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机械专业实习报告例文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270380003 上传时间:2022-03-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科机械专业实习报告例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工科机械专业实习报告例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工科机械专业实习报告例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工科机械专业实习报告例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工科机械专业实习报告例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科机械专业实习报告例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科机械专业实习报告例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工科机械专业实习报告例文 实践目的:理论联系实际,在特定机械领域(风机)内了解理论学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实践时间:2022学年暑假 为期20天 实践地点: 实践内容:风机相关的简朴内容 y4-73-11no20f型锅炉离心引风机设计了解(图纸) 风机选用手册学习 cad练习 机械装配、动平衡调整等 实践总结: 与以往的师兄师姐们相比,我的这次暑期社会实践可以说幸运得多。在风机厂里我受到了不少照管而不是像大量师兄师姐所说的那样到工厂里只是搬了一个月的砖头或者其他各样的体力活却没有学到什么更实际的东西。说起来,我想我的实践与其说起来是“实习”,更不如说是“学习

2、”,由于我在学校所学到的学识无论是纯理论还是 金工实习的操作在这里都几乎没有用处。前五天我的实践内容大多都是坐在工厂里的办公室里举行的,我相信,不会有哪个同学通过实践学到的东西会比我的更理论。当然,这样的实践也并不轻松,经过了一个月不洗澡不理发每天在自习室里学习14个小时以上的期末复习的煎熬之后在暑假实践,我也同样相信,全体人都宁愿去底下搬砖头。而之后的内容那么是到车间里练习装配和平衡调试等工作,虽然都只是拧螺丝之类的打下手的工作(技术工作我也根本作不了),但只要其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几位师傅都会细致地给我讲解,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得到了更透彻的理解,之前在办公室里学到的东西也都起到了很大作用。而

3、且和工人师傅们在一起很开心。 通过这次实践,我所熟悉到的最重要的是:我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在工厂里到底有什么样的用处。在实践刚刚开头的时候,机械原理和材料力学考试才刚刚终止。本来以为这些东西都会给我的实习带来好多扶助,但实际上,它们几乎一点用处都没有(只有机械原理关于动静平衡的学识点在给叶轮做平衡时有助于我的理解和操作)。在工厂里,我们不需要通过繁杂的计算去选择用料,起码在我加入实践的工厂里,常用的材料只有q235,16mn,ht250,zg45等几种,钢材常用的也只有槽钢角钢和带钢,带钢在学校的相关课程里还没有学习过。工字钢和t型钢在建筑中可能用的会多一些但是风机这里根本不用,而且槽钢的用处大

4、多是用作支架,不用像材料力学中计算扭转时那样麻烦。而对于钢的热处理,也不会要求到组织转换那么细致,只需要知道通过怎样的工艺多长的时间能得到要求的强度刚度就可以了。对每个部件都举行强度和刚度的校核然后对应地选取最好的用料,这是没有效率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好多部件的铸造已经有了对应的标准或者手册里有对应的阅历公式,而设计中对相应的工件也都保守地达成了安好。以前不理解为什么工程力学毕业的学生不好找工作,现在明白了,没人会花钱去雇用一个掌管着自己跟本用不到的才干的大学生。虽然这样说,我并不是说在学校里学习没有必要,相反,在我察觉学校里学到的东西没有太多用处的同时我竟冲突地感觉学习这样的东西都有着特别重要

5、的意义,学校里的学习提高的不是我们的技术,而是我们的才能,而假设没有这样的才能,到了工厂里我们将一无是处。 开头的几天通过看y4-73-11no 20f的图纸(锅炉用离心引风机,压力系数乘以5后取整为4比转速73设计序号11机号20即叶轮直径XXmm联轴器传动叶轮安装在两轴承之间,好不轻易学的东西实践报告里拿出来得瑟得瑟),对风机的一般工作原理有了一个约莫的了解。当然,更细节的东西不是通过几天就可以学会的,我也就放弃了更细致的研究,而之后在车间实习的时候这些细节竟也都弄懂了。在工厂里学习的好处得到了表达:在看图无法理解的时候可以到楼下车间里找到对应的零件查看,譬如说叶轮和调理门等相比较较繁杂的

