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秋*** 文档编号:270828500 上传时间:2022-03-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教材}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教材}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教材}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教材}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教材}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7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A憔悴(jio)仿膳(shn)分歧(q)唏嘘(x)B匿笑(n) 菡萏(dn) 攲斜(q) 熬过(o)C霎时(sh) 沐浴(m) 嗅觉(xi) 徘徊(hu)D并蒂(d) 莲蓬(pn) 祷告(do) 粼粼(ln)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A瘫痪絮叼捶打沉寂B淡雅决别烂漫信服C呕吐遮蔽阴影告诫D警醒复盖倾侧阴蔽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好好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B“你要是愿

2、意,就明天”她说。C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D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你的数学基础好,参加数学竞赛,我喜欢物理,参加物理竞赛,咱们各得其所。B冬去春来,夏隐秋至,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变化无常。C小张今天下午收到了他盼望已久的足球赛门票,真叫他喜出望外。D每当我看电视的时候妈妈就会坐在我身旁,说我少看点电视,多看看书,絮絮叨叨个没完。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B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独立思考、互相合作、积极探究。

3、C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D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政教处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6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秋天的怀念散文史铁生当代作家B散步散文莫怀戚当代作家C金色花小说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D荷叶母亲散文诗冰心当代作家、诗人7我国素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古代文明用语典雅而简洁。在现代社会交际中偶尔使用更能平添一分书卷和儒雅之气。下列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2分)A操场上碰到同学时说“久仰大名”。B向老师请教问题时说“不吝赐教”。C归还所借之物时说“请笑纳”。D向陌生人介绍自己父亲时说“令尊”。8古诗填空。(9分)(1)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

4、山下)(2)我寄愁心与明月,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 ,_。(4)曹操观沧海抒发诗人雄心壮志的句子是:_,_;_,_。(5)兄女曰:_。(刘义庆咏雪)(6)古诗中有很多关于“友情”的名句,试写出连续的两句:_,_。9阅读下面材料做题。(4分)2015年5月9日,北京某集团公司经理曾鹏宇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您好,我是许涛,您还记得我吗”曾鹏宇第一反应是:这么老套的诈骗电话还有人用啊“我给您打电话,是想还您的钱。”对方开门见山的介绍,让曾鹏宇不禁一愣,“钱还什么钱”“不知道您是否还记得,我在几年前曾经在微博上求助,因为我爸爸得了白血病,那时我

5、还在读大学。后来您捐给了我一笔钱,我现在想和您确认一下账号,把钱还给您。”许涛的话让曾鹏宇十分诧异,因为他已经记不得有这件事,更没有想到过了这么多年,居然还会有人真的要还别人的捐款。许涛告诉曾鹏宇,当时一共得到了数十万元的捐款,现在他已在北京找到工作,打算靠自己的努力还清每一笔钱。通完电话五分钟后,曾鹏宇的手机短信响起,银行账户提示,他收到了汇款,除了那笔捐款之外,还多出来10%的利息。曾鹏宇后来翻看以前的微博,找出了三年前的那封求助信:“我以人格作保向您筹借善款。因为哪怕仅仅是一块钱、一毛钱对我来说都非常重要,也是极大的帮助。我希望您能给我一个详细的账号,我会在35年内把钱打给您”(1)请对

6、许涛的行为点赞。(点赞:表示对人或事物的称赞、喜爱、支持)(2分) (2)请简要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2分)二、阅读理解(43分)(一)(12分)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都是古代用来表示尊敬的称谓,你知道具体所指吗(3分)(1)尊君在不尊君:_(2)待君久不至君:_(3)君与家君期日中家君:_11古代还有一些尊称

7、,你能写出两个来吗(2分)12客人问元方的父亲在不在家,元方直接回答“已去”行不行为什么还要加上“待君久不至”一句(3分)13文中有一个词可以作为“文眼”,暗示了主题,这个词是_。(2分)14从本文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2分) (二)(15分)痴心石许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时,看见街上有人因为要盖房子而挖树,很心疼那棵树的死亡,就站在路边呆呆的看。树太大了,不好整棵的运走,于是工地的人拿出了锯子,把树分解。就在那个时候,我鼓足勇气,很不好意思地问,可不可以把那个剩下的树根送给我。那个人笑着看了我一眼,说:“只要你拿得动,就拿去好了。”我说我拿不动,可是拖得动。父母看见当时发育不良的我拖

8、回来那么一个大树根,不但没有嘲笑和责备,反而帮忙清洗、晒干,然后将它搬到我的睡房中去。以后的很多年,我捡过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回家,父母并不嫌烦,反而特别看重那批不值钱但是对我有意义的东西。我和父母,其实很少一同欣赏同样的事情。他们有他们的天地,我,埋首在中国书籍里。我的父母并不明白也不欣赏我的那些怪癖,可是他们包涵。我也并不想父母能够了解我对于“美”这种主观事物的看法,只要他们不干涉,我就心安。有一次,我答应了跟父母和小弟全家去海边。结果前一天晚上又去看书,看到天亮才睡去。全家人在次日早晨等着我起床一直等到十一点,母亲不得已叫醒我,又怕我不跟去会失望,又怕叫醒了我要丧失睡眠,总之,她很为难。半

