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LTEFDD上行干扰分析与排查指导书

q****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04MB
约20页
文档ID:270806949
LTEFDD上行干扰分析与排查指导书_第1页
1/20

LTE FDD上行干扰分析与排查指导书1. 综述本手册用于指导中国移动FDD LTE受干扰小区的干扰分析与排查工作,主要包括FDD干扰机理与分析方法、900/1800M潜在干扰源分析、干扰排查与定位方法、以及典型的FDDLTE干扰排查案例应遵照该手册进一步推广和落实LTEFDD相关分析与排查方法,降低干扰对现网的影响2. FDD干扰机理与分析方法2.1. FDD频段干扰问题分析2.1.1. 干扰机理研究干扰对无线网络性能造成非常不利影响,目前常见的网外干扰主要包括杂散干扰、阻塞干扰、互调/谐波干扰、干扰器干扰、私装直放站干扰、无线系统非法占用干扰等类型互调/谐波干扰互调干扰是由于天馈系统相关器件的非线性导致发射信号的互调产物落到其它系统的接收频段而造成的不利影响,使接受干扰系统收机信噪比下降,主要表现为信噪比下降和服务质量恶化互调产物中以二阶互调产物和三阶互调产物幅度较大,如下图所示,频率为f1和f2的信号产生的三阶互调频率等于(2f1- f2)或(2f2-f1) ,二阶互调干扰频率为f1+ f2,当f1等于f2时即为二次谐波干扰杂散干扰非线性工作器件在工作频段外较宽的范围内产生的信号辐射,包括干扰源的带外功率泄漏、放大器噪底等,当这些信号落入其它系统工作频带即产生杂散干扰。

因此,在系统发射机的带外信号抑制能力较差时,易对其它邻频系统产生杂散干扰阻塞干扰由于带外强干扰信号使受干扰系统接收机链路的非线性器件产生失真,甚至饱和,造成受干扰系统接收机灵敏度损失,严重时将无法正常接收有用信号因此,当无线系统接收机的带外抑制能力较差时,易受邻频系统的阻塞干扰的影响干扰器干扰干扰器的主要作用是阻断附近与基站的通信链路,在考场、学校、加油站、教堂、法庭、图书馆、会议中心(室)、影剧院、医院、政府、金融、监狱、公安、军事重地等区域出现频次较高私装直放站干扰在网络覆盖受限区域,居民通过私装放大器进行覆盖增强,但是这些私装直放站在放大有用信号的同时也放大了整个频段的噪声,从而造成对其他住户的上行干扰,其他住户也被迫私装放大器该现象愈演愈烈,范围不断蔓延,数量不断增加,最终造成整个频段底噪的抬升如下图所示,由于网络覆盖因素处于室内的终端UE1和UE2覆盖较差,上下行信噪比较低,用户感知差通过布放直放站的方式增强覆盖,对上下行信号进行放大,提升信噪比的同时对放大了全频段的噪声,造成UE3的有用信号功率低于噪声功率,导致信噪比变差引起通信质量的严重下降无线系统非法占用干扰无线系统非法占用指部分无线通信系统非法使用我公司授权频段造成的同频干扰问题,此类干扰对网络性能影响较大,需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进行协调处置。

除网外干扰之外,网内干扰也是干扰优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采用同频组网的系统,网内干扰问题的优化尤为严重对于4G网络来讲,上行网内干扰主要由终端的功率发射造成的同频干扰问题,但在网络建设初期,由于网络用户规模较少,网内干扰问题尚不严重,因此干扰优化主要以网外干扰排查为主2.1.2.900MFDD LTE干扰问题研究目前移动900M频段的范围为889-909MHz/934-954MHz,900M频段附近频率分配情况如下图所示相比于F频段,900M频段附近频率干扰场景较为简单,900MLTE FDD系统主要存在的干扰风险包括800MFDD系统的干扰、干扰器干扰、直放站干扰、GSM900未完全清频造成的干扰、系统非法占用干扰等2.1.2.1.直放站干扰900M频段是中国移动发展LTEFDD或NB-IoT技术的重要频段,将弥补TD-LTE在广域覆盖及深度覆盖的短板问题但是近期分析发现,900M频段的上行干扰问题十分严重,极大地影响用户的业务感知,其中900M频段私装直放站的干扰属最严重的一类图运营商采购直放站原理图图低成本直放站原理图如上图所示为运营商采购直放站与目前市场低成本直放站原理对比图,相比于运营商采购的直放站,市场上部分私装直放出于技术或价格的考虑,未采用低噪放及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LC电路)。

