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分析方法》习习题

上传人:秋*** 文档编号:270816521 上传时间:2022-03-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分析方法》习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信息分析方法》习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信息分析方法》习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信息分析方法》习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信息分析方法》习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分析方法》习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分析方法》习习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分析方法复习题一、单项选择:1信息分析有许多相关概念,但以下概念中与信息分析无关的是【 A 】A信息组织B技术跟踪C数据分析D情报研究2信息分析的目的是【 D 】 A为信息咨询服务 B为科学研究服务C为信息管理服务 D为科学决策服务3信息分析工作中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 D 】A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B数据的客观性和准确性C研究的相对独立性D以上全是4信息分析的基本功能是整理、评价、预测和【 A 】 A反馈 B综合C评价 D推理5信息分析中进行多因素之间关系的定量研究,主要依赖以下哪种方法 【 D 】 A系统分析B社会学C预测学D统计学6文献收集中的检索方法有多种。从时间上看,如果是从与

2、课题相关起止年代由远而近地开始查找,这种检索方法则是 【 B 】A追溯法 B顺查法C倒查法 D常规法7 对照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以确定其间差异点和共同点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称为【 C 】A因素法B差量法C比较法D相关法8一切推理可以分为哪两大类 【 D 】 A常规推理、直言推理 B简单判断的推理、复合判断的推理C假言推理、选言推理 D演绎推理、归纳推理9考察某类事物中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属性而推出该类事物都具有此属性的推理形式是【 B 】A常规推理B简单枚举推理 C假言推理D选言推理10特尔菲法中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可以用以下哪一个来表示 【 D 】 A评分的算术平均值B对象的满分频度C对象的评

3、价等级和D协调系数和变异系数11下列各句话中,以下哪一句没有采用相关分析 【 C 】 A山雨欲来风满楼 B瑞雪兆丰年 C一年之计在于春 D春江水暖鸭先知12回归法中最基本的方法是 【 A 】 A一元线性回归B二元线性回归C多元线性回归D非线性回归13在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以后,同样应进行相关性检验。即要检验全部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线性相关度,可通过求出以下哪一个值来进行检验 【 B 】 A相关系数B复相关系数C自由度D显著性水平14特尔菲法中调查表的设计多采用以下哪种方式来保证对专家意见的统计处理【 D 】 A表格化B符号化C数字化 D以上全是15通过统计文献的引用与被引用关系,发现文献交流特点和

4、规律采用的方法是【 A 】 A引文分析法B内容分析法C层次分析法D聚类分析法16建立时间序列应注意的问题表述有误的是 【 A 】 A时间序列中的各项数据所代表的间隔时间可以不相等。B时间序列中的各项时间序列数据的对象范围需要保持一致C同一时间序列数据应采用同样的采集标准。D将研究对象统计指标数据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序。17层次分析法的递阶层次结构中的最高层是 【 B 】A决策层B目标层C准则层D方案层18内容分析法的核心是基于大量样本文献内容分析得出 【 C 】 A、外部特征信息 B、内部特征信息 C、隐含有用信息 D、隐性知识19当研究对象的一个或多个变量的变化会引起另一个或多个变量发生变化

5、时,我们就说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 【 C 】 A函数关系B因果关系C相关关系 D确定关系20为解决某一问题,而以召开小型会议的方式,让参与者畅所欲言的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是 【 B 】 A、内容分析法 B、头脑风暴法 C、引文分析法 D、层次分析法21十位专家给出的分值如下:9、5、7、7、7、8、7、6、9、6,则中位数是(B)。 A6 B7 C8 D922经典德尔菲法包括几轮调查 【 D 】 A、1 B、2 C、3 D、423在定量分析法中,不属于变量变换类的分析方法的是( A )。A、聚类分析法B、主成分分析法C、因子分析法D、典型相关分析法24采用倾向线逐步修正的方法时,若时间变化趋势有

6、明显的曲率,则需要应用【 C 】 A、二次移动平均B、二次指数平滑C、三次指数平滑D、多项式曲线25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具有引文索引和引文分析功能的出版物是( A ) 7 26层次分析法中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的方法可以是【 A 】 A方根法 B三段法 C乘积法 D最小二乘法27基于组织内部的绩效评估活动,其目的在于找出组织内部的绩效标准或规范,关注的焦点是操作性事务的方法称为: 【 A 】A、 内部定标比超B、 竞争对手定标比超C、 功能定标比超D、 通用定标比超28首先提出层次分析法的是美国著名的运筹学家 【 A 】 A、萨蒂B、布鲁克斯C、齐夫D、洛特卡29对专利信息