6、零件,照旧有疑问的话可以询问身边的设计者,譬如说止推轴承和支撑轴承的识别。这个型号的风机进风口用的是马蹄性状的特殊式样,设计和制作都特别困难,很少应用,在车间里我没有找到对应的部件,只能想象它的样子。工程力学系的工程图学和机械原理学的都是b(貌似08级的课程是a),所以对这样的方面我感觉自己没能更深入的了解更多的只是停留在表层上。当然,拿过一套风机图纸,我已经能完全看懂了。至于实际加工,没学过也没有充沛的时间去学,终究我读的是吉大而不是“技大”,想学到工人的手艺,师傅们报告我:“没两年时间下不来。” 对通风机选型实用手册(孙研主编)的学习,我没能举行得太久,只和之前的图纸对应着看了不到200页

7、,由于里面的东西实在是太过于专业让我短时间内无法理解(说是手册,实际厚度达成了1129页)。在学校学习的时候,我们都觉得教材里的理论片面比公式片面更好理解,而看过专业书籍之后我的感觉正好相反:通过在学校里的学习和训练,我觉得这种书里的公式都不是很难,而对专业表达说明的片面那么实在是看不懂。在学习微积分概率复变函数数学物理方程等课程的时候我们都在怨恨:这样的课学来有什么用,实际上,我在看手册的时候感觉到,这些课程对我们是一种思维上的磨练,让我们有了一个举行数字分析的才能,否那么看到那么多抽象的符号图形和公式,我确定会疯掉。当然,假设现在让我计算全压静压风速,虽然觉得对比简朴,但我还真没有那个才能

8、。 我父亲也搞了十几年的风机并且有着不少的劳绩,我小时候也会去四平市鼓风机厂里玩,可能是由于离这样的领域太近,一向觉得风机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不过是几个叶片在转然后带出些风力而已。而看过工图和手册之后察觉,其实这并不是什么简朴粗暴的东西。工作时是选用离心风机还是轴流风机左旋还是右旋低压还是高压用d还是用c等等等等。尽管不是什么精致的机器不用做得像电子产品那样精细,但它会受到多方面影响。在我实践的其次天,办公室的一位设计者给商家打电话,说订购风机的厂商所处的位置有一个海拔,风机工作时会受到大气压的影响使用标准规格的风机可能会有问题,风机设计之繁杂由此可见一斑。当然,假设到装配车间里去看一看,大量内

9、容还是很轻易理解的,而且与汽车飞机等比起来,风机理应还算是对比简朴的机械工业。在大学里没有概括的风机专业,不过有相关的重要课程:我在下学期要学的流体力学。据说这门课程不是很好学,特点是有大量的阅历公式,看来下学期学习的时候我得特别专心才行。 而在练习cad制图的时候,我觉得在工厂里所使用的清华天河pccad要比学校里所使用的autocad便当得多。在上一个小学期工程图学设计课程中我画了我组全体的油泵零部件cad图,相比之下繁杂的操作让我做了不少无用功,假设当时使用的是清华天河的pccad我想我会省力得多。譬如说,在使用autocad时,尺寸公差要用特定的命令输入,标注外观粗糙度的时候要建立块,

10、剖面线有时会因图形不连续无法填充等等,这些都不是所谓的“土路子”,而是老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方法。pccad就省去了这些麻烦,几乎全体操作都会有对应选项,尺寸公差的标注只需要双击尺寸举行对应修改,粗糙度可以在pccad常用命令中找到,剖面线视图放远即可填充。甚至说当时我们用auto时图纸的尺寸都需要自己画,pc完全没有这样的必要。长时间没有用过cad,感觉很生疏,以后对这样重要的工具我会常加练习。 而之后到车间里所学到的东西,个人认为更加实用。正如几位师傅所说的,理论上东西到了实际中遇到问题,书本学识学得再好未必能够解决,更何况书本里也未必找得到。当然,这样的细节在短时间的实践中我还没能学习到但

11、也有了不少体会。在车间里,我所能做的不过是无意拧拧螺丝或者帮师傅递些东西(后来也会跟着做平衡),大片面时间我都是在查看学习师傅们的工作。通过这样的实际练习,第一个星期里所留下的疑问都得到了解答,譬如说在安装轴承箱时,虽然实际中我所看到的风机型号(譬如说第一天看到的g4-72-11no10d轴承箱)和我之前所看的图纸不一样,但终究类似,明显的识别不过是d式风机止推轴承和支撑轴承安装在一个轴承箱中叶轮安装在两个轴承的同侧而已,所以有关轴承箱的问题自然领略,而且其加工装配过程也都熟谙了。在这之前,一向以为装配是没有太高的技术要求的,看过师傅们的操作和听过讲解之后,察觉这样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譬如说安

