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的写作技巧与相关范例11100字 调研报告的写作技巧与相关范例第一部分:理论部分A、调研报告概念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某一经验或问题,经过在实践中对其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将调查了解到的全部情况和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这就是调研报告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调查,应该深入实际,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不凭主观想象,按事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事物,详细地占有材料二是研究研究,即在掌握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透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至于对策,调研报告中可以提出一些看法,但不是主要的因为,对策的制定是一个深入的、复杂的、综合的研究过程,调研报告提出的对策是否被采纳,能否上升到政策,应该经过政策预评估 调研报告格式1、 文章题名文章题名应简明、贴切,能概括文章的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字2、 作者署名作者署名应使用真名,如为团体作者的执笔人可标注于篇首页地脚处3、 摘要摘要应客观地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篇幅不超过200个字4、 关键词关键词为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具有检索价值。
一般为3~6个5、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为主要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所在院(系、所)和专业,臵于篇首页地脚处6、 正文正文为调研报告的主体部分,不少于4000字(不含调研基本情况部分)根据所在村的调研基本情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调研报告内容分为调研基本情况介绍、调研分析、思考建议和农户家庭案例(不少于一个)四部分7、 注释篇名和作者注释臵于首页地脚处文内对特定内容的注释臵于当页下(脚注),按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1,2,3……每页单独排序8、 参考文献 臵于正文末,主要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如下: 著作:标注顺序:责任者/文献题名/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示例:赵景深:《文坛忆旧》,北新书局,19xx年,第43页期刊:标注顺序:责任者/文献题名/期刊名/年期(或卷期,出版年月) 示例:何龄修:《读顾诚〈南明史〉》,《中国史研究》19xx年第3期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标注顺序:责任者/文献标题/论文性质/地点或学校/文献形成时间/页码示例:方明东:《罗隆基政治思想研究(1913-1949)》,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20xx年,第67页9、字体与字号题目:黑体 四号 居中作者名字:宋体 四号 居中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宋体 小四号 加粗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内容:宋体 小四号作者简介、注释:宋体 小五号 加粗作者简介、注释内容:宋体 小五号正文:宋体 小四号B、理论2一、撰写调查分析报告的意义调查分析报告是调查人员对某种事物或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后,经过认真分析研究而写成的一种书面报告。
调查分析报告的意义体现在以下两点:(一)调查分析报告是调查工作的最终成果调查活动是一个有始有终的活动,它从制定调查方案、搜集资料、加工整理和分析研究,到撰写并提交调查报告,是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所以调查报告是调查成果的集中体现二)调查报告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反映调查报告比起调查资料来,更便于阅读和理解,它能把死数字变成活情况,起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作用,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要撰写好调查报告,必须了解调查报告的特点,掌握调查报告撰写的步骤,撰写报告的方法,使调查报告在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二、调查报告写作的特点(一)调查报告的针对性针对性是调查报告的灵魂,它是指撰写的调查报告必须有明确的调查目的任何调查报告都是目的性很强的,撰写报告时必须做到目的明确,有的放矢,围绕主题展开论述二)调查报告的时效性对于调查报告的写作者来说,必须讲求时间效益,及时捕捉各种信息,并做到及时反馈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调查报告的作用三)调查报告的新颖性调查报告应紧紧抓住实践活动中的新动向、新问题,引用一些人们未知的通过调查研究得到的新发现,提出新观点,形成新结论三、调查分析报告的结构调查分析报告一般由标题、概要、正文、结尾、附件等几部分构成。
一) 标题1、标题的要求标题就是调查报告的题目,由报告内容来决定,标题是画龙点睛之笔1)它必须准确揭示调查报告的主题思想,做到题文相符2)高度概括,具有较强的吸引力2、标题的写法标题的写法灵活多样,一般有两种:单标题与双标题单标题就是调查报告只有一行的标题,一般是通过标题把被调查单位和调查内容明确而具体的表现出来双标题就是调查报告有两行标题,采用正、副标题形式,一般正标题表达调查主题,副标题用于补充说明调查对象和主要内容由于这种标题形式优点很多,正标题突出主题,副标题交代形势、背景,有时还可以烘托气氛,二者互相补充,因此成为调查分析报告中最常用的形式之一3、标题的形式1)"直叙式"的标题,即反映调查意向或调查项目、或是地点的标题这种标题简明、客观,一般调查报告多采用这种标题2)"表明观点式"的标题直接阐明作者的观点、看法,或对事物进行判断,评价3)"提出问题式",即以设问、反问等形式,突出问题的焦点和尖锐性,吸引读者,促使读者思考例如,《中学生早恋问题说明了什么》等二)概要概要即调查报告的内容摘要,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第一,简要说明调查目的,即简要说明调查的原因;第二,简要介绍调查的对象和调查内容。