7、内容特征进行质的分析,并按技术特征归并有关专利使其有序化的方法是【 B 】A、定量分析B、定性分析 C、统计分析 D、特征分析30、以下关于回归分析法和平滑分析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B 】 A回归分析预测法的回归系数来自数学推导,相当严格 B回归分析预测法只适用于时间序列分析 C平滑分析预测法只适用于时间序列分析 D回归分析预测法可用于短、中、长期预测二、名词解释:1、分析法答:信息分析是指分析人员根据用户的特定信息需求利用各种分析方法和工具,对搜集到的零散的原始信息进行识别、鉴定、筛选、浓缩等加工和分析研究,挖掘出其中蕴涵的知识和规律,并且通过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得到有针对性、时效性、预测性、

8、科学性、综合性及可用性的结论,以供用户决策使用。 2、 综合法 答:1)、按时空的区别,可分为时间上的比较和空间上的比较2)、按比较方法的性质,可分为定性比较和定量比较3)、按比较内容的范围,可分为局部比较和全面比较4)、按研究目标的指向,可分为求同比较和求异比较3、归纳推理答:整理功能、评价功能、预测功能、反馈功能。4、 演绎推理答:(1)根据对客观现象的定性认识确定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2)判断相关关系的大致类型; (3)绘制散点图,并初步推测回归模型; (4)进行回归分析并拟合出回归模型; (5)对回归模型的可信度进行检验; (6)运用模型进行预测。5、 类比推理 答:指根据两个

9、(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 相同或相似的逻辑思维过程。6、 交叉影响分析法 答:是指在信息分析和预测中,根据若干事件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分析某一事件的发生会导致其他事件的发生情况产生何种变化的方法。7、 回归分析 答:从各种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出发,通过对与研究对象有联系的事物与现象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预测研究对象未来数量状态的一种方法。8、 内容分析法答:是一种对文献内容做客观系统的定量分析的专门方法,其目的是弄清或测验文献中本质性的事实和趋势,揭示文献所含有的隐性情报内容,在此基础上对事物发展趋势作情报预测。9、 SWOT方法答: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

10、上,确定研究对象的内部优势因素,内部劣势因素,外部机会,威胁因素,通过调查分析并依照一定的次序按矩阵的形式排列起来,然后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结论。10、层次分析法答: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组成元素,并按各元素之间的支配关系分为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形成递阶层次结构,依靠一定的数学模型将定性分析的结果进行处理和表达的一种方法。三、判断分析1、 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是财务报表。( 对 ) 2、 定标比超的步骤第一步是组建工作团队( 错) 确定定标比超内容3、技术专利矩阵图中I区处于生命周期的加速上升部分,技术研发增长率高而且潜力大,是企业管组的重点。(

11、对 ) 4、技术图表分析法中技术生命周期S曲线,描绘了技术发展某一个阶段中创新的速度。( 错)各个 5、收益成本分析法中的收益成本比率总收益现值/总成本现值。( 对 )6、通过分析某类事物中的部分对象与其属性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从而推出该类事物中的所有对象都具有这种属性的逻辑思维方法称为简单枚举归纳。( 错 )科学归纳7、非线性回归模型中的双曲线回归模型是。( 错 )指数曲线8、非线性回归模型中的指数曲线回归模型是。( 错 )双曲线9、判断回归方程的有效性采用的是R检查。( 对 ) 10、T检验用于判断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的系数的作用是否显著。( 对 ) 11、F检查用于判断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在整体

12、上是否显著成立。( 对 ) 12、抽样时间内,期刊中每篇论文平均占有的参考文献数,称为引文率。( 对 )四、简答题:1、简述什么是信息分析。 答:信息分析是指分析人员根据用户的特定信息需求利用各种分析方法和工具,对搜集到的零散的原始信息进行识别、鉴定、筛选、浓缩等加工和分析研究,挖掘出其中蕴涵的知识和规律,并且通过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得到有针对性、时效性、预测性、科学性、综合性及可用性的结论,以供用户决策使用。2、 简述比较法的类型。 答:1)、按时空的区别,可分为时间上的比较和空间上的比较 2)、按比较方法的性质,可分为定性比较和定量比较 3)、按比较内容的范围,可分为局部比较和全面比较 4)、按研究目标的指向,可分为求同比较和求异比较3、 简述信息分析的基本功能。 答:整理功能 评价功能 预测功能 反馈功能4、 简述回归分析法的实施步骤。 答:(1)根据对客观现象的定性认识确定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2)判断相关关系的大致类型; (3)绘制散点图,并初步推测回归模型; (4)进行回归分析并拟合出回归模型;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