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誓言》表格模板式教案

上传人:秋*** 文档编号:270813699 上传时间:2022-03-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的誓言》表格模板式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土地的誓言》表格模板式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土地的誓言》表格模板式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土地的誓言》表格模板式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土地的誓言》表格模板式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的誓言》表格模板式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的誓言》表格模板式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威第十四中学 “参与式”课堂教学设计编写时间: 2013年3月21日 学期总第22课时 修改时间: 年 月 日学 科语 文授 课 时 间设计者王喆授 课 班 级七(1)教授者王喆课 题土地的誓言(第一课时)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型新授课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并掌握“炽痛、嗥鸣、斑斓、谰语、亘古、默契”等词语;2、背诵精彩片断,理解修辞的运用;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作者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能力目标1、了解作者采用选择有意味的景物组成的一个个画面,展现东北大地特有的丰饶、美丽的景象;2、揣摩、品位本文具有激情的语言。情感目标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为祖国的繁荣

2、富强而奋斗。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教学难点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教学方法朗诵;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资源与本文相关资料、课文朗读音频资料、图片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与思考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刚才听到的歌曲叫松花江上,表达了“九一八”后,东北沦陷地区的人思念亲人的感情和想早日与亲人团聚的愿望。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在1931年9月18日那天,被烙上了灾难和耻辱的印痕,日寇的铁蹄揭开了这场悲剧的序幕,从那天起,沈阳、东北三省、乃至整个中华大地,经历了长达十几年的苦难与抗争,许多东北人民被迫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十年过去了,1941年9月18日,日寇侵华依

3、然疯狂,抗日战争异常艰苦。一位流浪在关内的东北作家端木蕻良遥望着生他养他的家乡,找寻着北方的大熊星座,他满怀悲愤和思念,写下了激情飞扬的文章土地的誓言。三、知识检测 下面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怪诞(dn)亘古(gn)默契(q) 污秽(hu) 炽痛 (ch)嗥鸣 (ho)谰语(ln)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按要求听读课文。 要求:A、感受作者所蕴涵的情感。B、注意人家朗读时对语气、语速、重音等的把握和处理。 C、画出自己深受触动的句子或词语。二、资料交流:1、作者。2、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关于“九一八”的历史资料两生上黑板注音,纠正后齐读。学生按要

4、求听读。1、同学们,说了这么久,到底作者对土地发出了什么誓言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听课文朗读。 学生用笔勾画,提名朗读、回答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与思考教学过程设计2、听完后问:同学们,听完这篇课文,结合历史背景,你有什么感受呢?教师明确:我感受到了东北人民十分热爱他们的家乡;我感受到了东北人们十分希望重返故园(留恋、赞美、怀念故土、热爱家乡、忧伤、愤怒、热爱、悲愤、渴盼、决心、牺牲等)。要求:流畅、准确、并尽量读出刚才自己所体悟到的情感。然后教师正音并进行肯定评价。四、理解全文结构第一段:我常常详细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内心为之沸腾第二段: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萦魂牵,

5、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而牺牲。两段文字在结构上如双峰对峙,宛如对仗工整的一副对联。五、小结 学生交流各自的听读感受,整体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3、学生按要求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文章中的情感。师生互动作 业1、搜集表现爱国爱乡的名句。2、完成课后练习题。板书设计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誓言誓死保卫家乡对土地爱对家乡眷恋 家乡原来:美丽富饶 现在:凋零 凄凉对敌人愤恨表达了作者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教 学感 悟组长查阅武威第十四中学 “参与式”课堂教学设计编写时间: 2013年3月21日 学期总第23课时 修改时间: 年 月 日学 科语 文授 课 时 间设计者王喆授 课 班 级七(1)教授者王喆课 题土地

6、的誓言(第二课时)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型新授课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并掌握“炽痛、嗥鸣、斑斓、谰语、亘古、默契”等词语;2、背诵精彩片断,理解修辞的运用;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作者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能力目标1、了解作者采用选择有意味的景物组成的一个个画面,展现东北大地特有的丰饶、美丽的景象;2、揣摩、品位本文具有激情的语言。情感目标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教学难点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教学方法朗诵;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资源与本文相关资料、课文朗读音频资料、图片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

7、活动调整与思考教学过程设计一、朗读课文导入。二、研读课文,品析语言。(一)探究问题:教师明确1: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它召唤我回去。 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在那 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 教师明确2:可以从修辞手法、描写角度、遣词造句、人称等方面来品味语言。(1)运用排比、比喻修辞表达加强情感的冲击力。作者在这段描写中为我们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物和物产?用笔在书中画一画。(如:“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怪诞的狂风”;“当我想起故乡的时候,喷涌着血液一样”;在春天,多么丰饶”等句子。)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教师明确:东北的物产真不少啊!既有动物

