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选修8的知识点总结

wd****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0.02KB
约12页
文档ID:270335347
选修8的知识点总结_第1页
1/12

选修8的知识点总结1. 政治 必修四七八课知识点1、什么是联系?联系的特征是什么?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特征:(1)联系具有普遍性 (2)联系具客观性 (3)联系具有多样性2、联系的普遍性是什么?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联系3、联系的客观性及其要求是什么?(1)含义: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要求:一、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二、但是,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3)根据联系和实践的关系,联系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4、联系的多样性及其要求是什么?(1)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多种多样;(2)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总之,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5、什么是整体和部分?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是什么?(1)含义:整体是指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2)关系:(1)区别: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帅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2)联系: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6、掌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有什么重要意义?(1)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2)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7、发展的普遍性是什么?(1)自然界是发展的整个自然界经历了一个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无生命物质到生命物质,从生命物质到人的漫长的前进和上升过程;(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认识没有终点,任何理论都在不断发展人的认识的积累都会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8、发展的实质是什么?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9、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根本标志在于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10、为什么说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1)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违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最终会走向灭亡;(2)新事物克服旧事物中消极、腐朽和过时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3)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4)因此,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11、为什么说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1)新事物的发展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2)新事物本身存在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3)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4)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5)所以,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要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12、事物发展的方向是什么?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而道路是曲折的13、事物发展的状态是什么?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14、什么是量变和质变?(1)量变: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统一、相持、平衡、静止都是量变过程中呈现的状态)(2)质变: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统一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都是质变过程中呈现的状态)15、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是什么?要求我们怎么做?(1)关系:一,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二,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2)要求:一、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二、当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的事物的飞跃和发展2. 高二数学知识点整理教学内容教科书125页,练习三十.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掌握方程的有关知识2.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掌握用方程解应用题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整理和复习,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2.通过整理和复习,培养学生计算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三)德育渗透点通过知识化间的联系,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四)美育渗透点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从而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二学法指导1.引导学生回忆所学过知识,使知识系统化2.指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进行体验,巩固所学知识三教学重点通过知识间的联系,掌握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能力四教学难点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等六教学步骤(一)导入(略)(二)复习1.这单元学习了什么内容?2.回忆并概括,板书(1)用字母表示数 (2)解简易方程(3)列方程解应用题先启发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为整理和复习做准备)三)整理1.用字母表示数(1)出示整理和复习1(1)用字母表示数——每天跑步的米数用X表示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一星期跑的米数7X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现在每天跑步的米数x+2凹(2)出示1(2),引导学生解答把用字母表示数,按整理和复习的类型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结构2.解简易方程(1)方程的意义,引导学生回忆解方程的意义出示练习三十二1题,进行反馈练习2)整理和复习3题①口述解题步骤②使学生明确:根据加、减、乘、除运算关系进解答,这在以前解含有未知数尤的等式中已经掌握。

③出示练习三十三3、4题,部分题分组进行解答,订正,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边整理边反馈练习,使学生已有的经验得到充分体验和发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④引导学生总结,解方程应注意的问题3.列方程解应用题列方程解应用题,用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点是①用字母表示未知数②分析题中的等量关系③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方程④解答,检验与答答话2)整理和复习4题分组进行交流,订正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3)练习三十三4题,用方程解,独立计算4)整理和复习5题①先分组用不同方法解答②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确:用方程解应用题: 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1.未知数用字母表示,勃口列式 1.未知数不参加列式根据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 2.根据题里已知数和未知数间关系,引出含有未知数x的关系,引出含有末知数x的等式的关系,确定解答步骤,再列式计算注意:用方程解应用题,得数不注明单位名称;而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得数要注明单位名称今后题目中除指定解题方法以外,自己选择解题方法5)练习三十三6题订正时,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七布置作业练习三十三3、4题部分题,7、8题八板书设计(略)-3.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二英语 选修8 语法普高课标:高二上选修8 /ge/jszx/pg/xxb/dzkb/高二下选修8 /ge/jszx/pg/xxb/dzkb/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 选修 语言和知识与技能类/ge/jszx/pg/yfych/chyf/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几种方法/ge/jszx/jxyj/jylw/200903/t20090306_555404.htm高中英语:/ge/。

4.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6.静电力F=kQ1Q2/r2 (k=9.0*109N?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7.电场力F=Eq (E:场强N/C,q: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8.安培力F=BILsinθ (θ为B与L的夹角,当L⊥B时:F=BIL,B//L时:F=0)9.洛仑兹力f=qVBsinθ (θ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f=qVB,V//B时:f=0)5)物理量符号及单位B:磁感强度(T),L:有效长度(m),I:电流强度(A),V:带电粒子速度(m/s),q:带电粒子(带电体)电量(C);(6)安培力与洛仑兹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则判定2)力的合成与分解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 反向:F=F1-F2 (F1>F2)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时:F=(F12+F22)1/2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3.电场力做功:Wab=qUab {q:电量(C),Uab:a与b之间电势差(V)即Uab=φa-φb}4.电功:W=UIt(电场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 {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 {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6.电场力:F=qE {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7.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8.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9.电势能:EA=qφA {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10.电势能的变化ΔEAB=EB-EA {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AB=-WAB=-qUAB (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12.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 {C:电容(F),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1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εS/4πkd(S:两极板正对面积,d: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ω:介电常数)常见电容器〔见第二册P111〕1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Vo=0):W=ΔEK或qU=mVt2/2,Vt=(2qU/m)1/215.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Vo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不考虑重力作用的情况下)类平 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Vot(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极板中:E=U/d)抛运动 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at2/2,a=F/m=qE/m注:(1)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电量分配。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