低噪放用于降低整个链路的噪声系数,控制对整个频段的底噪抬升幅度,而ALC电路则通路制动增益的控制,避免产生互调或自激等问题正是缺少了低噪放及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目前市场上部分价格低廉的直放站在使用过程中会噪声整个频段的底噪抬升,且在输入强信号时易产生互调、自激等问题,造成部分载波受干扰的场景2.1.2.2.800MFDD系统干扰移动900M频段的上行频率与中国电信800M FDD频段的下行邻频部署,频率隔离度约为10M左右,因此在系统间隔离度较小或设备射频指标较差时,存在中国电信800MFDD基站发射干扰我公司900MFDD基站接收的风险中国电信 800M FDD基站设备对900 FDD基站干扰风险包括杂散干扰及阻塞干扰两种类型杂散干扰主要体现在电信800M频段FDD基站的带外泄露指标高于限值或系统间隔离度较小,阻塞干扰主要体现在我公司900MFDD基站的抗带外强信号能力较差或系统间隔离度较小经分析,在电信800M频段FDD基站的使用频率与900MFDD基站使用频率间隔10M的情况下,仅在系统间隔离度非常小(如天线对打的情况)的情况下存在杂散干扰风险另外,考虑到目前900MLTE FDD的上行频点一般配置为900.8-905.8MHz频段,工作频率实际与电信下行频率间隔约20M,因此基本不存在杂散干扰的风险。

同时,阻塞干扰主要存在天面隔离度较小,且我公司900MLTE FDD RRU设备射频指标不满足规范要求或2G系统RRU直接升级站点除此之外,电信800M FDD基站的五阶互调存在对我公司900M上行频段产生干扰的风险,但在一般情况下干扰功率较低2.1.2.3.干扰器干扰干扰器主要用于阻断基站与终端的通信链路,主要在监狱、法院、检查院等区域布放与TDD系统的干扰器同时干扰上下行频段不同(TDD系统上下行使用同样的频率),部分FDD系统的干扰器仅干扰下行频段,而对上行频段的干扰主要由于工作频带外的功率泄露所造成2.1.2.4.GSM900清频不彻底造成的干扰GSM与LTE属不同的技术体制,在900M部署LTEFDD系统时,如果在部署频段部分GSM站点仍有载波占用,则可能存在GSM系统终端对同覆盖或相邻的LTEFDD小区造成上行干扰的场景因为GSM每个载波宽度为200kHz,约等于LTE每PRB的带宽,因此此类干扰主要呈现部分载波高的特点2.1.2.5. 无线系统非法占用干扰此类干扰主要指其它无线系统非法占用未授权频段而产生的同频干扰问题长期以来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将889-909MHz频段分配给中国移动用于运营2G网络,因此基本不存在历史遗留的同频干扰问题(如D频段MMDS同频干扰问题)。

但通过了解全球该频段的使用情况发现,在ITU 2区(主要指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将902-928MHz频段规划为ISM频段,此频段主要是开放给工业、科学、医学三个主要机构使用,属于Free License,无需授权许可,只需要遵守一定的发射功率(一般低于1W),并且不对其它频段造成干扰即可因此,在国内可能存在部分海购产品或简单国外技术引进产品使用902-928MHz频段的可能,从而对我公司900M频段LTE FDD系统的上行造成同频干扰问题通过互联网检索确实可以发现目前部分厂家的远距离读卡器(RFID)、驻车器非法使用902-928MHz频段,如深圳某公司生产的UHF无源标签远距离读写器等目前发现的900M频段非法占用系统的天线均为方形的板状天线,如下图所示,在进行干扰排查时应重点留意以下天线形态2.1.3.1800M FDD LTE干扰问题研究移动1800M 频段的范围为1710-1735MHz/1805-1830MHz,1800M 频段的附近的频率分配情况如下图所示:分析可知,在1800M频段的上行频率附近除中国联通、中国电信 FDD系统的上行以外,周围无大规模部署的无线系统经分析,移动1800M频段的干扰类型主要包括私装直放站干扰、干扰器干扰、1800M频段清频不彻底、网内干扰等类型,具体干扰原理与900M频段相似。

