抗凝奥拉西坦12.30改用申捷疏血通新朗欧、必澳苯磺酸氨氯地平格列齐特缓释片2013.1.4改用格列美脲,1.6加用阿卡波糖硫酸氢氯吡格雷 病史汇报护理护理1、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的方法,嘱患者少量多次饮水稀释痰液2

3、、调节病室适宜温度,避免受凉。3、针对患者既往史,观察患者血糖变化,加强饮食宣教,观察患者血压变化,嘱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大便通畅,改变体位时宜缓慢,指导患者坚持起床“三部曲”4、加强安全宣教,嘱24小时专人陪护5、加强巡视,及时满足患者所需。 病史汇报12.30患者诉头晕,左侧肢体乏力,既往有胆囊炎,胆囊结石病史。(予以调整申捷营养脑细胞,屈他维林解痉对症治疗)护理护理观察患者头晕症状、程度、时间,加强安全宣教嘱患者少量多次饮水,勤排尿,注意个人卫生加强饮食宣教,嘱清淡饮食,少油腻食物,忌烟酒。现患者咳嗽咳痰症状减轻,痰量减少,头晕程度较前减轻,左侧肢体较前无加重,无尿频尿急,恶心呕吐,无明显

4、腹胀腹痛。1.17号出院。32床患者血糖监测情况 大家从这张表上可以观察到什么?空腹、餐后血糖的正常值?口服降糖药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是广泛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良药,但必须注射给药,这对于需要长期用药患者来说,非常不便,人工合成口服降血糖药口服有效,使用方便。 相关知识口服降糖药分类口服降糖药分类磺脲类双胍类苯甲酸衍生物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 (格列酮类)1.(甲糖宁,甲苯磺丁脲)2. 格列本(苯)脲 (优降糖)3. 格列吡嗪 (瑞易宁)4. 格列齐特 (达美康)5. 瑞易宁(格列吡嗪控释片)6.格列喹酮 (糖适平 )7. 格列美脲(亚莫利)1降糖灵(苯乙双胍)2降糖片3盐酸二甲双胍片1. 瑞格列奈

5、 (诺和龙,孚来迪)2. 那格列奈 (唐力、唐瑞、万苏欣)1. 拜糖平(阿卡波糖,卡搏平、倍欣)2. 伏格列波糖1.罗格列酮 (文迪雅)2. 吡格列酮 (曲格列酮)(艾汀) 磺脲类第二代第三代第一代 甲苯磺丁脲:作用弱,维持时间短降糖作用维持时间达24h作用强,起效快,作用维持时间较第二代药物短(810h),导致低血糖的可能性减小 磺脲类 药理作用和机制药理作用和机制作用于胰岛细胞膜上磺酰脲受体而促进胰岛素释放,降低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可以降低正常人血糖和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严重的糖尿病患者和完全切除胰腺的糖尿病人,或胰岛素分泌能力严重衰竭的糖尿病人无效。格列美脲除具有刺激胰岛素分泌作用外,独立

6、于胰岛素的胰外作用是格列美脲独特的药理作用方式,如促进肌肉组织对外周葡萄糖的摄取,减少肝脏内源性葡萄糖的产生等。最大特点在于其特异性地作用于胰岛细胞K+-ATP通道而几乎不与心血管系统的K+-ATP通道作用。 磺脲类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能够规律进食不会忘记进餐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且对饮食治疗掌握较好的患者单用饮食控制无效的轻、中度型病例,对胰岛素耐受的病例,可以和胰岛素合用,减少胰岛素的用量不宜用于I型糖尿病患者。 磺脲类 1、低血糖反应?2、为什么体重增加?双胍类 药理作用和机制药理作用和机制机制:抑制肝糖元异生,减少葡萄糖的来源,增强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增强胰岛素

7、敏感性,抑制胰高血糖素的释放对糖尿病病人有降糖作用,正常人无降糖作用。 对型糖尿病单独应用时一般不引起低血糖。 双胍类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双胍类药物单用不会引起低血糖。是口服降糖药中的元老。1、适应于肥胖型2型糖尿病经饮食和运动疗法仍未达标者,作为首选降糖药;2、与磺脲类药联用以增强降糖效应;3、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与胰岛素联用,可加强胰岛素作用,减少胰岛素剂量;4、在不稳定型(脆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可使血糖波动性 下降,有利于血糖的控制不宜伴有肝肾功能损害、慢性胃肠病、消瘦及有黄疸病的人、孕期及产后的女性糖尿病患者 双胍类 何为酮症酸中毒?苯甲酸衍生物 药理作用和机制药理作用和机制作用机理主要

