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

上传人:公西 文档编号:270381201 上传时间:2022-03-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Ca:40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1我国宣布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互相平衡。下列途径中属于吸收二氧化碳的是()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化石燃料的燃烧C微生物的氧化分解 D生物的呼吸作用2关于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有可燃性 B都是无色固体 C硬度都很大 D都能导电3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导电导热性能很强、硬度很大的一种新材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石墨烯是一种单质 B石墨烯是一种化合物 C石墨烯具有导电性 D石墨烯具有导热性4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

2、的说法错误的是()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B用石墨制取金刚石,发生的是化学变化CCO2与CO的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D干冰可用于冷藏食品5“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A构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性质:CO2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D危害;CO2会加剧“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6CO是一种无色、无味、具有可燃性的有毒气体。有科学家利用一种复杂的金属复合物研制出新型高灵敏度的CO探测器,它能通过

3、颜色变化来探测空气中是否含有CO。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无色、无味、具有可燃性,都是CO的物理性质BCO探测器用于空气质量监测,可以让人们及时了解空气质量状况CCO有毒,是因为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影响血液对氧气的输送D发现有人CO中毒时,应将病人迅速转移到清新的空气中7如图所示的实验,能说明CO2具有的性质是()不能燃烧一般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不能供给呼吸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A B C D8一种无色气体X通过灼热的碳,得到另一种气体Y,Y和灼热的CuO反应又得到铜和X,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X是COY是CO2 BX是O2Y是COCX是CO2Y是CO DX是O2Y是CO29关于C、CO

4、、CO2三种物质,有下列说法:三种物质都含有碳元素,都具有还原性通常状况下,CO、CO2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CO2能产生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作燃料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 B C D10有关CO2、CO的实验设计错误的是()A鉴别CO2、CO:将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B鉴别CO2、CO:将气体通过紫色石蕊试液C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将气体通过灼热的炭粉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将气体点燃11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

5、都属于化合反应B两个实验的相关反应中,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C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D两个实验的操作中都要防止液体倒吸12CO和CO2的混合气体7.2 g与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将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20 g白色沉淀。则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为()A1.4 g B2.8 g C4.2 g D5.6 g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8分)13(8分)碳是人类接触最早、利用最多的元素之一。(1)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原因是_。(2)椰壳经处理可制成优质的活性炭,因其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有极强的_性。(3)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的代表作,画

6、中墨迹经数百年而不变色的原因是_。(4)碳的氧化物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二者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14(10分)“低碳”是全世界的主题,以下流程是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实现“低碳”,从而更好地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根据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流程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2)请写出一个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_,写出一条日常生活中符合低碳理念的做法_。(3)甲醇(CH3OH)燃烧除了生成二氧化碳外,还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要证明燃烧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你的实验方法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5(12分)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

7、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A、B装置连接,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将A、C装置连接,可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依据的实验现象为_。(3)用E装置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从_端通入,取下双孔橡皮塞,将瓶中的气体沿D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是_,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16(8分)已知A是非金属单质,E是金属单质,B、C、D是氧化物,且C、D的组成元素相同,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试推断:(1)物质D的化学式是_,举出C的一种用途是_。(2)在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_。三、探究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17(8分)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回答:(1)仪器的名称是_。(2)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_(从AF中选择)装置。(3)实验室利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实验时长颈漏斗末端要伸入液面以下,原因是_。(4)相对于装置B,装置C的突出优点是_。(5)用G装置干燥二氧化碳气体,瓶内盛装的试剂是_。18(10分)CO在工业上常用于冶炼金属,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将CO2转化为CO并还原CuO,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制备并收集CO2。取一支试管,将制成糊状的CuO用毛笔刷在试管内壁,在试管底部加入少量炭粉,

9、再用该试管收集CO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步骤:用CO还原CuO。将步骤收集满CO2的试管套上气球,按图E组装。实验过程中用酒精灯先加热炭粉,再加热氧化铜,观察实验现象。根据上述实验装置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收集干燥、纯净的CO2,步骤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A_,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是_,收集CO2时,若导管不伸入试管底部,会导致_。(2)步骤中加热炭粉时,炭粉与CO2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反应。再加热氧化铜时,1 min左右观察到黑色固体变为紫红色,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实验结束后,挤压气球使气体进入试管,取下气球,立即在试管口放置点燃的酒精灯,其目的是_。四、计算

10、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19(8分)实验室新进一批块状大理石,某化学小组成员称取12.5 g该大理石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测定碳酸钙的含量,完全反应后,称得固体剩余物的质量为2.5 g,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2)计算12.5 g该样品最多可以制得二氧化碳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答案一、1. A2. A3. B4. C5. C6A7. A8C点拨:无色气体X是二氧化碳,它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又生成二氧化碳,符合转化关系,故C正确。9C点拨: C、CO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故错误;通常状况下,二

11、氧化碳、一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故正确;二氧化碳可用于光合作用,固态CO2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不能用于人工降雨,故错误; CO2会产生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而中毒,故正确; CO2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CO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故正确。10D点拨: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点燃,这是因为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且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能点燃的,故选项D错误。11D点拨:两个反应都不是化合反应,故A错误;两个实验的相关反应中,碳元素、铜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选项B错误;一氧化碳、木炭还

12、原氧化铜具有相同的现象:黑色固体变红色,故选项C错误;木炭还原氧化铜时要防止液体倒吸,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也需要防止液体倒吸,选项D正确。12B二、13. (1)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吸附(3)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4)分子的构成不同14(1)二氧化碳(或CO2)(2)人工降雨(合理即可);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合理即可)(3)2CH3OH3O22CO24H2O;CO2Ca(OH)2=CaCO3H2O15(1)溶液变红色;CO2H2O=H2CO3(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b;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16(1)CO2;作燃料(或冶炼金属)(2)(3)C2CuO2CuCO2(合理即可)三、17. (1)锥形瓶(2)2KMnO4K2MnO4MnO2O2;D(3)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4)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5)浓硫酸18(1)D;C;B;CaCO32HCl=CaCl2H2OCO2;收集的CO2不纯(2)化合; COCuOCuCO2(3)让CO转化为CO2,避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