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7月16日沈阳市和平区合同制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习题试卷

上传人:秋*** 文档编号:270815903 上传时间:2022-03-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6.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XX年7月16日沈阳市和平区合同制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习题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XX年7月16日沈阳市和平区合同制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习题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XX年7月16日沈阳市和平区合同制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习题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XX年7月16日沈阳市和平区合同制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习题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XX年7月16日沈阳市和平区合同制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习题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XX年7月16日沈阳市和平区合同制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习题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XX年7月16日沈阳市和平区合同制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习题试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7月16日沈阳市和平区合同制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试卷(总分:15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在中国古代著名的论著中,明确提出“教学相长”的是( )。A.论语B.大学C.学记D.劝学篇解析:解析:教学相长,成语,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意为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2.班级授课制的提出者是( )。A.福禄贝尔B.杜威C.洛克D.夸美纽斯解析:解析: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对班级授课制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和论证,使它基本确定下来,以

2、后又经过赫尔巴特等教育家进行补充,使它进一步完善。故正确答案选D项。3.“跳一跳,摘桃子”是对什么理论的形象描述( )A.认知发展阶段B.关键期C.最近发展区D.发现学习解析:解析:维果斯基是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他是社会历史文化学派的创始人,他研究了思维和语言与教学和发展的关系,“跳一跳,摘桃子”是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研究中经典的话语。4.“教师不能满足授之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强调教学应注重( )。A.传授知识B.发展能力C.培养个性D.形成品德解析:解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用于教学活动中是指教师不能只传授知识给学生,还

3、要发展学生学习的能力。5.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这体现了( )。A.公共性原则B.国家性原则C.方向性原则D.强制性原则解析: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一规定确立了我国教育的公共性原则。教育法之所以要确立教育的公共性原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首先,教育事业是国家、民族乃至全世界的共同事业。其次,个体发展的活动必然影响社会的发展。因而,每一个受教育者的个体活动就不再是个人的事情,而成为整个社会活动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最后,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为社会发展作贡献。6.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方向,采

4、用科学方法获得良好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主体C.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主导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是主导解析:解析: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体现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A.结构主义学习理论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行为主义学习理论D.联合主义学习理论解析:解析: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1)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

5、。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们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学习者是通过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的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需要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3)学习的情境性。建构主义者提出了情境性的认知观点。知识存在于具体、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不是一套独立于情境的知识符号,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人理解。人的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通过对某种社会实践的参与而逐渐掌握有关的社会规则、工具、活动程序等,形成相应的知识。故正确答案选B项。8.( )一般是指教师专业知识能力的熟练程度

6、由一般化到专业化的持续发展过程。A.研究型教师B.学科专业素养C.行动研究D.教师专业发展解析:解析: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专业能力熟练程度由一般化到专业化的持续发展过程。故正确答案选D项。9.教师职业素质的核心是( )。A.教师的专业精神B.教师的职业道德C.教师的专业知识D.教师的个人修养解析:解析: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10.下列选项不属于教师智慧的是( )。A.不怕重复B.有创造性C.研究方法D.应变能力强解析:解析:不怕重复不属于教师智慧,是教师良好的教学行为的体现。11.从学生方面看,影响学生的主要因素是( )。A.学生与教师相处时间B.学生对教师的认识C.教师对学生的严格

7、要求D.教师的教训能力解析:解析: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有三个方面:教师方面、学生方面和环境方面。在学生方面,学生受师生关系影响的最主要因素是学生对教师的认识。1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整体设置9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通过课时比例调整,保持其适当的比重关系,这强调课时结构要体现( )。A.均衡性B.统一性C.综合性D.选择性解析:解析: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课程设置必须“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13.教学要尽量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需要遵循( )。

8、A.系统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解析: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发展自己的能力。通过启发性教学能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超越教师所教内容,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14.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通过任务分解,责任分工,协调互助,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这种学习方式属于( )。A.掌握学习B.发现学习C.探索学习D.合作学习解析:解析:掌握学习是学习者在最佳教学、足够时间条件下掌握学习材料的一种学习方式。发现学习,就是通过学习者的独立学习,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

9、探究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故正确答案选D项。15.教师所说的备课,要“三备”,除了钻研教材,设计教法外还包括( )。A.研究学生B.设计作业C.设计评价D.指导方法解析:解析:教师的备课要求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故正确答案选A项。16.应试教育环境下的老师,常把注意力集中到有发展前途的学生身上,而忽略了对“差学生”的心理疏导。1968年

10、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一所学校做了一个实验,他从18个班中,随意选择20的学生,之后他告诉教师名单上的学生是“最有发展前途者”。一段时间后再测试表明,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果然好于其他学生,分析结论是那种随意提出的名单,给了老师一定的影响,老师在日常教育过程中,不自觉地给这些学生鼓励和指导,这段话支持的主要观点是( )。A.差生不一定比一般学生基础差B.通过努力差生能追上好学生C.教师的因素是导致差学生学习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D.罗森塔尔实验对如何帮助差生有一定启示解析:解析:罗森塔尔的实验得出如果一个人有自信心,对自己怀着期望,他就会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罗森塔尔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在对待学生时

11、应一视同仁。无论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都不应有偏向,避免形成固定的主观印象,教师应带有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对于差生,老师应该多加鼓励,使学生恢复自信,重新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1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学校应该保证学生的( )。A.文艺活动B.体育活动C.自由活动D.课外活动解析: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学校应当保证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开展文化娱乐等课外活动。社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应当为学校开展课外活动提供便利。18.某小学为部分学习差的儿童佩戴绿领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判断,这是一种( )行为。A.促进学生进步B.令学生难堪C.促进学生思

12、考D.歧视学生解析:解析:给学习成绩差、思想品德表现较差的同学发放“绿领巾”,是对学生的歧视,会严重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侵犯孩子的人格尊严,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也没有尽到学校保护的责任。19.国家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基本规范和质量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是( )。A.课程标准B.课程计划C.课程大纲D.教学计划解析:解析: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20.李老师就教务公开问题向学校提出建议,李老师的做法是( )。A.行使教师权利B.履行教师义务C.影响教学秩序D.给学校出难题解析:解析:教师享有的权利:(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

13、和实验。(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德和学业成绩。(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和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6)参加进修或者其它方式的培训。故正确答案选A项。21.下列哪种情况下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承担责任( )A.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的途中发生B.学生或者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殊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知学校C.学生行为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告诫纠正但学生拒不改正D.

14、学校组织活动未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未在可预见范围内采取安全措施解析: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第四款规定,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者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22.赫尔巴特说“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向,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茵的教学。”这反映的是( )。A.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规律B.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认识相结合规律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D.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规律解析:解析:赫尔巴特所说的“教育性教学”,就是说任何教学都必须具有教育性,教育不能离开教学。赫尔巴特强调道

15、德教育要建立在知识教育基础之上,把教学作为道德教育的最主要的手段。与此同时,又指出教学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形成道德观念。培养完善的品格,则是其最高目的。2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孔子这句名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情感陶冶法B.说理教育法C.品德评价法D.榜样示范法解析:解析:这是说: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体现了榜样示范法的德育方法。故正确答案选D项。24.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A.是否有目的的培养人B.是否促进人的发展C.是否促进社会发展D.是否具有组织性和系统性解析:解析: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