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章 专题8.4 免疫调节(教学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资料(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晨86****784 文档编号:270696866 上传时间:2022-03-2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08章 专题8.4 免疫调节(教学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资料(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08章 专题8.4 免疫调节(教学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资料(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08章 专题8.4 免疫调节(教学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资料(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08章 专题8.4 免疫调节(教学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资料(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08章 专题8.4 免疫调节(教学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资料(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08章 专题8.4 免疫调节(教学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资料(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08章 专题8.4 免疫调节(教学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资料(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免疫系统的组成2免疫系统的功能(1)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免疫类型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形成生来就有后天接触病原体之后获得特点无特异性有特异性组成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2)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防卫:抵御病原体的攻击。监控:及时发现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清除:将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作为抗原清除掉。二、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1体液免疫2细胞免疫3二次免疫及其特点(1)二次免疫的特点: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二

2、次免疫与初次免疫相比,产生抗体又快又多,从而使患病程度大大降低。(2)二次免疫的基础:在初次免疫过程中产生的记忆细胞,当接受相同的抗原刺激时,会迅速地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从而更快更多地产生抗体。三、免疫功能异常与免疫学应用1免疫失调疾病(连线)2免疫学应用(1)疫苗免疫中相当于抗原,其作用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2)人工标记抗体检测追踪抗原在机体中的位置。(3)免疫抑制剂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高频考点一免疫细胞的来源和作用辨析例1.如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a、b、c三类细胞能识别抗原B.

3、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形成C.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D.c、d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DNA不同【答案】C【变式探究】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小鼠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答案】B【解析】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发育

4、成B细胞,在胸腺中分化发育成T细胞。B细胞主要用于体液免疫,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说明胸腺被破坏。输入造血干细胞后,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说明骨髓被破坏;输入造血干细胞后丙组仍然丧失特异性免疫功能,说明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高频考点二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比较例2.有一种“生物活性绷带”的原理是让细胞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到患者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处,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愈合伤口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人的皮肤烧伤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于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受损所致B.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择来自患者本人的干细胞C

5、.膜片“释放”的细胞能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D.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排斥反应,原因是抗体对移植皮肤细胞有杀伤作用【答案】D【解析】皮肤属于第一道防线,所发挥的免疫功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正确;为了降低器官移植中的免疫排斥作用,所移植的细胞最好来自本人,B正确;细胞间的信息识别是通过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完成的,C正确;对皮肤的免疫排斥反应是通过细胞免疫完成的,D错误。【变式探究】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均能发挥作用B.皮肤对各种病原体的屏障作用、白细胞吞噬病菌、溶菌酶对病原菌的溶解作用以及有些人对花粉过敏身上出现红色丘

6、疹等均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淋巴细胞经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效应T细胞以及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的过程均与抗原的刺激有关D.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等都能识别抗原【答案】B高频考点三抗原和抗体的辨析例3.科学家发现某种病患者的血清中有一种特殊的抗体,该抗体能攻击和破坏细胞内染色体的着丝点蛋白,称之为抗着丝点抗体(ACA)。下列有关ACA的叙述,错误的是()A.必须经高尔基体加工后才具有生理活性B.可使分裂后的子细胞出现染色体变异C.能特异性地对着丝点蛋白发挥作用D.可能导致个体患免疫缺陷病【答案】D【解析】抗体属于分泌蛋白,需要在高尔基体上加工

7、后才具有生理活性,A正确;据题意可知,ACA的作用是破坏着丝点,如果着丝点被破坏,会影响染色单体分离,从而导致染色体数目的变异,B正确;抗体只能与相应的抗原结合,其作用具有特异性,C正确;该类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D错误。ks5uks5uks5u【变式探究】某研究小组发现了胎盘生长因子抗体PLGF抗体,该抗体与肿瘤内的胎盘生长因子结合,阻断了胎盘生长因子与毛细血管结合的通路,削减了对肿瘤的养分供给,癌细胞分裂速度减缓,低于免疫系统杀死癌细胞的速度,使肿瘤明显缩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内只有癌变的细胞内存在原癌基因B.PLGF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合成与分泌需多种细胞器的参与C.癌细胞

8、容易转移,是由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增多,细胞之间的润滑作用增强D.该抗体与肿瘤内的胎盘生长因子结合属于细胞免疫【答案】B【解析】正常细胞内也存在原癌基因,A错误;癌细胞容易转移,是由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C错误;由抗体发挥免疫效应属于体液免疫, D错误。高频考点四体液免疫的过程分析例4.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B.仅细胞4中含有控制合成物质a的基因C.过程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关D.细胞5仍保留分裂能力【答案】B【变式探究】如图表示人体某一免疫过程,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表示的是体液免疫过程,细

