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练23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晨86****784 文档编号:270697043 上传时间:2022-03-2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练23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8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练23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8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练23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8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练23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8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练23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练23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练23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 Word版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练23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1(2017潍坊联考)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只包含生产者与消费者两种成分B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不是生产者C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D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2一个池塘中含有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b、c、d,三者呼吸消耗的能量依次是e、f、g。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B能量大小关系为abcC初级消费者粪便中

2、的能量属于其同化量的一部分D流入该生态系统中的总能量为abcd3(2017汕头模拟)如图是生态系统成分的关系图,下列对a、b、c所代表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b中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生物Ba中全是异养型真核生物Cc只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Da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一旦遇到破坏,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4(2017深圳调研)图示为某海湾大陆架的食物网。浮游植物急剧增加时会引起()Aa和b的数量保持“J”型增长Bc与d因食物丰富而竞争加剧Cc、d和e的数量可能大量减少Db的食性和营养级发生改变5如图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网,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此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B硅藻既是生产

3、者,又是分解者C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级D严禁过度捕杀蓝鲸是由于其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6(2017安庆模拟)如表是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甲、乙、丙、丁、戊分别代表构成该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主要种群表中数据单位:102 kJ/(m2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种群同化固定的能量体内贮存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甲16.744.5412.2乙7015.854.2丙930229701丁69.52049.5戊1.6740.41.274A.表中的丙为生产者 B表中的种群构成2条食物链C当某种原因导致乙大量减少时,戊的数量仍能保持相对稳定D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8%

4、7以下两图中的a、b、c分别表示某捕食链中的第一、二、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个体数量如A图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经过一段时间后,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变化如B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a、b、c代表的所有生物,共同组成一个生物群落B图中a营养级各种生物之间紧密联系,不具有竞争关系C图中所示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但物种的丰富度基本未变D图中b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多,c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少8.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甲、乙、丙、丁4个种群的数量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种群在该食物链中是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Bab段甲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是乙减少,丙

5、增多C甲、乙、丙、丁4个种群占据不同的位置,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D由于丁种群在4个种群中相对数量最多,所以其丰富度最大9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量流动是从甲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 250 kJB从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C将乙和丙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10如图表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之和为输入到生态系统的全部能量B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中C之和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D占的百分

6、比为能量传递效率二、非选择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2分)11下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图2是该生态系统中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过程,图中字母表示所含的能量。请据图回答:(1)图1中共有_条食物链,蝗虫和鸟类的关系是_,图中缺少的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是_。(2)若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全部迁走,则草的多样性会_。若蝗虫种群数量骤减,猫头鹰种群的数量变化为_。(3)图2中,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可用_(填字母)来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中的能量应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若从c、e、g、h、i中选择若干字母,用式子来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中的

7、能量,则应表示为_。植食动物积累的有机物中的能量有两个去向:流入下一个营养级、_。12(2017济宁模拟)为防治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有人尝试在荔枝园的株间种植矮小的山绿豆。对比研究荔枝山绿豆复合种植园和荔枝单一种植园中各类昆虫所占的百分比,结果如下图。请分析回答:(1)调查各类昆虫的种群密度能否都用样方法?_,理由是_。(2)据图分析,复合种植园中害虫明显减少,原因是_的比例增加,通过_等种间关系消灭害虫。(3)山绿豆耐阴性好,营养丰富,可作为饲料,选它跟荔枝搭配种植,体现了群落的_。(4)用恰当的箭头和文字将图乙补充完整。无论哪种种植模式,荔枝园里都要定期清除杂草,从能量流动

8、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_。(5)复合种植园中,荔枝、山绿豆、杂草等属于生产者,腐生性昆虫属于_。与单一种植园相比,复合种植园生物的种类增加,因而其生态系统的_结构更为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高。1(2016课标全国卷)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

9、耗标准2(2016全国卷)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3(2014新课标卷)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3.5612.

10、8010.300.48226.50回答下列问题:(1)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2)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_;种群丁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_。(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_、_,此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_和_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4(2016全国卷)冻原生态系统因其生物的生存条件十分严酷而独具特色,有人曾将该生态系统所处的地区称为“不毛之地”。回答下列问题:(1)由于温度的限制作用,冻原上物种的丰富度较低。丰富度是指_。(2)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通常冻原生态系统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其原因是_。(3)通常,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

11、会很长,原因是_。5(2017广西南宁高三月考)如图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三个不同种群的生长繁衍情况。已知种群C是自养生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简单食物链可表示为CBAB种群B在第37年时间内个体数下降是由于A的增加和C的减少CB和A的存在能加快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一定自然区域内,A、B、C三个种群中全部的生物构成生物群落6下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所固定的能量是B、C的能量之和B若C增加1 kg,则需要消耗A约42 kgCB营养级的个体数量一定多于C的个体数量D若B的数量越多,则C获得的能量越少7.(2017广东湛江一模)右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

12、意图,图中字母代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数字表示碳的流动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生产者、A、B、C构成了两条食物链B大力增强过程可一定程度缓解温室效应C经过程的碳全部储存于B体内的有机物中D农业上的中耕松土可以加强过程8(2017四川成都一中测试)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A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是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之一B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既可以是双向的也可以是单向的C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恢复力稳定性越高D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9(2017浙江杭州一中月考)下图是有关生

13、态系统的概念图,、分别是()A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种类、食物链和食物网B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C生态系统的种类、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10.(2017河北衡水冀州中学第三次月考)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1和2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B3代表的一定是原核生物C4可以表示大气中的CO2D代表光合作用,代表细胞呼吸11.(2017东北师大附中第一次月考)在图所示的食物网中,除生产者外的各种生物中,会因其灭绝而导致另一种生物随之灭绝的最可能是()A乙 B丙C丁 D戊12.(2017大连二模)某沙漠气候干旱,物种稀少。如图是该沙漠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沙漠中有水区域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