包括调查时间、地点、对象、范围、调查要点及所要解答的问题;第三,简要介绍调查研究的方法介绍调查研究的方法,有助于使确信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并说明选用该方法的原因三)正文正文是调查报告的主要部分正文部分必须准确阐明全部有关论据,包括问题的提出,引出结论,论证的全部过程,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等1、 引言(1)引言的写作形式引言即调查报告的开头,"万事开头难" ,好的开头,既可使分析报告顺利展开,又能吸引读者开头的形式有这样几种:1)开门见山,揭示主题文章开始先交代调查的目的或动机,揭示主题例如,20xx年3月我们对2001级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进行有关心理障碍调查研究,目的是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矫正疏导各种不良心理,使学生健康成长2)结论先行,逐步论证即将调查结论写出来,然后再逐步论证,这种开头形式,观点明确,使人一目了然例如,20xx年3月,我们对我校高一400名学生心理状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不少学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方面的障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3)交待情况,逐层分析文章开头可先介绍背景,然后逐层分析,得出结论也可交待调查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等情况,然后分析。
这样可使读者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再深入分析研究例如,《放眼未来之路--1011名专家人士眼里的中国数据通讯网络》的开头,"中国邮电电信总局与北京新华信息商业风险管理有限公司于今年4、5月间在北京、上海、广东、广州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抽样调查,力图考查我国通讯网络的现状,并展望未来之路"在这次调查中,除了涉及到特定专业问题外,还围绕着网络化的大趋势设计了许多问题,包括用户目前的网络使用情况、意见、需求等,调查对象是各种单位中通讯网络或计算机方面的技术人员……4)提出问题,引入正题用这种方式提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引导读者进入正题2)引言部分写作应把握的原则开头部分的写作方式很多,可根据情况适当选择,但不管怎样,开头部分应围绕这样几个问题:1)为什么进行调查;2)怎样进行调查;调查的结论如何2、 论述(1)论述部分的重点论述部分是调查报告的核心部分,它决定着整个调查报告质量的高低和作用的大小论述部分的重点:1)通过调查了解到的事实,分析说明被调查对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2)调查的结果及存在的问题;3)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2)论述部分的写法由于论述一般涉及的内容很多,文字较长,有时也可以用概括性或提示性的小标题,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3)论述部分的主要内容不管你用多少个标题,论述部分大致可分为基本情况部分和分析部分两部分内容1)基本情况部分要真实地反映客观事实,对调查资料有背景资料作客观的介绍说明;或者是提出问题,其目的是要分析问题2)分析部分这是调查报告的主要部分,在这一阶段,要对资料进行质和量的分析,通过分析,了解情况,说明问题和解决问题分析一般有三类情况:第一类成因分析;第二类利弊分析;第三类发展规律或趋势分析四)结尾结尾部分是调查报告的结束语结束语一般有三种形式:(1)概括全文综合说明调查报告的主要观点,深化文章的主题2)形成结论在对真实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报告结论3)提出看法和建议通过分析,形成对事物的看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或可行性方案五)附件附件是对正文报告的补充或更详尽的说明,包括数据汇总表及原始资料、背景材料和必要的工作技术报告例如,在咱们写的调查报告里,我们可以把相应的问卷选一部分作为我们调查报告的附件第二部分:写作范文关于大学生传统民族节日意识的调查报告前言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趋频繁,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渐渐统一化,这就造成很多人淡化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而注重外来节日,像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4月1日的“愚人节”、12月25日的“圣诞节”等西方国家节日在中国变得相当流行,而中国传统的节日像农历5月初5的“端午”等节日却被我们中国人淡化了。
就此问题,我对西安部分高校的部分在校大学生做了关于中国传统民族节日意识的调查,现就调查结果做以下分析报告一.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和重视程度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中国传统节日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是值得倡导并隆重举行的,比如说“端午节”是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英雄——屈原的;还有部分大学生认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不是很高,不明白部分节日的意义,所以表示不是很提倡,有的人甚至表示对中国传统节日都不是很了解,在调查中我发现很多人不能完全说出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有些竟然表示不知道“端午节“这个节日二. 当代大学生对西方国家节日的了解及重视程度部分大学生认为要与西方国家“接轨”,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及文化,就必须接受西方国家的文化及节日传统;大多数人表示对于西方国家的节日既不能说完全摒弃,也不能说是完全不接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并不代表是否定某一方,而是两者的融合,对于节日这一问题而言,他们表示可以接受,但不会去隆重庆祝,毕竟那是别人的节日三. 大学生热衷外国节日的主要原因由于对我国文化、民族传统知识的欠缺以及盲目从众崇洋媚外的心理导致部分大学生对外国节日表现出“狂热”的态度,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当代大学生从小就被社会定位为为了考试而拼命学习的一类人,大部分时间都用来“钻研”那些课本知识以应付考试,忽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错误的认为科技、经济等某方面优于中国的部分西方国家就是自己的偶像,从而导致崇洋媚外,热衷于外国的文化教育及服饰等各种东西,当然西方国家的节日也成为他们青睐的对象。
四. 调查中出现的令人“匪夷所思”的问题在调查时与部分大学生的交流中,发现了极少部分大学生的一些令人无奈又“匪夷所思”的观点1. 建议给中国传统节日重新“易名”极少部分大学生由于对西方国家的过度崇拜,竟然给部分中国传统节日加上一个类似于西方节日名字的名字,比如“中国情人节”,更令人无语的是有人建议将“清明节”改名为“中国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