9、胞a是T细胞B.图中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或物质有a、b、dC.d可在细胞内外起作用,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D.同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细胞b能大量分化成细胞c【答案】C【解析】图中免疫过程表示的是体液免疫过程,且细胞a是T细胞,A正确;图中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或物质有T细胞、B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B正确;图中d为抗体,分布到血液或内环境中,不能在细胞内起作用,C错误;同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细胞b记忆细胞能大量分化成细胞c浆细胞,D正确。高频考点五细胞免疫的过程分析例5.如图表示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某些过程,下列对a、b、c、d四种细胞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a细胞具有吞噬、传递抗原的作用B.b

10、细胞增殖分化后产生抗体直接分解抗原C.c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发生了变化D.d细胞通过和靶细胞密切接触发挥作用【答案】B【变式探究】如图是人体内的免疫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图中的细胞A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均起作用;细胞B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均起作用B.移植器官发生的排斥反应,主要与有关C.HIV通过攻击细胞C,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缺失引发艾滋病D.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体内会发生或的过程,进而产生G或E,发挥特定的免疫效应【答案】C【解析】细胞A是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细胞B是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作用,A正确;移植器官发生的排斥反

11、应主要与细胞免疫有关,B正确;HIV通过攻击细胞B,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缺失引发艾滋病,C错误;过程是记忆细胞分化过程,在二次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使免疫能力更强大,D正确。高频考点六二次免疫的曲线分析例6.先后将抗原a和抗原a、b注射到小鼠体内,得到的抗体含量曲线如图所示。该曲线图表明()A.小鼠对抗原a更敏感B.抗原a的破坏性更大C.二次免疫反应比初次免疫反应更强D.小鼠对抗原b反应较慢【答案】C【解析】由坐标曲线纵轴“抗体浓度”可知,同一种抗原a再次进入机体产生的免疫反应比第一次更强。【变式探究】下图甲为人体内众多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示意图,图乙表示一正常人注射疫苗后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下

12、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中需抗原刺激才能产生的有B.淋巴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由于分化产生了差异C.图乙中曲线在bc段的斜率大于de段的斜率D.图乙中mn的主要原因是注射疫苗后机体产生了较多的B细胞【答案】A高频考点七免疫学的综合应用例7.用实验动物可以检测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具体方法是将健康的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多个实验组,每组若干只动物。对照组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实验组接种含疫苗的接种物,然后再分别给每组动物接种等量的病毒。下列对该实验原理、结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实验的原理是疫苗进入动物体内后可刺激B细胞,使之分化形成浆细胞并产生抗体,同时产生部分

13、记忆细胞,当再次接种同种抗原后,可以产生更强烈的免疫反应B.接种病毒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免疫反应一样强烈ks5uks5uKs5u.ComC.为确定疫苗的有效浓度,需要对实验组注射不同浓度的疫苗D.本实验所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答案】B【解析】因为对照组注射的接种物不含疫苗,所以后来接种病毒时,其免疫反应没有实验组强烈。【变式探究】B细胞在免疫系统中会发生两次选择:在骨髓中分化时经历第一次选择,凡是不能识别自身抗原的B细胞会凋亡,保留下来的B细胞一般不会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在外周免疫系统中,B细胞识别特异性外来抗原后发生第二次选择。凡是能表达高亲和力抗原识别受体的保留下来,

14、其余的几天后死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B细胞分化前后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成分发生了变化B.B细胞经过第二次选择后保留下来的是浆细胞C.自身组织如果因为某些理化因素导致其抗原性改变,则可能会患自身免疫病D.B细胞的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受环境影响【答案】B高频考点八免疫失调症原因辨析例8.MMP9酶在引发自身免疫病中具有重要作用,科学家创造了MMP9酶的“人工版本”金属锌组氨酸复合物,他们将复合物注入小鼠,结果小鼠体内产生了与MMP9酶相应的抗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自身免疫病是机体免疫功能失调所致B.“人工版本”MMP9酶可引发机体产生体液免疫C.所有免疫细胞均能识别“人工版

15、本”MMP9酶D.MMP9酶的抗体可用来治疗自身免疫病【答案】C【解析】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A正确;机体内有抗体产生,由此可判断此免疫属于体液免疫,B正确;“人工版本”MMP9酶注入机体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因此“人工版本”MMP9酶相当于抗原,人体内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能力,C错误;MMP9酶在引发自身免疫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利用MMP9酶的抗体能和MMP9酶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消除体内的MMP9酶,就能治疗MMP9酶引发的自身免疫病,D正确。ks5uks5uKs5u【变式探究】临床上发现,原本生育能力正常的青年男子因外伤导致输精管和附睾断裂,少量精子进入血液,外伤治愈后,发现精液中精子数量正常,但均不能存活,其原因最可能与下列哪种免疫现象的机理相同()A.少数人注射青霉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