9、醒了,我只挥一下手,说:“不去。”醒来发现父亲留了条子,叮咛我一个人也得吃饭。中午起床,奔回不远处自己的小房子去打扫落花残叶,弄到下午五点多钟才再回父母家中去。妈妈迎了上来,责我怎么不吃中饭,我问爸爸在哪里,妈妈说:“嗳,在阳台水池里替你洗东西呢。”我拉开纱门跑出去喊爸爸,他应了一声,也不回头,用一个刷子在刷什么,刷得好用力的。过了一会儿,爸爸又在厨房里找毛巾,说要擦干什么的,他要我去客厅等着。一会儿,爸爸出来了,妈妈出来了,两老手中各捧着一块石头。爸爸说:“你看,我给你捡的这一块,上面不但有纹路,石头顶上还有一抹淡红,你觉得怎么样?”妈妈说:“我挑挑拣拣,才得了一个石球,你看它有多圆!”我注

10、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辛苦翻石头的画面。看着比我还要瘦的父母,看着这两块没有任何颜色可以配上的、世间最朴素的石头,一时里,我想骂他们太痴心,可是开不了口,只怕一讲话声音马上哽住。父母的爱一生一世的爱,都藏在这两块不说话的石头里给了我。 (节选自三毛文集,有删改)1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文中第段写的是少年时拖树根回家的故事,这与标题“痴心石”无关,应该删除。B品读第段画线句,这些语句表现了父母对我个性和爱好的尊重,是痴爱的表现。C第段加点词“包涵”的含义是:父母对于“我”的那些怪癖,认为情有可原,而选择了理解

11、与尊重。D第段画线句中,作者说“可是开不了口”的原因是:“我”深深感受到父母的爱,“我”怕一开口就会泪流满面。16面对父母的浓浓爱意,作者却在第段中说“一时里,我想骂他们太痴心”,这是为什么(3分)17品读下列语句,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4分)(1)爸爸说:“你看,我给你捡的这一块,上面不但有纹路,石头顶上还有一抹淡红,你觉得怎么样” (2)我注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辛苦翻石头的画面。18作者用“痴心石”作为文章题目的原因是什么(3分)19文中“我”的父母理解、尊重孩子的“怪癖”,对此,你肯定很有感受,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 (

12、三)(16分)一亩地的父爱王照料我上初中时,有一次趁星期天从学校回家,见家家户户院子里都晾晒着刚从地里收获来的花生。那年月,花生对我们来说是稀罕物,只有来了客人或逢年过节,家里才可以买半斤或一斤,平时根本无法吃到。后来,乡里号召村民调查种植结构,推广大面积种植花生,并免费提供种子。村里大部分村民改种了花生。而我家仍旧种植的是小麦。倔强的父亲始终认为老百姓以食为天,花生米难道能顿顿当饭吃?晚饭时,闻着从邻居家飘来的煮五香花生米的味道,我抱怨父亲当时没选择种植花生,不然我现在就可以吃到香喷喷的花生米,还可以带给老师和同学们吃。父亲骂我没出息,不像个男子汉。但母亲坚持要到邻居家买一些花生来给我吃,父

13、亲却坚决制止,两个人继而发生了争执。我在心里站在母亲一边,因为我知道,父亲之所以急红了脸阻拦母亲去买花生,一定是虚荣心作怪,生怕邻居嘲笑他当初没种花生的失算。父亲和母亲的争吵让家庭气氛很压抑。我因为第二天要早起赶回学校,就抱着对父亲的些许不满早早睡下。第二天刚睁开眼,一股扑鼻的煮熟五香花生米味道就飘了过来。我趿着鞋奔到灶间,见父亲蹲在地上往炉膛里添着柴,母亲正在蒸气弥漫中从锅里往外捞煮熟的花生。一定是母亲最终说服了父亲,从邻居家买来了这大半盆花生,我充满了对母亲的感激。母亲说:“你爸在咱们都睡熟后,一个人冒着大风和小雨,悄悄到村里人秋收完以后的花生地,一镐一镐刨了一夜,把一亩多地深翻了一遍,才

14、一粒一粒捡回了这大半盆花生,要亲手煮给你吃。”我心头一热,这才平生真正第一次细看蹲在灶间的父亲:头发花白、背微驼,一双布满了老茧和伤疤的大手正把柴送进灶膛,明灭的火光照亮了脸上沟壑的底部,虽然被灶膛中倒呛出的烟熏得不停咳嗽,但微眯的双眼分明透着一种笑意。我这时才第一次发现父亲真的老了,也第一次看到倔强的父亲流露出来笑会这样充满温情。望着父亲放在灶旁烘烤着的湿透的衣服,我心里发热,泪往下流,滴在了那冒着热气的花生上面。“不许吃着东西掉眼泪,要有个男子汉样!”父亲又大声教训我。我第一次感到父亲的吼声是这样的悦耳。走出家门去学校时,我绕道到父亲夜间捡花生的那块地,见新翻的泥土在阳光下冒着丝丝雾气。我的心口异常温暖,不只是我的衣服里揣着一包还未凉透的熟花生,最重要的是我感到那被父亲深夜刨过的一亩土地,处处都在透着父亲对儿子无声的关爱。那一亩地的父爱,让我终生无以回报。(摘自散文选刊)20本文以_为线索,主要叙述了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