12、装轴承就是完完全全的技术活。我所看到的轴承箱装配中轴承都是过盈合作需要举行热安装,安装之前轴承要在油中加热至一百度,然后安装到主轴上,假设轴承受热不平匀或者在安装时没有一推毕竟使得轴承卡在主轴上,可能一下午的时间都要滥用四处理这个轴承上了。而其他的细节,譬如说轴承不能直接放在地上以免沾灰、轴承箱未经过时效处理需要在边沿片面磨出角度以免以后轴承箱变形将轴承卡死、一些部件不能装配需当做配件一起出厂等等那么都是书上所没有的阅历。 同样的,在车间里我也能察觉大量东西在学校课程中讲解的并不够细致。譬如说车床加工,金工实习中所学到的都是用来加工规矩的轴类零件,实际上,一些支座类的内孔除了用镗床外也需要用车

13、床加工,在金工实习课上,我们无法想象笨重的轴承箱也能卡在车床卡盘上,而事实上,可以。再譬如,铣工实习时老师只是提到过铣床可以用来加工键槽但我们所看到的铣刀都是盘状的,在工厂里看到用铣床加工键槽时我竟没有回响过来这是铣床由于刀具和我在校工厂里所见的完全不同。在机械原理课上,第十章关于动静平衡的课程,我们主要学到的都是对于轴类的动平衡的方法和计算,实际上在风机方面需要做平衡的是盘类零件叶轮,而加工出来的主轴根本上已经达成了平衡条件不需要做平衡。在对叶轮做平衡时,需要正确地操作平衡机。第一次的处理需要举行较大数值的平衡调整,调整方式是在对应角度位置上焊接相应质量的平衡块,在焊接时要留神焊接电机的工作

14、方式,即要留神关闭平衡机以免回路对其造成损害。之后是焊接平衡块还是举行磨削加工需要以所差的质量为标准。焊接平衡块我们可以用天平称出质量,但是磨削那么需要大量的阅历以把握自己所磨掉的片面毕竟是多少克,假设平衡做的不好,可能几个小时都无法让叶轮达成要求。假设和平衡机上的梦想平衡状态相差在3g以下,那么达成了平衡要求。做过十几个叶轮之后,我相信,对于如何给叶轮做平衡我已经完全掌管。说实话,给叶轮做平衡真的不是一个特别安好的工作,好多意外都很轻易发生而且后果不堪设想。不过话又说回来,在车间里面,又有什么样的工作是真正安好的呢,即使不工作只是在一旁站着也有危害存在于身边。有一次,我被调理门绊到,趔趄几步

15、又踩到光滑的钢板上结果摔倒,起来的时候察觉刚刚热安装之后还有几百摄氏度的联轴器离我只有不到一米的距离,要是碰上了被毁容是断定的,把我吓出一身冷汗。一位姓鲁的师傅给我讲了一些他年轻时候见过的工伤事故,学到了好多,以前在车间里没有把安好真正地放在心上,以后真的真的要留神,否那么很可能会因开初自己的一个不提防而遗恨终生。还有一些阅历之谈,譬如说他讲到他年轻的时候顽皮,一次修汽车的时候坐在了一个好几年没有用过每日风吹日晒的油箱上,结果在焊接的时候有火星跳到了油箱里,一声巨响之后一个火团飞了出去,浓烟漫布伸手不见五指过了很久才散,还好没有人受伤。油箱油桶之类的东西,即使是风吹日晒空置了几十年,也不能沾火

16、,没听人讲过谁会知道?在切割或者焊接油箱油桶时,通常都是精心地使用水焊法。 毕竟什么才是技术活,只有真正在车间里工作之后才会知道。拿最简朴的来说,车间棚顶的吊车,不过是操纵前后左右上下而已,你会觉得是个正常人都能学会,但是能说这项工作不技术吗?有一个下午,以往开吊车的师傅有事离开了一会,当时还在给轴做平衡,无奈找了一个会开吊车的焊接师傅接替了一会,结果他的吊车开的实在让我无法恭维,铁链差点砸到平衡机。终究体会到工人是最辛苦的,要有技术要有体力工作劳累还有危害,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切实是有理由的,工人阶级,不轻易啊 除工作技术外,我还学到了一些工作方式等方面只有通过工作才能理解到的阅历。譬如说在买进工件前如何看图纸统计并核对零件的种类和数量(这样的工作可能管理学院同学做起来会很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