除此之外,1800M频段的上行频段存在受850M频段集群系统干扰的风险2.1.3.1.集群系统干扰根据我国频率分配情况,集群通信系统使用806-821MHz/851-866MHz频段,851-866MHz频段为集群通信系统的下行频率,其谐波/二阶互调产物的频率范围为1702-1732MHz,与我公司1800M频段的上行频率大部分重叠,因此当集群系统基站发射天线与我公司1800MHz频段基站天线距离较近,且集群基站发射天线互调指标较差时,集群基站下行发射的谐波/二阶互调产物将落入我公司1800MHz频段的上行频带,造成干扰 2.2. FDD干扰筛选原则2.2.1.干扰参量与TD-LTE系统干扰参量相同,FDD LTE网络的干扰参量也主要来源于网管的PM数据,即“小区RB上行平均干扰电平(PHY.ULMeanNL._PRB)”,表示在统计周期内各PRB底噪的平均值,通过对所有PRB干扰均值的分析,可以直观反映LTE FDD系统整个频段的受干扰情况如上图所示,对于带宽配置为5M的FDD LTE小区,可以按一定的时间粒度(可选择15分钟、1小时、24小时等时间粒度)查询各PRB的平均底噪值(PRB0-PRB24)。

2.2.1.干扰门限设置为了验证LTE FDD系统的干扰门限,组织了单小区定点分析以及全网统计量研究两项测试工作在单小区定点分析中,在杭州LTE FDD小区中选择业务量较小、周边同频邻区较少、无干扰的站点进行测试,通过空口加扰评估上行干扰对FTP上行业务速率的影响情况在全网统计量研究中,通过网管指标统计结果分析上行干扰对接通、保持、掉话等指标的影响,并对VoLTE业务感知、数据业务感知进行评估通过单小区定点分析发现:近点抗干扰能力较强,中点相对于近点来讲抗干扰能力较弱,远点抗干扰能力较差,当底噪高于-110dBm时速率损失严重,上传速率仅为几十kbps,且FTP业务频繁重连,极不稳定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上行干扰对“无线接通率”、“无线掉线率”、“RRC连接建立平均时长”、“VoLTE上行空口丢包率”、“MAC层上行误块率”、 “上行用户平均体验速率”、、“上行MOS质差占比”、 “页面响应平均时长”等指标均有影响,其中上行用户平均体验速率、页面响应平均时延等用户感知指标随干扰功率提升变化明显,干扰功率大于-115dBm/PRB时即有一定程度的恶化考虑目前弱覆盖门限为RSRP小于-110dBm的情况下,从定点测试结果来看干扰门限不应高于-110dBm/PRB,综合考虑对上下行用户平均体验速率、页面响应平均时延等用户感知指标,建议干扰门限值设置在-110dBm/PRB~-115dBm/PRB之间。

2.3.FDD干扰特征分类目前,研发的IDS系统已支持对FDD LTE受干扰小区的分析(具体数据导出、参数配置方法可参考IDS系统操作手册),通过对干扰时域、频域特征分析,对FDD LTE系统主要的干扰类型进行划分2.3.1.固定部分PRB强干扰部分载波高干扰指小区某些固定PRB位置干扰功率相比其他PRB较强,且干扰长时间存在IDS典型频域波形图如下所示:2.3.2.时变部分PRB强干扰时变部分PRB强干扰指受干扰小区所有PRB受干扰功率均于-110dBm/PRB,部分PRB强干扰功率较强且这些PRB的位置随时间变化2.3.3. 前后PRB强干扰前后PRB强干扰具体指前4个PRB及后4个PRB的干扰功率较强,IDS典型干扰波形如下图所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