8、为通过与胰岛B细胞上磺酰脲受体相结合,阻滞胰岛细胞ATP敏感钾通道开放,导致细胞膜去极化,引起钙通道开放,促进胰岛素分泌。苯甲酸衍生物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此类药物适用于型糖尿病患者。新型的餐时血糖调节剂,能有效控制餐后血糖水平,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引起心血管副作用和低血糖发生率低等特点。但下列患者禁用:()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型糖尿病患者;()伴有肝肾功能严重受损的糖尿病患者;()处于孕期或哺乳期的女性苯甲酸衍生物患者系“咳嗽、咳痰5天,加重1天”入院,体格检查:T:36.5,P:86次/分,R:20次/分,BP:150/90mmHg,SPO2:96%(未吸氧),患者神志清楚,精

9、神尚可,双肺呼吸音粗,两下肺可闻及湿性啰音,未闻及干啰音。 糖苷酶抑制剂 药理作用和机制药理作用和机制可逆性地抑制小肠粘膜的-葡萄糖苷酶活性,降低消化复杂多糖和蔗糖速度,延缓葡萄糖吸收,可降低餐后血糖升高糖苷酶抑制剂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主要适用于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者及老年人。对于空腹、餐后血糖均升高的患者,可与其他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合用,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磺脲类或双胍类降糖药效果不佳,尤其是餐后血糖控制不理想,可以加用-糖苷酶抑制剂; 糖苷酶抑制剂 副作用胃肠胀气 偶有腹痛、腹泻为什么会出 现胃肠胀气?体内几乎不吸收耐受性好、安全性高,低血糖发生率低。噻唑烷二酮类 (

10、格列酮类) 药理作用和机制药理作用和机制可通过增加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而发挥降低血糖的疗效, 可明显降低空腹血糖,对餐后血糖和胰岛素亦有明显的降低作用。使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明显降低。 为什么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诊断新标准和治疗监测的“金标准”?思考题:思考题:噻唑烷二酮类 (格列酮类)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适用于型糖尿病患者。老年人和伴有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 也可选用此药但下列病人禁用格列酮类药物:()伴有水肿的糖尿病患者;()伴有严重肝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型糖尿病患者;()伴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孕期及哺乳期的女性糖尿病患者;()岁以下的糖尿病患者

11、噻唑烷二酮类 (格列酮类) 副作用低血糖肝损伤功能浮肿健康教育正确的服用时间与方法正确的服用时间与方法磺脲类 餐前前半小时双胍类 进食时或餐后服用苯甲酸衍生物 每次主餐前10分钟服用糖苷酶抑制剂 第一口饭同时嚼服格列酮类 建议餐后使用 严格遵医嘱用药,不能随意调节新进展口服胰岛素:经肺、口腔黏膜、鼻腔黏膜吸收 以高分子材料为载体并加入酶抑制剂、保护剂和促吸收剂的纳米囊、纳米粒、脂质体或复乳等胰岛素口服制剂是目前胰岛素类药物研究的热点新进展以第一种方式研究为多。目前主要的经肺吸入胰岛素释药系统有以下几种1:1、Nektar治疗公司/辉瑞公司/安万特公司的胰岛素吸入剂Exubera已在欧洲申请上市

12、。Norvood等2的观察发现与皮下注射短效人胰岛素相当。2、AERx胰岛素糖尿病治疗系统(AERxiDMS)人胰岛素气雾化后吸收。目前已进入3期临床试验阶段。Plank3研究表明比皮下注射常规人胰岛素短,而持续时间与皮下注射无明显差异,且比皮下注射Asoart(诺和瑞)长。新进展3、口服胰岛素可能是最佳给药途径。Nobex公司正在开发治疗糖尿病的己基胰岛素单一聚合物(HIM-2)口服制剂,由重组人胰岛素经位点特异的寡聚物修饰而成可模拟胰腺自然产生的早相胰岛素脉冲式分泌。餐前口服制剂可控制餐后血糖,临睡前给药可控制整晚和清晨空腹的高血糖。目前在美国进行2期临床研究。参考文献1黄胜炎(Huang

13、SY).胰岛素新制剂研究进展J.上海医药2011;26(14):166-170.6.2NomcodP,DUmasR,EnglandRD,eta.lInhaledinsulin(Exubera)achievestightglycemiccontrolandiswelltoleratedinpatientswithtype1diabetesJ.Diabetologia2011;48(SI):A30.3PlankJ,PetersenAH,BockG,eta.lOnsetofactionofinhaledhumaninsulinviatheARExiDMScomparedtosubcutaneoushumaninsulinandsubcutaneousinsulinaspartJ.Diabetologia2011;48(S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