8、、植物,也有丰富的矿藏,景物叠加,加强对读者情感的冲击力。(2)多角度描写:作者在描写这些东北特有景物和物产时还运用了大量富于鲜明感情色彩的词语,直接抒发感情,请大家在文中找一找,画一画。看到这么丰富的色彩让我们联想到了什么?明确:黑色的土地,碧绿的白桦林,红布似的高粱1、文中哪些句子或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深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 师生互动2、作者是运用了哪些手段把自己对故乡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的?请举例说明。学生精读课文,进行语言品味,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生用笔勾画,提名朗读、回答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与思考教学过程设计和金黄的豆粒,让我联想到这片土地一年四季都是那

9、么美丽,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更主要的是这里是一片丰收的土地。让我联想到这片土地上劳作的人们,是那么勤劳、健康和幸福! 教师明确:声音、气味(语句略),让人感受深刻、身临其境。这些语句我们应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语速 教师明确:激情赞美、深情怀念;语速慢。请学生推荐一名学生来读,可以适当评价。(3)传神的用词:动词:写出作者在这片美丽、丰饶的土地上留下了欢声笑语。作者这片美丽丰饶的土地上生活得多么幸福,故乡的土地多么令人留恋和怀念。“埋葬”:“埋葬”只用于已经死去的事物,此处表明自己的欢笑已随那片土地的沦陷而一去不返。这里用“埋葬”比“飘荡”、“回响”更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我”:我

10、和这片土地血脉相连,不可分割。 “过”:说明幸福美好随着那片土地的沦陷而一去不返,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窜”:柳条生长速度之快,力量之强。“厌”:家乡的丰饶小结:文章用很多传神的词语,尤其是动词,写出家乡土地肥沃丰饶美丽,带来各种生命的旺盛活动。师:作者运用排比等修辞和传神的词语,多角度描写等方法,使文章语言生动,并用生动的语言表达深情。(4)人称的恰当运用。(先用第三人称“她”而不用“它”,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随着情感的越趋激荡,作者又将她改成第二人称“你”,直接倾诉对故土的感情,显得直接而迫切,产生了强烈的抒情效果。)人称变化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二)再次朗读课文,运

11、用朗读的技巧来表达自己对课文情感的把握。四、写作: 你对自己的家乡,是不是也有着和作者相类似的情感依恋并深深地爱着它?那好,就让我们运用今天所学,也写一写自己亲爱的家乡。教师点评三、誓言: 教师明确1:日本侵略者。是他们的铁蹄践踏,蹂躏了作者深深教师爱着的土地。面对这片自己魂牵梦绕的土地,作者的那份感情就像愤怒的浆液,决堤泛滥的河水,喷涌而出,不可遏制,一泻千里。作者发出了坚强的誓言!教师明确2:坚定,有“必定、必须”这些词语。应该铿锵有力的朗读,它是作者的誓言,是作者要与侵略者斗争的誓言。让我们铿锵有力的齐读作者的誓言!师生一起朗读 3、假如你处在那个时代,那么你的誓言是什么?4、生活在新时

12、代的你,你的誓言又是什么?5、我想此时此刻,我们一定饱含誓死保卫家乡保卫祖国的激情,那就让我们把这种昂扬斗志投入到学习中,用知识武器富强我们的国家!因为“少年强,则中国强!”师生齐读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四、写法探讨教师引导明确1: 结果相同:都是先直接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然后回忆,最后在直接抒情。 内容上的相同点:都有对故乡的回忆和描述。(第一段:“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怪诞的狂风,第而段:“在故乡的土地上,

13、多么丰饶”。) 内容上的不同点:回忆中选取的景物不同。教师引导:所选景物各有什么特点为何选取不同景物 教师明确:前者选取东北所特有的物产,并采用景物的叠加,是为了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激情赞美和深情怀念,应用排比,则加强了对读者的情感冲击力。 后者选取了春,秋两季的景物,同样表现了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但没有采用排比,情感也没有前者来得。它也表达可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但怀念中却暗含着忧伤与愤怒,由此,情感才能在后半段得以最强烈的喷发,面对土地发出自己坚强的誓言。 五、总结:文字的魅力是无穷的。土地的誓言让我们感受到了如此激情澎湃的端木蕻良,感受到了像他一样对东北故土和伟大的祖

14、国充满着爱怜、向往、热爱的人们那炽热的情怀。其实,在我们的周围,也有很多蕴涵着强烈感情的篇章,或者是表现对祖国家乡的热爱,或者是表现对亲人友人的依恋,或者是表现对丑陋现实的愤慨请大家在课后找到这样的两段抒情文字,有感情地朗读它,记住它。在以后的日子里,大家也要常常积累,预祝大家成为语言和情感的富豪!让我们在一首激昂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课文吧六、拓展延伸。 1、你积累到了哪些爱国的名言、诗句能给大家推荐几条吗 2、请用下面的句式写一段话当的时候,当的时候,当的时候,我想起我想起我想起学生小组充分探讨交流后,全班进行交流除了从颜色的角度,作者还从哪些角度去写家乡的土地有什么表达作用指名朗读,学生评价师生互动学生理解批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